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长株潭城市群

长株潭城市群

长株潭城市群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185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77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28909篇;相关期刊547种,包括湖南行政学院学报、领导决策信息、湖湘论坛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湖南省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低碳经济与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研讨会、湖南省通信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等;长株潭城市群的相关文献由1440位作者贡献,包括钟荣丙、熊鹰、朱翔等。

长株潭城市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77 占比:0.90%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28909 占比:99.09%

总计:130094篇

长株潭城市群—发文趋势图

长株潭城市群

-研究学者

  • 钟荣丙
  • 熊鹰
  • 朱翔
  • 段建南
  • 汤放华
  • 匡跃辉
  • 周国华
  • 唐健雄
  • 黄福华
  • 刘庆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龙琳莉; 周国华; 唐承丽; 张丽
    • 摘要: 基于1985—2019年长株潭城市群联合专利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空间分析方法探究长株潭城市群创新网络空间特征。结果表明:①创新网络初具规模,演变阶段性明显。②长株潭主要创新形式是企业与企业间、企业与高校间跨界创新。③本地创新网络存在空间差异,地理邻近性并非长株潭获取知识的必要条件,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是重要的外部知识源。④长株潭创新网络呈现“核心—边缘”结构,大型国有企业是网络核心。⑤长株潭创新网络存在整体稳定性不足、本土企业的中心性受限制、外部知识源本地转化不足等问题。
    • 杜也; 雷钧钧; 卢幸芷
    •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群区域内“三生”空间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以长株潭城市群为研究区域,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重心迁移等方法,分析18年来长株潭城市群“三生”空间时空分异格局。结果表明:①18年来长株潭城市群生活空间以扩张为主,生产空间保持稳定,生态空间则有明显缩减;②三类空间景观破碎程度均不断加深;③18年间,三类空间的标准差椭圆长轴均为西北—东南走向,生产、生活空间的重心迁移距离最小,生态空间重心移动趋势剧烈。
    • 沈彦; 张伟娜; 张明
    • 摘要: 国土空间作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其利用质量的好坏与利用效率的高低,是新时期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以绿色发展为目标导向,在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现实状态和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保障与支撑能力方面构建国土空间利用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确定权重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长株潭城市群2010—2019年国土空间利用质量和耦合协调度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以指导区域国土空间可持续利用、高质量发展。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整体上国土“三生”空间利用质量的整体耦合协调度不高,各市层面的国土空间利用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出现明显的区域时空分异特征。基于区域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视角,提出应加快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集约化、适度化、绿色化、创新化、重点化发展的措施建议。
    • 余方
    •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群绿色城镇化也在向高质量的方向转变。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绿色城镇化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建设一个以人为本的新城,可以更好地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内涵建设。在过去,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往往被忽视。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要考虑经济和速度问题,还要注重环境治理,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型城镇化可以促进中国的经济增长,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距,避免环境污染。加大对绿色城镇化的投资,可以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为建立高质量城镇发挥积极作用,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吴秋彤; 齐增湘; 李涛; 王宽; 巩雅博
