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时间
防治时间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2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林业、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0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99044篇;相关期刊81种,包括果农之友、河北果树、落叶果树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华中三省(湖北、湖南、河南)昆虫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暨全国白蚁防治学术研讨会等;防治时间的相关文献由177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海春、王新一、李丽梅等。
防治时间—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9044篇
占比:99.90%
总计:99146篇
防治时间
-研究学者
- 李海春
- 王新一
- 李丽梅
- 刘长远
- 吉国君
- 张培基
- 徐明君
- 徐燕
- 王志杰
- 竺定军
- 郑红梅
- 陈汉杰
- 丁秀春
- 余玉生
- 侯国杰
- 傅俊范
- 储春华
- 冯大军
- 冯成玉
- 切环
- 刘元德
- 刘广卿
- 刘拴梅
- 刘锋
- 刘阳
- 别家新
- 单永辉
- 卜明生
- 卢代华
- 古德祥
- 吕红
- 吴振旺
- 吴栋良
- 周之铭
- 周泽华
- 周雪营
- 唐开山
- 国庆
- 夏家超
- 姜晓装
- 姜景峰
- 孔宪华
- 孙云政
- 孙瑞
- 孙立德
- 孙静
- 孟亮
- 宋丽娟
- 宋宏峰
- 官守学
-
-
张培基;
田鹏;
涂洪涛
-
-
摘要:
我国地域宽广,物产资源丰富,但近几年由于受极端天气、耕作制度变革等影响,导致农作物病虫呈现多发、重发和频发趋势。随着病虫害的逐年加重,不仅制约着我国的农业发展,而且对植保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果树生产过程中,因不同树种、不同管理者对病虫害的防治采用的防治方案不同,且在防治时间上差异较大,多数果园存在防控过度。
-
-
余玉生
-
-
摘要:
近两年在本所定地饲养西方蜜蜂,由于周围饲养的西方蜜蜂数量较少,以及蜜源结构发生变化,造成西方蜜蜂白垩病和大、小蜂螨等病虫害防治也出现了变化。为了弄清准确的防治时间和治疗效果,摸索适合当地优质高产的饲养技术。经过长期防治实验,总结了一些方法,供同行参考。
-
-
孙瑞;
张明
-
-
摘要:
根结线虫病的病源是根结线虫。病原线虫雌雄异形,幼虫呈细长蠕虫状。由根结线虫侵染引起的线虫病害,在北方原是花生上的一种主要病害,连作田块发生重。由于早期症状易与其他病害、肥害、缺素症相类似,容易错过最佳防治时间,造成损失。在近些年的农业生产中,连作地块有所减少,花生与其他经济作物的轮作、间作技术推广较多。
-
-
陈汉杰;
张培基
-
-
摘要:
近年来绿盲蝽成为很多果区的重要害虫,特别是在葡萄、枣、樱桃某些品种上造成严重危害,有时甚至会造成绝产。在葡萄上其中阳光玫瑰、红芭拉多、摩尔多瓦等品种危害尤其严重(图1),随着阳光玫瑰品种的种植面积扩大,绿盲蝽正成为葡萄上最重要的防治对象之一,目前的防治方法多集中在葡萄萌芽后进行喷药,附带一些其他防治措施,但由于绿盲蝽卵孵化不整齐,喷药时间不及时,虽经多次喷药,有些果园仍会造成一定危害。为此,笔者根据绿盲蝽在葡萄上的发生特点,对防治时间和方式进行了调整,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
-
-
-
袁航远;
国庆
-
-
摘要:
小麦蚜虫又名腻虫,是小麦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以成虫、若虫吸取小麦体内汁液危害小麦,并且蚜虫排出的蜜露附在麦叶上严重影响光合作用,造成小麦严重减产。小麦蚜虫每年都有发生,从小麦苗期至穗期都有危害,以穗期危害对小麦产量影响最大。小麦蚜虫年年发生年年防,但防控效果始终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防治时间过早或过晚、防治方法不科学等。
-
-
-
李丹;
张梦迪
-
-
摘要:
