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暂态稳定性

暂态稳定性

暂态稳定性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616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力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18篇、会议论文66篇、专利文献156754篇;相关期刊173种,包括电工技术学报、电力建设、电力系统自动化等; 相关会议61种,包括2015全国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年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大电机专委会2015年学术年会、2014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等;暂态稳定性的相关文献由1614位作者贡献,包括薛禹胜、汪芳宗、余贻鑫等。

暂态稳定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18 占比:0.27%

会议论文>

论文:66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156754 占比:99.69%

总计:157238篇

暂态稳定性—发文趋势图

暂态稳定性

-研究学者

  • 薛禹胜
  • 汪芳宗
  • 余贻鑫
  • 曾沅
  • 张保会
  • 房大中
  • 李威
  • 丁明
  • 刘辉
  • 孙元章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孙玉伟; 吴健; 刘勇; 袁成清; 汤旭晶
    • 摘要: 针对在船舶电站中集成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supercritical CO_(2)Brayton cycle,S-CO_(2)BC)发电装置导致的船舶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不明确问题,采用整体等效建模方法构建以某一容量为9400 TEU的集装箱船为原型的中压电力系统仿真模型。通过以负荷静态特性为基础的频率约束法确定S-CO_(2)BC发电装置的渗透率理论限值,研究不同渗透率等级下发生三相短路故障和负荷突变时发电机组输出功率、相对功角、母线电压和电网频率等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分析渗透率因素与电网发生电压失稳或功角失稳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S-CO_(2)BC发电装置并网会降低船舶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当渗透率小于理论限值20.26%时,相对功角和母线电压最大瞬时偏差范围分别为1.37%~2.68%和1.23%~1.85%;当渗透率越限后,电网将发生功角或电压失稳。
    • 柳飞扬; 曾平; 李征
    • 摘要: 全功率风电场中机组并网运行的稳定性往往与网侧变流器的控制和并网阻抗有关,因而风电场中机组的失稳并不是同时发生的。为揭示风电场中机组的位置与其暂态稳定性的关系以及机组间稳定性的相互影响,建立了基于锁相环的多风电机组非线性降阶模型。基于等面积法的思想,分析了不同运行条件下风电场内部不同机组的暂态稳定裕度以及场内线路阻抗对稳定性的影响。通过Matlab/Simulink时域仿真,进行了定量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风电场内馈线阻抗将减少输出电流流经该阻抗所联接机组的暂态稳定域,而对输出电流不流经该阻抗的其他机组的暂态稳定性影响很小。阻抗上流过的电流越大,其对稳定裕度的缩减也越明显,因而,随着链接机组台数增多,不能简单忽略场内阻抗对稳定性的影响。此外,在相同条件下,有功出力大的机组将更易失稳。
    • 陈晓东; 张凯; 王明凯; 刘宛菘; 秦博宇
    • 摘要: 增强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在故障期间和故障后的稳定性是减少风机故障脱网、提升双馈风机对电网的功率支撑、提高电网稳定性的重要措施。为实现此目标,本文提出基于输入-状态稳定(ISS)理论的双馈风机控制器设计方法,利用平方和约束构造局部输入-状态稳定控制李亚普诺夫函数(LISS-CLF),并通过上述得到的LISS-CLF构造鲁棒局部输入-状态稳定控制律,以提高双馈风机系统的故障穿越能力。上述方法有效地避免了求解HJI偏微分方程,并且所得到的ISS控制律具有逆最优性,保证风力发电系统在外界扰动下的稳定性。通过单机无穷大系统在三相对称和不对称故障下的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出ISS控制器的有效性。与传统的PI控制器、滑模控制器相比,所提出的ISS控制器具有更好的故障穿越性能,能更有效地给电网提供电压与无功功率支撑。
    • 王登峰; 陈银江; 张军喜; 雷鹏举; 李学斌
    • 摘要: 由于电力营配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过程分析时间过长,导致准确率较低。基于小波变换研究了一种新的电力营配系统暂态稳定性智能分析方法。根据电力营配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原理,建立系统暂态稳定性的评估模型。通过小波变换算法对电力营配系统的谐波机完成分析,完善电力营配系统暂态稳定性智能分析方法的分析流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变换的电力营配系统暂态稳定性智能分析方法能够有效缩短分析时长,提高准确率。
