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压构件
偏压构件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83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6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78690篇;相关期刊51种,包括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建筑结构学报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全国工程结构诊治与安全控制学术研讨会、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第十届全国混凝土结构教学研讨会等;偏压构件的相关文献由167位作者贡献,包括沈祖炎、刘勇、李元齐等。
偏压构件—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8690篇
占比:99.90%
总计:78765篇
偏压构件
-研究学者
- 沈祖炎
- 刘勇
- 李元齐
- 李占先
- 郭小农
- 王庆利
- N.蒙特纳
- R.A.豪布
- R·蒂格尔
- S.兹赖克
- T.埃雷特
- T·D·韦施
- 丁烽
- 丹尼尔·M·埃格特
- 何强
- 克里斯多弗·D·汤普逊
- 刁波
- 刘晓红
- 刘翔
- 叶英华
- 大卫·T·罗斯
- 张伟
- 张国栋
- 张志勇
- 张永丹
- 张耀春
- 张艳青
- 徐文平
- 徐金法
- 朱建国
- 杨伟军
- 江涛
- 王命平
- 王志滨
- 王春刚
- 王磊
- 耿树江
- 蒋友宝
- 陶忠
- 雷升祥
- 韩林海
- 韩石
- WU Lili
- YAO Chao
- ZHENG Hechong
- 万尧增
- 万龙
- 于淑芹
- 于超成
- 何文正
-
-
刘卫华
-
-
摘要:
以矩形轻型桥墩为例,首先推导出铁路规范中未明确的钢筋应力计算表达式,然后再按照TB 10092—2017《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与JTG 3362—2018《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对6 m和12 m墩高在不同荷载组合工况下进行裂缝宽度计算分析,从而得出不同规范中裂缝宽度参数计算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铁路和公路2种规范中,偏心增大系数发展趋势相反、钢筋应力和裂缝宽度极限状态法比容许应力法计算值大。
-
-
张望喜;
胡彬彬;
易伟建
-
-
摘要:
为完善钢筋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筋混合配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基于已有钢筋和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筋混合配筋混凝土偏压构件试验,通过试验现象和破坏形态归纳出三种典型的破坏类型,进而分析各破坏类型之间的界限,给出了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利用ABAQUS进行参数分析,得到混合配筋混凝土偏压构件二阶弯矩增大系数表达式,考虑基本假定以及二阶效应的影响,推导了矩形截面偏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通过对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发现本文建议的计算公式具有很好的准确性和实用性(试验值与计算值之比N_(u,t)/N_(u,e)的均值为0.99,标准差为0.053),可为混合配筋混凝土偏压构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设计借鉴.
-
-
何文正;
徐林生
-
-
摘要:
为了揭示复合腐蚀环境下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力学性能退化规律,通过应力-腐蚀耦合加载装置,对荷载-干湿交替-硫酸盐及氯盐耦合侵蚀环境下的钢筋混凝土偏压构件进行质量变化测试和承载力退化试验.分析了离子浓度、干湿条件、荷载水平等因素对构件宏观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氯盐在腐蚀初期抑制了硫酸盐腐蚀,但是在后期显著降低了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荷载对侵蚀环境中的钢筋混凝土偏压柱承载力劣化具有加速效应,荷载水平与承载力退化程度呈正相关的关系.该研究成果可为隧道衬砌等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力衰减评估和寿命预测提供参考.
-
-
雷升祥;
李占先;
刘勇
-
-
摘要:
为研究管幕预筑结构受力性能,明确钢-混凝土工作机理,以栓钉布置、偏心距为参数,设计完成了双钢板-混凝土组合构件偏压试验,研究了不同连接件设置偏压构件的受力机理和破坏模式,分析了构件截面应变分布、承载能力、滑移。结果表明,在不发生屈曲的前提下,栓钉的布置对试件的受力性能几乎无影响,两侧不布置栓钉的试件,尽管两侧受拉钢板与混凝土界面上均出现了微小的界面滑移,但对承载能力影响较小。
-
-
雷升祥;
李占先;
刘勇
-
-
摘要:
为研究管幕预筑结构受力性能,明确钢-混凝土工作机理,以栓钉布置、偏心距为参数,设计完成了双钢板-混凝土组合构件偏压试验,研究了不同连接件设置偏压构件的受力机理和破坏模式,分析了构件截面应变分布、承载能力、滑移。结果表明,在不发生屈曲的前提下,栓钉的布置对试件的受力性能几乎无影响,两侧不布置栓钉的试件,尽管两侧受拉钢板与混凝土界面上均出现了微小的界面滑移,但对承载能力影响较小。
-
-
蒋济同;
邱泓峤;
杨松
-
-
摘要:
外粘型钢加固法适用于需要大幅度提高截面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的钢筋混凝土柱的加固。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6.2节关于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一般规定为依据,推导出外粘型钢加固大偏压柱的力—力矩平衡方程。对典型工况的偏压柱进行加固前后的应力状态分析和承载力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采用《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公式计算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规范公式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充分安全的,对于加固前轴压比较大、偏心距较大的一些特殊情况,采用规范公式进行截面加固设计时安全富裕不足,且规范中并未考虑角钢强度的影响,建议在实际工程设计和规范修改时以考虑。
-
-
-
邱鑫;
高佳丰;
肖红庆
-
-
摘要:
钢筋混凝土小偏心受压构件中,远离轴向压力一侧的钢筋处于未屈服状态.对于未屈服钢筋的应力值,包括设计规范在内的诸多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材给出的均为近似求解公式,并未给出精确的公式表达.借助平截面假定理论推导了小偏心受压构件未屈服钢筋应力的精确公式,结合误差分析理论将精确公式与近似公式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深入探讨了近似公式的由来、合理性及其不足性.
