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经济财政>2012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暨后发赶超与转型发展高层论坛
2012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暨后发赶超与转型发展高层论坛

2012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暨后发赶超与转型发展高层论坛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贵阳
  • 出版时间: 2012-08-11

主办单位:中国区域经济学会

会议文集:2012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暨后发赶超与转型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认为,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比较,面临的缺口较多,有些是技术上的缺口,有的是体制和制度上的缺口。本文讨论的重点在于技术缺口的弥补和赶超。文章首先给出了跨越式发展的一般认识,给出了落后地区的技术赶超与发展跨越的分析框架,然后分析了民族地区实现技术赶超的可能性及所面临的技术缺口,给出了民族地区实现技术赶超的政策建议,笔者提出首先要实现民族地区的技术缺口与赶超,还要加大民族地区的政策支持,对于中央政府和落后地区的政府而言,创造一个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制度环境特别重要,包括知识产权的有效实施和给创新企业实施创新补贴,建立创业园区,形成落后地区的技术孵化器,投资于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降低区域贸易成本,是政府促进落后地区赶超和跨越式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的政策工具。不过,落后地区基础设施的改进,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的改进,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比较复杂。如果落后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对经济活动产生了吸引力,提高了落后地区的集聚力,就会促进和加速区域经济发展。否则,落后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新的运输线路的建设,实际上可能会阻碍落后地区的发展。
  •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与全球经济增长的空间格局面临着新的变化.从全球空间范围来看,一方面,全球化与信息化两大潮流交汇发展,"空间距离"被压缩,各类资源与生产要素在全球的空间配置范围与效率大大扩张与提高;另一方面,市场与要素又是有地域和国界的,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要素在全球空间的自由流动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空间异质性的存在使得要素在"空间中的生产"存在地理上的壁垒与界限,增长在地理空间上总是被"极化".从中国区域经济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化改革使得中国经济总是在"极化"的地理空间上增长,以城市群与经济带为核心的空间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东、中、西部"条状"与城市群"块状"的空间失衡状态仍在持续,城乡新旧"二元结构"并存。针对目前提出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和对策,其中包括多维要素空间协同作用的发展、探索区际空间合作的新举措、联动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以"城市性"化解城乡新旧二元结构、在聚集中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 摘要:后发地区经济落后的根源是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后,而在工业社会时代,工业化程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因此,我国后发地区的崛起,归根到底要推进工业化,提高地区工业化水平.而以"新型工业化"为标志的中国工业化第五次高潮的来临,为后发地区的崛起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后发地区应抓住这个机遇加快崛起.安徽省自2003年以来与全国发展的差距逐年缩小,就是后发地区抓住这次历史机遇加快崛起的一个成功实证.实际上,抓住中国工业化第五次高潮重大机遇加快崛起的后发地区,不仅有安徽省,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欠发达地区,也都发挥各自的优势,从不同方面抓住中国工业化第五次高潮的重大机遇而加快发展。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两大特征可以看出,我国后发地区的可再生能源非常丰富,而互联网可以打破地域界限深入后发地区,因此第三次工业革命在我国的后发地区可以同样发展、同时发展。里夫金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过程还要历经40年,这与我国工业化第五次高潮在时间上至少有20年的重合。显然,我国后发地区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抓住中国工业化第五次高潮的重大机遇,加快崛起的前景非常广阔。笔者提出我国工业化第五次高潮的特征主要包括中国工业化第五次高潮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产业的科技含量高,将会出现一批新兴产业,形成新兴产业的发展浪潮,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突出科技进步,强调环境友好,而且更重视"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重视并平等对待各阶层劳动者作为人力资源所具有的优势,从而决定了中国工业化第五次高潮"以人为本"的鲜明特征,面对传统工业化道路越来越显现的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环境的严重破坏,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特别强调"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从而会形成中国工业化第五次高潮的"环境友好"特征。
  • 摘要:中国工业区域结构调整的现状和成效进行了说明,比如能源重化工向中西部进一步倾斜、产业转移与承接的规模效率提高、区域分工呈现价值链雁阵分布形态、工业空间分布的均衡性和协调性增强,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区域结构的基本思路和重点,正确处理转型升级与增长速度的关系,不断提高产业与劳动力的空间匹配性,引导高端制造业向东部沿海重点地区集中,推动能源原材料和一般制造业向中西部优势地区转移,另外还应该积极探索区域差别化的支持政策。
  • 摘要:截至2010年底,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为2688万人,其中1751万人分布在西部地区,占比达到65.1%(如表l所示);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为2.8%,其中西部地区为6.1%,比全国高出3.3个百分点(如表2所示).全国扶贫工作重点县582个,其中365个分布在西部地区,占比达到62.7%.西部地区全国扶贫工作重点县的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和贫困发生率也分别占据了全国较多份额和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本文分析了西部贫困地区的致贫伊苏,并提出了治理贫困的政策建议,在国家层面上要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从个体层面上看,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个人发展,在地区层面上要改善经济、社会、人文环境。
  • 摘要: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日益加大.截至2012年6月,中央政府已经批准六个国家级产业转移承接地示范区.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大规模的区域产业转移逐渐出现.从承接产业选择的理论基础来看,基于"区域产业分工"视角研究"承接产业选择",把承接产业选择方法的理论基础回归到了区域产业分工这一更深层次的原因上来。从根本意义上说,产业转移的基础是区域产业分工。因为,只有在区域产业分工格局下才能形成产业梯度,才能促成产业在区域间转移。基于区域产业分工视角的承接产业选择结果既符合了承接产业的选择原则,又符合了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
  • 摘要:本文测度了武陵山片区各县三次产业的总体偏离效应及相应的产业结构效应、竞争力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本文逐一对片区内各县三次产业的增长效应及各分量效应进行对比分析。为了更直观地揭示武陵山片区三次产业增长效应及各分量效应的空间分布特征,本文应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对各变量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通过对武陵山片区67县市三次产业增长效应的分解及空间特征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论:在2003-2009年间,武陵山片区县域三次产业增长呈现出不平衡趋势。在2003-2009年间,武陵山片区县域产业增长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即体现出增长效应相似的县市趋于集聚在一起的特征。资源配置类型及流向分析表明,2003-2009年间,武陵山片区内各县市资源配置没有突出自身的比较优势,资源配置不够合理。依据上述武陵山片区县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加快武陵山片区县域产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流向,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强县域之间的经济联系,提升县域经济专业化和集聚程度、强化中心城市区域带动效应,构架多极驱动的空间格局。
  • 摘要:川西北经济区在两州(甘孜、阿坝)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通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不懈努力,尤其是在"十一五"规划期的努力下,呈现社会经济加速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明显、人民增收加快的大好形势,对川西北经济区而言,推进跨越式发展和实现长治久安的任务更为迫切.笔者提出如下建议和对策,其中包括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政府投资-一级推动力;区域合作-二级推动力;社会投资-三级推动力,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开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新局面川西北经济区地方政府要想通过合作吸引投资,应在改革开放的机制上加大力度,比如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域内外合作新机制和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 摘要:产业集聚与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趋势.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是经济活动最突出的地理特征(Krugman,1991);而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和经济活动不断向城市地区集中的过程.无论是产业集聚还是城市化,国内外学者都已作了大量研究,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但对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发展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结论: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产业集聚通过要素集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城市化成本降低、城市竞争力提升等途径促进城市化发展,其中要素集聚因素的促进作用为最强;城市化通过要素察赋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制度环境营造、社会需求扩张等途径影响产业集聚,其中社会需求因素的促进作用为最强;产业集聚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会随着产业集聚程度的提高而先变大后变小,但城市化对产业集聚的促进作用,在我国当前发展阶段下会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持续增强。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为更好地促进产业集聚与城市化良性互动发展,本文从两者互动机制的视角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必须处理好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关系,促进两者互动发展。要引导产业适度集聚,充分发挥集聚效应,促进要素合理集聚,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创造社会需求,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各地需要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政策措施。
  • 摘要:区域空间是经济发展的载体,其本身就是具有稀缺性的资源,需要进行优化配置.通过调整区域内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等资源要素的结构或布局,可以有效地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从而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城镇化是区域经济优化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国内外经验表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提高自身城镇化质量和水平,一方面可以直接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增量调结构、促转型.今后阜新应该继续本着增量调结构的原则,以提升城镇化水平为目标,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支撑,调整区域结构布局,推动经济转型。统筹城乡,协同发展,加强合理规划。优化产业结构,同时依托优势产业,促进经济活力,开发经济增长新动能。
  • 摘要:产业集群品牌是以产业集群整体作为基础来构建品牌,其品牌主体不同于传统的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而是涉及产业集群内所有的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例如行业协会、信息平台、法律服务组织、企业孵化器等),其品牌利益相关者更是延伸至产业集群内包括产业集群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在内的政府相关部门、知识输出机构(例如高校、科研院所等)等.构建产业集群品牌的实质是增强产业集群自身的竞争力.因此,本文将对产业集群品牌的内部作用机理和构建模式两个主要问题展开探索性的研究。产业集群品牌构建模式分析的重心,在于理清产业集群整体品牌和单个企业品牌之间的交互关系,即两个主体之间通过何种作用机制使得最终的产业集群品牌的品牌效应得以产生。产业集群品牌、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的界定,品牌信号机制。最后分析了产业集群品牌的构建模式主要有产业集群整体品牌发展模式、产业集群品牌和企业品牌并重发二展模式、核心企业品牌发展模式以及区域品牌带动模式。
  • 摘要: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背景和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却不断扩大.通过对安徽省三次产业结构以及皖江示范区产业结构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安徽省第二产业发展速度快于全国平均发展速度,第三产业发展速度低于全国平均发展速度。二、三产业产业结构不太合理,需要进一步调整,应该在发展第二产业的同时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形成更强的竞争优势。皖江示范区9座城市中,第一产业发展普遍较差,部分城市第三产业竞争力有待提高。皖江示范区9座城市的第二产业发展普遍较好,但城市间第二产业发展差距明显,合肥市皖江示范区发展重在工业化,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强化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大旅游、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加快交通设施建设,加快区域内和区域外的联系,形成包括水、陆、空的多层交通体系。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重视招商引资。