目前,河北省辛集市梨果生产多数是一家一户碎片化模式,面积小且分散,病虫防治难以统一,尤其农村年轻劳动力多数向城市转移,劳动力数量短缺,生产一线的多为老、弱、妇,缺乏病虫防治专业知识,防治效果低且成本高。因此推广实施梨树病虫害统防统治,是未来梨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1当前梨树病虫防治中存在的问题1.1防治时间参差不齐果农多数是单打独斗式生产模式,自主用药,做不到统一防治,害虫总会找到栖息地,防治效果差。遇到合适的气候条件,一些常发性害虫发展成暴发性害虫,从而增加用药成本,且农药残留加剧。
-
-
-
沈艳丽;
赵全邦;
王晓润;
马占全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为使用一种驱杀虫剂一次性投药达到防治多种寄生虫病,目的以减轻基层防疫部门和农牧民群众的劳动负担,降低投药成本,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大通县宝库乡巴燕村分10月、11月以0.2mg/kg剂量的阿维菌素设组给当年犊牛注射,并设对照组.翌年5月份用寄生虫学完全剖检术剖检表明,,10月份注射组、11月份注射组和对照组线虫平均荷虫量分别为483.33条、38.33条和727条.对血虱远期驱杀效果检查表明:平均感染强度分别为0.25个/dm2、0.31个/dm2和0.74个/dm2.在祁连、刚察、共和、贵南、治多、称多、达日、玛沁、泽库、互助、大通十一县11月份利用屠宰机会,共检查牛皮4768张,均未检出虻眼,在上述地区11月份触摸牛背部检查牛皮蝇穿孔情况,共检查牛5477头,其中幼年牛2073头,均未见穿孔.青海省牛皮蝇成蝇于8月底到9月初飞翔结束,11月份在牛背部发现Ⅱ期幼虫寄生,但未见穿孔.鉴于11月份使用0.2mg/kg剂量的阿维菌素可以有效的防止线虫春季高潮,并对牛皮蝇蛆驱杀效果十分理想,选择11月份以集中驱杀牛体内移行的牛皮蝇Ⅰ期幼虫,达到防治牛皮蝇蛆病的目的,同时能防止幼年牛线虫春季高潮.
-
-
沈艳丽;
赵全邦;
王晓润;
马占全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为使用一种驱杀虫剂一次性投药达到防治多种寄生虫病,目的以减轻基层防疫部门和农牧民群众的劳动负担,降低投药成本,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大通县宝库乡巴燕村分10月、11月以0.2mg/kg剂量的阿维菌素设组给当年犊牛注射,并设对照组.翌年5月份用寄生虫学完全剖检术剖检表明,,10月份注射组、11月份注射组和对照组线虫平均荷虫量分别为483.33条、38.33条和727条.对血虱远期驱杀效果检查表明:平均感染强度分别为0.25个/dm2、0.31个/dm2和0.74个/dm2.在祁连、刚察、共和、贵南、治多、称多、达日、玛沁、泽库、互助、大通十一县11月份利用屠宰机会,共检查牛皮4768张,均未检出虻眼,在上述地区11月份触摸牛背部检查牛皮蝇穿孔情况,共检查牛5477头,其中幼年牛2073头,均未见穿孔.青海省牛皮蝇成蝇于8月底到9月初飞翔结束,11月份在牛背部发现Ⅱ期幼虫寄生,但未见穿孔.鉴于11月份使用0.2mg/kg剂量的阿维菌素可以有效的防止线虫春季高潮,并对牛皮蝇蛆驱杀效果十分理想,选择11月份以集中驱杀牛体内移行的牛皮蝇Ⅰ期幼虫,达到防治牛皮蝇蛆病的目的,同时能防止幼年牛线虫春季高潮.
-
-
沈艳丽;
赵全邦;
王晓润;
马占全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为使用一种驱杀虫剂一次性投药达到防治多种寄生虫病,目的以减轻基层防疫部门和农牧民群众的劳动负担,降低投药成本,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大通县宝库乡巴燕村分10月、11月以0.2mg/kg剂量的阿维菌素设组给当年犊牛注射,并设对照组.翌年5月份用寄生虫学完全剖检术剖检表明,,10月份注射组、11月份注射组和对照组线虫平均荷虫量分别为483.33条、38.33条和727条.对血虱远期驱杀效果检查表明:平均感染强度分别为0.25个/dm2、0.31个/dm2和0.74个/dm2.在祁连、刚察、共和、贵南、治多、称多、达日、玛沁、泽库、互助、大通十一县11月份利用屠宰机会,共检查牛皮4768张,均未检出虻眼,在上述地区11月份触摸牛背部检查牛皮蝇穿孔情况,共检查牛5477头,其中幼年牛2073头,均未见穿孔.青海省牛皮蝇成蝇于8月底到9月初飞翔结束,11月份在牛背部发现Ⅱ期幼虫寄生,但未见穿孔.鉴于11月份使用0.2mg/kg剂量的阿维菌素可以有效的防止线虫春季高潮,并对牛皮蝇蛆驱杀效果十分理想,选择11月份以集中驱杀牛体内移行的牛皮蝇Ⅰ期幼虫,达到防治牛皮蝇蛆病的目的,同时能防止幼年牛线虫春季高潮.