    • 姜惠兰; 李政; 肖瑞; 李希钰
    • 摘要: 利用直流功率快速可控的特点提高交流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已成为交直流系统的重要研究方向。以多机交直流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提高暂态稳定性的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有功控制方法。借助VSC-HVDC接地导纳模型和对节点导纳矩阵的收缩,推导包含其整流站功率特性和拓扑信息的系统等值机械功率变化量的表达式,建立了分析整流站有功附加量与反映系统暂态稳定性的等值功角的数学模型。针对二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采用非奇异Terminal滑模控制,以等值功角变化速度及加速度建立切换面,并依据建立的数学模型,确定出可以加快系统趋近于稳定的整流站有功附加量的控制策略。对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改善系统等值功角的变化,加快系统恢复稳定的速度。
    • 田雨果; 王彤; 邢其鹏; 王增平
    • 摘要: 为满足光伏发电系统随着装机容量的增加而提出的更高要求,加入了虚拟惯量控制与低电压穿越使系统具备调频与调压的功能。针对计及虚拟惯量控制与低电压穿越的光伏发电系统,建立适用于暂态分析的锁相环扩展非线性模型。基于该模型使用等面积准则的方法分析系统在故障前、故障发生时以及故障切除后的暂态同步过程,从而确定影响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继续使用等面积准则分析电压跌落深度、虚拟惯量控制器参数与锁相环比例、积分系数等因素对光伏暂态稳定性的影响。仿真证明,所提方法可有效分析各种参数对光伏发电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 武海燕; 刘石川; 慕腾; 郭琪; 任斌; 郭裕; 达尔汗
    • 摘要: 针对电网网架薄弱地区大容量机组的投运可能会造成系统暂态稳定水平降低,导致电网接带负荷能力下降的问题,结合某电网的实际情况,运用等面积准则和扩展等面积准则对该电网HY电厂新增机组后出现的暂态稳定问题进行计算分析,指出在电网规划和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送端电源系统结构、机组出力大小以及该地区短路容量等因素,以避免因送端系统“大机大负荷小网”的结构特点而造成电网暂态稳定水平下降。通过仿真分析,提出可以通过扩建主变压器、控制机组出力、快速切除故障、改善发电机及其励磁调节系统特性、提高领前群机组机端电压和无功出力及切机等措施来提高地区电网的暂态稳定性和接带负荷能力。
    • 汪芳宗; 郭梦芳; 宋墩文; 杨学涛; 张磊
    • 摘要: 近些年来,几何数值积分方法脱颖而出,并且已经在诸多的工程领域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现将几何数值积分方法引入电力系统分析计算中,分别介绍了可分Hamilton系统的显式辛几何方法、无源动力系统的保积方法和保能量的平均向量场方法。以单机—无穷大系统作为算例,将上述所介绍的方法与电力系统暂态仿真中传统数值积分方法计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采用暂态稳定性计算的经典模型,将显式保积数值方法应用于多机系统的暂态稳定性计算中。研究结果表明:几何数值积分方法相比于传统数值积分方法在分析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中可以获得更精确、更稳定的数值结果。
    • 陈福兰
    • 摘要: 为研究舰船综合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自适应控制技术,提升暂态稳定性自适应控制效果,确保舰船综合电力系统稳定运行,设计舰船综合电力系统数学模型,获取暂态稳定性的影响参数,分别是发电机功角、转速、暂态电势、磁场电压、输出电磁功率;通过自适应模糊方法设计反馈模糊自适应控制器,利用该控制器自适应控制数学模型内影响暂态稳定性的参数;利用改进蝙蝠算法优化控制器的模糊规则,加快自适应控制速度。实验证明该技术可有效自适应控制不同综合电力系统发电机故障时的暂态稳定性;该技术优化模糊规则后,可有效缩短自适应控制时间,降低自适应控制超调量,保证舰船综合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 赵炳洋; 赵波; 张芳; 陈杰
    • 摘要: 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为特征的新型电力系统要求并网逆变器控制技术具有良好的电压、频率稳定性与更好的工况适应性,而构网控制技术可以满足“双高”电力系统的要求。首先对比分析了跟网与构网控制技术的特征,然后对10种逆变器控制技术进行分类;梳理了3种典型构网逆变器控制技术的结构与特点,并分析了派生出的构网控制技术的特点;归纳了已有构网控制技术的研究方向及研究方法,包含小信号稳定性分析、暂态稳定性分析以及构网控制技术优化;最后针对电力系统呈现的新型特征,对构网控制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