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尼控制
阻尼控制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617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公路运输、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5篇、会议论文26篇、专利文献1458125篇;相关期刊92种,包括机械设计与制造、中国机械工程、电测与仪表等;
相关会议23种,包括第四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第九届中国高校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术年会、第八届中国(上海)国际风能展览会暨研讨会等;阻尼控制的相关文献由1595位作者贡献,包括郝庆军、刘天琪、张英敏等。
阻尼控制—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458125篇
占比:99.99%
总计:1458306篇
阻尼控制
-研究学者
- 郝庆军
- 刘天琪
- 张英敏
- 李兴源
- 陆超
- 李保宏
- 谢小荣
- 郭强
- 叶艳军
- 柳勇军
- 陈刚
- 李琰
- 汪少华
- 熊春晖
- 王增平
- 王彤
- 田新首
- 赵书强
- 赵睿
- 迟永宁
- 陈磊
- 陈龙
- 马燕峰
- 吕福在
- 吴小辰
- 唐志峰
- 孙元章
- 张爽
- 徐殿国
- 李鹏
- 杨京
- 杨杰
- 杨诚
- 涂亮
- 罗安
- 门锟
- 刘军娜
- 刘宝成
- 刘斌
- 刘超
- 叶建华
- 叶梁恒
- 吴涛
- 周福霖
- 唐庆华
- 姚军
- 姜齐荣
- 孙勇
- 孙晓强
- 应有
-
-
刘清;
林慕义;
陈勇
-
-
摘要:
针对货车EPS系统控制精度不足及整车操纵稳定性有待提升的问题,以某轻型货车为研究对象,设计了高精度的EPS系统控制策略并分析了该系统对车辆控制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整车动力学模型并在特定工况下对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控制效果良好,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在加入回正、阻尼控制之后,整车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高,有效抑制了回正超调和回正不足.基于dSPACE搭建了EPS系统的快速控制原型仿真试验台,对设计的EPS系统控制策略进行了实时仿真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基本助力控制、回正控制及阻尼控制性能均达到了要求,对后续轻型货车EPS系统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
-
郭泽江;
徐伟;
陈文庆;
杨赛;
左蓓蕾
-
-
摘要:
为了确保汽车燃油表在不同路况下均能准确平稳显示油箱剩余油量,本文从软件处理策略的角度对不同路况进行研究,设计一种兼容多路况的汽车燃油表显示策略.燃油表根据硬线采集油泵传感器阻值信号,结合车速信号和车辆状态,经过一系列的阻尼算法和工况修正措施,实现不同路况下油箱液位波动的准确采样和稳定显示.
-
-
李小菊;
李青兰;
詹航;
司萌;
陈磊;
闵勇
-
-
摘要:
频率振荡属于电力系统有功频率控制过程的小扰动稳定问题.具有电压调节效应的负荷使得无功电压控制和有功频率控制产生耦合,因此动态无功电压控制设备也可以对频率振荡产生影响.分析了动态无功电压控制设备通过附加控制产生频率振荡阻尼转矩的原理和过程,提出了附加阻尼控制策略.对于采用电力电子接口的快速无功控制设备,在原有无功电压控制环节中附加以系统频率偏差为输入的比例环节,即可为频率振荡提供正阻尼.提出了系统中不同位置无功电压控制设备对频率振荡影响大小的评估方法,应选择影响大的设备进行附加阻尼控制.所提方法在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和某实际电网中进行了仿真验证.
-
-
王德志;
李美;
张少波;
谭偲龙
-
-
摘要:
采用拟合建模的方法建立共享气室空气弹簧系统刚度模型.结合力学及天棚阻尼控制理论建立半主动悬架系统Matlab平顺性模型,并将共享气室空气弹簧模型与悬架系统模型结合,搭建共享气室空气悬架试验台架;研究不同频率下共享气室空气弹簧系统参数对半主动悬架系统平顺性的具体影响.结果 表明空气弹簧参数变化对车身加速度以及轮胎动载荷的影响较为明显,而对悬架动挠度的影响较小.同时发现各参数在低频率范围对半主动悬架平顺性的影响较高频范围更加显著.