  • 摘要:按照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的报告,推进跨越发展、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和全部工作的总任务本文拟从发挥资源优势的角度进行探讨,在分析了贵州的各类资源优势之后,提出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实现贵州山区的后发赶超的策略,包括全力突出特色能源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多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合理开发与利用人力资源优势、注重保护和建设重大生态环境资源优势等重要建议。
  • 摘要:"限制开发区域"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四类主体功能区之一.《纲要》指出:"限制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纲要》对其发展方向也给予了明确规定:"要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逐步成为全国或区域性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在这种背景下,探讨如何解决限制开发区域的突破发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限制开发区域的区域经济发展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从自身的区域实际出发,在全面贯彻执行限制开发区域相关政策和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全面协调国家、限制开发区域各地方政府、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多层次利益,通过科学的发展途径,在实践中寻求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办法、建立多层次的利益补偿机制、整合区域内的资源与产业、延伸主导产业的产业链、建立和完善突破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
  • 摘要:尽管自然资源并非所有生产活动的直接要素,但却是一切生产活动的最终要素来源,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经济发展的道路和模式,尤其对经济落后国家或者地区更是如此.我国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据统计,截至2009年末,西部地区煤炭基础储量占全国的50.5%,天然气基础储量占全国的82.9%,石油基础储量占全国的32.4%,其远景储量更是极为可观.因此,在充分考虑西部地区自身比较优势的情况下,在"西部大开发"中,国家先后提出了"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西煤东运"等资源主导型发展战略.本文构建了一个简单的数理模型,分析了自然资源开发收益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机制,理论分析表明自然资源收益既带来"收入效应",导致不可贸易部门商品和劳务价格升高,从而使不可贸易部门工资水平提高;又带来"替代效用",使劳动力从工资相对较低的可贸易部门流向工资相对较高的不可贸易部门。在劳动力流动可以及时调整的假设下,自然资源开发收益的正冲击可以降低要素收入分配。但是,现实中劳动力的调整决策和流动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自然资源收益正冲击会提高当期的要素收入分配,但是,上期的自然资源收益会降低本期的要素收入分配。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本文认为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开发收益确实恶化了西部地区的要素收入分配,但是,资源丰裕是开发西部地区的最大优势,资源导向型发展道路仍然是西部地区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在对西部地区进行大规模自然资源开发的同时,政府必须改革现有的自然资源收益分配体制,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分享自然资源开发带来的收益,促进社会和谐,增强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否则就有可能因为要素收入分配的恶化而影响西部地区的远景发展目标的实现,最终遭到资源的"诅咒"。
  • 摘要:1962年在《经济落后的历史回顾》一文中创立了后发优势理论.所谓"后发优势",也常常被称做"落后得益"、"落后的优势"、"落后的有利性"等.笔者提出要做好区域发展规划,理顺总体发展思路、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动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产业园区建设为载体,不断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为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提供配套条件,努力加快科技创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真正实现简政放权。
  • 摘要:新疆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主产区、能源资源战略基地及向西开放的前沿,在我国能源安全和生态安全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推动新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对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而且对新疆实现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着重从循环经济的角度,研究新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进而探索新疆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途径和道路,新疆要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体制机制,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创新推进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再利用,大力培植和发展循环型产业,不断提高能源资源产出效率,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新疆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笔者提出如下建议和对策,其中包括尽快出台新疆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新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步伐,建立完善新疆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积极构建新疆循环文化价值体系,建立完善新疆循环经济政策法规体系。
  • 摘要: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进入加速工业化时期,迄今30多年,GDP总量达到世界第二,制造业规模达到世界第一,总体上进人工业化中期.除极少数领域外,大多数产业的技术水平仍然处于中低端,在空间上的分布也非常不平衡.有的较发达地区接近了工业化后期,而不少地区仍处于工业化初期或刚进人中期.目前,中国工业化推进的空间态势总体上正处于从先发地区向更广阔的腹地空间加速扩散的过程.因势利导,积极有序地推进这一过程是中国经济发展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主要战略方向.经济腹地各地的区位、资源和生态环境条件不同,并无同一的发展模式,必须立足各地区的具体情况,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工业化。既要避免各地政府过度干预导致经济关系扭曲,又要防止无序的掠夺性开发和盲目投资而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笔者提出基本战略建议主要有腹地经济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对外开放和区域交流的物质条件。只有建设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经济腹地才可能培育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群。各地区要科学规划和积极引导,形成符合本地区现实条件的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及产业集聚区。腹地经济发展必须高度注重城乡协调、城市群建设和相邻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打破城乡分割、城市间隔阂和相邻地区相互封锁的格局,腹地经济发展特别要注重鼓励创新思维和增强民间经济活力。第五,腹地经济的加速工业化要高度重视和处理好产业竞争力、生态环境保护和民生福利的关系。
  • 摘要:贵州是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在后发赶超、提速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件)的出台,对贵州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发[2012]2号文件把农业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我们课题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农村信息服务模式研究)基于研究需要,结合贵州省委省政府设定的实现后发赶超的发展目标,对贵州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了调研,课题组认为加强贵州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农村信息服务质量的关键.推进贵州农村信息化进程,必须加快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就贵州当前情况看,农村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促进了贵州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但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笔者提出的主要对策措施如下:加强组织领导,注重统筹协调、科学规划布局,资源配置共享、加大资金投入,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人才培养,构筑人才高地,着力加强通信设施建设的延伸,实现宽带入户等。
  • 摘要:后发赶超之路这一理论命题,蕴涵着欠发达地区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欠发达地区实现历史跨越的科学抉择和对科学发展观的坚持和创新.笔者不揣浅陋,试就后发赶超的历史视野、实践理性和哲学意蕴作一粗浅探讨,以就教于方家.具有贵州特色、富含时代特征的后发赶超理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创新的理论体系,是科学发展观在后发地区的理论创新和生动实践。从贵州精神、贵州时代精神,到"两加一推"、两大战略、"三化"同步、发展型服务型党组织、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三访"活动等,经过长期的、具体的实践,其科学性、创新性、指导性得到充分彰显。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统领贵州后发赶超的理念,并将其作为前瞻性、长远性、根本性的重大战略思想,贯穿于贵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不容忽视: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社会矛盾明显增多。这就需要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城乡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着力改变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局面,大力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后发赶超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以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历史性跨越为目的,科学理性地谋求解决当前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贫富差距悬殊、地区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失调、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可以说是对人类社会传统发展范式的革命性变革,必将对促进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加快后发地区赶超步伐,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摘要:2009年,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共同发布《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指出,总体来看,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发展仍存在一定问题,在新形势下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结合,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而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同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一切都说明,我国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正在形成有效机制,两个产业的繁荣融合发展将迎来崭新局面,具有丰富旅游资源、多元民族文化的贵州更应提高对这一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全方位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文化是民族凝聚力以及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旅游本质上属于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是人们感受自然、认知社会的一种文化交流,而文化作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既是旅游活动开展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旅游活动所指向的重要内容,文化同旅游在本质上有着互补性与互动性,二者的属性决定了两个产业之间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结合当地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天然优势,笔者提出如下建议和对策,其中包括特色引领,坚持创新,借助革命遗址,打造红色文化。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坚持创新至关重要,政府主导,在市场运作的经济体制下,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能最大限度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融合应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必须坚持市场导向。文化旅游产品最终要推向市场,追求经济效益,促进旅游目的地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所以,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接受市场检验。还要实现科学发展,保护开发,加强区域联动,整合发展加大文化旅游行业的整合力度,提升整体行业的集约化水平,应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集团化经营,提高文化旅游企业的经营能力,提升其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 摘要:海峡两岸经济发展进程台湾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经历了实施进口替代、出口导向、结构调整与自由化改革等发展阶段,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创造了"经济奇迹",曾被列入亚洲"四小龙"行列.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2007年,台湾经济增长率年均为13.5%.其中,1952~1987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8.9%,居世界首位;民进党执政期间经济增长率下降,2001~2007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4.2%,居亚洲"四小龙"及开发中国家末位.笔者提出要把握对台优势,推动两岸经贸互动,以先行先试领域的重点突破推动两岸经贸互动发展。着力合作机制突破。加快台商投资项目审批,吸引除禁止、不涉及国家安全的各类投资项目投资。加强两岸服务业错位竞争互动发展,当前,两岸服务业合作面临诸多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服务业互动发展,要以金融业、物流业、旅游业、科技信息、商务、创意等服务业为重点,促进两岸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两岸制造业错位竞争互动发展,以新型工业化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以两岸合作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加强两岸农业互动发展,持续扩大两岸农业合作领域。强化两岸农业技术创新,发挥大陆农业资源优势,建立高科技农业体系,利用双方人才、技术和经费优势联合攻关。在沿海农业研发力量较为集中区域,建立一批包括公益型和技术推广服务型的科研院所,形成"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农业科研管理新机制。