-
-
沈艳丽;
赵全邦;
王晓润;
马占全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为使用一种驱杀虫剂一次性投药达到防治多种寄生虫病,目的以减轻基层防疫部门和农牧民群众的劳动负担,降低投药成本,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大通县宝库乡巴燕村分10月、11月以0.2mg/kg剂量的阿维菌素设组给当年犊牛注射,并设对照组.翌年5月份用寄生虫学完全剖检术剖检表明,,10月份注射组、11月份注射组和对照组线虫平均荷虫量分别为483.33条、38.33条和727条.对血虱远期驱杀效果检查表明:平均感染强度分别为0.25个/dm2、0.31个/dm2和0.74个/dm2.在祁连、刚察、共和、贵南、治多、称多、达日、玛沁、泽库、互助、大通十一县11月份利用屠宰机会,共检查牛皮4768张,均未检出虻眼,在上述地区11月份触摸牛背部检查牛皮蝇穿孔情况,共检查牛5477头,其中幼年牛2073头,均未见穿孔.青海省牛皮蝇成蝇于8月底到9月初飞翔结束,11月份在牛背部发现Ⅱ期幼虫寄生,但未见穿孔.鉴于11月份使用0.2mg/kg剂量的阿维菌素可以有效的防止线虫春季高潮,并对牛皮蝇蛆驱杀效果十分理想,选择11月份以集中驱杀牛体内移行的牛皮蝇Ⅰ期幼虫,达到防治牛皮蝇蛆病的目的,同时能防止幼年牛线虫春季高潮.
-
-
张硕成;
胡伟
- 《华中三省(湖北、湖南、河南)昆虫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暨全国白蚁防治学术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从堤坝白蚁防治的实际工作中,分析了当前堤坝白蚁防治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归纳了堤坝白蚁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性变化,总结了传统堤坝白蚁防治与城市白蚁防治的区别,认为堤坝白蚁防治一般选择在10月到翌年3月。10月份进入枯水期,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黄金期,有足够的时间清除白蚁危害;10-12月是白蚁采食的高峰期,有利于对白蚁迹象的查找;白蚁成年巢会在每年的11月份左右培育出大量的繁殖蚁,在翌年4-5月进行分飞传播,此期间防治,可消灭繁殖蚁,阻止危害蔓延。堤坝白蚁的防治工作,应根据危害程度,分成“防”与“治”两个层次。防,就是通过药物对1-4年的幼年巢进行灭杀,因为这一巢龄段的白蚁群体小,活动范围小,巢穴浅,蚁路短,难以查找,灌浆也难以灭杀。治:就是要通过挖巢和灌浆措施彻底清除成年巢,还原堤坝的密实结构,因为药物虽能灭杀蚁群,但其巢穴和蚁道仍存留在堤坝内,安全隐患犹在。堤坝工程不断得到加高培厚和除险加固建设,在一些从事水利工作的同志,特别是一些领导同志的心里,认为白蚁隐患已经被消除,放下了安全防范意识,甚至存在侥幸心理,宁可在汛期被动防守,不愿在平时主动除患。水利工作者必须了解堤坝白蚁的危害特点,认清蚁患蚁害,掌握除险方式,才能真正确保堤坝安全。
-
-
张硕成;
胡伟
- 《华中三省(湖北、湖南、河南)昆虫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暨全国白蚁防治学术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从堤坝白蚁防治的实际工作中,分析了当前堤坝白蚁防治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归纳了堤坝白蚁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性变化,总结了传统堤坝白蚁防治与城市白蚁防治的区别,认为堤坝白蚁防治一般选择在10月到翌年3月。10月份进入枯水期,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黄金期,有足够的时间清除白蚁危害;10-12月是白蚁采食的高峰期,有利于对白蚁迹象的查找;白蚁成年巢会在每年的11月份左右培育出大量的繁殖蚁,在翌年4-5月进行分飞传播,此期间防治,可消灭繁殖蚁,阻止危害蔓延。堤坝白蚁的防治工作,应根据危害程度,分成“防”与“治”两个层次。防,就是通过药物对1-4年的幼年巢进行灭杀,因为这一巢龄段的白蚁群体小,活动范围小,巢穴浅,蚁路短,难以查找,灌浆也难以灭杀。治:就是要通过挖巢和灌浆措施彻底清除成年巢,还原堤坝的密实结构,因为药物虽能灭杀蚁群,但其巢穴和蚁道仍存留在堤坝内,安全隐患犹在。堤坝工程不断得到加高培厚和除险加固建设,在一些从事水利工作的同志,特别是一些领导同志的心里,认为白蚁隐患已经被消除,放下了安全防范意识,甚至存在侥幸心理,宁可在汛期被动防守,不愿在平时主动除患。水利工作者必须了解堤坝白蚁的危害特点,认清蚁患蚁害,掌握除险方式,才能真正确保堤坝安全。
