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坠落事故
高处坠落事故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3年内共计190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安全科学、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7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6683篇;相关期刊81种,包括化工安全与环境、建筑、建筑安全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3年全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交流会、第二届机械安全标准与装备制造业安全生产国际研讨会、2005中国钢铁年会等;高处坠落事故的相关文献由216位作者贡献,包括孙世梅、庄红宾、张斌等。
高处坠落事故—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6683篇
占比:98.93%
总计:16864篇
高处坠落事故
-研究学者
- 孙世梅
- 庄红宾
- 张斌
- 彭玉金
- 李岩
- 李文进
- 李洪战
- 武兴平
- 沈冰
- 赵义术
- 陶苏东
- 鹿优
- 万华
- 云端辑
- 傅贵
- 刘强
- 刘纪昭
- 尚志通
- 张泾杰
- 李伟国
- 李珏
- 杨高升
- 柳秉康
- 褚召强
- 陈相利
- 韩豫
- 乔海燕
- 任明辉
- 伍颖
- 余以为
- 余清
- 侯岱宗
- 倪姳
- 党仁远
- 兰宗英
- 刘丽珍
- 刘建华
- 刘建强
- 刘彦辉
- 刘恒
- 刘明星
- 刘汉龙
- 刘浩然
- 刘照源
- 刘福强
- 刘金民
- 吕俊华
- 吴国庆
- 吴振海
- 吴晗
-
-
-
-
摘要:
2021年10月9日8时30分左右,上海臻友设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在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内丙烯腈及氰化钠装置转让设备拆除项目工地上发生1起高处坠落事故,导致1人死亡。1基本情况1.1事故相关单位基本情况1.1.1上海臻友设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臻友设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臻友公司),法定代表人:阮某军;经营范围:从事设备工程、计算机。
-
-
黄琛
-
-
摘要:
高处坠落事故是建筑施工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安全事故,同时也是对建筑施工人员生命安全产生影响最大的事故。在当前建筑工程数量不断增多,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重视建筑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高处坠落事故,能够有效保障建筑施工安全。文章以高处坠落事故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对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特征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
-
-
高波;
刘恒
-
-
摘要:
现代建筑工程高度较高,存在很多高空作业,导致施工中高空坠落事故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为了确保高空作业安全,安全管理人员应当针对高空作业采取针对性的管理办法,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文章针对高处坠落事故的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了引发高处坠落事故的常见原因,并且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以期为安全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
-
陈梦微
-
-
摘要:
在我国建筑行业市场的迅猛发展下,安全生产管理逐渐显现出其重要意义。国家对安全生产日益重视,社会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关注度也日益增高,其中就包括建筑施工生产安全。近几年,建筑生产安全事故数量持续呈上升趋势,这与目前我国市场经济重效益、轻投入的大环境有关,也与建筑工程体量大、人员多、工艺复杂等自身特点有关,由此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惨痛的伤亡教训,已经引起业内人员的警觉与反思。施工企业如何有效治理工程安全隐患,降低整体施工危险系数,成为无法回避的紧要课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作为一项专业性与综合性共同兼备的工作,应形成安全生产全过程、全方面、全人员的科学管理体系,并对其进行详细、闭环分析,进而实现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力争安全生产长治久安这一目标。
-
-
-
韩梦;
傅贵;
许素睿
-
-
摘要:
为预防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本文采用事故致因“2-4”模型,研究2012-2018年50起高处坠落事故案例,对导致事故的根源原因、根本原因、间接原因和直接原因进行定性分析,并使用SPSS软件分析原因之间的相关性,同时根据事故原因构建递阶层次模型,计算出其权重值并进行排序,从而得到影响事故发生的关键因素.结果 表明: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健全、员工的安全意识不高和违章操作以及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也是事故预防重点.研究成果对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制定相应防范措施有重要意义.
-
-
侯岱宗;
张缘师;
张晓婷
-
-
摘要:
高处坠落、坍塌和物体打击是建筑施工行业的“三大伤害”。高处坠落事故频发,其主要原因是作业现场防护不到位和作业人员安全防护措施不足。要遏制高处坠落事故多发频发的势头,在建筑施工领域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是有效降低事故带给受害者本人和家庭重大损失的重要方式。同时,优化建筑施工领域的保险方案设计,做好事故预防服务,才能有效地降低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率。
-
-
-
-
摘要:
高处作业对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存在威胁,一旦发生事故,危险性极大。近年来,高处坠落事故屡见不鲜,其主要原因是作业现场防护不到位和作业人员安全防护措施不足。要遏制高处坠落事故多发频发的势头,解决高处作业安全难题,提高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配备及准确使用,势在必行。同时,还需借助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力量,共同提高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能力。
-
-
曾凡奎;
王婷
-
-
摘要:
为了找出支模脚手架高处坠落事故致灾因素间的内在联系与层次结构,在通过事故调查法构建了包含13个致灾因素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法(DEMATEL)构建综合影响矩阵,对因素体系进行了原因集合与结果集合的分类,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法(ISM)对各因素间复杂的逻辑关系进行级别分配,构建了8层递阶结构模型.混合建模结果表明,引起事故发生的致灾因素可归纳为基础性因素、间接因素与直接因素,其中安全教育及制度缺乏和安全文化氛围缺失为重要的基础性因素,应急救援行动失败、架体出现局部或整体坍塌为关键性直接因素.
-
-
姚志林
- 《第三届国内外水泥行业安全生产技术交流会》
| 2016年
-
摘要:
高处坠落事故风险突出,尤其是在非常规作业,第三方作业管理方面凸显.客观方面,非常规离处作业增多,第三方安全管理差距,安全技术措施方面缺陷,个体防护意识和技能不足,制度执行力的问题是高处坠落事故高发的主要原因.
-
-
赵伟平;
王首波
- 《2005中国钢铁年会》
| 2005年
-
摘要:
高处坠落事故,是冶金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的元凶,如何有效防止高处坠落事故,对预防生产安全事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高处坠落事故原因的分析,探讨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原因和预防对策,从而达到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目的.
-
-
-
肖建民
- 《第二届机械安全标准与装备制造业安全生产国际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近二十年来的高处坠落事故数据表明,每年因高处坠落平均死亡超过1400人,占全部伤亡事故的15%以上.坠落事故不仅发生在传统产业的建筑业,也发生在其他行业中,如制造业.本文对国外高处坠落防护法规、标准及坠落防护技术进行了综述分析,并对个体坠落防护技术及应用进行了介绍,对国内坠落防护方面的法规标准及坠落防护设施、装备及用品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提出了为控制和减少坠落事故应开展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