  • 摘要:新世纪以来,江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但是,无论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是与中部各省相比,江西仍处在滞后的状态,欠发达地区的地位尚未改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选择符合江西省情的转型路径,对于江西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进位赶超、绿色崛起具有重要意义,江西已具备后发赶超与转型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后发赶超、转型发展、绿色崛起的理念已成为各级党政领导的共识和实践.2008年初,省委、省政府又出台了《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集约发展的若干意见》,使得江西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了明确的政策依据和可供操作的法规.笔者提出的加快江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建议包括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加快体制机制创新,营造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环境、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
  • 摘要:2012年末,中国城镇人口为7.12亿,人口城市化率达到52.6%,已经接近或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按照联合国发布的数据,2011年世界城市化率为52.1%,若按2001~2011年平均增速0.49个百分点推算,2012年世界城市化率估计在52.6%左右.人口城市化率超过50%,城镇常住人口超过农村常住人口,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城市型社会是相对于乡村型社会而言的。乡村型社会是指以乡村人口为主体,人口和经济活动在乡村分散布局,乡村生活方式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而城市型社会则是指以城镇人口为主体,人口和经济活动在城镇集中布局,城市生活方式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从乡村型社会向城市型社会的转变,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推进的结果,也是经济发达、社会进步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城市型社会是城市化的产物。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人口、要素和产业在城镇地区大规模集聚,城市经济中城市生活和消费方式都将占据主导甚至支配地位,乡村型社会的主体地位将逐步被城市型社会所取代。根据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总体上看,城市型社会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城市经济占支配性地位、城市品质受到高度重视、城市生活方式占主导地位,文章还介绍了城市型社会的阶段划分,文章最后还提出了社会转型对城市发展的要求包括进城农民的市民化、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城市建设的特色化以及城市管理的现代化和城镇空间的生态化。
  • 摘要:自然资源(主要指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富集区因资源优势往往成为经济发展先行区.改革形成后,国家逐步放宽了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限制,资源型区域民众也积极利用当地资源优势,进行资源开采及资源深加工,有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但大规模资源开发往往带来较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同时基于资源优势的发展模式往往会使区域经济结构单一化,经济发展面临可持续性挑战.文章对北县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概述,发现北县民营经济发展既具有民营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规模小、技术水平不高,经营管理落后,又打上了资源富集区鲜明印记,具有较强的资源依赖特性,该县民营经济往往起家于最简单最初级的资源开发行业,且目前仍主要集中于资源开采及相关产业,这给该县民营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针对目前提出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和对策,其中包括完善资源收益分配调节制度,鼓励联合,支持升级,引导民营经济改造升级资源产业,引导民营经济发展非资源经济,加强完善环保执法,推动民营经济绿色发展,全面提升民营企业管理水平,加强科技人才支撑,支持民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
  • 摘要:青海省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被誉为"中华水塔".青海省拥有天然草场5.47亿亩,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51%,是我国五大草地畜牧业发展基地之一.牧民只注重牲畜数量而忽视经济效益和生态保护.通过上述分析,笔者提出如下建议,首先关乎国家生态安全的青海生态,没有国家强有力的制度供给,畜牧业生产体制机制的改革就不可能成功,改革也就无法获得潜在的利益,也不可能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其次高原牧区改革不能忽视产权改革,在坚持稳定草场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积极创新经营模式,才能实现规模经营和草场的正常流转,政府在强化制度供给的同时,要尊重牧民的现实需求,要善于发现、支持牧民的创新活动,并予以引导,使诱致性制度变迁能够与强制性变迁形成合力,从而提高制度绩效,正式制度的提供要充分考虑牧民的非正式制度,只有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相匹配,才能够降低制度安排的运作成本,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 摘要: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行的是优先沿海地区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在成就东部地区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不断扩大,区域间的利益和矛盾不断增多,不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为此,中央政府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并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区和加速中部崛起.与此同时,随着土地、资源、劳动力成本的逐渐攀升,东部高梯度地区面临着优化产业结构的现实问题,需要将一些处于成熟期、衰退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进行转移.由于皖江城市带建立的时间很短,相应布局尚未展开,承接的产业质量还不高,区域内部以及区域与区域间的发展还不协调,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实现皖江城市带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区域经济协调能力和综合实力,可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打破行政割据,促进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并着力推进政绩考核制度改革,努力建立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体系。
  • 摘要:建国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萌芽阶段在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30年时间,我国实行的是高度的中央统一计划模式,各地区平行运作,各自为政,正常联系渠道中断或削弱,联系的机制不健全,成为人为割裂、封闭发展的省市经济.这段时期在计划经济指导下,中央组织过一些地区经济协作、支援内地建设的联合活动,但规模有限,而且单靠行政命令,因而效果不太理想.按合作地域和性质的不同,可将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进行不同的划分,而为了更有效地推进地区经济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需要改造和重构现有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而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改造与重构,应考虑以下几个基本原则:经济区划与行政区划相结合,经济区划和行政区划是区划的两种方式,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内涵与标准,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加强区域管理,促进区域发展、应该促进政府牵头与企业参与相结合、表层合作与深层合作相结合、权利与责任相结合。
  • 摘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我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河南作为中国的缩影,解决好"三化"协调问题,在全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是新形势下实现区域科学发展的时代命题.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我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河南作为中国的缩影,解决好"三化"协调问题,在全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探索新型"三化"协调之路要遵循规律稳步前行,坚持把持续、提升、统筹、务实作为总体要求,坚持把转变城镇化模式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把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作为战略重点,坚持把实现内涵式发展作为基本任务,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目的。
  • 摘要:鉴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不平衡,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西部欠发达地区存在着后发赶超的迫切需要,后发赶超也成为了西部许多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工作主基调.但是,在实施后发赶超战略中,广大西部欠发达地区必须高度重视"好"与"快"的关系,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实施后发赶超.其中,西部地区的重大资源开发及其资源型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核心问题.上述资源型产业产生的种种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关于转变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方针,其核心是使单纯经济发展向注重"好"或者以"好"为核心的经济发展转变:笔者坚持认为在资源型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实施后发赶超,应当探讨确立以下主要对策:明确发展理念,推动科学发展、对资源型产业结构调整实行硬约束、强力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进入资源产业、着力矫正资源型产业的生态负外部性。总之,必须在西部欠发达地区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资源型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才能实现以速度与效益真正统一为实质性内容的后发赶超。
  • 摘要:新城城市建设类型和发展模式新城是相对独立的城市新社区的集合,具有城市的特征和基本功能."新城"概念最先出现在英国,英国也是最早进行新城建设的国家,1946年通过了世界上第一个《新城镇法案》.国外新城建设主要是指在城市化水平超过50%以后,产生的城市居民外迁引发的郊区化现象.经过历次新城建设经验总结,20世纪中后期"精明增长"和"紧凑发展"等建设理念得到普及,并由此出现了概念规划、战略规划等城市规划思想,发达国家新城模式不断得到创新和完善.新城是相对独立的城市新社区的集合,具有城市的特征和基本功能。根据中国的国情,借鉴"精明增长"、"紧凑布局"的国外经验,新城建设应该坚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空间开发;坚持人性化、本土化的社会建设。从规划、建设到社会管理都应突出人性化,以方便生活,凝集人气;由于新城没有"历史地段",建城就要引入城市文脉,从城市形态到建筑群落,都应提高文化含量,特别是要营造本土化的文化景观,而不要生硬地贴上西方的文化符号。通过规划理论创新,紧凑发展,新城建设应实现5个结合:与本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相结合;与本地区的文化内涵相结合;与本地区的功能定位相结合;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与地区生活方式相结合。随着体量的增大和势能的增强,着眼于实质性地提升合肥在全国区域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必须重新审视和确定合肥在东中部区域格局中的发展定位。立足于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的新跨越、进十强和三步走:建设大湖城市;建设长三角地区继沪宁杭之后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建设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的战略总设计,从产业安排时序上看,近期侧重于金融后台服务、商务会展等带动性产业的引入、生产与生活服务设施建设及景观环境的塑造;中期侧重于商务金融、产业孵化、科研创新等综合城市功能的培育;远期侧重于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提升,通过合芜发展轴进一步承接长三角乃至国际服务资本,通过与空港新城、高新区、创智新城、巢湖新市区等新型发展脉的产业连动,推动产业升级换代,重点扶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建立服务产业支撑体系等。
  • 摘要:基于我国的客观实际情况及面临的国际国内新形势,形成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基本思路,首先集中发展,多极化协同集聚在区域发展上,各国均强调均衡发展和分散发展,认为集聚是国家和区域发展中一个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而逐步发现集聚是世界多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普遍存在的且对经济社会发展有正面效应的地理现象.笔者指出应该进行集约发展,高效利用国土空间、实现人口与GDP相匹配,产业集中和人口集中相同步、因地制宜,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开发模式,在人口稀疏、产业基础薄弱的地区采用据点式开发、在经济发达的产业和人口密集地区采用网络式开发、促进点、线、面耦合,构建"城市群--发展轴--经济区"区域空间体系、构建"城市群——发展轴——经济区"国土空间开发体系。
