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产业梯度

产业梯度

产业梯度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1年内共计90篇,主要集中在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经济计划与管理、经济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8706篇;相关期刊79种,包括党政论坛、广东社会科学、湖湘论坛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2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暨后发赶超与转型发展高层论坛、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2010(EBM2010)(2010年工程和商业管理国际会议)、2008年新农村人才战略研讨会等;产业梯度的相关文献由13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友金、周桂荣、姜霞等。

产业梯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6 占比:0.46%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8706 占比:99.52%

总计:18796篇

产业梯度—发文趋势图

产业梯度

-研究学者

  • 刘友金
  • 周桂荣
  • 姜霞
  • 孙玉娟
  • 孙翠兰
  • 张毅帆
  • 杨亚军
  • 杨绍福
  • 王军
  • 王小兵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柳彦君
    • 摘要: 广东省政府2005年正式拉开了粤北山区及粤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产业转移的序幕,推动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协调发展.由于各地区自然资源、生产要素禀赋、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投人以及产业政策的不同,造成了技术创新能力的不同,通过产业转移促进地区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和模仿,产生技术扩散,进而促进各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全省经济发展竞争力.分析广东省产业发展、产业梯度和产业转移,提出了广东省不同区域产业转移的动力与阻力,提出产业转移对接协作机制.
    • 李道军; 胡颖
    • 摘要: 产能合作是当前和未来促进中哈两国"共同发展",构筑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文章从行业层面测度了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产业竞争力差异,测度了两国产业比较优势的变动情况,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中哈产能合作的领域及模式.结果 表明:哈萨克斯坦仅有资源密集型行业和部分资本密集型行业具有很强竞争力,其他行业竞争力虽然低但多数行业的比较优势呈上升趋势;中国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竞争力较强且有进一步上升趋势,劳动密集型行业竞争力很强但呈下降趋势.深化中哈产能合作应该巩固并优化中哈两国资源密集型行业的产能合作,积极推进资本密集型行业的产业链合作,加强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产能合作水平,继续扩大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与投资.
    • 逄萍萍; 邢玉升
    • 摘要: 在分析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以及承接产业转移现状的基础上,对其产业梯度系数进行了测算,明确了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应重点考虑的行业类型,并利用熵值法对省内各地区的承接能力的空间布局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刘建建
    • 摘要: 总结土方机械标准化体系的内涵,介绍国内土方机械标准化体系及能力的建设研究现况及与国际相关研究上的差距,阐述土方机械标准化对土方机械产业梯度的形成和发展的促进作用,表明土方机械标准化在履职社会责任上的意义,论述土方机械标准化对土方机械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作用,并对今后土方机械标准化的研究发展情况进行展望。
    • 戴华仁; 徐姝
    • 摘要: 长株潭城市群产业集聚带动了经济数量和质量的快速增长与提升,但其发展规模和质量较之于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区域仍有明显的差距.文章以长株潭城市群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为切入点,选取上海和苏州、广州和深圳作为对比标杆,聚焦三次产业,基于2005和2014年数据,测算与分析经济密度、区域差异性、区位熵、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梯度系数、动态集聚指数等指标,对产业集聚程度、优势产业以及具备向外转移的产业展开分析;结合细分产业动态集聚指数,阐释长三角与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差异性,推演长株潭城市群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路径;并提出相关措施与建议,以期为提升长株潭城市群竞争力和整体实力提供一定参考.
    • 张为付; 陈启斐; 潘茂启
    • 摘要: 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进程中,我省发挥县域经济和产业高地的特色优势、构建省内多级产业梯度结构、借助长三角一体化的契机,强化产业韧性,塑造经济增长新动能,这将有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全球贸易战叠加上此轮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对产业链、供应链与价值链冲击及破坏最大。
    • 吴春尚
    • 摘要: 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不仅给大湾区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利好,也给湾区毗邻区域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如何抢抓机遇,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分工,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对河源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产业梯度系数矩阵,找出河源制造业的优势产业和河源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对接产业,实施错位发展,可以有效促进河源市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 尹龙龙
    • 摘要: 中国经济发展正面临国际、国内的双重压力与挑战.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内,供给与需求结构不匹配、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突出,亟须培养新的增长极和动力源.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有望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极和动力源.粤港澳大湾区优势明显,香港澳门拥有独特的国际化优势,广东是改革开放先行区,市场发育很好,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法域和关税区、流通三种货币,既是特色所在、动力所在和潜力所在,也存在阻碍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突破障碍,探寻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路径具有重要且现实的意义.
    • 蒋小燕
    • 摘要: 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新变化,"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创造性地将发展国际贸易、产业跨国转移与实现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区域产业梯度转移统筹起来,这不仅有助于改变沿线各国产业发展和世界经济增长格局,更有利于我国经济实现跨越性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将沿线各国的产业结构与我国的产业结构进行对比,将国内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与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对比,结合相关贸易和直接投资情况,发现我国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跨国转移贸易比较劣势产业,同时将贸易优势产业向西部沿边贸易口岸集聚,更好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同时实现国内跨区域的产业梯度转移.
    • 华小全
    • 摘要: 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安徽靠近江、浙、沪等国内最发达的地区,具备承接产业转移的地理优势.江、浙、沪、皖四省市经济发展和产业演进的差距是基础,产业竞争力、区域产业相似度、相对产业转移等指标是条件,安徽对接江、浙、沪产业转移应该选择优势产业是方向,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是关键.安徽要抓住国外产业引进和国内产业转移加快的历史机遇,用好用足国家首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政策,促进承接江、浙、沪三省市产业转移有序进行,地方政府要有所作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