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凝
降凝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792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化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8篇、专利文献53845篇;相关期刊88种,包括石油天然气学报、精细石油化工进展、石油炼制与化工等;
降凝的相关文献由1534位作者贡献,包括韩生、薛原、蔺华林等。
降凝—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3845篇
占比:99.73%
总计:53993篇
降凝
-研究学者
- 韩生
- 薛原
- 蔺华林
- 殷素雅
- 杨太顺
- 解麦莹
- 陈凤飞
- 李欣
- 袁铭霞
- 周嘉伟
- 赵志成
- 刘平
- 卢义麟
- 许广文
- 任飞鹤
- 廉翔
- 周明安
- 崔仕章
- 孙彬
- 陈达明
- 陈红艳
- 修宗明
- 王黎明
- 连俊
- 韩治亚
- 朱贤
- 段庆华
- 苏保婷
- 颜松
- 吕志凤
- 孟祥兰
- 李玲
- 王爱民
- 陈亚莉
- 高瑞美
- 刘涛
- 张立新
- 丁艳芬
- 张世民
- 张洁
- 李扬
- 李锦昕
- 王峰
- 赵玉壮
- 阳明书
- 陈刚
- 关明华
- 夏国富
- 李强
- 李永泰
-
-
王伟波;
赵静;
李玥;
朱奕霖;
关博文
-
-
摘要:
姬塬油田部分区块原油蜡质、胶质含量高,油井结蜡严重,现有防蜡技术在该区块应用效果不佳,针对上述问题利用蜡晶晶格扭曲机理和微乳液机理,将蜡晶改进剂以纳米颗粒的形式均匀分布在水中,制备出一种不易燃烧、防蜡降黏效果好、密度较大、冬季可方便使用的高效防蜡降凝剂.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下制备出的高效防蜡降凝剂,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00 nm左右.与现场在用产品相比防蜡率由33.56%提高到88.2%,降黏率由31.06%提高至84.1%,原油凝点由22°C下降至14°C.现场采用连续加药方式实验182口井,使用高效防蜡降凝剂后,油井载荷平均下降0.75 kN,油井平均结蜡周期可延长4倍以上,可有效减少洗井次数,提高油井产油量.
-
-
丁丽芹;
冯豪;
郭萧;
梁生荣;
李红
-
-
摘要:
以甲基丙烯酸十二酯(LMA)、甲基丙烯酸十八酯(SMA)为原料,Salen-Ni-Salicylaldehyde配合物/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催化体系,在甲苯溶剂中,通过溶液聚合,在Schlenk装置上合成了甲基丙烯酸十二酯-甲基丙烯酸十八酯共聚物(PHMA).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了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并对其降凝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当甲基丙烯酸十八酯与甲基丙烯酸十二酯摩尔比为5:1、助催化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与催化剂(Salen-Ni-Salicylaldehyde)摩尔比为6:1、反应温度为90°C、反应时间为10 h、单体总量与催化剂摩尔比为3600:1时,催化剂的活性为11.035×104 g/(mol·h).合成的共聚物(PHMA)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范围为0.864×105~2.532×105,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较窄,反应可控.当油品中共聚物(PHMA)加剂质量分数为0.5% 时,可将300~350°C柴油馏分和380~400°C润滑油馏分凝点分别降低7~10°C和10~15°C,且共聚物的降凝效果比相应均聚物的共混物降凝效果好.
-
-
王芳;
张志庆;
李美蓉;
周亭;
王秀凤;
张国栋
-
-
摘要:
根据基础课与专业结合的培养要求,设计了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及降凝性能测定的综合研究型实验.该实验包括合成条件的考察、产品红外光谱的表征、原油降凝效果的测定、偏光显微镜的观察、流变性质的测定等实验内容.实验通过“合成-表征-性能-机理”4步,使学生对降凝剂的研发有了整体认识,引导学生由理论知识的学习到解决实际问题乃至科学研究步步递进深入.教学实践表明,该实验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实践创新的能力.
-
-
王芳;
张志庆;
李美蓉;
周亭;
王秀凤;
张国栋
-
-
摘要:
根据基础课与专业结合的培养要求,设计了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及降凝性能测定的综合研究型实验。该实验包括合成条件的考察、产品红外光谱的表征、原油降凝效果的测定、偏光显微镜的观察、流变性质的测定等实验内容。实验通过“合成-表征-性能-机理”4步,使学生对降凝剂的研发有了整体认识,引导学生由理论知识的学习到解决实际问题乃至科学研究步步递进深入。教学实践表明,该实验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实践创新的能力。
-
-
黄佳宇;
吴文涛;
朱俊超;
杨玉滢;
张艳容;
李宝岩;
朱静
-
-
摘要:
采用自制HZSM-5分子筛催化剂,以某炼油厂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操作条件对降凝产品链烷烃及白油的性能和收率的影响,得出最佳的操作条件为:反应温度380°C,质量空速1.0 h-1,反应时间12h,在此条件下得到的白油收率最高,且白油及链烷烃性质均满足要求.通过测定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酸类型及酸中心密度,得出自制催化剂同时具有B酸和L酸,拥有强酸中心,有利于降凝反应的进行.
-
-
-
陈雷
-
-
摘要:
在中国石油哈尔滨石化公司45万t/a柴油加氢改质装置中,以-20#催化裂化(FCC)柴油为原料,分别采用精制方案和降凝方案对FHUDS-8催化剂工业应用进行了标定.结果 表明:FHUDS-8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原料适应性和加氢活性;与降凝方案相比,采用精制方案的氢气消耗量高,空速低,柴油收率提高了4.35个百分点;在-20# FCC柴油中掺炼质量分数为30%的常二线柴油后,不仅生产出含硫量达到国Ⅴ柴油标准的产品,而且还可以生产出终馏点为171°C,收率高于10%的粗汽油.
-
-
李刚
-
-
摘要:
在高蜡原油开采中,常规热采工艺的高凝油低成本采油方式,通过大量的室内研究,添加分散防蜡剂可以有效地改善高蜡原油的低温流变性,是实现原油常温输送的有效途径之一.用分散作用对高含蜡原油进行优选,现场试验取得了初步效果,表明高凝油添加分散防蜡助剂是高凝油井开采成本的有效配套技术.指出了分散防蜡剂在研究和应用中的效果,对该技术的发展进行丁客观评价和展望.
-
-
-
张媛祺;
张其敏;
张光会;
李妍
-
-
摘要:
对岔任管线所输送的原油进行室内降凝研究,筛选出合适的降凝剂,并确定出最佳的加剂条件.实验表明,降凝效果最佳的BEM-6N型降凝剂,最佳加剂浓度均为75 mg/kg,最佳加剂温度均为65°C.重复加热温度和高速剪切在一定范围内对原油影响较小,并且加剂原油静置时间应不大于24 h.该实验研究对指导岔任管线加剂输送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
-
-
-
- 韩国生命工学研究院
- DMJ生命工学株式会社
- 公开公告日期:2002-06-19
-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凝胶多糖和碱性材料组成的降凝析剂和一种含有该降凝析剂的水凝复合物,特别地,本发明涉及由一种生成凝胶多糖的发酵液本身碱化或凝胶多糖粉末和碱性材料制备的降凝析剂。还涉及含有该降凝析剂的水凝复合物、混凝土和砂浆。这种降凝析剂甚至在其用量很少的情况亦能对水凝复合物有很大的抗凝析效果,并可保证其强度、可填充性和流动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