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侵袭性纤维瘤病

侵袭性纤维瘤病

侵袭性纤维瘤病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97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5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715616篇;相关期刊71种,包括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十四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影像学术研讨会、第八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第三届中国肿瘤医师大会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等;侵袭性纤维瘤病的相关文献由326位作者贡献,包括朱斌、江波、刘泰文等。

侵袭性纤维瘤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5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15616 占比:99.99%

总计:715713篇

侵袭性纤维瘤病—发文趋势图

侵袭性纤维瘤病

-研究学者

  • 朱斌
  • 江波
  • 刘泰文
  • 刘源
  • 叶青
  • 周正扬
  • 娄丽萍
  • 张倩
  • 张延伟
  • 朱雄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孙雪; 姬同同; 车艳辞
    • 摘要: 目的:探讨侵袭性纤维瘤(Aggressive fibromatosis, AF)的病因、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对1例外阴侵袭性纤维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及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侵袭性纤维瘤病是一类临床少见的软组织肿瘤,可发生于全身各处,外阴部位发病罕见。肿瘤易局部复发,无远处转移能力,发病与内分泌、创伤、遗传等多因素相关。该病常表现为无痛性肿块,可压迫或局部侵犯周围组织产生相应临床症状。MRI是明确肿瘤大小、位置、与周围组织关系的首选影像学检查。该病具有较明确的病理特征:多无包膜,边界不清,质硬韧,镜下见束状平行排列的呈长梭形成纤维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细胞呈浸润性生长,无病理性核分裂及异型性。结论:侵袭性纤维瘤病因不明,发病部位不一,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病理学检查为诊断的金标准。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切除,术后复发率较高,应定期随访。
    • 朱杰(综述); 周光新; 许斌(审校)
    • 摘要: 侵袭性纤维瘤病(AF)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中间型肿瘤,呈浸润性生长且局部易复发。既往多采取手术切除的治疗方式,但局部复发率居高不下。随着研究的深入,现对该病的治疗观点已有较大改变,随诊观察策略已获得广泛认可,但后续治疗方案仍未统一。文章主要就AF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诊断及其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董叶; 彭晓静; 邓晶; 胡彧; 叶新华; 杭菁; 李奥
    • 摘要: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侵袭性纤维瘤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侵袭性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超声及病理资料,总结其超声特征.结果 31例患者共34个病灶,按照发生部位分为腹壁型8个、腹外型13个、乳腺型13个.腹壁型和腹外型超声多表现为膨胀性生长,椭圆形,沿肌肉长轴走行,边界清晰,后方回声增强,其内少见钙化及液化,内部血流Adler半定量分级为Ⅱ~Ⅲ级;乳腺型超声多表现为"爪"形浸润性生长,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后方回声衰减,其内少见钙化,内部血流分极Ⅱ~Ⅲ级.结论 侵袭性纤维瘤病的超声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可为临床提供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信息.
    • 陈修文; 罗森源; 汤显斌; 王铁延; 王莉; 黄育刚
    • 摘要: 目的 分析CTNNB1基因在侵袭性纤维瘤病中的突变情况,探讨其与肿瘤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019年十堰市太和医院收治的32例CTNNB1突变阳性侵袭性纤维瘤病,采用免疫组化和PCR-Sanger测序法分别检测β-catenin蛋白表达和CTNNB1基因突变状态,分析侵袭性纤维瘤病局部复发的可能因素.结果 32例侵袭性纤维瘤病中女性26例,男性6例;其中12例发生于腹壁,15例发生于腹壁外,5例发生于腹腔内及肠系膜.免疫组化标记侵袭性纤维瘤病中β-catenin的阳性率为84.4%,以核表达为主,部分伴有胞质着色.不同CTNNB1基因突变类型之间β-catenin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TNNB1基因突变位点在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发生部位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2例中10例患者首次术后出现复发,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CT-NNB1突变位点可能与肿瘤局部复发相关(P<0.05).结论 CTNNB1基因突变是侵袭性纤维瘤病中较为常见的分子病理事件,不同肿瘤突变位点可能与局部肿瘤复发有关.
    • 张凯; 刘刚; 姬忠贺; 李鑫宝; 李雁
    • 摘要: cqvip:患者女性,63岁,2015年7月自觉上腹部包块,于当地医院行腹部CT发现上腹部腹膜后肿瘤,大小约6 cm×8 cm。2015年8月行剖腹探查,术中活检病理示:腹膜后纤维母细胞肿瘤。后转诊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发现肿瘤与肠系膜上动脉关系密切,未行手术。2015年9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入院后腹盆腔CT检查示:腹膜后肿物,累及十二指肠水平部,与肠系膜上动脉关系密切(图1)。余检查未见明显异常。2015年10月在全麻下行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
