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饵料利用率

饵料利用率

饵料利用率的相关文献在1975年到2018年内共计81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97837篇;相关期刊37种,包括农民致富之友、中国农垦、淡水渔业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7年全国海水养殖学术研讨会等;饵料利用率的相关文献由153位作者贡献,包括宋桂荣、徐秀英、李东占等。

饵料利用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3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97837 占比:99.98%

总计:297911篇

饵料利用率—发文趋势图

饵料利用率

-研究学者

  • 宋桂荣
  • 徐秀英
  • 李东占
  • 梁平
  • 余继升
  • 侯龙
  • 刘学珍
  • 刘新富
  • 刘旭佳
  • 刘滨

饵料利用率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3月28日讯,日前,由黄海水产研究所刘滨副研究员等发明的“一种促进大菱鲆幼鱼生长和提高饵料利用率的工厂化养殖照明系统及其应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1510438245.7.
    • 吴加平; 姚田玉
    • 摘要: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病害日趋严重,渔药虽在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饵料利用率、促进生长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渔药市场管理混乱、养殖户滥用或误用渔药现象普遍存在,这种现象极大地限制了水产业的健康发展。
    • 彭银辉; 黄国强; 刘旭佳; 苏琼; 王志成; 张琴
    • 摘要: 【目的】研究鲻鱼混养密度与网箱围隔对鱼虾混养效果和水质的影响,为今后发展推广鱼虾混养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在3.2 m×3.2 m的室内水泥池放养800尾虾苗(处理I)、800尾虾苗+1.0 kg鲻鱼(处理II)、800尾虾苗+2.0 kg鲻鱼(处理III)、800尾虾苗+3.0 kg鲻鱼(处理IV)、800尾虾苗+2.0 kg鲻鱼(处理V),处理V用网箱将鲻鱼隔离在网内而对虾可通过,探讨凡纳滨对虾与鲻鱼混养对鱼虾生长、饲料效率、能量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及水质的影响。【结果】收获时,凡纳滨对虾的体长、体重、产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鲻鱼的体重、增重率、体重特定生长率均随鲻鱼混养密度增加而呈下降趋势;采用网箱围隔相对其他混养处理能够明显改善对虾的生长状况,但仍显著低于单养对虾处理(P〉0.05,下同)。【结论】凡纳滨对虾混养鲻鱼能有效提高饵料利用率,但由于鲻鱼抢食虾料而影响对虾生长;采用网箱围隔混养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对虾生长,却未能提高饵料利用率。因此,凡纳滨对虾混养鲻鱼时,二者间的合理放养密度有待下一步探究。
    • 彭银辉; 黄国强; 刘旭佳; 苏琼; 王志成; 张琴
    • 摘要: [目的]研究鲻鱼混养密度与网箱围隔对鱼虾混养效果和水质的影响,为今后发展推广鱼虾混养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在3.2 m×3.2 m的室内水泥池放养800尾虾苗(处理Ⅰ)、800尾虾苗+1.0 kg鲻鱼(处理Ⅱ)、800尾虾苗+2.0 kg鲻鱼(处理Ⅲ)、800尾虾苗+3.0 kg鲻鱼(处理Ⅳ)、800尾虾苗+2.0 kg鲻鱼(处理Ⅴ),处理Ⅴ用网箱将鲻鱼隔离在网内而对虾可通过,探讨凡纳滨对虾与鲻鱼混养对鱼虾生长、饲料效率、能量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及水质的影响.[结果]收获时,凡纳滨对虾的体长、体重、产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鲻鱼的体重、增重率、体重特定生长率均随鲻鱼混养密度增加而呈下降趋势;采用网箱围隔相对其他混养处理能够明显改善对虾的生长状况,但仍显著低于单养对虾处理(P<0.05,下同).在饵料利用情况方面,常规的混养模式(处理Ⅱ~Ⅳ)能显著降低饵料系数,有效提高饵料转化效率、蛋白质效率和能量效率;但采用网箱将鲻鱼隔离圈养后,其效果与单养对虾的处理Ⅰ相似.在养殖过程中,混养模式的养殖水质除个别指标在不同时段有明显变化外,其整体变化趋势与单养对虾处理的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结论]凡纳滨对虾混养鲻鱼能有效提高饵料利用率,但由于鲻鱼抢食虾料而影响对虾生长;采用网箱围隔混养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对虾生长,却未能提高饵料利用率.因此,凡纳滨对虾混养鲻鱼时,二者间的合理放养密度有待下一步探究.
    • 鲁媛媛; 吴立新; 姜志强; 陈炜; 张雪
    • 摘要: A feeding trial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etary exogenous enzymes (phytase , non‐starch polysaccharide enzymes and the mixture of the two enzymes) on growth ,body composition , food digestibility and utilization in juvenile turbot (Scophthalmus maximus) .A total of 144 juvenile turbot with an average body weight of (20 .53 ± 0 .10) g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4 groups and fed a basal diet (as a control group) ,and the basal diet supplemented with phytase at a rate of 200 mg/kg diet ,non‐starch polysaccharide enzymes at a rate of 100mg/kg diet and the mixture of the two enzymes for 42 days at water temperature of 14 .0—18 .5 °C with triplic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ogenous enzymes supplementa‐tion led to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f specific growth rate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P0 .05) . The moisture ,and levels of crude fat ,ash and energy of the juvenile turbot were not affected significantly by the exogenous enzyme supplementation (P>0 .05) .The crude protein level ,however ,was increased (P> 0 .05) ,the maximum in the fish fed the diet containing non‐starch polysaccharide enzymes (P 0 .05) .Exogenous enzyme supplementation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f retenti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 P0 .05) ,even though the phosphorus load showed the downward trend .%研究了饵料中添加植酸酶、非淀粉多糖酶及二者的组合酶对大菱鲆幼鱼生长、体成分以及饵料利用率的影响。在水温14.0~18.5°C将144尾初始平均体质量为(20.53±0.10) g的大菱鲆幼鱼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12尾鱼,分别饲喂基础饵料(对照组)和在每千克基础饵料中添加200 mg植酸酶、100 mg非淀粉多糖酶、200 mg植酸酶+100 mg非淀粉多糖酶的组合酶(试验组)。计42 d。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外源酶显著提高了大菱鲆幼鱼的特定生长率( P<0.05),且添加组合酶的特定生长率最高,较对照组提高了16.30%;但摄食率、饵料系数、蛋白质效率和成活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饵料中添加外源酶对大菱鲆幼鱼的鱼体水分、粗脂肪、灰分和能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鱼体粗蛋白含量均有增加(P>0.05),且添加非淀粉多糖酶鱼体粗蛋白含量最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和组合酶显著提高大菱鲆幼鱼的干物质、粗蛋白、磷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P<0.05);添加植酸酶显著提高粗蛋白表观消化率(P<0.05),干物质、磷和能量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饵料中添加外源酶显著提高大菱鲆幼鱼氮、磷贮积率,显著降低氮排放率(P<0.05);添加组合酶显著降低磷排放率(P<0.05);饵料中分别添加植酸酶和非淀粉多糖酶未显著降低磷排放率(P>0.05),但有下降趋势。
    • 王化荣; 雍林和
    • 摘要: 氧气是鱼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俗话说养鱼有两怕,一怕鱼病死,二怕鱼泛塘。泛塘的突发性往往比鱼病短得多、危害更大,素有“忽穷”之称。主要养殖鱼类在生长季节迅速生长需溶氧在4-5mg/L以上,在温度等环境条件适宜下鱼类摄食量大,生长快,饵料利用率高,当溶氧量在2mg/L时,鱼不爱吃食,如鲤鱼在溶氧3-6mg/L时比0.5—2mg/L时饵料率增加1倍,当溶氧低于2mg/L时,鱼类开始浮头,低于1mg/L时即发生泛塘。池塘养鱼、养虾要高产就离不开增氧机,亩产超过500kg的鱼池或150kg的虾池一般都要配备增氧机以叶轮式增氧机为例说明增氧机对鱼池的4大生物学功能。
    • 汪建国
    • 摘要: 第四,调节水生动物代谢及生长的药物及其使用指南水产养殖者为了提高饲料转换率,常在饲料中添加一些能调节代谢和促进生长的药物,这些添加剂要求不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一般不具有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作用,大多用作改进饵料利用率
    • 王喜峰; 裴光富
    • 摘要: 在池塘鲤苗种培育中,为了充分利用水体资源,改善水生生物的食物链结构,提高饵料利用率,进行无公害清洁生产,提高苗种质量和综合效益,笔者于2010年在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西安镇利用0.53hm2池塘进行了鲤苗种池套养河蟹技术研究,取得了每667m2捕获鲤苗种1044kg、花白鲢375kg、河蟹19kg,经济效益近万元的较好成果。现将鲤苗种池套养河蟹技术介绍如下:
    • 邹广明
    • 摘要: 现将虾蟹池塘养殖过程中碰到的常见水质问题及其应对措施简述如下,供各位同仁参考。一、溶氧不足水体溶氧产生的主要途径是池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其次是大气中氧气的溶人。溶氧对虾蟹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要.溶氧充足。虾蟹摄食旺盛,饵料利用率高,生长快;溶氧不足,虾蟹摄食、消化功能下降,呼吸作用增强,能量消耗大,生长缓慢,免疫力降低,轻则影响生长,重则感染病害,甚至引起死亡。我国渔业水质标准规定,淡水养殖一昼夜16小时以上的溶氧必须大于5mg,L,其余任何时候的溶氧不得低于3mg/L。
    • 郭少玲; 林新
    • 摘要: 湛江雷州市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目前已超过10万亩,产量将近3万吨。近年病害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追其根源,主要是由于水质恶化引起一些有毒物质在水体中大量积累,从而引起虾类抵抗力下降,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水质的管理与调控就成为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所以说要养好虾。首先要养好水,良好的水质,符合对虾的生长要求,有利于抑制疾病,提高饵料利用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