  • 摘要:城市,作为人类聚集的主要场所和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的核心,对于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城市的发展也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而日新月异.我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早在农耕时代便出现了城市的雏形,但城市的大规模崛起和城市文明的快速传播要源于工业革命浪潮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城市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0年底,中国设市城市数量已达到657个,城市人口超过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有58个,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使城市成为众多人追求的理想居住地,城市的面貌和人文内涵也成为展示地区发展水平的主要窗口.本文介绍了城市转型的概念和现状,从我国城市转型发展的初步探索和实践来看,城市转型的重点应落脚在产业转型,将产业转型发展作为城市转型的突破口。产业的成功转型是实现城市转型的第一步,在产业转型的基础上,才可以从城市建设的其他方面,完成城市在空间结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全面转型。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引领城市向效益型、循环型城市转型、加强科技进步与创新,支撑城市向创新型、知识型城市转型、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城市向枢纽型、网络型城市转型、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城市向集约型、均衡型城市转型、建设"两型"社会,推动城市向绿色型、低碳型城市转型,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引导城市向民生型、服务型城市转型。
  • 摘要: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区域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跻身世界中等发达国家行列,需要持续面对人多地少、资源分布不均、配置效率不高、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发展不协调等矛盾.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若干重大问题亟待从理论上深化研究,从而为国家完善区域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科建设.一、准确把握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和目标提高要素资源与产业发展的空间配置效率区域经济政策除了要努力缩小地区差距外,还要追求空间配置效率,也就是通过对区域间要素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的优化布局,实现经济活动总产出的最大化。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地区产业与人口的新的不匹配性又出现了。比如,大量产业和企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却同样面临着"用工难"的问题,这也将成为正在加快工业化进程的中西部地区面临的新挑战。对于这种新的"不匹配"不能简单用"我国人口红利消失"来解释,新生代的劳动者对于"到工厂做工",持有与"下地种田"一样的消极态度,需要认真分析其原因,进而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培育建设基于大都市圈的新增长极、深入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从我国大国的现实国情出发,考虑到地方基层的诉求,笔者坚持认为,需要有更高层次的更有权威的协调机构,笔者曾把这个机构的名称叫做"国家区域政策委员会",现在也可以称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委员会"。该委员会应由国务院直接领导,属于准职能性机构(也有议事性质),主要职能为编制国家区域规划、制定国家区域政策、协调区际关系(主要是大区间、省际间关系)。
  • 摘要:地缘经济理论出现在冷战结束后,作为地缘政治在新形势下的发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该理论的出现代表着国家间的竞争由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战略上由领土扩张转为抢占世界经济市场.虽然生存意识仍旧是一个国家考虑的首要问题,但是攫取利益在日常生活中变得尤为重要.最早提出地缘经济概念的爱德华·卢特沃克指出:地缘经济是一种战略,对军事对抗起"缓冲作用".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深,西方发达国家对"缓冲"的理解也逐步深入,他们开始渴望在日益激烈的世界经济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这种"渴望"不仅加强了以国家为单位的区域之间的联系,而且使不同级别区域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故不同级别区域间的地缘经济关系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地缘经济从广义上讲,即以经济利益和经济关系取代军事对抗和政治较量作为处理国际关系主轴的理论;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则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位置毗邻、空间相连的地域经济单元,以传统的经济联系为基础,按比较利益来开展较为密切的产业和劳动地域分工,以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根据对地缘经济关系含义的理解,笔者认为将地缘经济关系的测度和分析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理论相结合,更方便于分析地缘经济关系。所谓区域经济竞争力,指的是一个区域(省、市、县或其他)在大区域中与同一类型区域争夺市场和资源的能力,或者说是一个区域在大区域中相对于其他同类区域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一个区域的经济竞争力主要从初始竞争力、潜在竞争力、现实的竞争力三个层次来分析,其中初始竞争力指的是区位条件、自然资源等自然或静态因素所决定的竞争优势;潜在竞争力主要从人为可变的软硬环境因素入手;现实竞争力指的是经济实际运行效果。将区域竞争力理论引入地缘经济关系分析,首先将不同区域间的地缘经济关系分为竞争关系和互补关系,竞争即表示一地区对另一地区经济发展有排斥作用;互补即表示一地区对另一地区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但是以上这两种关系只是地缘经济关系的两种趋势,并综合区域竞争力三个层次内容建立指标体系。通过地缘关系分析的结果,得出南宁市和环北部湾其他城市之间的竞争与互补关系。总体而言,和南宁市呈现互补关系的城市居多。如何利用城市之间的互补和竞争关系来促进双方的经济发展,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首先,根据区位特征及要素和环境的察赋差异,找准自身发展的功能定位。其次,找准和邻近城市的地缘经济关系定位,并充分认识竞争和合作之间的关系,即不能孤立看待竞争与合作,而是要意识到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从各个层面上广泛开展经济合作一直是各省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重要途径,地缘经济最本质的特征是区域经济整合,即区域经济一体化或区域经济集团化。经济后发区域在努力自身发展的同时,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借鉴发达地区的成熟发展经验,并在其基础上找出和发达地区协调发展的切入点。
  • 摘要:后发区域的界定从区域发展的相对差异性角度分析,区域可分为先发区域和后发区域.先发区域是指发展起步较早,发展水平较高,发展阶段领先或超前的一类区域;后发区域是指发展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较低,发展阶段落后的另一类区域.先发区域与后发区域是相对的,没有时间界限和数量方面的绝对标准.在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相对于中西部落后地区,是先发区域;中西部落后地区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是后发区域.从全国来看,贵州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工业化起步较晚,目前仅处于工业化初期前半阶段,相对于国内大部分其他地区来说属于后发区域.区域产业结构是指特定区域内各类产业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主要是指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的过程。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贵州产业结构现状及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区域经济的增长要求产业结构随之发生变化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发展贵州区域经济的主要任务在于调整优化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依托后发优势,贵州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有:依托各种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区域交流合作,引进先发区域资本、技术并承接其产业转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摘要:工业园区作为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在推动工业化进程、繁荣区域经济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50%以上的东部沿海省市工业产值、50%以上的中西部地区新增工业产值均来自工业园区(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2011).在相关文献的研究过程中,除了产业集聚发展和土地集约利用外,大多数学者关注工业园区"绝对量"的方面。在注重经济发展质量的大环境下,更关注园区"相对量"的情况。本文将集聚的概念加以扩大,提出经济集聚、创新集聚、土地集聚、生态集聚和管理集聚的概念,试图通过对"相对集聚"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为工业园区走科学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借鉴。本文扩展了工业园区集聚发展的概念,提出经济集聚、创新集聚、土地集聚、生态集聚、管理集聚的综合分析理论框架。经济集聚一方面指园区经济规模在区域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体现在园区产业结构升级、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所产生的示范和拉动作用。创新集聚主要是指园区在提供创新政策和财政支持、汇集创新资源、提供创新服务、营造创新环境、促进技术扩散等方面的能力。土地集聚主要指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园区在提高土地承载力和产出水平方面的能力。生态集聚主要指园区保护环境、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能力。管理集聚主要指园区管理机构提供一体化服务的能力和内部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运用14个指标反映园区要素集聚发展的五个方面,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方法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青岛市56个工业园区集聚发展水平的实证评价,用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数据作为比较的基准值发现,青岛市工业园区的整体集聚发展水平与示范基地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对五个方面集聚指数的分析发现,青岛市工业园区的生态集聚水平已经达到比较高的程度,而管理集聚水平较低。
  • 摘要: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在产业转移的研究中,主要的理论基础是产业梯度转移理论,但在实际研究过程中,有三个基本问题值得深究,产业转移的规模、结构和方向,结果研究发现,产业转移的规模判断:大规模产业转移尚未发生,产业转移的结构判断上来看,没有按照经典理论的顺序进行,据此文章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大规模产业转移趋势尚未发生的原因分析,主要认为东部地区生产综合成本并没有大幅上升是导致未发生大规模产业转移主因,中西部地区本身的问题和缺陷延缓了产业梯度转移的承接,东部地区政府干预导致产业转移产生"滞阻"效应。
  • 摘要:区域发展差异一直是经济地理领域关注的热点,差异的空间格局探索则是问题的关键.伴随空间经济学的发展,关于核心一外围空间结构演化的研究更是方兴未艾,但由于研究方法多借助于数值模拟,导致计量实证进展缓慢.而空间计量方法对此问题的探讨在研究对象、空间尺度、指标体系的选择方面目前已趋于成熟.鉴于此,为探索边缘省区内部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与关联,进而从经济地理角度发现其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以及科学决策的着力点,促进沿边开放及西部大开发,避免新一轮的边缘化。本文尝试在GIS技术支持下运用ESDA方法研究边缘省区内部空间经济结构演进的规律。综合上述计量分析,有如下结论:广西县域经济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表明边缘省区经过10余年的沿边开放及西部大开发政策,已初现较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县域经济差异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县域之间的相互作用日益增强,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聚分布,但总体空间集聚水平仍较低,有待深化。在局部空间自相关方面,广西大部分县域都表现为正的空间关联,县域经济与其邻近地区同步发展。对此,本文关于广西县域经济差异格局演化案例分析的政策启示是:边缘省区有必要实施多中心发展、多区域联动的空间经济策略,通过交通设施连接、强化中心城市的核心带动作用与加速城镇化发展等,边缘省区以及边缘县域应注重利用边境的中介效应、发挥地缘优势,抓住当前对外开放的大好时机,从少数区位条件较好、空间经济效应较强的地区推动沿边开放的持续深入并扩大其集聚效应,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 摘要:绿色产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时兴的历史并不久远,在我国可追溯到20世纪末.近来,无论政界人士还是理论实践工作者均十分关注绿色产业的发展问题,不少地方已经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传统农区作为一个以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为主、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比重较大的地区,一个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地区,与非农产区和经济发达地区有很多的差异性,如何结合自身的特点发展绿色产业,需要深入研究.本文提出了传统农区发展绿色产业的关键举措,比如加强绿色发展理念宣传,扩大绿色产业影响度,多渠道增加投入,改善绿色产业发展条件,建立绿色考核指标体系,营造绿色产业发展良好氛围,发展绿色产业链,提高绿色产业产品增值能力,突出绿色产业发展重点和特色,努力做实做强做大绿色产业,还应关注加大绿色环保生态补偿力度,保障绿色产业发展者利益。
  • 摘要:"现代化的城市形态"、"高端化的城市业态"、"特色化的城市文态"、"优美化的城市生态"再加上"文明化的城市神态",即城市的"五态合一".笔者认为,城市的"五态合一"无疑是一座"五星级"和谐城市的重要内涵与盎然生机的源泉,是未来成都市的宏伟愿景与壮丽蓝图.按照这样的蓝图建设新城区、优化与改造中心老城区,即"立城优城",成都市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成为一座充满幸福感的"五星级"和谐城市.和谐城市应该是一个有机系统,需要系统化的"立城优城"举措才能实现."现代化的城市形态"、"高端化的城市业态"、"特色化的城市文态"、"优美化的城市生态"和"文明化的城市神态",无疑是城市发展的大系统工程,要借助于"立城优城"的细节才能实现。重视沿街立面风格打造,体现街道建筑格调和谐、政府垄断稀缺资源。实现"立城优城"中资源配置和谐、实施"美化创意工程"。实现城市绿化、景观与功能照明和谐,建造小型片区森林和小型公园实现人们自然休闲与体验和谐,适度提高城市容积率,实现城市建筑物疏密有致和谐,缩小城区差别,实现人们居住和谐,开展最美街道和社区评选,实现政府管理与群众参与的和谐,加强城市社区管理,实现城市微观细胞的内在和谐。
  •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和高能源消耗、高原材料消耗,在经济总量上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各级政府一直把追求GDP增长作为工作的重心,但是这种外延式粗放增长发展模式都是不可能持续的.只有依靠持续的技术创新,才能够实现实质性转型.利益分享机制,以充分调动主体创新积极性,增强创新活力。本文基于离差赋权法,从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力两个维度,即条件、绩效、环境、活力四个层面对我国大陆30个省区市(西藏除外)2010年度的技术创新指数进行了测定,并就结果与2008年、2009年进行了比较,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各省市原先呈"东强、中平、西弱"格局的创新能力状况已经发生了改变、创新活力指数仍是比较特殊的一个层面,中西部总体好于东部,东北处于波动状态,根据上述分析与结论,针对我国大陆省市区的技术创新实际,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构建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仍是各地区的发展重点,充分发挥体系内各主体、我国东中西部的资源极不平衡,这也是阻碍各地创新差异的主要原因、东部地区要在向国际化迈进的过程中培育自主品牌,向价值链高端看齐,利用品牌和核心技术获取更大的附加值,改变创新模式以增加科技成果产出以及促进新产品开发销售,使创新活力成功实现飞跃、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基本思想,在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很大的背景下,中央政府对各地方政府考核,应遵循实事求是和科学发展的原则,实施分类考核。
