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行为
信用行为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97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经济计划与管理、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9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2327篇;相关期刊146种,包括集团经济研究、现代商贸工业、中国市场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信用经济与信用体系国际高峰论坛等;信用行为的相关文献由253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汇才、傅凌燕、孙影等。
信用行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2327篇
占比:99.42%
总计:32517篇
信用行为
-研究学者
- 陈汇才
- 傅凌燕
- 孙影
- 廖伟生
- 张天一
- 张明
- 杜成立
- 杨志强
- 王学东
- 王雪青
- 玛丽亚·辛森
- 程微宏
- 赵科科
- 陈伟唯
- 陈杨杨
- 雷蔚
- 韩涛涛
- 严振生
- 中国人民银行九江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 付晶
- 付泳
- 任勇2
- 何元睿
- 何凯
- 何玲
- 何谦
- 余华金
- 余湘鄂
- 倪惠民
- 傅家桢1
- 冯小山
- 冯昊青
- 冯珊珊
- 冷树森
- 凌志春
- 刁祝华
- 刘伊生
- 刘俊
- 刘俊剑
- 刘峰
- 刘洪
- 刘瑛
- 刘确
- 刘祖荣
- 刘莉民
- 刘贵斌1
- 刘超
- 刘钢
- 卢娜
- 叶建华
-
-
王德涛
-
-
摘要:
项目经理的职业信用行为监管是当前公路工程建设市场治理过程中的重要现实性问题。本文从经济学视角出发,探讨了公路工程项目经理在从业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寻租行为,构建了职业信用均衡策略模型,分析了其职业信用行为策略。
-
-
张秋实;
宋瑞;
马思远
-
-
摘要:
旅游者通过凝视构建和消费旅游目的地,与此同时,其行为举止也暴露在他人的凝视当中,他人可借助“道德式”凝视对旅游者的行为表达无声的评论。在相互凝视过程中,主客体的转变使得权力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文章基于被凝视方的视角,运用实验方法探究“道德式”凝视对旅游者信用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旅游者受到“道德式”凝视后,其公众自我意识和自我问责心理会被唤醒,声誉管理和规范激活机制促使旅游者有意识地内化失信行为意向或修正失信行为。文章是将社会心理学中的启动效应引入对旅游者行为的实证尝试,希望拓展旅游道德伦理学中“旅游凝视”相关理论的维度,为管理和规范旅游者行为提供理论根据。
-
-
王银旭
-
-
摘要:
对个人信用水平与信用风险的评估不仅与个人历史表现有关,也与个人的诚信素质密切相关,信用意愿也会通过个人心理和行为反映出来。现有研究表明,人格特质是决定个人决策、行为表现的关键因素,通过对个人心理要素、金融行为与信用表现、信用水平关系的梳理,重点分析了个人特质对信用行为表现的影响路径,以期为个人信用水平评估和信用风险预测提供理论支撑。
-
-
袁培入
-
-
摘要: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必然无法回避大数据问题。所谓“歧视”,在本文的语境下是指公权力机关因为特定的偏好而剥夺或者减损他人权利。在构建以大数据为驱动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我国具有比较显著的后发优势,由政府主导的一套社会信用评价体系能够避免由于数据私有和算法黑箱等原因导致的歧视,转而向引导个体量化信用行为、整合社会数据资源方面实现改进。笔者围绕有关歧视发展的几个阶段,探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在公共信用治理层面如何消除歧视。
-
-
周荣华;
张明
-
-
摘要:
信用行为理论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性理论,这一领域研究的缺乏制约了我国信用建设某些方面的精准推进.对信用行为的研究多见于经济学等学科,这些研究主要适应了经济领域信用建设的现实需求.本文立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全部领域,提出了包括信用行为内涵、特征、类型与构成的全域社会信用行为基本理论,揭示了这一理论的现实价值.
-
-
邹若珉;
胡钰爽
-
-
摘要:
在校大学生的信用行为对个人发展和我国信用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设计分发调查问卷的形式,根据心理学、社会学、法律、风险偏好、消费行为等影响因素提炼出关于信用能力和信用意愿两方面的指标,以调查在校大学生信用行为现状.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以挖掘数据背后存在的信用问题.基于问卷数据从个人、家庭与学校、社会四方面提出提高在校大学生信用水平的建议措施,借此助推在校大学生信用教育,培养诚实守信的观念,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
-
何玲;
孟佳惠
-
-
摘要:
2020年1月17日晚6点,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权威信息称,央行征信中心于2020年1月17日启动了二代征信系统切换上线工作。自2020年1月19日起,征信中心面向社会公众和金融机构提供二代格式信用报告查询服务。"目前,二代征信系统已经具备切换上线条件。"央行征信中心副主任王晓蕾介绍,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增加征信有效供给.
-
-
芦庆华
-
-
摘要:
征信系统,即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经成为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信用报告已成为反映企业和个人信用行为的“经济身份证”。随着时间推移,纳入征信系统的东西越来越多。ETC欠费超30日将上报个人征信,公租房违规将纳入征信,探索无偿献血纳入社会征信系统……纳入征信系统的项目越来越多,令人产生了“纳入征信系统的边界在哪里”的疑惑。
-
-
刘峰
-
-
摘要:
明代实行开中法初期,国家信用支撑着盐政运行.其后盐政和信用相互掣肘,每况愈下.历次盐政改革以疏销积引为目标,试图恢复盐引偿还性和收益性.改革亦使盐引由具有商品证券性质的仓单和近似债券,逐步演化为专营权证.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治理目标差异、管治效率低下及信息沟通不畅,成为明代盐政国家信用失效的主要原因.
-
-
本刊编辑部
-
-
摘要:
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中国合作贸易企业协会主办的“2020中国企业信用发展论坛”日前在京举行。论坛上发布了2019年度中国企业信用500强榜单,其中巨化股份位列23,信用指数高达97.165。据了解,“中国企业信用500强”评选参照国际通行规则,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采用动态赋权,建立相应的评价数学模型,分别从企业的信用环境、信用能力、信用行为3项权重评价要素进行综合评价。该榜单是企业经营状况和经营能力的综合反映,也是企业信用能力的客观表现。2019年中国企业信用500强入围门槛为:企业综合信用指数90分以上,且2018年净利润为6.3亿元以上。
-
-
晏艳阳;
杨光
- 《信用经济与信用体系国际高峰论坛》
| 2009年
-
摘要:
上市公司信用一直以来都是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运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方法对上市公司信用问题进行分析,建立并求解一个KMRW声誉模型,得出以下结论:在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且博弈重复的次数足够长,对于高信息成本投资者,其与上市公司博弈的结果收敛于不合作;而对于低信息成本投资者,上市公司选择遵守承诺,投资者继续投资,是一个“精炼贝叶斯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