-
-
张硕成;
胡伟
- 《华中三省(湖北、湖南、河南)昆虫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暨全国白蚁防治学术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从堤坝白蚁防治的实际工作中,分析了当前堤坝白蚁防治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归纳了堤坝白蚁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性变化,总结了传统堤坝白蚁防治与城市白蚁防治的区别,认为堤坝白蚁防治一般选择在10月到翌年3月。10月份进入枯水期,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黄金期,有足够的时间清除白蚁危害;10-12月是白蚁采食的高峰期,有利于对白蚁迹象的查找;白蚁成年巢会在每年的11月份左右培育出大量的繁殖蚁,在翌年4-5月进行分飞传播,此期间防治,可消灭繁殖蚁,阻止危害蔓延。堤坝白蚁的防治工作,应根据危害程度,分成“防”与“治”两个层次。防,就是通过药物对1-4年的幼年巢进行灭杀,因为这一巢龄段的白蚁群体小,活动范围小,巢穴浅,蚁路短,难以查找,灌浆也难以灭杀。治:就是要通过挖巢和灌浆措施彻底清除成年巢,还原堤坝的密实结构,因为药物虽能灭杀蚁群,但其巢穴和蚁道仍存留在堤坝内,安全隐患犹在。堤坝工程不断得到加高培厚和除险加固建设,在一些从事水利工作的同志,特别是一些领导同志的心里,认为白蚁隐患已经被消除,放下了安全防范意识,甚至存在侥幸心理,宁可在汛期被动防守,不愿在平时主动除患。水利工作者必须了解堤坝白蚁的危害特点,认清蚁患蚁害,掌握除险方式,才能真正确保堤坝安全。
-
-
张硕成;
胡伟
- 《华中三省(湖北、湖南、河南)昆虫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暨全国白蚁防治学术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从堤坝白蚁防治的实际工作中,分析了当前堤坝白蚁防治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归纳了堤坝白蚁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性变化,总结了传统堤坝白蚁防治与城市白蚁防治的区别,认为堤坝白蚁防治一般选择在10月到翌年3月。10月份进入枯水期,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黄金期,有足够的时间清除白蚁危害;10-12月是白蚁采食的高峰期,有利于对白蚁迹象的查找;白蚁成年巢会在每年的11月份左右培育出大量的繁殖蚁,在翌年4-5月进行分飞传播,此期间防治,可消灭繁殖蚁,阻止危害蔓延。堤坝白蚁的防治工作,应根据危害程度,分成“防”与“治”两个层次。防,就是通过药物对1-4年的幼年巢进行灭杀,因为这一巢龄段的白蚁群体小,活动范围小,巢穴浅,蚁路短,难以查找,灌浆也难以灭杀。治:就是要通过挖巢和灌浆措施彻底清除成年巢,还原堤坝的密实结构,因为药物虽能灭杀蚁群,但其巢穴和蚁道仍存留在堤坝内,安全隐患犹在。堤坝工程不断得到加高培厚和除险加固建设,在一些从事水利工作的同志,特别是一些领导同志的心里,认为白蚁隐患已经被消除,放下了安全防范意识,甚至存在侥幸心理,宁可在汛期被动防守,不愿在平时主动除患。水利工作者必须了解堤坝白蚁的危害特点,认清蚁患蚁害,掌握除险方式,才能真正确保堤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