  • 摘要:装备制造业作为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整个工业的基础,是促进工业升级的重要保障以及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目前,中国正处于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先进装备的市场需求巨大.为了促进装备制造业持续稳定发展.通过上述对中国装备制造业集聚水平、集聚趋势以及集聚地域的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装备制造业整体上集聚水平较高,集聚程度最高的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除了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一直处于高度集聚的状态外,装备制造业其余六个细分行业的集聚程度均有不断降低的趋势,只是下降速度各有差异,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降幅最大。装备制造业各细分行业产值份额超过5%的省区;通过分析装备制造业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山东、上海等东部沿海省区,通过分析2003-2010年各省的装备制造业份额,还可发现部分省份呈现以下明显变化趋势,比如东部地区: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呈下降趋势,山东、河北、江苏呈上升趋势。中部地区:河南、安徽、湖南、江西、湖北呈上升趋势。西部地区:四川、重庆、内蒙古呈上升趋势,贵州呈下降趋势。东北地区:辽宁和吉林呈上升趋势,黑龙江呈下降趋势。
  • 摘要:加快城乡转型,推进城乡一体化,是解决日益突出的城乡差距和矛盾的迫切要求,是实现公平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西北地区大多是生态环境脆弱、经济落后、民族关系复杂、政治敏感的区域,也是维护国家安全、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因此在西北地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而城乡空间转型又是城乡转型的重心,是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我国城市与区域发展面对的现实课题.海东地区的自然地貌、基础条件、发展阶段、演化历程及发展速度与其他区域相比均有较大的差异,城乡空间转型模式更为复杂和特殊,因此,单一的模式难以满足海东地区城乡空间转型的时空要求。通过理论可能性和现实可行性的二维耦合分析,利用不同时空单元的优势和特色,最终确定海东地区城乡空间转型模式。空间发展区划是当前城乡规划的常用方法,根据发展条件和对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影响程度,考虑整体人口、产业及物质空间的转型发展导向,将整个区域划分为不同类型的政策地区,并实施有针对性的城乡空间转型模式,并加以战略性政策引导和综合治理,以确保海东地区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讲分为生态控制地区、城镇化引导地区、乡村协调发展地区三类区域,从区域经济社会现状水平、发展前景和城镇格局的特点和问题出发,遵循全区总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在综合考虑地区产业发展战略及实现战略而引起的产业结构及相对就业结构、城镇规模、经济联系网络变化等因素基础上,突出城乡空间的综合效益,形成规模有序、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城乡空间体系。规划从优化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构建层次明确的城乡循环体系,各级乡镇借助自身的各类资源优势,加快自身的增长,构成空间上连续的中心-引擎-腹地体系,打通城乡之间的交流和交往通道,让有限的社会资源花费最小的代价来带动腹地范围内发展条件和发展潜力最好的乡镇发展,这些中心及引擎性乡镇的发展又会创造更多的社会资源,来带动周边地区的进步,对重点地区转型策略,还应该促进中心城市空间全面转型,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
  • 摘要:当前贵州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短期内难以改变、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改革的顶层设计亟待加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动力不足,针对目前提出的问题,笔者提出推动青海后发赶超和跨越发展的对策建议,进一步深入解放思想,继续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着力夯实资源保障基础、积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等。
  • 摘要:产业区域转移也称产业转移,是指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本文在"梯度转移理论"、"钻石理论"和国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SPSS软件对2009年18个中西部省区的27个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各主成分的得分、排名及综合得分、排名,判断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大小和优劣势,再针对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就其制约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最终得到以下几个结论:新疆承接产业转移总体呈现出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规模小,增加速度慢;二是产业结构失衡,产业层次低;三是来源分布范围广;四是地域分布很不平衡。在中西部18个省区中,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排名第十二位,与其他省区相比,新疆承接产业的能力处于中等水平。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包括产业结构相似因素、矿产资源因素、环境承载力因素和市场开放度因素,其不利条件包括区域梯度差异因素、产业集聚因素、人力资源因素、技术因素、市场容量和市场规模因素、地方财政因素、政府公共服务因素和水资源因素。新疆承接产业转移主要存在七个方面的制约因素,诸如区域梯度差异大,经济基础薄弱;产业集聚度低,综合配套能力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低,技术条件落后;劳动力资源不足,高素质人才紧缺;市场容量低,市场规模小;财政赤字严重,基础设施有待改善;水资源时空布局和利用结构都不均匀,洪旱灾害频繁。
  • 摘要:自从1951年美国创建世界上最早的高新技术园区——斯坦福工业园以后,世界各国纷纷建设各自的科技园区,将其作为实施本国高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重要基地.我国于1991年正式批准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此后国家高新区建设全面展开,发展迅速.到2010年,国家级高新区数量达到83家,高新区发展也经历了20年的发展历程,前10年是国家高新区的创业生存期,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实现年均50%的增长率,顺利完成初期建设的任务;后10年是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发展战略的实施阶段,通过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素集聚迅速.增长极作用明显、)软硬环境进一步优化、研究开发能力较弱,产业国际竞争力不强。国外高科技园区的成功经验与我国高新区自身的发展实践表明,高新区的持续发展只有通过激活高新区自身的科技创新才能实现。因此,长江三角洲各高新区今后的发展重点应是由注重招商引资和扩大建设项目向优化创业与创新环境转移,形成开发区内适宜的微观创新与创业环境;在中观层面上则应注重创新质量,优化配置区域科技资源,发挥高新区各自优势,加强高新区之间在竞争基础上的分工与协作;在宏观层面上,高新区功能的发挥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体制的创新,要进一步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另外还应该优化创业环境,培育创业氛围、加强高新区的分工与协作、实施体制创新,加强政策扶持、加快绿色发展,打造园区品牌。
  • 摘要:我国生态地位重要,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也多为贫困地区.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这些地区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长期得不到发展,而同时,人口的增长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对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地区的环境和发展矛盾日渐突出.生态移民是解决"环发矛盾"的有效手段,在科学评估地区自然、经济条件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引导居民迁移至生态环境承载力更高、经济发展水平更高的地区,可以形成生态建设和扶贫开发的"双赢"局面.从生态移民的动力机制分析来看,生态移民主要是在生态环境恶化的推力、迁入地自然社会条件的拉力以及政府的驱动下发生的。生态移民迁入地的跨越式发展增强了移民过程中的拉力,加速了生态移民进程。同时,在合理规划和科学引导下,生态移民也成为迁入地跨越式发展的推动力量,有力推动了迁入地经济转型。移民配套产业推动移民区经济转型、生态环境修复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迁入地跨越发展驱动生态移民,这表明,在正确的引导和支持下,生态移民和地区跨越式发展可以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 摘要:上海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也是国内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最早的城市之一,"十一五"以来,上海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把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四个率先"的有力抓手,取得了显著成效:城乡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郊区年均经济增长13.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2010年,9个郊区县共实现区域生产总值6712.54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39.8%,比2005年提高了6.8个百分点.上海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新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增加农民收入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目标,上海的经验是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促增收。积极推进非农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加大财政支农惠农力度,增加农业经营性收入,同时采取多种措施,拓宽农民财产性收入产权制度改革是上海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关键环节,其特征可以概括为"两个流转、一个置换、一个推进"。"两个流转",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一个置换",即农民宅基地置换;"一个推进",即推进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上海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领域,也是民生的关键问题。"十一五"以来,上海加强制度建设、规划布局和资金投入,在改善农民社会保障、完善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提升农村社会事业等方面实现了新的跨越,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日趋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升。
  • 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政府对接受外商直接投资(FDI)转向持更加开放的态度.本文实证分析了外资在地区内和地区间的生产率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外资在中国各地区既产生地区内溢出,也产生地区间溢出,表明外资在某一地区的投资不仅刺激和提升了本地区生产率绩效,同时也间接带动了其他相关地区生产率的改进。这些结果使相信,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最终会渗透到贫穷和边远的地区。从方法论的角度看,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表明,在地区生产率模型中如果忽视空间效果就会产生遗漏变量所带来的估计偏差。另外,本文的研究也显示,"干中学"是影响地区生产率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地区生产率模型中忽略"干中学"变量也会使估计产生偏差。这些方法论方面的贡献为未来研究地区生产率提供了重要借鉴。本文的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本文发现的外资在中国地区内溢出效应的证据,表明各地区吸引外资数量对于本地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从实证上佐证了各级政府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外资进入的正确性。有鉴于此,政府应当继续大力鼓励外资进入中国更广大的地区,从而提升各地区乃至整个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本文发现的外资在中国各地区间溢出效应的证据,对地区发展政策设计具有重要启示。具体而言,地区政策必须"内部化"外资在整个地区系统中的溢出效应。例如,政府促进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政策必须考虑到,这些政策的效果可能溢出到至少是周边地区。这实际上建议,在中西部各地区之间协调的投资比仅着眼于某一个别地区的投资会取得更好的整体发展效果。各地区政府通过各种优惠政策,例如设立开发区、减免税、无偿提供土地使用、低价转让国有资产的权益等来竞相吸引尽可能多的外商直接投资。
  • 摘要:绿洲经济是充分利用绿洲资源,以种植业为基本方式,农林牧业产品为主导的经济模式,资源承载力的经济学意义在于一个地区能够容纳多少人口,并不取决于当地的幅员大小,而是取决于当地的资源能够维持多少人的生存和发展.资源承载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该空间内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它可以因人类对环境的改造而变化.如果用不同的社会经济活动来衡量一个区域的资源承载力,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领域,其中又以土地资源承载力作为最基本承载力,研究历史最长,取得的成果也较多.文章对新疆绿洲经济资源承载力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综合承载力高不代表区域经济实力,更不代表合理的产业结构。新疆综合承载力在西部位居前列,新疆土地面积相对人口而言比较充裕,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之后,新疆生产总值随着第二产业的高速发展而快速上升,使得经济资源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加大,加上土地资源承载力的优势,使得综合承载力提高,新疆土地承载力受气候和土地质量影响,实际农作物产出效率并不高。新疆土地辽阔,但土地质量普遍较差,土地利用率低,资源承载力水平差异反映了新疆南北疆区域差异。资源承载力越强的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会比较低,反之则高,由各地州市资源承载力,反映出农业需要提高劳动力生产率,转移出更多的富余劳动力,提高经济发展能力。可以洞悉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看到南北疆之间较大的差异,以及提高综合资源承载力,缩小地区不平衡发展的紧迫性。西部地区自然资源是综合承载力的主要贡献来源,说明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因此产业结构及其内部结构的优化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吸纳农业剩余人口,控制人口出生率,以经济带动人口数量与质量、素质与结构的优化,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节能减排,合理利用资源,加大教育投入,实现新疆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显得十分紧迫。
