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侦查讯问

侦查讯问

侦查讯问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645篇,主要集中在法律、中国政治、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42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770篇;相关期刊232种,包括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湖北警官学院学报、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决策论坛——政用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学术研讨会、第五届中国法学博士后论坛(2014)、第二届全国心理测试技术研讨会等;侦查讯问的相关文献由578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启刚、毕惜茜、刘冲等。

侦查讯问—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42 占比:45.37%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21%

专利文献>

论文:770 占比:54.42%

总计:1415篇

侦查讯问—发文趋势图

侦查讯问

-研究学者

  • 刘启刚
  • 毕惜茜
  • 刘冲
  • 曹小丽
  • 刘申时
  • 曹晓宝
  • 毕良珍
  • 薛炳尧
  • 刘国旌
  • 王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张若枫
    • 摘要: 将博弈论的思维和方法引入讯问学研究,有利于优化讯问策略,指导和推动讯问实践。在侦查讯问的博弈中,侦查人员和犯罪嫌疑人依据所掌握的信息和逻辑推理,先后做出决策并付诸实施,最终各自承担结果带来的效用。通过博弈模型分析可以得到:嫌疑人的最优策略是在坦白从宽的政策承诺下及早供述,否则将面临侦查人员持续投入侦查成本产生的不利局面。侦查人员获取口供的博弈对策包括:强化嫌疑人对供述所能带来利益的感知;增大其对于定案概率的估计;善于捕捉和控制嫌疑人即将采取均衡策略的时机等。
    • 王彬; 王浩
    • 摘要: 使用“引诱、欺骗”的侦查讯问方法收集证据在学界存在较大争议,但是司法实践中这些方法依然存在于侦查过程中,而且《刑事诉讼法》到目前为止并未明确规定排除通过“引诱、欺骗”的方法获取的证据。虽然“引诱、欺骗”方法在运用中存在立法依据不足、使用限度模糊以及惩罚救济措施缺失等问题,但是只要针对相应的不足进行完善,“引诱、欺骗”方法就可以在侦查讯问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 李晓静
    • 摘要: 侦查讯问是一种“一问一答”式的特殊言语交际活动,讯问主客体双方往往带有很强的对立性和对抗性,讯问客体通常抱有侥幸心理提供伪证、隐瞒犯罪事实,故意阻挠侦查讯问。为确保侦查讯问顺利进行并成功取证,侦查人员可将预设策略巧妙运用到侦查讯问中,运用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具有共知性、主观性、隐蔽性、推理性等特点,发挥预设能够让侦查讯问语言简明含蓄、让犯罪嫌疑人自相矛盾、让侦查讯问活动合法有效的功能,从而获取有力证据,查明事实真相。
    • 曹小丽
    • 摘要: 侦查讯问法治化的实现,是侦查讯问法治之法与侦查讯问法治之治相互对接的过程。我国侦查讯问法治化的实现需要具备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环境、普遍的法治信仰、较高的侦查讯问能力、合理的侦查程序构造等条件。侦查讯问法治化路径包括先进理念的传播、法律制度的完善、法治之法与法治之治的强制性对接、法治之法与法治之治的自治性同构等几个主要步骤。
    • 钟华
    • 摘要: 各国警方在侦查讯问犯罪嫌疑人时,普遍采用文字记录与音视频记录同时进行的方式。目的在于固定口供内容,防止翻供;规范警察行为,防止刑讯;保障讯问双方的合法权利。从记载内容及其证据价值等角度看,讯问同步录音录像就是口供,只有在独立的他案中,才可能成为视听资料或者证人证言。从证明对象、证据特征、形成时间等方面,厘清讯问同步录音录像的证据归属,旨在肯定其证据地位,更好地发挥证明案件事实的实体性价值和证明侦查机关取证合法的程序性价值。
    • 庄艳; 吴余川
    • 摘要: 侦查讯问是讯问人员在案件调查过程中运用言语等沟通方式与被调查对象进行交流,进而全面掌握案件真实信息的过程。讯问中,人格因素对讯问人员和犯罪嫌疑人沟通交流的影响较大。利用性格罗盘识别技术对讯问人员和犯罪嫌疑人进行性格特质分析归类并将其量化成一定的数值,从性格特质层面分析讯问主体和讯问对象的性格特点及讯问时身心状态,预测语言和行为的倾向性,有助于讯问人员科学合理地构建初讯环节。
    • 丁鼎
    • 摘要: 随着诉讼制度的改革和我国法治建设的日趋完善,法律对犯罪嫌疑人权利的保障更加全面。传统强压性、对抗性的讯问模式的生存空间逐步缩减,急需作出改变。非对抗性讯问片面强调合作而否定侦查活动对抗性的本质,无法回应讯问智慧化、法治化的要求。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和无罪推定原则的基本确立,以及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提出为构建谈判式讯问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工具。谈判理论下侦查人员应当明确公权力代表者和个人权利保护者的角色地位,坚持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兼顾的角色义务,构建以言语说服为主的角色行为,树立理性的追诉者和感性的共识者的角色形象。讯问观念方面,要确立以无罪推定为基础,人性化讯问为辅助,智慧型谈判策略为支撑的谈判式讯问理念。
    • 杨晓曼
    • 摘要: 讯问作为侦查机关获取犯罪证据的重要手段,是构建证据链条、破获案件的关键环节,可同时也是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极易受到侵害的敏感地带,实务中出现诸多刑讯逼供造成的冤假错案,也揭示加强对审讯环节的监督和对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护的必要性。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进步,律师在场制度在我国已具备现实可行的条件和契机。为有效遏止程序违法现象,就需要在敏感而关键的侦查讯问阶段,通过律师的有效参与解决侦查讯问环节权力配置过度失衡的问题。文章从适用范围、机制安排、程序设计以及保障机制四方面,对于侦查讯问阶段的律师在场制度进行了详细论述,以期更好保证程序正义以及人权保障等立法目的得到有效实现。
    • 靳文琳
    • 摘要: 通过中国知网、ESBCO数据库以及ResearchGate网站检索,筛选出23篇2000年至2020年间发表的关于反讯问策略的中英文文献,统计发现:中文文献多为定性研究,英文文献多为定量研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反讯问策略的概念、类型、产生原因、影响因素以及应对方式;中文文献中尚未使用“反讯问策略”一词,研究角度多样,缺乏对具体问题的定量分析;英文文献已广泛使用“反讯问策略”一词,以实验研究居多,缺乏理论的系统性和结构性。
    • 郭建成
    • 摘要: 深挖犯罪、扩大战果是公安机关加大对犯罪的打击力度,保证无枉无纵的重要举措,是侦查讯问的重要任务。侦查人员要根据刑事诉讼法关于侦查讯问的规定,充分利用侦查讯问新手段和新措施,从犯罪线索和案件中的疑点入手,将侦查讯问和调查取证相结合,根据作案特点实行并案审理,根据犯罪因果关系深追细问,抓住犯罪嫌疑人心理弱点挤清余罪,尤其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通过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达到侦查讯问深挖犯罪的目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