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师曾
马师曾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1年内共计139篇,主要集中在戏剧艺术、中国文学、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9篇、相关期刊26种,包括南风窗、岭南文史、文史春秋等;
马师曾的相关文献由117位作者贡献,包括钟哲平、何梓焜、何笃忠等。
马师曾
-研究学者
- 钟哲平
- 何梓焜
- 何笃忠
- 文瑶
- 潘邦榛
- 司马祥
- 张霄峰
- 文觉非
- 朱伯铨
- 林维兵
- 沈秉和
- 罗丽
- 谢彬筹
- 谢纳新
- 邓海涛
- 郑迅
- 陈启炎
- 陈超平
- 马鼎盛
- 仲立斌
- 何虹
- 余楚杏
- 余欣欣
- 冯婷婷
- 冯汉华
- 列孚
- 刘思琪
- 刘文峰
- 刘斌
- 刘斯奋
- 刘玲玉
- 区文凤
- 叶子
- 叶玉燕
- 吴姿翰
- 吴施仪
- 呢喃
- 周豫
- 安志强
- 宝怡
- 小木
- 小闻
- 小黎
- 崔颂明
- 廖华
- 彭世团
- 彭寿辉
- 思斯
- 戈歌
- 成和利
-
-
小闻
-
-
摘要:
2020年12月26日晚,“永恒的艺术——纪念粵剧艺术大师马师曾、红线女专题晚会”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上演。马师曾、红线女弟子们与当今粵剧界一众名家、新秀,携手演绎了马、红经典粵剧粵曲,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粵剧盛宴,众多领导专家到场观看了演出。
-
-
文瑶(文/图)
-
-
摘要:
2020年12月26日晚,由广乐省繁荣粤剧基金会、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广东粤剧促进会、红线女艺术中心主办,广州粤剧院承办,广东粤剧院协办的“永恒的艺术——纪念粤剧艺术大师马师曾、红线女专题晚会”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上演。
-
-
红豆
-
-
摘要:
广州红豆粵剧团由著名粵剧艺术大师红线女创建于1990年,担负着继承和发展马师曾、红线女流派艺术的重要任务,历年来排演了一批马师曾、红线女代表剧目,也创排了不少优秀新编剧目,享誉粵剧界。2020年欣逢广州红豆粵剧团建团30周年,广州粵剧院主办。
-
-
-
-
摘要:
1月22-23日晚,由广东粤剧青年演员担纲主演的粤剧戏宝《刁蛮公主戆驸马》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成功上演,受到众多观众戏迷热捧。《刁蛮公主戆驸马》是粤剧大师马师曾、红线女的代表作一,叙凤霞公主与三关主帅孟飞雄因分歧在殿上“互审”。
-
-
何笃忠
-
-
摘要:
粤剧,虽然是比较古老的一个剧种,但是历来都有着比较大的包容性和可塑性,所以也是比较早接触现代戏的一个剧种。早在辛亥革命前后,粤剧舞台之上就开始出现了《云南起义师》,还有《盲公问米》等,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反映当时现实生活的时装戏。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更有了一批以薛觉先、马师曾为代表的改革先驱,他们尝试了很多东西,其中包括尝试编演现代剧。
-
-
小木
-
-
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都很重视戏曲工作,进入20世纪50年代,广东粤剧界开始了“改戏、改人、改制”的任务,新老艺人和一批新文艺工作者携手参与了粤剧的改革工作。而说到戏改,我们就不得不提《搜书院》,不得不提马师曾,不得不说他毅然决然回到祖国支持文艺工作的举动。喜迎广州解放马师曾的回国,可以追溯到1949年10月14日。当天下午6点30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先头部队从广州北郊攻入广州市区,广州迎来了解放!
-
-
何笃忠
-
-
摘要:
第三讲粤剧戏宝《搜书院》马师曾、红线女的经典之作,粵剧改革第一个里程碑我们在第一讲介绍了粵剧马派的创始人马师曾,他在经过了几十年的曲折坎坷之后,于1955年毅然拋弃当时在香港拥有的一切,和他的最佳艺术拍档红线女一起回到广东粵剧团工作,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引下,走上了艺术的坦途。
-
-
燕燕
-
-
摘要:
2020年6月5日晚,广东粵剧院线上直播品牌“粵韵ONLINE”粵·经典主题直播闪亮登场!直播通过703号直播间、全民K歌、触电新闻等网络平台同步直播!这场以粵剧经典作品为主题的粵剧折子戏直播演出由广东粵剧院曾小敏、蒋文端、林家宝、彭庆华、文汝清、李虹陶、刘建科、王燕飞、黄春强、洗鉴棠、岑海雁等10多位名家以及一众优秀青年演员,演绎粵剧经典戏宝;通过展现马师曾、红线女、罗品超、罗家宝、林小群、郑培英等粵剧表演艺术家的历史资料视频与现场表演相结合的形式,架设现场伴奏乐队与复古戏台,多角度花式诠释粵剧“名场面”,重温经典,再写传奇。
-
-
潘邦榛
-
-
摘要:
本文要说的两位大师,指的是马师曾(马大哥)和罗家宝(虾哥)这两个誉满海内外,人们都十分熟悉的著名粵剧表演艺术家。对于罗家宝来说,马师曾应属前辈(因马出生于1900年,距今整整120年,而罗于1930年才出世,距今90年,比马年轻30岁),罗对马十分敬重,而马对罗非常赏识,两人艺术上常有交流,平曰里来往密切,我们就从他俩先后唱出《天问》一曲谈起。
-
-
何笃忠
-
-
摘要:
近百年来,粤剧除了拥有一大批卓有成就的文武生、小生、花旦、老生和花脸等杰出的艺怜之外,丑生行当也是人才济济的。像前面说过的“万能泰斗”薛觉先,也是以丑生起家的。还有小生王白驹荣,晚年也擅演丑生。马师曾、廖侠怀更是以丑生表演创立流派,扬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