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胃肠动力药
促胃肠动力药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82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药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30867篇;相关期刊73种,包括华章、中国临床保健杂志、国际中医中药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四川省医学会第十四次消化系统疾病暨消化内镜学术会议等;促胃肠动力药的相关文献由198位作者贡献,包括兰立志、刘畅、李亚轻等。
促胃肠动力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30867篇
占比:99.96%
总计:230948篇
促胃肠动力药
-研究学者
- 兰立志
- 刘畅
- 李亚轻
- 牛燕召
- 王其杰
- 石刚
- 蔡子鸿
- 赵鹤龄
- 陈鹏飞
- Scar.C
- 于卫华
- 于美
- 亢文
- 代晶
- 任庆伟
- 任庆玲
- 任珊
- 何和钦
- 何海燕
- 何静妮
- 余跃
- 侯俊
- 傅志泉
- 冯焕村
- 冯维智
- 刘东
- 刘仕鸿
- 刘敏
- 刘昀
- 刘清华
- 刘秀英
- 刘蔚
- 刘郴州
- 刘金钢
- 剡建华
- 卜佳
- 卫炜
- 原丽莉
- 叶晶晶
- 叶珩
- 叶莉
- 吕科
- 吴东川
- 吴春燕
- 吴硕东
- 吴粤
- 吴贺文
- 吴金莲
- 周宝芬
- 周庆贤
-
-
黄益洲;
余跃
-
-
摘要: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在老年人中普遍存在的疾病,常出现不典型症状,这增加了漏诊或误诊的可能性。与中青年患者相比,老年患者更容易出现严重的糜烂性食管炎和并发症,因此,选择合适药物会因为各种并发症和服用多种药物而变得更加复杂。质子泵抑制剂(PPI)是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短期和长期治疗的主要药物,而H2受体拮抗剂和促胃肠动力药也为治疗该病提供了更多选择。该文就老年GERD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
-
李宁
-
-
摘要:
反流性食管炎常是胃食管反流导致的,食管黏膜损伤加重时甚至可出血,长期的反酸、烧灼,甚至出现吞咽不畅等症状,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当代诸多不良生活饮食方式、社会生活压力大的情况下,患者逐年增多,有年轻化趋势,有效的治疗,配合积极的预防势在必行。我们目前认为反流性食管炎(RE)的发病机制应该主要与食管的抗反流防御因素与反流物的侵袭因素之间的不平衡状态相关。通常RE的药物治疗以抑酸药、促胃肠动力药为主,同时我们关注到,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通常定义连续使用6个月以上)抑酸治疗,可能导致小肠内细菌过度生长、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维生素B12和铁吸收不良等潜在的机体不良影响[1,2]。联合应用康复新液,治疗食管炎恢复速度快,效果好,因此从整体来看此治疗方式能较口服PPI的用量及时间,防治潜在的不良影响。
-
-
房玉丽;
何海燕;
张晶;
彭晓玉;
朱京慈
-
-
摘要: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促胃肠动力药对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feeding intolerance,FI)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9年3月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ICU收治的117例sTBI患者,男性85例,女性32例;年龄32~62岁,平均49.0岁。根据是否预防性应用促胃肠动力药,分为预防组1(43例)和对照组1(74例),预防组1在未出现喂养不耐受表现时用促胃肠动力药,对照组1未用促胃肠动力药。将患者基线数据及观察期主要影响胃肠功能的治疗措施(脱水剂、抑酸剂、灌肠剂、镇痛剂)行1∶1的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分为预防组2和对照组2,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便秘、腹泻等FI相关症状发生情况。结果预防性应用促胃肠动力药可以降低sTBI患者FI发生率[38%vs.62%,P=0.025],减少便秘的发生[10%vs.27%,P=0.045],促进自主排便的恢复[1.0(0.0,4.0)vs.0.0(0.0,2.0),P=0.025],同时未增加腹泻发生率[13%vs.10%,P=1.000]。胃潴留、腹胀、呕吐及合并两种及以上症状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促胃肠动力药能显著降低sTBI患者便秘的发生,促进自主排便的恢复,但对其他胃肠症状改善作用不明显。
-
-
叶晶晶;
代晶;
杨秀斐;
计成
-
-
摘要: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多家医院3年来促胃肠动力药的临床使用情况,评估其变化趋势.方法 对南京地区60家医院2016—2018年使用促胃肠动力药的品种、销售金额、销售数量、构成比、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药品排序比(B/A)等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17年的年销售数量、金额及年增长率排第一位,其次是2016年,2018占末位,而年DDDs及年增长率由高至低依次是2016、2018、2017年.其中销售数量最大的是莫沙必利,普芦卡必利最小,甲氧氯普胺占总销售金额比例不足1.4%;莫沙必利DDDs连续3年来最大,其次是多潘立酮;普芦卡必利DDC在所有药物中最大.结论 近年来,促胃肠动力药在南京地区医院应用广泛,销售金额和使用量整体上趋于平稳.
-
-
-
-
-
陈鹏飞;
牛燕召;
兰立志;
王其杰
-
-
摘要:
目的 分析熊去氧胆酸联合促胃肠动力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7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促胃肠动力药治疗,观察组接受熊去氧胆酸联合促胃肠动力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94.74%)较对照组(76.32%)高(P0.05).结论 熊去氧胆酸联合促胃肠动力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
-
苗云龙
-
-
摘要: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促胃肠动力药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180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90例,采用莫沙必利治疗与实验组90例,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给药治疗48h内顺利通便比例(97.77%)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持续给药治疗1个月后总有效率(98.89%)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莫沙必利给药治疗效果.
-
-
桂亚娟;
武筱燕
-
-
摘要:
胶囊内镜是一种无创性的全消化道内窥镜检查设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研究概述了影响胶囊内镜检查效果的主要因素、中西医治疗影响胶囊内镜消化道转运的研究.在不能改变电池续航时间的前提下,以期对未来提高胶囊内镜检查的研究方向可以结合中西医的特点,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发挥出胶囊内镜最大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