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正截面承载力

正截面承载力

正截面承载力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313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9篇、会议论文47篇、专利文献58822篇;相关期刊143种,包括广西工学院学报、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结构工程师等; 相关会议41种,包括第五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暨首届全国青年结构工程师论坛、第三届建筑结构基础理论与创新实践学术论坛、第七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暨纪念汶川地震五周年学术研讨会等;正截面承载力的相关文献由667位作者贡献,包括郑文忠、王连广、王铁成等。

正截面承载力—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9 占比:0.44%

会议论文>

论文:47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58822 占比:99.48%

总计:59128篇

正截面承载力—发文趋势图

正截面承载力

-研究学者

  • 郑文忠
  • 王连广
  • 王铁成
  • 郑廷银
  • 苏益声
  • 邵永健
  • 陈宗平
  • 叶列平
  • 张小鹏
  • 江雪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甘立刚; 吴体; 陈华
    • 摘要: 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2013)于2013年11月发布、2014年6月施行,其中包含了增大截面加固法、粘贴钢板加固法、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等10种针对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方法。对受弯构件进行加固时,无论是加固前还是加固后,受弯构件的变形采用的都是平截面假定,即变形前的横截面变形后仍保持为平面,也就是欧拉-伯努利假定。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的本质为在平截面上同时满足力平衡和力矩平衡,建立力矩平衡方程时应根据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在不同范围采用平截面上不同的取矩点。对《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2013)里的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较为普遍的增大截面加固法、粘贴钢板加固法、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和预应力碳纤维复合板加固法加固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了系统梳理,探讨了该规范中计算公式可能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具体的修订建议,可为该规范的修订提供参考。
    • 焦俊婷; 叶国琛
    • 摘要: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给出的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规定,结合本人教学中的体会,对计算中给出的二阶效应规定、控制截面弯矩计算、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说明,并结合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对称配筋设计实例,灵活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为该方面本科教学、学生学习以及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 李建操; 石振庆
    • 摘要: 由再生混凝土强度试验的相关文献,整理出了具有天然混凝土强度比对值的24项试验共101组不同再生粗骨料掺量下的混凝土强度试验数据;基于数理统计原理、普通混凝土试验标准及设计规范,对数据进行处理;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以再生粗骨料掺量为变量的强度折减系数曲线;利用强度折减系数,对普通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修正.通过再生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试验结果检验修正公式,证实修正后的公式可以较精确计算再生混凝土梁承载力设计值.
    • 单成林; 郑小红
    • 摘要: 按照惯例,在计算体外预应力筋加固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能力时,体外筋的作用是按有黏结受拉钢筋对待的,即作为构件承载力的一部分.通过计算理论及计算示例来论证这一做法的不合理性,说明目前计算方法的力学概念不清、平截面假定有更多的不符,同时在正截面承载力、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和正截面应力计算的许多方面,体外筋作为有黏结受拉钢筋处理是前后相互矛盾的.应该将体外预应力筋的作用作为作用效应的一部分考虑,将其视为计算截面作用效应组合中的卸载作用效应,从而消除当前计算方法中的不合理性.
    • 双超; 周东华; 李露; 兰树伟
    • 摘要: 钢筋混凝土双向偏压构件的特点是配筋计算十分困难,原因是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非线性使得叠加原理变为失效,即不能按单向偏心计算后再叠加.目前的近似计算是假设双向弯矩与轴力的相关曲线作为极限承载力曲线,这种假设过于粗简,适用性差;若要精确计算,则须数值计算和迭代求解,这样不便实际运用,不能手算.针对这一状况,文章用逆算法,由已知应变求应力和内力,无须迭代,也不用叠加原理,便可得到双向偏压截面的配筋,还有很好的计算精度.为了方便运用,文章绘制了用于配筋计算的无量纲诺模图,并用该图与数值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吻合较好.另外,诺模图还具有这些特点:计算简单快速,适用性强,可用于任意截面尺寸大小和任意普通混凝土强度等级.
    • 阎奇武; 张正
    • 摘要: 为研究新型内翻U形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及其构造要求,以已有内翻U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连续试验梁为参照,建立该组合连续梁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模拟组合连续梁有限元模型的荷载跨中挠度曲线,并与相关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该组合梁有限元模型的建模方法和参数选取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应用建立的组合连续梁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内翻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参数。综合内翻U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试验和模拟结果,提出采用简化塑性理论计算组合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时,组合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塑性理论计算值应乘0.96的修正系数。0.96倍组合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塑性理论计算值与组合梁有限元模型模拟计算值相比较,发现二者十分接近,偏于安全,提出的组合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修正简化塑性理论计算值具有足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阎奇武; 张正
    • 摘要: 为研究新型内翻U形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及其构造要求,以已有内翻U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连续试验梁为参照,建立该组合连续梁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模拟组合连续梁有限元模型的荷载-跨中挠度曲线,并与相关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该组合梁有限元模型的建模方法和参数选取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应用建立的组合连续梁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内翻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参数.综合内翻U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试验和模拟结果,提出采用简化塑性理论计算组合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时,组合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塑性理论计算值应乘0.96的修正系数.0.96倍组合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塑性理论计算值与组合梁有限元模型模拟计算值相比较,发现二者十分接近,偏于安全,提出的组合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修正简化塑性理论计算值具有足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岳健广; 靖爽
    • 摘要: 国际化课程建设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环节,课程教学内容与目标应符合国际经济发展需求.为建设国际化《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文章提出将"具备一定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作为其一项能力要求.以"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及配筋计算"内容为例,比较了中国、欧洲、美国混凝土设计规范的异同,说明了相应的教学内容.
    • 王琨; 查志远; 胡鹏飞; 仲振鹏
    • 摘要: 对上下弦杆灌浆的方钢管桁架-混凝土组合梁在竖向荷载下的受弯承载力进行试验研究,同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对比组合梁竖向荷载-跨中挠度曲线、上下弦钢管应变变化曲线的试验和模拟数据,分析受力过程机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方钢管桁架-混凝土组合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弦杆灌浆的方钢管桁架-混凝土组合梁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良好的延性性能;组合梁受弯承载力随着下弦钢管截面面积的增加而增大,而上弦钢管截面面积和节点间距对组合梁受弯承载力影响不大;建立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吻合.研究结果可为同类组合梁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