-
-
汪宗恒;
熊鸿韬;
尚磊
-
-
摘要:
提出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半波与全波有功注入阻尼控制方法,以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介绍了光伏电站半波与全波阻尼注入控制的基本原理,在光伏电站减载和最大功率跟踪运行工况下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提出"增益+滤波+相位补偿"的链式阻尼控制结构,并给出各主要参数的设计原则和取值范围.研究了半波与全波有功注入阻尼控制支路控制增益、光伏与传统电源的电气距离等参数对阻尼效果的影响机理和规律.以含光伏发电的2区4机系统为例,研究半波与全波有功注入阻尼控制对电力系统频率振荡的抑制效果,当振荡频率变化时,系统的控制结构和参数设计原则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
-
姜惠兰;
肖瑞;
周照清;
李政
-
-
摘要:
风电规模的扩大和直流线路的增多,风火打捆交直流混联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受到关注.本文从风火打捆交直流混联系统的实际网络拓扑结构出发,通过对节点导纳矩阵的收缩变换获取风电和直流输电功率外特性与系统等值机械功率间的关联关系,在此基础上基于扩展等面积定则,确定出DFIG和VSC-HVDC接入网络拓扑位置和输出特性对风火打捆交直流混联系统的暂态稳定的影响规律.进一步利用DFIG和VSC-HVDC对功率的可控性提出一种协调阻尼控制策略,利用风电和直流本身的灵活调节能力实时调节功率输出,促进系统快速恢复稳定.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使得系统功角摆幅更小,恢复更快,在不添加额外硬件设备的情况下,有效提升了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
-
张义;
胡正阳;
彭佩佩;
陈宁;
唐冰婕;
高丙团
-
-
摘要:
大量新能源经电力电子装备接入电网改变了电力系统的阻尼特性,导致同步发电机低频振荡问题凸显,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构成威胁.虚拟同步发电机作为一种新型的变流器控制技术,有必要对新能源基于该技术接入系统的阻尼特性进行深入分析.首先,建立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器的数学模型与同步发电机模型.其次,以新能源并入单机无穷大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小信号分析法分析该策略与同步发电机的运行特性耦合机理.最后,提出一种新能源并网的附加阻尼控制策略,并基于电力系统极点配置法,设计附加阻尼控制器以改善系统阻尼特性并抑制系统低频振荡,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
-
梁纪峰(文/图)
-
-
摘要:
1.成果介绍该项目成果是河北省能源互联网仿真建模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科技创新成果,获得2020年度河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宽频振荡主要是指新能源发电集群与电力电子设备间发生的宽频段时变交互作用,易造成大规模新能源发电脱网,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火电机组扭振停机,是影响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新能源充分消纳的重要因素。
-
-
-
-
蒋说东;
霍连文
- 《第八届中国(上海)国际风能展览会暨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传动链扭矩振荡在风力发电机组的主轴、齿轮箱等机械部件会形成很大疲劳应力,影响机组及其传动链部件的运行安全和寿命.本文根据风力发电机组轴系机械传动链的特点,利用等效集中质量法和动力学方程建立了考虑机械传动链动态的轴系模型.针对轴系机械扭矩在风速变化时容易出现振荡的问题,详细分析了额定风速以下和额定风速以上传动链的稳定性,提出了传动链主动阻尼控制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能有效的抑制传动链扭转振动.
-
-
孙孝峰;
曾健;
李宁宁;
李昕
-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
| 2010年
-
摘要:
电力系统中电力电子装置的迅速增多导致了严重的谐波污染。源于非线性负载的谐波电流引起的谐波电压将在整个电力系统中传播。当前电网中又不可避免地存在小容量离散的谐波源,这样的谐波源难以用传统的有源滤波装置逐个进行谐波抑制,对于用户而言这部分谐波源引起的电压畸变可视为电网的背景谐波。针对以上情况,本文提出分布式系统中的PWM AC/DC变流器谐波阻尼控制,主要实现对大容量非线性负载的谐波抑制,同时还能辅助减轻电网的背景谐波,即同时实现对电网中小容量离散谐波源的有效抑制,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其有效性。
-
-
-
张鹏
- 《第十二届设计与制造前沿国际会议(ICFDM2016)》
| 2016年
-
摘要:
海上风电以其独特的优势正逐渐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海上环境的特殊性,风机的海上安装已经成为限制海上风电场建设的主要技术瓶颈,尤其是整体安装中的柔性对接要求,更是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本项目利用多体动力学的方法建立起重船-风机的空间耦合运动模型,还充分考虑起重船结构、柔性吊索的伸缩等多种复杂因素对风机运动的影响.并利用冲击隔振理论,研究在大质量和反复冲击情况下的缓冲隔振方法及实现途径.研究成果将为我国海上风电整体安装技术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持.
-
-
-
周乐明;
罗安;
陈燕东;
匡慧敏
- 《第九届中国高校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本文提出一种单电流反馈有源阻尼控制策略,有效地抑制LCL滤波器的谐振尖峰,保证系统的稳定性,无需增加额外的传感器,是一种低成本高可靠性的控制策略.考虑控制延时,它不再等效为电阻,而是一个与频率相关的阻抗,并在高于临界频率时,表现出负阻特性.为此,本文设计了并网电流二重采样反馈策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电网阻抗的鲁棒性.
-
-
-
段志远;
万源;
熊建华;
谌艳红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广域测量系统能在同一时间参考轴下获取大规模电力系统实时动态和稳态信息,有助于帮组解决互联电力系统动态分析和控制,特别是区域间低频振荡等难题.但是通信时滞对于广域控制的稳定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本文在建立了计及时滞的互联电力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基于混合灵敏度方法设计广域鲁棒控制器,并利用粒子群算法对所设计的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针对一个典型的4机2区域测试系统进行了小扰动和大扰动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广域鲁棒控制器即使广域信号延时较长仍然具有很强的阻尼系统区域振荡能力和很好的鲁棒性.
-
-
-
WU Hong-yan;
武宏彦;
GUO Qian;
郭倩;
BAI Zhi-hong;
白志红;
MA Hao;
马皓
- 《中国电源学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LCL型滤波器对开关次的谐波有比较好的抑制作用,常用于中高功率等级的并网逆变系统.但是LCL型并网逆变系统会产生谐振,因而影响系统的稳定性.状态反馈系统利用了系统的状态信息,能从整体上改变相应的系统特性,同时增加系统的阻尼.当LCL型逆变系统满足可控性和可观性的条件时,通过极点配置就可以确保系统工作在稳定状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反馈的LCL并网逆变系统的控制策略,给出了确定状态反馈系数的极点配置方法.根据不同的构造目标极点的方式,给出了两种极点配置的方法.该控制策略可以在不加入额外损耗的情况下抑制系统谐振,确保系统的稳定性.本文通过仿真分析了在该控制策略下系统工作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