  • 摘要:随着东亚各国以产业升级战略成功带动国民经济迅速崛起,产业升级成为了我国产业经济学的研究热点.以往研究往往把重点放在产业升级理论在中国的实际应用上,而本文将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产业升级的内涵,以理论与经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总结出产业升级的主要表现形式,并把不同的产业升级模式放入广东经济与产业发展历程中进行检验,从而归纳出广东产业升级的三种模式。文章分析了产业结构高度化、加工程度高度化和价值链高度化,这三种产业升级模式,笔者提出如下建议和对策,其中包括产业升级的"腾笼换鸟"与产业结构高度化模式、产业升级的"链条升级"与价值链高度化模式、产业升级的"资源替代"与加工程度高度化模式,并逐一进行了阐释,总而言之,对广东较为有效的产业升级模式几乎只有加工程度高度化模式。随着当今资源、土地等低端要素成本不断攀升,广东制造业已经自发开始了这种以资本替代劳动的"资源替代"型产业升级模式-企业通过引进自动化程度更高、劳动效率更高的机器设备来部分替代劳动,产业以技术、资本替代劳动、自然资源,使得整个产业在既定产品和生产链条上提升附加值和加工度。以"资源替代"促加工程度高度化的产业升级很可能将是今后广东产业升级的主要模式。
  • 摘要:21世纪以来,各国GDP增长速度逐年增长,而经济的增长过程离不开能源的消耗,其中,大量的能源消耗主要来源于化石能源的转化,导致了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不断增长,从而致使全球气候变暖,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因此,如何使碳排放总量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并促进经济增长,减少气候变暖的速度,已经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本文引用经济学中的博弈论方法,以各国实现其在哥本哈根会议中做出的承诺为前提,建立GDP与碳排放的博弈分析模型,对如何实现GDP增长与合理碳排放以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的过程进行分析,解出双方的占优策略均衡,有利于各国更好地开展节能减排行动。GDP的增长带来环境退化已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处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期的中国,旨在GDP增长并保证碳排放量低,这是一个矛盾统一体。2009年我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做出承诺,2020年碳密度减少40%-45%,即2020年的碳密度至多为2.067。而通过构建二者之间的博弈模型可知,通过实施各阶段GDP增长计划与碳减排计划相匹配的政策,可以实现该目标,实现GDP合理增长美国旨在温室气体排放量到2020年较2005年减少17%,澳大利亚碳排放量到2020年较2000年减少5%-15%,俄罗斯的碳排放量到2020年较1990年减少20%-25%,按照上述3国的减排目标,除俄罗斯未作出强制约束力的条件外,其他两国按照现在的经济增长与碳减排情况均可在2020年达到减排目标,本文对俄罗斯的减排目标作出假设,假设其碳排放量到2020年较1990年减少至70%-75%,也无法达到减排目标,因为根据俄罗斯近20年的碳排放量趋势,预测其2020年的碳排放量依然居高不下。这说明俄罗斯应加大减排力度,确保其为全球变暖问题的解决起到正面影响。
  • 摘要:纵观资源型国家/区域,有成功规避"资源诅咒"的国家,如挪威、20世纪初期的美国、博茨瓦纳等,其资源开发推动了国家/区域的经济增长;有陷入资源优势陷阱、遭受"荷兰病"、寻租腐败等"资源疾病"困扰的国家,如荷兰、尼日利亚、塞拉利昂等,其资源开发引起"反工业化"、制度弱化等进而导致经济增长的滞缓;也有一些国家/区域,存在"福"、"祸"双重影响,如德国鲁尔、法国洛林地区以及我国典型的资源型省份——山西等,一方面,资源开发快速推进了区域的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因为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及资源枯竭的威胁而面临诸多发展难题.本文主要分析了资源型经济及其转型模式分类: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资源推动型的优态发展模式与"资源诅咒"的规避、资源诅咒型的病态经济发展模式与"资源疾病"的治理等,针对目前提出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和对策,综合成功规避"资源诅咒"的理想模式、探索针对"资源疾病"的治理模式、跳出"资源陷阱"的转型模式,其关键在于资源开发获取的收益究竟要如何分配与使用。资源开发带来的高额收益如果能够合理分配与转化,将走上一条资源推动型的经济发展道路;但如果不能得到合理的分配与转化,则高额收益成为经济主体追逐的目标,会引发冲突与寻租等社会问题,也会强化资源部门的发展、挤出制造业与人力资本,走上一条贫穷的、重复性的对资源部门严重依赖的资源主导型、甚至资源诅咒型的发展路径。资源开发路径一旦形成,就将区域发展锁定在资源财富以及区域财富总量不断流失的、对资源部门严重依赖的区域发展路径,陷入资源优势陷阱。要突破或者避免进入这一循环,需要在初始条件下改变资源开发条件,或者及时地将资源开发收益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财富。发展路径的突破在于初始资源开采方式的选择或者是对资源收益进行合理分配之后保证资源财富向其他资本财富形式的转化,如对于教育、科研、技术的投入,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增强区域人力资本积累,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区域竞争力,形成富裕的、多元化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资源财富的转化,为区域集约型开发提供了条件,以高技术、高技能劳动力替代了资源损耗,使资源走向可持续开采的道路。
  • 摘要: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关键是促进后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发挥后发优势,探寻符合后发地区自身实际的后发赶超路径,是世界各国不懈努力的重大命题,对于后发地区究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发展路径以便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却缺乏系统的探讨和一致的认同.本文力图结合贵州这一我国典型的后发地区,探寻切合后发地区实际的后发赶超路径。笔者提出了后发地区发挥后发优势的基本路径,区域优势资源的深度转化、整合要素与结构优化、基础设施建设、物质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源开发、贵州应抓住黄金机遇期,发挥后发优势,找准后发优势实现的着力点,努力走出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后发赶超道路,具体的措施包括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扶贫攻坚为抓手,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实施"两化互动"战略、推进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发展。
  • 摘要:创新型城市、城市创新能力概念的相继提出是城市发展的需要,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创新成为驱动城市竞争力的资源,是城市未来成功的决定因素.一批城市积极提出构建创新型城市的口号,并从整体上实施了城市创新运动,创新型城市的研究应运而生.创新型城市、城市创新能力概念的相继提出是城市发展的需要,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在查询大量文献并做细致分析之后,本文结合宁波市的实际情况,在长三角区域内选择了与宁波市发展程度具有较高可比性的杭州、苏州、无锡、南京四城市与宁波市进行创新能力的相关比较。指标设计上,本文将创新型城市的指标体系设计为三个一级指标:创新要素投入水平、创新环境支持水平和创新产出水平。其中,创新要素投入水平包含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财政科教经费投入和人才资源投入四个二级指标;创新环境支持水平包含知识获取便利性、高校服务环境、科研服务环境和金融服务及基础环境四个二级指标;创新产出水平包含科技产出和综合产出两个二级指标,合计31个三级指标。综合分析后笔者提出如下建议和对策,加快推进创新型建设、提升宁波城市创新能力,必须抓住新机遇,全力推进创新工作,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实施大力推进创新集群的科技发展战略,需要实施人力资本追赶战略,增强发展后劲同时借鉴相关城市有益经验,大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应注重培育创新文化,造就良好氛围。
  • 摘要: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然而地区收入差距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如何缩小地区差距,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已成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所追求的目标.本文根据Bernard和Durlauf(1995)提出的经济增长的共同趋势和收敛定义,运用协整方法检验了我国各地区及地区间的人均实际GDP是否存在收敛性的问题。进一步可以看到:区域内部收敛性:仅直辖市存在收敛性,东部地区收敛不明显,中西部地区内部不存在收敛,但有两个随机趋势。我国区域间的收入水平呈现出发散的趋势。中国四大区域、三大区域间虽不存在收敛,但有中间状态,即存在两个共同的随机趋势。直辖市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存在收敛性;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不存在收敛,也不存在共同的随机趋势。这也进一步说明,直辖市和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远远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及其他地区。上述两两间收敛性及格兰杰因果分析表明,直辖市和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可能开始产生"溢出效应"或"梯度效应"的趋势,即直辖市带动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带动中部地区,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有互动的格兰杰因果关联。
  • 摘要:推动产业区际转移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为此,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就明确提出中西部地区②通过承接转移产业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构想.为了落实以上战略,国务院相继设立安徽皖江、广西桂东、重庆沿江和湖南湘南承接产业转移国家级示范区,并于2010年制定《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积极引导东部沿海地区企业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与此同时,广大中西部地区也纷纷改善自身的基础设施与投资环境,加大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作力度.本文就产业区域间转移的粘性分析就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就东、中、西部各自整体而言,东部地区纺织业集聚的外部规模效应已显著为负,如果继续提高其集聚程度,会降低该地区纺织业的劳动生产率,进而损害其产品的综合竞争力。中西部地区恰好与此相反,纺织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进一步提高集聚有利于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综合生产成本的降低,从而提升其产品竞争力。但是,东部纺织企业西迁的动力仍旧不足,其产生转移粘性的主要原因在于东部地区增加资本投入仍然具有很大的利润空间。东部地区的纺织业仍然具有正的内部规模效应。东部地区的纺织业仍然具有向本地区其他省市转移的回旋余地。由此可见,上述分析恰好验证了本文前面提到的假说,说明在现有的制度环境下,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产业大规模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时代还没有到来,其他类似产业转移粘性的原因恐怕与纺织业的情况基本相同。由于产业区际转移粘性的存在,我国制定的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优化区域产业构成、发挥区域资源优势、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就难以实现,为此需要采取相应政策措施,比如建立和完善产业转移承接地的投资环境、服务体系以及产业区际转移的协调机制,搞好宏观层面的产业转移扶持政策,设立产业转移风险基金等)来破除这种粘性,消除产业区际转移的阻力,加快产业转移的速度,提高转移的质量,从而为优化区域经济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与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 摘要: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着重要作用.近10多年来,我国通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其增加值世界排名第二,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雄居世界首位.从产业的地区分布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着严重的区域差异与结构失衡问题,西部地区发展长期比东部落后,特别是基础设施和工业基础差距较大,目前正处于"补课"和追赶阶段.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市场运行机制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孵化机制、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市场开发机制、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风险化解机制,构建高新技术企业一体化营销体系,加快整合市场营销管理模式、组织创新,搭建一体化营销管理平台等。
  • 摘要:后发优势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由于自然、历史和人为等原因,处于西部内陆的贵州省与东部发达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存在差距,省内大多数县区呈现"总量小、速度慢、方式粗、两化低(工业化、城镇化)、基础弱(农业基础弱)、贫困深"等明显特征.如果把经济已经比较发达的县域称为先发县域,那么可以把经济欠发达的县域称为后发县域.面对发展机遇和挑战,后发县域如何摆脱后发困境、寻求后发优势、采取正确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策略,对于自身以及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都十分重要.本文就以后发县域较多的贵州省为例,分析欠发达地区如何通过提升县域经济来实现后发赶超.国家对县域经济发展高度重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已经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以贵州自身的情况而言,后发县域有以下几条路子可以走,笔者提出如下建议和对策,其中包括利用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发展产业集群、树立服务型政府理念,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重视人力资源建设,加快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等。
  • 摘要:后发优势理论是西方学者基于国家层面提出的,20世纪90年代后发优势理论引入中国后,国内一些学者将其应用于中国的区域经济问题研究,将欠发达地区纳入后发优势的研究视野,成为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视角.特别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国内区域发展差距明显,后发优势理论对于研究落后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目前,基于区域视角的后发优势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研究后发优势理论的学者来自不同的学科,研究的角度不同,对于后发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还不系统.本文拟在对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辩证关系、后发优势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后发优势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和策略进行探讨."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概括和总结,它是后发地区同一发展问题的两个不同侧面,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本文分析了后发优势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策略,提出要创造发挥后发优势的良好环境或条件、优化后发地区的产业结构、注意技术引进和创新并重、加强后发地区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规模经济效应形成。
