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转移机制
风险转移机制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0年内共计79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经济计划与管理、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8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79525篇;相关期刊66种,包括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中国房地产金融、金融理论与实践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0年广西保险法律诉讼专题研讨会等;风险转移机制的相关文献由97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如海、夏益国、张楚莹等。
风险转移机制—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9525篇
占比:99.90%
总计:79604篇
风险转移机制
-研究学者
- 刘如海
- 夏益国
- 张楚莹
- 赵勇
- 于成果
- 何启迪
- 何广文
- 何念如
- 何玮莎莎
- 何笑卿
- 冯兴元
- 刘佐夫
- 刘海玲
- 刘玲
- 刘青云
- 卢玮
- 吴丹
- 吴军
- 吴定富
- 吴焰
- 周志刚
- 周擎
- 唐雪梅
- 姜葵
- 孙文宏
- 孙晓东2
- 宋逢明
- 宝华
- 尹国英
- 常丹红
- 张万钧
- 张华伦
- 张宏坤
- 张庆洪
- 张建刚
- 张斌
- 张晔
- 张爽
- 张玉纯
- 张秀谷
- 张艳峰
- 张雅宁
- 彭启发
- 彭辉
- 施洵
- 智鹏飞
- 曹丽萍
- 曾双寿
- 曾好
- 曾龙祥
-
-
张楚莹
-
-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大流行病保险法案》,引入关于全球大流行病(Pandemic)可保性的讨论,认为由于全球风险累积、定价准确性等挑战,全球大流行病导致的营业中断风险难以单纯依靠保险公司提供承保能力,需要建立由政府兜底的传染病风险转移机制。对于在风险转移机制顶层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分销渠道、是否强制、风险分散机制等若干问题,也作了详细介绍和各选项的优缺点对比。最后,通过两个实际案例,总结这类巨灾项目的运营经验。
-
-
张楚莹
-
-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大流行病保险法案》,引入关于全球大流行病(Pandemic)可保性的讨论,认为由于全球风险累积、定价准确性等挑战,全球大流行病导致的营业中断风险难以单纯依靠保险公司提供承保能力,需要建立由政府兜底的传染病风险转移机制.对于在风险转移机制顶层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分销渠道、是否强制、风险分散机制等若干问题,也作了详细介绍和各选项的优缺点对比.最后,通过两个实际案例,总结这类巨灾项目的运营经验.
-
-
-
-
刘青云
-
-
摘要:
商业银行是一国经济中特殊的商业存在,其风险承担后果不仅对商业银行本身造成损失,更对金融市场乃至整个经济产生强大的溢出效应。通过数理推导证实了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动机正是银行独一无二的风险转移机制,并进一步利用美国、日本和印度2787家商业银行数据实证检验银行风险承担动机的存在,且与银行存款比重、所有者权益比重和存款保险制度显著正相关。基于此,为了约束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动机,中央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必须实施诸如加强外部监管、提升直接融资比重、协调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等措施。
-
-
何启迪
-
-
摘要:
随着国家推进经济转型及结构调整战略,掀起金融深化改革的热潮,出于完善现有金融体系的考虑,同时亦为解决中小微企业及“三农经济”融资难题,于2005年正式开启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在我国,小额再贷款公司作为新型金融机构,对于解决小额贷款公司融资困境及风险管控能力弱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根据Z值模型分析得出的研究结论,小额再贷款公司信用风险管理更应该立足于债务人小额贷款公司的财务状况,基于此制定相应的信用风险管理策略;同时,小额再贷款公司仍需从内部及外部配套措施解决在其经营过程中存在的融资难题及信用风险管理问题.
-
-
-
张爽
-
-
摘要:
在2015年召开的中国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中,中央领导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在农村发展的大趋势下,中国农村的金融需求快速增加,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业务也获得较大发展空间,但仍存在许多的问题,如农户小额信贷业务风险相对较高、 违规放贷等问题.本文以信贷机构为出发点,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进一步小额贷款业务的发展,首先农村信用社需要加大内控制度的建设,其次政府以及相关机构需建立完善风险控制机制,最后需建立符合国情的风险评估体系.实现农村小额信贷良性发展.
-
-
-
-
谢莹
- 《2010年广西保险法律诉讼专题研讨会》
| 2010年
-
摘要:
从中共十六大到十七大,保险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保险业被社会公认为朝阳行业。保险业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机制、社会互助机制和社会管理机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服务民生、改善民生和保障民生的重要手段,也是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促进改革、保障经济、稳定社会、造福人民的重要使命,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保险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保险纠纷也随之增多,人寿保险纠纷主要存在于续期缴费、退保和理赔等环节。这些纠纷的发生既有投保人缺乏对保险了解的原因,也有保险公司在销售、售后服务以及条款设计等方面存在着瑕疵的原因。针对上述原因,建议保险公司应加强销售人员管理、售后服务以及保险条款的严谨性,整个保险行业应加强保险消费者教育,保险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和规范保险行业,加强与执法部门的沟通与联系,从而避免或减少人寿保险纠纷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