-
-
-
郑永乾;
赖鹏松;
郑莲琼
-
-
摘要:
建立了T形配钢型钢混凝土偏压构件力学性能分析的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得到以往实验结果的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阶段材料应力状态和各参数对偏压构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形配钢型钢混凝土构件在不同加载角下的性能有所不同,加载角为180°时极限承载力大于其他角度情况;混凝土抗压强度、型钢含钢率、配筋率、荷载偏心率、长细比对构件荷载-变形曲线的影响较大,随着混凝土强度、型钢含钢率、配筋率的增加,极限承载力和刚度增加;随着荷载偏心率的增加,极限承载力和刚度下降;随着构件长细比的增加,构件承载力总体呈现线性下降趋势,刚度下降明显.
-
-
耿树江;
张伟;
朱建国;
江涛;
王命平
- 《全国工程结构诊治与安全控制学术研讨会》
| 2009年
-
摘要:
通过对9根500MPa级细晶粒钢筋混凝土偏压柱及1根HRB400钢筋混凝土偏压柱的对比试验,观察了试验的裂缝发展过程和破坏形态.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500MPa级细晶粒钢筋混凝土偏压构件的裂缝发展特点和破坏形态与普通钢筋混凝土偏压构件相同;500MPa级细晶粒钢筋用于钢筋混凝土偏压构件,在正常使用阶段裂缝宽度能够满足要求;偏心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钢筋配置情况对裂缝宽度的影响较为显著,而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效果不太明显.
-
-
张伟;
耿树江;
朱建国;
江涛;
王命平
- 《全国工程结构诊治与安全控制学术研讨会》
| 2009年
-
摘要:
通过对6根500MPa级细晶粒钢筋混凝土偏压柱及1根HRB400钢筋混凝土偏压柱的试验,观测试件的裂缝宽度,并与受弯构件试验裂缝情况进行对比.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500MPa级细晶粒钢筋用于钢筋混凝土偏压构件,在正常使用阶段裂缝宽度能够满足要求;通过对国内外主要规范的裂缝宽度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表明按照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公式计算裂缝宽度结果与实际较为接近;同时介绍了ACI 318-05规范对试验构件裂缝的计算情况.
-
-
-
-
-
- 《第十届全国混凝土结构教学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混凝土结构课程包括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和混凝土结构设计两门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具有实践性较强、内容繁多等特点,为增加学生对混凝土基本构件的感性认识,深化理性认识,将实验教学由验证性实验向设计性实验过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了学生对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及偏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的理解,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
-
沈祖炎;
郭小农
- 《第四届海峡两岸及香港钢结构技术交流会》
| 2006年
-
摘要:
对国产铝合金结构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包括了42个材料拉伸试验、63个轴压构件试验、14个受弯构件试验和45个偏压构件试验;搜集整理了国内已有的试验结果,初步建立起铝合金结构的试验数据库.数据库中包括53条本构关系曲线、205个轴压构件试验点、38个受弯构件试验点和57个偏压构件试验点.采用有限单元法对铝合金结构构件进行了大规模的数值计算,得到了252条轴压构件失稳的ψ-λ曲线、480条弯曲构件弯扭失稳的ψb-(λ)曲线和1920条偏压构件弯曲失稳的相关曲线;并根据数值计算结果拟合出了各类构件的计算公式.最后以试验数据为基础对铝合金结构构件进行了可靠度分析,得出了国产铝合金材料的抗力分项系数,建议了其强度设计值.
-
-
-
王志滨;
陶忠;
韩林海
- 《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
| 2004年
-
摘要:
本文以长细比和偏心率为变化参数,共进行了六个矩形钢管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立方试块强度大于100MPa)偏心受压构件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钢管高性能混凝土的变形特征和普通钢管混凝土相比有较大差别,试件在加载过程中表现出一定脆性.最后,利用已有规程中规定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对本文试验结果进行了验算,发现二者基本吻合.
-
-
王志滨;
陶忠;
韩林海
- 《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
| 2004年
-
摘要:
本文以长细比和偏心率为变化参数,共进行了六个矩形钢管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立方试块强度大于100MPa)偏心受压构件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钢管高性能混凝土的变形特征和普通钢管混凝土相比有较大差别,试件在加载过程中表现出一定脆性.最后,利用已有规程中规定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对本文试验结果进行了验算,发现二者基本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