  • 摘要:贵州要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后发赶超之路.对于如何实现后发赶超,贵州省十一次党代会确立了全省今后五年经济增长"三高于"、"一达到"、"五翻番"的阶段性目标,提出了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下达了后发赶超的动员令,吹响了后发赶超的进军号.能否实现这些目标,对贵州2020年能否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关键意义.本文将通过数据比较,论证贵州实现后发赶超的紧迫性、可行性与现实性.后发赶超是后发国家和地区追赶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切实可行之路。后发者可借鉴发达者的经验技术,利用丰富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实现后发赶超。随着贵州省委省政府近年来"两加"、"一推"(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的确立、"两大战略"(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和"三化同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实施、"三个建设年"(项目建设年、作风建设年、环境建设年)活动的开展、干部下基层"四帮四促"的推进,确保了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明显加速,2012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安排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50%,第一季度实际完成60%。随着基数的增大,尽管未来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会逐步降低,但只要贵州省在今后五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率能够不低于30%,那么贵州省2016年的GDP在2011年基础上翻一番的目标是具有现实性的,是完全能够达到的。只要贵州各族人民和广大干部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012]2号文件,坚持科学发展,奋力后发赶超,贵州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 摘要: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创新能力不足,有限的人力、财力资源决定了不宜采取四面出击,而应采取"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发展思路.欠发达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其中如何有所为就成为欠发达地区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欠发达的江西南昌为例,重点探讨欠发达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选择发展的方向及重点领域.本文以南昌为例,对欠发达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进行了具体分析。作为欠发达地区,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关键要立足自身优势,形成特色,明确目标,在局部领域率先突破。此外,还要构建一套政府引导、政策优惠和利益驱动三位一体的动力机制,使其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持续推动力;要造就一批有远见卓识的现代企业家和高端技术人才,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拥有坚实的基础和保证;要促进科技与新兴产业的结合,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要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国家规划区域建设的联动发展,以抢占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科技发展制高点等。通过以上举措,将促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尽早成为欠发达地区加速发展、后发赶超、绿色崛起的脊梁。
  • 摘要: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四个不够协调"(即城乡发展不够协调、区域发展不够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够协调)和"一个差距拉大"(即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突出矛盾,而这所有的矛盾都集中体现在城乡发展差距过大.以宁夏为例,其经济社会不够协调主要表现在农村的社会事业滞后;区域发展不够协调主要是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问题比较突出;人与自然的不协调中自然恶化、生态退化的区域主要是在农村;而收入差距过大主要是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问题.解决这"四个不够协调"、"一个差距拉大"的问题是实现宁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方向.针对目前提出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和对策,其中包括必须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城市化进程不宜过快,须重视城市化发展内涵、淡化GDP增长指标,重视GDP发展质量、高度关注民生.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统筹城乡生态和谐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
  • 摘要:人口少而居住分散的欠发达山区如何摆脱贫困促进特色产业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而普遍的问题.针对欠发达山区县份的特殊性而采取有利于人口和生产要素集聚的发展模式,是值得重视的经验.本文以浙江省云和县为例对此作一探讨.发现欠发达山区县面对的矛盾需要城乡布局的调整目前多数欠发达山区面对一系列突出矛盾,既严重制约山区特色产业的持续发展,又直接影响山区居民的生活稳定及水平的提高,这些矛盾包括:人口居住分散与基础设施需要集中建设的矛盾.浙江省云和县地处浙西南,属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集老、少、边、穷于一体,是一个典型的经济欠发达小县.云和县最大的特点是山多地少,村多人少.笔者提出结合自身实际,确立富有特色的总体发展战略、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互促共进、推进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双管齐下、优化发展环境,使山区转移农民"下得来、留得住、富得起"的四个实现云和县实施"小县大城"战略的经验分析。
  • 摘要: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世界经济主要呈现三种不同的空间发展模式: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企业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急剧扩张;以产业集群为代表的地方经济增长模式推动收益的递增和社会的进步;以城市集群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式促进生产率的持续增长.在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生产网络下,产业和城市的空间集群并未因全球化受到影响,反而在优化资源配置、拉动劳动力就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在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和回顾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知识溢出、经济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整合性分析框架。知识存量在局部地区的累积性增长,为产业内和产业间的创新奠定了基础,强化了本地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经济集聚作为知识溢出的载体,通过人才流动、合作创新、非正式交流等途径促进知识溢出。由空间临近和经济活动高度集中而产生的扩大市场规模、增加知识存量、降低运输成本和知识流动成本等集聚效应,以及集聚条件下知识溢出效应的共同作用,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本文以知识溢出为纽带,动态地解释了经济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循环累积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综合性的分析框架,能够逻辑一致地解释产业内集聚和产业间集聚、知识溢出及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能够系统地回答区域财富的发生机制。
  • 摘要:理论与实践都充分证明,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各类产业向业态功能区集中,生产要素向规模业主集中,城乡居民向聚居新区集中是其中的成功经验与重要的路径之一.要素适度集中所引致的能量,正在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集聚与辐射的动力机制.以要素的适度集中来加速区域经济发展的步伐,无疑应该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经济规律.可以断言,要素的适度集中是生产力从量变发生质变的"反应堆".从经济学的视角解析,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是城乡经济增长问题,更重要的是城乡经济发展问题。因为,城乡经济增长与城乡经济发展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要是城乡经济指标在量上的演绎,而后者主要是城乡经济指标在质上的提升,即城乡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也就是对"城市一工业"和"农村一农业"这一长期在体制上固化的城乡分割"二元经济结构"的解构。在这样一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新的革命性调整与演绎之中,"各类产业向业态功能区集中,生产要素向规模业主集中,城乡居民向聚居新区集中"起着重要的能量"反应堆"效应。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遵循社会经济与生态规律,遵循生产力合理布局的规律,进一步优化要素适度集中的运作机制,首先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对要素适度集中在宏观上进行合理引导。政府要制定详细区域发展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从宏观上合理指导要素集中方向与程度,优化产业结构、业态结构、区域功能结构。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要遏制要素的非良性集中,建立一个以有效竞争为目标的适度集中的市场组织结构,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素的适度集中还要鼓励发展都市农业。
  • 摘要:在《辞海》中对"机制"有四条不同解释:用机器制造的;机器的总体构造和工作原理;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各器官间的相互关系;某个复杂的工作系统或某些自然现象的演变规律.依以上机制的基本含义,结合金融学科的特征,金融机制是指一定金融机体内各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制约关系、运动方式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功能。金融机制贯穿于金融活动的全过程。具体包括金融机制的构成部分和各构成部分在金融系统运行中的调节功能。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合作效果不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金融机制不能在不同区域合作中正常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金融机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各构成部分的功能得不到正常的发挥。阻滞金融机制正常作用发挥的因素,既有金融机制内在的问题,也有金融机制运作的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原因。总之,要使银和政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发挥促进作用,根据目前的现状和我国未来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笔者的建议是双方的立足点只能是两个字:创新。金融创新是金融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客观需求,对金融制度、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监管、金融基础设施等的重组和再造。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金融制度创新,大体上包括:央行分支机构设置和权限的创新、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分支机构设置和业务的创新、建立跨行政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的创新、建设跨行政区金融市场,培育区域金融中心、实施横向监管和风险预警系统、完善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对于金融机制外部的创新,则包括与金融机制的创新相协调,建立区域金融机制管理协调机构,以此取代并突破地方政府对金融机制运行的不必要干预,以及通过立法和制定切实可行的区域金融合作规划等。
  • 摘要:本文分析了西部地区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指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要求不同产业之间保持一定的数量比例关系,充分发挥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对弱质农业的支持作用,加快对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改造,实现三产互动.同时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之间的经济联系为基础,构建产业链,并以之为载体,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产业间合理流动,实现城乡空间有机交融,西部地区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难点及问题包括工业化水平低,工业反哺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农村生产要素流失严重、城乡间产业分割,产业关联性不强,针对目前提出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和对策,其中包括提高西部地区总体产业发展水平,夯实工业反哺农业的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推进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城乡要素互动,实现城乡产业健康、协调发展、建立城乡产业互促机制,实现城乡产业融合。
  • 摘要:在西方经济学中,很多经济学家会根据长期的统计资料来研究经济增长的周期问题.例如,朱格拉认为,经济中存在一个9~10年的经济周期(后被熊彼特称为"朱格拉周期").基钦指出,经济周期实际包括大周期和小周期:小周期平均长度约为40个月(熊彼特称之为"短周期"或"基钦周期"),而一个大周期则包括两个或三个小周期.文章分析了近代史上大国的发展周期,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制度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制度提供了一种经济的刺激结构,随着该结构的演进,它规划了经济朝着增长、停滞或衰退变化的方向"。大量的历史经验表明,制度创新对于一国的兴衰是极为重要的。文中介绍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大国的经济发展周期的变化规律,就其对国家发展周期的影响而言,制度创新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非系统性的制度创新、系统性但不可持续的制度创新和系统性且可持续的制度创新。进而笔者还分析了非系统性的制度创新、系统性但不可持续的制度创新和系统性且可持续的制度创新对英美、葡萄牙、西班牙、德国日本等国家发展周期的不同影响。
  • 摘要:从各国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工业化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合理评估区域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是制定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的前提。本文构建的新型工业化进程评价指标体系,体现了新型工业化的理念和内涵,反映了一个区域的可持续性。通过对新疆及各省区市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中西部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有着比较明显的差距,与经济发展水平一样呈现出三大地带梯次下降的地域分布态势,在主导产业发展中,自治区政府应运用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加强对地区产业分工和产业协调发展的宏观指导,强化地区政府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消除地方保护主义,鼓励企业兼并、改组和联合,加速存量资产流动,避免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新疆各地区产业结构形成新的趋同,推动各地区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新疆现阶段的主导产业还是以资源产业为主,但已经有向其他产业转变的趋势。
