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低密度水泥浆

低密度水泥浆

低密度水泥浆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252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化学工业、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1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126684篇;相关期刊62种,包括科学技术与工程、西部探矿工程、精细石油化工进展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中国石油学会2012年固井技术研讨会、中国石油学会2010复杂结构钻井前沿技术研讨会、第三届中国工业副产石膏(粉煤灰)资源利用及市场开发新思路新技术研讨会等;低密度水泥浆的相关文献由700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早元、周兵、张浩等。

低密度水泥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1 占比:0.14%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26684 占比:99.85%

总计:126877篇

低密度水泥浆—发文趋势图

低密度水泥浆

-研究学者

  • 李早元
  • 周兵
  • 张浩
  • 魏周胜
  • 郭小阳
  • 冯颖韬
  • 宋茂林
  • 程小伟
  • 贾维君
  • 金永男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纯全; 黄伟; 刘世彬; 宋勇; 严海兵; 张杨; 赵启阳
    • 摘要: 为解决川东北高酸性气藏目前存在的低压易漏失,低密度水泥浆强度低,H_(2)S与CO_(2)混合的高酸性气体对硅酸盐水泥腐蚀大等难题,以坝南001-H1井为例进行固井技术攻关,运用紧密堆积理论提高堆积率,优选减轻剂与增强剂,设计一套高强度低密度水泥浆体系。提高固相和胶乳颗粒的含量以降低水泥石的渗透率和水泥腐蚀程度,形成防腐性能良好的水泥浆体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注入高强度低密度水泥浆、注入防腐水泥浆、提高承压能力、预应力固井、控压固井工艺等,为坝南001-H1井固井作业顺利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持。应用结果显示,采用该体系后,技术套管固井作业合格率达到95.95%,尾管固井质量合格率达到81.36%,效果良好。
    • 王涛; 侯云翌; 马振锋; 杨先伦; 段玉秀
    • 摘要: 为提高页岩油水平井上部固井质量,通过浆体稳定性差异反向优化颗粒配比,采用碱石灰和硫酸镁制备新型水化激活剂,结合^(29)Si NMR进行反应程度定量分析,开发了一种粉煤灰-微硅-水泥三元复合低密度充填水泥浆,并开展了五口井的工程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和微硅的最佳加量分别为40%、35%(质量分数),碱石灰与硫酸镁的配比为3∶1(质量比)时组成的激活剂效果最好,可将油井水泥的反应剩余量降低29.59%,粉煤灰的反应剩余量降低68.61%,常温下3 d、7 d抗压强度分别提升129%和92%,三元复合体系的失水、游离液、稠化时间等均能满足固井充填需求,现场应用表明固井合格井段占比超过90%,体系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赵凯; 崔策; 李占东; 纪经
    • 摘要: 深水表层固井作业中,低密度水泥浆用量巨大。海上平台空间受限,材料干混存在局限性,因此我国南海深水表层固井常采用液体减轻低密度水泥浆体系。液体减轻低密度水泥浆体系在实际应用中存在高温“包心”与缓凝剂用量较大的局限性。室内开发了一种针对液体减轻低密度水泥浆体系的新型高效缓凝剂C-R23L,该缓凝剂在扩大该体系温度适用范围的同时,显著降低了自身用量,降本增效成果显著。该缓凝剂在南海西部某区块进行了现场应用,效果良好,为降低我国南海深水油气田开发成本贡献价值。
    • 刘兆年; 岳家平; 王杰; 孙挺; 武治强
    • 摘要: 深水浅层疏松砂岩地层孔隙度大,温度较低,通常面临水泥浆抗压强度差、发展缓慢、第二界面胶结质量差等问题,给固井施工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且现在很多外加剂价格昂贵,性能相差很大.结合深水疏松砂岩地质特点,调研多种市场上常用的外加剂,进行对比实验,优选出具有高性价比的早强剂ACL,分散剂CF42L,降失水剂CG81L,缓凝剂RE-L,增强剂ESC-S等外加剂,形成一套适应于深水浅层疏松砂岩地层低密度水泥浆体系,实现对常规低密度水泥浆体系的降本增效.该水泥浆体系密度范围在1.4~1.7g/cm3,满足沉降稳定性要求,流动性好,24h抗压强度大于12MPa,48h抗压强度大于14MPa,满足深水浅层疏松砂岩地层固井要求.
    • 李万东