    • 摘要: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研究区,基于2000—2018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选取生境质量、食物供给、碳储量三项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运用InVEST模型、空间自相关方法来量化分析县域尺度上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平衡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18年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整体下降3.6%,其中12个县市区的供给呈现小幅增长,11个县市区供给出现减少,总供给量呈持续下降趋势。空间分布呈现“中间低、四周高”的特点,低供给区、较低供给区分布在长沙、株洲市区,较高供给区与高供给区在空间上的变化较大。2)2000—2018年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总需求增长201.2%,总体呈现增长态势,其中宁乡县、浏阳市和炎陵县的需求具有“先减小后增长”的特点。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表现为三市市区的需求较为集中,而外围县市区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较小。3)2000—2018年城市群大多数县市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趋向恶化,尤其是高盈余地区数量明显减少。2000年,高盈余区有宁乡县、韶山市、湘潭县和炎陵县,至2018年,仅炎陵县是高盈余状态。
    • 罗敷琳; 陈志文; 李小马
    • 摘要: 利用逻辑斯蒂-元胞自动机(Logistic-CA)模型模拟了长株潭城市群城市扩张过程。以2008~2013年城市扩张数据为因变量,以高程、坡度、到河流的距离、到高速的距离、到国道的距离、到市中心的距离、到区县中心的距离、到铁路站点的距离为自变量计算了这些因子对单个像元城市扩张的概率。考虑栅格邻域土地利用和水体绿心保护区等限制因子构建城市扩张模拟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模拟2018年城市扩张,通过与2018年城市分布图比较了检验模型精度。结果显示:①高程、坡度、到河流的距离、到高速的距离、到国道的距离、到市中心的距离、到区县中心的距离、到铁路站点的距离显著影响城市扩张;②对比2018年模拟城市扩张与观测城市扩张,模型Kappa值为0.75,表明该模型精度较高,可用于模拟长株潭城市群未来城市扩张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
    • 杨婉月; 王志远
    • 摘要: 加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城市群空间布局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任务。收集整理2015—2018年长株潭城市群城市之间的百度搜索指数,构建城市网络模型计算分析城市群网络联系,总结揭示城市群网络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网络层级长期以来并不是以长株潭都市核心圈为较前层级,而是以长沙、株洲衡阳、岳阳常德为前三层级;该城市群网络结构体系已由早期的“一核一中心”转变为“一核多中心”发展;长株潭城市群网络主骨架逐渐由集中变为散开,城市联系中心逐步由一个朝多个演变,总体发展呈现出除核心圈城市外的“新城市”崛起现象;城市群网络骨架变化表现出长株潭城市群内城市间联系不再单向地指向长株潭核心发展圈,而是进行了多选择、多城市间的多向合作与多维发展,城市与城市间的普遍联系变得更加紧密,整体城市群表现出具有良性、韧性的结构发展趋势。
    • 杨佳宝; 郑斌; 刘杰
    • 摘要: 借助GIS和数理统计工具,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空间分析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转型与生态环境的双向互动关系进行探索,为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转型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结果表明:1.在研究期内,各类用地面积呈现出“五减三增”的态势,城镇生活用地、工业生产用地和其他生态用地呈现出上升的态势,其他五类用地呈现出下降的态势,而生活用地和生产用地面积的扩张主要来源于生态用地面积的缩减。2.虽然研究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耦合协调关系较高,但总体来说耦合协调水平呈下降趋势,而且区域生态环境滞后问题严重,影响了土地利用转型与生态环境的高度耦合。研究结果揭示,加强对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和提高森林覆盖率可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转型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 管庆丹; 左小清; 李石华
    • 摘要: 在近年来城市群一体化、人口聚集和城市开发与扩张的驱动下,长株潭城市群能源加剧消耗,环境问题也日渐突出。本文基于MODIS遥感数据分析长株潭城市群2015年~2018年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简称ARIMA),对研究区域气溶胶变化趋势进行短期预测。研究表明:①长株潭城市群气溶胶光学厚度在2015年~2018年间呈下降趋势,月均值在2016年4月达到最高,最大值为1.01;2015年12月达到最低,最小值为0.14;②春季的气溶胶光学厚度远高于其他三个季节,夏、秋、冬三个季节呈现一定的波动性;③空间分布上气溶胶光学厚度在西北部地区AOD值偏高,东南部AOD值偏低,并且AOD值湘潭市>长沙市>株洲市,高值地区集中在湘潭市和长沙市。④ARIMA模型预测表明2019年~2021年长株潭城市群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呈下降趋势,说明政府实施的长株潭城市群“绿心计划”对该区域的环境保护起到了良好的正面作用。
    • 曾群华; 聂筱
    • 摘要: 通过GIS技术手段对长株潭城市群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四个时间截面的人口密度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长株潭城市群的人口空间动态格局与模式选择。结果表明:长株潭地区的人口空间分布呈现周边城市向中心城市集聚的现象,属于“外围–中心聚集型”,而且聚集程度越来越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