  • 摘要:我国拥有56个民族,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都有着它与众不同的民族特需用品.每个少数民族的民族特需用品都代表着某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思想文化和需要.少数民族特需用品产业的发展,对于满足各少数民族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发展民族经济,以及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密切党同少数民族群众的联系,增进民族感情、改善民族关系和稳定边疆都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提出了促进少数民族用品产业发展的对策,从企业外部环境来看要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完善民族特需品生产、供应体制,通过政策调整改善企业经营环境,加速民族贸易网点和设施的建设,而从企业内部环境方面要牢固树立品牌意识,注重人才培养同时加强技术设备的更新改造,积极开发新产品。
  • 摘要:气候变化对地球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干旱、洪涝频发、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从而严重威胁人类的居住环境,不仅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甚至影响人类的生活安全.本文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基于研究结果,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与建议,认为上海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其经济产出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经济产出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居民生活水平,目前阶段如果想要大幅消减二氧化碳排放,势必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发展问题上,我国需要权衡利弊,以保障在经济发展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实现双赢,就2001-2010年数据结果来看,人口规模也是影响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重要因素,但是人口规模数据本身会受其他因素影响,所以对人口规模变量的理解与其他数据区别开来。就目前而言,用稳定人口数量的政策限制二氧化碳排放进一步增长是比较好的方式,从排放结构来看,上海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三类行业中占比最多,而其产值最低,即碳排放强度最高。因此,服务业的减排重点应放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行业上,上海能源消费碳排放与服务业产值表现出较为显著的相关关系。由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可以知道,上海目前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端,这意味着上海的经济增长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还有一定的空间,短期内随着经济增长,碳排放依然会增加。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有效的控制碳排放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
  • 摘要: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提升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效率,推动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缩小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之间的差距,实现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协调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由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发展,再到协调发展的演化过程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方式和发展重点也发生了巨大转变:由"嵌入式"发展来奠定工业基础,到"援助式"发展来保护和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到"大开发式"发展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再到"自我"发展实现发展能力培育与提升.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的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已经拉开帷幕,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来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新阶段,西部地区的中心任务就是多种措施培育、提升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其中一条可行路径就是在西部经济中心城市建立以完整产业关联为标志的产业增长极,以达到培育西部地区产业多样性的发展目标。以培育产业多样性为切入点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不仅需要西部地区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国家和东中部发达地区的援助和支持。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构建有赖于区域产业多样性的培育。需要转变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支持与援助方式、打破地域分工格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与东中部互通互联的交通基础设施,积极培育和完善西部区域创新体系、依托西部经济中心城市构建区域增长极。
  • 摘要:地处我国黄土高原西北边缘的宁夏西海固地区,涵盖了宁夏南部山区的西吉、海原、原州、隆德、泾源、彭阳、盐池、同心8县区.从1983年开始实施的"三西"农业开发建设项目计划,开启了宁夏集中连片扶贫开发的实践与探索之路.文章总结了宁夏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经验启示,笔者提出如下建议和对策,其中包括正确的发展思路、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向有关地区进行政策倾斜,进行高效合理的资源开发、建设良好的干部队伍等。
  • 摘要:可持续发展呼唤新的文明形态20年前,一百多个国家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向世界庄严承诺,为了人类和地球的永续存在和发展,共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于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世界宣言诞生.然而,令人困惑的是,人类为推进可持续发展而做出的种种努力,效果并不理想.笔者就强调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应主要围绕"两型"社会的形成,从四个层面推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着力缓解当前我国面临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改变不利于生态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制度体系;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改变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这一战略部署构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核心骨架,指明了探"路"的基本方向。笔者认为,探索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发展道路,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丰富内涵: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要努力探索一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融合共建的道路。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要努力探索一条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设生态环境的新道路,承认自然生态系统具有文明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是生态文明的先进性所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尊重自然,人与自然才可能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和谐发展。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要努力探索一条全民参与、集成创新的道路。将生态文明先进的哲学思想变成全体人民的实践行动,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要努力探索一条差别化的区域实现道路。区域不协调和经济发展的无序竞争,是我国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重要根源。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进行具体的空间分解与落实,才能确保国家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的实现。
  • 摘要:后发优势的概念1962年,美国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龙在题为《经济落后的历史回顾》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后发优势".所谓"后发优势",也常常被称作"落后得益"、"落后的优势"、"落后的有利性"等,是指后起国家在推动工业化方面的特殊有利条件,这一条件在先发国家是不存在的,是与其经济的相对落后性共生的,是来自落后本身的优势、基于后发优势,笔者提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路,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优势工业、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工业经济发展、强化技术消化能力,加强技术创新、城镇化战略、资源转化战略、人才引进战略。
  • 摘要:根据国际铁路联合会的定义,高速铁路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使运营速率达到200km/h,或专门修建的高速新线,运营速率达到250km/h以上的铁路营运系统(UIC,2008).本文以国外相对成熟的高铁建设与开发经验为案例,以高铁诱发的空间经济效应为切入点,对国外有关高铁空间经济效应的理论、方法与主要研究内容进行系统性梳理,以期更加深入、系统地了解高铁空间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程度,并为相关部门的决策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笔者提出如下建议和看法,认为高铁只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评价高铁的空间经济效应存在一个时间先后问题,即在每一个特定的阶段其作用方式、影响效果不一,要发挥高铁优势还需要配套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政府应树立空间整合的理念。
  • 摘要:自2011年开始,我国政府把尽快实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扶贫工作的主战场.井冈山市是国定罗霄山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本文在总结分析井冈山市以往扶贫开发成效与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井冈山市新时期扶贫开发战略及基本思路,"十二五"期间,井冈山市扶贫将针对不同类型、年龄层次、生理状况、文化结构的贫困人口实行"一户一策、一人一计",区分不同贫困类型,采取针对性的扶贫方式。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开发式扶贫,对缺乏生存条件的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搬迁扶贫和劳动力培训转移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主要通过建立健全救助保障制度加以解决。扶贫开发的主要对象为具备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健全扶贫对象识别机制,做好建档立卡工作,实行动态管理,确保扶贫对象得到有效扶持。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加强对罗霄山区贫困乡镇和边境沿线贫困地区的指导和协调,加快罗霄山区跨省、跨县(市)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集中力量实施一批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大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根本上改变连片特困地区面貌。积极帮助贫困乡村、贫困农户按照市场需求,找准比较优势,合理开发当地资源,培育壮大一批特色优势产业,推动整村推进向整乡推进、整县推进转变,促进区域连片开发。加快贫困地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
  • 摘要: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研究以《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为依据,结合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思想,用2005年和2010年的数据对贵州省第二产业空间结构现状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合理,主要是由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引起的,因而分析产业结构在区域发展中的变化能够引导区域经济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之上,本文结合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思想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运用数学公式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可视化制图功能,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精确性。结合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思想,笔者在分析第二产业区位熵后,以贵州省为实证研究对象,对贵州省第二产业空间结构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并运用GIS可视化图来反映产业格局的变化,对推动贵州省产业格局的合理布局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贵州省的产业规划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在这一研究思路下,本文得出以下结论,根据2005-2010年的数据分析标准差系数(S)和变异系数(V),从宏观层面来看,县域经济的相对差距(S)仍在变大,通过对第二产业区位熵的分析可知,2005年与2010年第二产业集中区域相比较,2005年第二产业集中区域有23个县,到2010年增加到29个县,经过总体分析,可以看出第二产业的空间布局有明显的向遵义市、毕节市方向发展的趋势,并推动产业结构向着合理的方向发展。
  • 摘要:受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深影响,国际文化合作除了在联合国及其相关机构层面集中进行以及在国别之间分散开展之外,区域文化合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借鉴意义。未来经济与文化的双向互动和耦合日趋明显,使得国际区域合作呈现文化经济紧密依存的态势,笔者提出如下建议和对策,诸如需吸引更多的企业、组织、城市及省区等参与区域文化合作网络,继续推动国际博览会、节庆经济、文化服务贸易、文化创意产业等兼具文化与经济功能、融合文化与经济成分的发展模式,以实现区域一体化可持续发展。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