    • 杨荣水; 陈国强; 苏新挥; 王玉环
    • 摘要: 目的:探讨CT与MRI在腹部侵袭性纤维瘤病(AF)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3月~2021年3月于本院就诊治疗的腹部AF患者45例,所有患者均取得病理结果,且行腹部CT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收集整理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分析腹部CT和MRI检查对于AF的诊断价值.结果:病理结果显示45例AF患者中,29例为腹壁型,8例为腹腔型,8例为腹膜后型.腹部AF患者的CT多表现为等或低密度肿块,且多为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可见尖角和晕日等征象,大部分AF患者在增强扫描时呈不均匀渐进性强化.AF患者的MRI多表现为肿块大部分信号均匀,其中T2WI呈等或高信号,T1WI呈等或低信号,DWI呈高信号,多为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可见尖角和晕日等征象,MRI强化过程与CT类似.结论:腹部AF的CT和MRI检查均具有一定的特殊影像学特征,对于AF诊治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 张宇飞; 邢军; 毛世杰; 司京阳; 步鹏; 薛改琴
    • 摘要: 目的 探讨侵袭性纤维瘤病的超声影像及病理学特征,为侵袭性纤维瘤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22例经术后病理诊断为侵袭性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总结其临床、超声及病理学特征.结果 侵袭性纤维瘤病超声影像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界限不清、回声不均、点灶状或条状血流信号等特征;超声诊断符合率59.1%(13/22),误诊为纤维、脂肪等来源肉瘤3例,神经来源肿瘤4例,结节性筋膜炎1例,胃肠间质瘤1例.侵袭性纤维瘤病病理学特征较为典型,免疫组织化学Vimentin及β-catenin阳性表达率均为100.0%(22/22);术前穿刺病理诊断符合率78.6%(11/14),误诊为神经纤维瘤1例,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1例,结节性筋膜炎1例.结论 侵袭性纤维瘤病在超声及病理诊断上有一定特异性,根据超声影像和病理学特征可对其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 郑仪云; 张倩; 杨成; 段裴; 熊东亮; 刘泰文; 娄丽萍
    • 摘要: 目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FGFR)蛋白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含有4种受体亚型(FGFR1,2,3和4).FGFR激活突变或者配体/受体过表达导致其持续激活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目前,FGFR家族蛋白在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的表达尚无研究报道.方法:纳入2016—2019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手术切除的罕见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性良、恶性肿瘤共89例,包括17例孤立性纤维肿瘤、16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22例侵袭性纤维瘤病,27例未分化肉瘤以及7例结节性筋膜炎(nodular fasciitis,NF).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FGFR1,FGFR2,FGFR3,FGFR4蛋白质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通过Fisher's exact test统计分析其阳性率差异.结果:未检测到FGFR2和FGFR4在上述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中的表达.FGFR1高表达于孤立性纤维肿瘤(16/17,94.1%)和DFSP(11/16,68.8%),而在NF和未分化肉瘤中表达均为阴性,FGFR1在孤立性纤维肿瘤、DFSP中表达阳性率与未分化肉瘤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与侵袭性纤维瘤病相比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1).FGFR3在上述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中均有一定阳性率,阳性率分别为孤立性纤维肿瘤47.1%(8/17)、DFSP 68.8%(11/16),侵袭性纤维瘤病86.4%(19/22),未分化肉瘤100%(27/27)以及NF 100%(7/7).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检测FGFR蛋白质的表达有助于孤立性纤维肿瘤、DFSP与未分化肉瘤和侵袭性纤维瘤病的鉴别诊断.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FGFR蛋白质表达对于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患者靶向使用FGFR小分子抑制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杨红英; 钏志睿; 陈东; 李支尧; 罗晓茂
    • 摘要: 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为乳腺侵袭性纤维瘤病而超声误诊的5例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超声诊断,并分析误诊原因.5例患者均为单乳发病,左侧3例,右侧2例,病灶直径为20~48 mm,5例患者病灶二维超声均表现为不规则形状,边界不清楚,内部为低回声,后方回声稍衰减;彩色多普勒显示病灶周边及内部可见点条状血流,Adler血流分级II~III级;弹性成像评分为4~5分;1例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表现为病灶稍早于周围腺体开始增强,增强形态为不均匀稍高增强,增强范围无明显扩大,未见滋养血管;5例患者同侧腋窝淋巴结均表现为"假肾征",无异常肿大淋巴结.超声诊断4例均考虑乳腺癌可能,1例因行超声造影检查,提示乳腺癌与其他疾患待鉴别,建议病检.乳腺侵袭性纤维瘤病是一种少见病,超声诊断极易误诊为恶性病变,临床工作中拟诊断乳腺恶性肿瘤,尤其对年轻患者,须结合各种超声图像特征综合分析,并考虑到该病的可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