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儿化

儿化

儿化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337篇,主要集中在汉语、语言学、常用外国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4篇、专利文献63篇;相关期刊192种,包括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学教育、文教资料等; 儿化的相关文献由36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贤敏、不公告发明人、刘全国等。

儿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4 占比:81.31%

专利文献>

论文:63 占比:18.69%

总计:337篇

儿化—发文趋势图

儿化

-研究学者

  • 张贤敏
  • 不公告发明人
  • 刘全国
  • 刘景萍
  • 林果
  • 陈克领
  • 刘建华
  • 刘春秀
  • 方梅
  • 李巧兰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李亚男
    • 摘要: 语音作为语言的物质外壳,不仅负载了一定的语义功能,还体现了一定的语法形式,现代汉语的语音形式对语法意义具有标记功能。该文分析了儿化、轻声、轻重音等语音形式所体现的语法意义,并以HSK词汇为例,论述了现代汉语语音对语法的标记功能如何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
    • 王志勇
    • 摘要: 河北中南部方言的儿缀分为“儿尾”与“儿化”两种语音形式类型,其中增音型儿尾在地域上的音形差异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从独立儿尾到儿尾韵的微型语音演变过渡链。儿尾韵的卷舌元音[-ər]和边音[ɭ]两种尾韵形式与合音前的“儿”字音形联系密切。儿尾韵的进一步发展则是由于“儿”音段特征继续前移而形成各种融合程度的儿化变音形式。
    • 纪储洋; 徐婷
    • 摘要: 儿化词是现代汉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重要部分。但对外汉语教材对儿化词的收录却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3点:(1)儿化词收录过多;(2)同一套教材中,同一词汇的儿化词用法前后不一致;(3)儿化词的选用随意性较大,各教材之间不一致。该文立足于儿化词的书面形式,利用现代汉语语料库,结合《现代汉语大词典(第7版)》,重点讨论对外汉语教材中儿化词的收录标准,并给出相应的编写建议。
    • 兰玉英
    • 摘要: 在四川客家方言中,有卷舌元音[?]的语音地位,[?]不但自成音节,还产生儿化作用,使相当数量的韵母变成了卷舌韵.从纵的方面来看,四川客家方言的祖籍方言并没有[?]的语音地位;从横的方面来看,四川客家方言在各个地点接触到的四川官话,都有卷舌元音[?],[?]都能发生儿化作用.进一步比较发现,四川客家方言主要的儿化韵[?r、i?r、u?r、y?r]与四川官话相同,能够儿化的韵母也基本上与四川官话相同,儿化韵的读音所遵循的是四川官话儿化韵的变读规律,有一批儿化词与四川官话完全相同,所以,四川客家方言中的语音成分[?]来自于四川官话,是在四川官话的影响下产生的,体现了方言之间深刻接触的成果.
    • 兰玉英
    • 摘要: 在四川客家方言中,有卷舌元音[]的语音地位,[]不但自成音节,还产生儿化作用,使相当数量的韵母变成了卷舌韵。从纵的方面来看,四川客家方言的祖籍方言并没有[]的语音地位;从横的方面来看,四川客家方言在各个地点接触到的四川官话,都有卷舌元音[],[]都能发生儿化作用。进一步比较发现,四川客家方言主要的儿化韵[r、i r、u r、y r]与四川官话相同,能够儿化的韵母也基本上与四川官话相同,儿化韵的读音所遵循的是四川官话儿化韵的变读规律,有一批儿化词与四川官话完全相同,所以,四川客家方言中的语音成分[]来自于四川官话,是在四川官话的影响下产生的,体现了方言之间深刻接触的成果。
    • 芜崧; 金雪洁
    • 摘要: 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中的一段文字,有三种可能的读法(停顿):(1)被风儿("儿"儿化,"风儿"读为fēngr)/吹动;音步:2+2.(2)被/风儿("儿"不儿化,自成轻声音节er)//吹动(按:单斜线停顿的时间比双斜线长);音步:1+(2+2).(3)被风儿("儿"不儿化,自成轻声音节er)/吹动;音步:3+2.第一种读法(停顿)最有道理,能体现老舍的语言风格;第二种和第三种读法(停顿)或读破词,或读破句,不合理.朗读要遵守"儿化"的规则,除非遇到四种特殊的情况("自然音步"的同化等),方可破例.
    • 彭泽润; 粟碧琴
    • 摘要: 属于西南官话常澧片的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方言,有表示"少数量"的词"些",还有用重叠和儿化手段混合构成的表示"数量更加少"的词"些些儿".但是鼎城方言没有"些些"这个词."些"和"些些儿"类似普通话中的"一点"和"一点点".比较特别的是:"些/些些儿"可以直接加在表示时间和方位的名词性词语后面表示不定小量;"一个人+X+些"表示"特别突出".
    • 段琼
    • 摘要: 儿化是现代汉语中普遍存在的音变现象,这一现象不仅存在于普通话中,也存在于各地方言特别是北方方言中。河北省固安县与北京相邻,方言与北京话同属于北京官话区,声韵调与普通话也基本一致,但在“儿”缀音变上却与普通话存在很大差异:儿缀在不同组类的韵母后有儿尾(独立成音节)、儿化两种音变形式;儿缀与非轻声音节、轻声音节组合的音变结果也不相同。本文以方言调查所得的第一手材料为研究基础,详细描述了固安方言的儿缀音变规律,包括在“非轻声 + 儿”组合条件下儿尾、儿化的音变规则,在“轻声 + 儿”组合条件下儿化的音变规则。通过本文可以进一步认识北京官话内部“儿”缀音变的地域差异,对深入研究普通话儿化音变的历史进程和演变趋势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罗艺; 罗江文
    • 摘要: 澄江话属于西南官话滇中方言小片,其形成与元明清的江淮、北方官话和四川方言关系密切。一些普通话"子"尾词,澄江话不加后缀"子",而采用重叠、儿化儿化重叠等几种不同形式,体现出名词形态发展的不同情况。澄江话"子"尾词采用名词重叠形式主要受四川方言影响,采用儿化形式主要受老南京方言影响,儿化重叠则是两种方言影响的叠加,反映了方言接触的历史层次和影响的多样性,在多方言的接触和影响中,不仅有某一方言特征的延续,也形成方言影响的叠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