    • 摘要: 厄瓜多尔Parahuacu油田固井时,二界面易发生边底水窜,水泥浆滤液及固相易侵入储层孔喉,采用常规密度水泥浆易发生漏失.针对这些问题,通过模拟冲洗试验,研制了酸性冲洗液、暂堵型隔离液和界面胶结增强剂,配成了多效固井前置液;通过选用空心玻璃微珠、确定液固比设计窗口、控制滤失量和增强防水窜性能,研制出一种防水窜胶乳低密度水泥浆.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多效固井前置液能清除井壁95.0%的结构性滤饼,使储层渗透率恢复率超过90.0%,水泥界面胶结强度提高5倍以上;防水窜胶乳水泥浆密度1.74 kg/L,浆体性能稳定,API滤失量不大于20 mL,静胶凝强度过渡时间短于10 min.由上述前置液、水泥浆和相关配套技术措施(如扶正器加放措施、注替方案设计)形成的固井技术,在Parahuacu油田5口井进行了应用,套管居中度达到85.8%,水泥浆环空顶替效率超过95.0%,储层区域未发生水泥浆漏失和边底水窜,固井质量优良.研究结果表明,Parahuacu油田固井技术现场应用效果显著,能解决该油田油层固井中存在的问题.
    • 韦彦旭
    • 摘要: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其中石油的开采在国有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现阶段在我国中海油地区所采用的水泥浆固井技术,特别是在压力系数比较低、易漏的地质结构层次中,尤其是裂缝、溶洞型的碳酸盐岩地层固井当中,更加容易造成泄漏,使得固井封固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影响下一步开发。因此,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开始加强对低密度水泥浆固井技术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应用已经逐渐过渡到低密度高强度的材料之上,使得整个水泥浆固井质量稳步提升。低密度水泥浆在发展和研究的过程中,水泥的配比关系以及添加剂的合理性将会直接决定固井质量。本文主要以中海油所使用的低密度水泥浆固井技术研究为例,首先简要分析了低密度水泥浆的配比设计,接着详细阐述了低密度水泥浆固井技术的特点和有效应用,最后对于固井质量影响进行简要评价。
    • 张浩; 崔策; 龚勇; 温达洋; 冯颖韬; 陈宇; 汪蕾
    • 摘要: 针对以硅质材料为减轻剂的大水灰比水泥浆在温度大于50°C时稠化曲线出现"包心"、"鼓包"、"台阶"等异常胶凝现象,采用小分子羧酸盐复配得到一种缓凝剂C-R23L,并对其稠化性能及水泥浆的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加有C-R23L的水泥浆在50~130°C时,稠化时间可调、稠化曲线正常,可有效抑制"包心"、"鼓包"、"台阶"等异常现象的发生,综合性能良好.C-R23L在南海东部某井中进行了现场应用,固井质量优质.该缓凝剂的研制有效拓宽了以硅质材料为减轻剂的低密度水泥浆的适用范围,为该类水泥浆体系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 王美漫
    • 摘要: 顺北区块以深井、超深井为主,在固井作业中易出现长裸眼、长封固段和固井易漏失等难题,根据理论分析、室内试验和现场应用,通过优选水泥、外掺料和外加剂,优化了水泥浆配方体系,使其保证在高温高压地层条件下安全泵送、又能满足顶部水泥石的早期强度要求,并取得了较好的现场应用效果。
    • 肖淼
    • 摘要: 矿渣低密度水泥浆和粉煤灰低密度水泥浆在油田固井作业中应用广泛,对解决低压易漏失地层固井和提高固井作业质量及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研究了50°C下矿渣和粉煤灰对低(1.50 g/cm3)密度水泥浆体早期抗压强度的影响.水化热(ICC)测试表明,50°C下矿渣低密度水泥浆水化速率峰值及1 d累计放热量较粉煤灰低密度水泥浆分别增大16.7%和14.1%.水化产物定性及定量分析观察表明,1 d龄期矿渣低密度水泥石中存在大量絮状产物C-S-H凝胶,并伴有AFt和Ca(OH)2晶体生成,且随水化反应进行AFt含量增加,养护10 d后部分AFt转化为AFm.粉煤灰低密度水泥石中C-S-H凝胶和AFt含量从1 d至7 d逐渐增加.随着养护龄期延长,两种低密度水泥石基体逐渐密实,水泥石抗压强度都逐渐增大,但矿渣的早期水化反应活性高于粉煤灰,使得矿渣低密度水泥石早期抗压强度高于粉煤灰低密度水泥石.
    • 田野; 宋维凯; 侯亚伟; 孙超; 韩冰
    • 摘要: 长封固段大温差固井具有一次性封固段长、 封固段底部与顶部温差大的特点,容易导致顶部水泥浆长时间无强度.目前针对大温差缓凝剂的研究较多,其他相关外加剂的大温差性能较少有关注,同时较少有针对100°C以上大温差固井的研究.针对大温差固井的特点,对降失水剂、 分散剂和缓凝剂的大温差性能进行评价和筛选,降失水剂C-G86L和缓凝剂C-H42L具有良好的大温差性能,而分散剂对大温差性能有不利影响.构建了1.4 g/cm3大温差低密度水泥浆体系,并引入丁苯胶乳,提高了水泥石在低温下的强度发展.此体系在温差110°C、 顶部温度20°C下48 h强度达到858 psi(5.92 MPa).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