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锂电池组

锂电池组

锂电池组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3年内共计3029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公路运输、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7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641367篇;相关期刊112种,包括物流工程与管理、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黑龙江科技信息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6年中国浮空器大会、2015年第七届中国电池技术创新(上海)论坛暨充换电技术高峰论坛、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13届青年学术会议等;锂电池组的相关文献由4660位作者贡献,包括施向东、张智、赵小亮等。

锂电池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7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41367 占比:99.97%

总计:641550篇

锂电池组—发文趋势图

锂电池组

-研究学者

  • 施向东
  • 张智
  • 赵小亮
  • 周孝健
  • 易兵兵
  • 杨运
  • 任士界
  • 朱靓
  • 关成善
  • 宗继月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赵斌; 李昊
    • 摘要: 锂电池组的SOC估算是纯电动汽车剩余里程估计与能量管理的基础,也是电池管理系统的基础工作。卡尔曼滤波算法便于实现实时估计、能更好地适应电动汽车剧烈变化的工况而被广泛使用。为获得基于卡尔曼滤波算法的锂电池组SOC估算的影响因素,文章以磷酸铁锂电池组为研究对象,建立锂电池组的PNGV状态空间模型,并设计了EKF算法和UKF算法。在ADVISOR工况放电数据下,分别估算了锂电池组的SOC,分析了影响锂电池组滤波器滤波性能的因素。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卡尔曼滤波算法相关参数初值的选择对SOC估算精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 郑征; 王肖帅; 李斌; 黄涛; 李佩柯
    • 摘要: 为了解决锂电池组由于电池单体在制造工艺等方面的差异所引起的单体电压不一致性问题,本工作提出一种可以实现多种均衡类型的均衡方案,该方案由基于三绕组变压器的主动均衡拓扑以及与之对应的自适应交错控制策略组成,可控制能量在不同均衡对象之间灵活地转移以及根据电池组所处的状况实时调节均衡类型,使均衡电路始终在最佳状态下工作,实现电池组的快速均衡。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均衡方案能有效解决电池组不一致性问题,且具有较快的均衡速度。
    • 吴世清
    • 摘要: 目前已实施的锂电池系列标准1)GB 19521.11-2005《锂电池组危险货物危险特性检验安全规范》。规定了锂离子电池或电池组危险货物的要求、试验和检验规则。适用于锂离子电池或电池组危险货物危险特性的检验。2)GB/T 23365-2009《钴酸锂电化学性能测试首次放电比容量及首次充放电效率测试方法》。规定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首次放电比容量及首次充放电效率的测试方法。适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
    • 王浩; 曹珊珊; 苏俊豪; 徐海涛; 王震; 郑加金; 韦玮
    • 摘要: 锂离子电池是当今最通用的储能技术之一,锂电池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一直是业界追求的目标,因此准确监控电池安全状态显得尤为重要.锂电池内部的热失控是一切锂电池安全问题的根源,为克服目前锂电池组温度测量系统测温精度不高,较高温度下长时间工作稳定性不足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包层光纤布拉格光栅(FBG)的准分布式锂电池组温度监测系统.通过搭建4通道16个双包层FBG点位对18650锂电池组进行温度场及鼓包形变监测,结果表明在0—450°C的温度条件下可以精确确定由短路等问题产生异常温度升高的点位,相应温度灵敏度为10 pm/°C,分辨率达0.1°C,并且贴于锂电池壳体表面的双包层FBG还可以监测电池壳体表面出现的鼓包形变现象,其纵向压力应变灵敏度达142 pm/N.本文的双包层FBG准分布式锂电池组温度场监测系统既可以保证高精度的温度、形变测量,同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表明本文的研究工作有望为锂电池组的安全监测和使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与实验依据.
    • 黄其庆; 张红军
    • 摘要: 当今,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中国是能源消耗大国,解决化石能源紧缺问题、高效利用能源势在必行。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因其绿色环保、能量密度高、无记忆效应、充放电循环寿命长的特点,在各行各业得到普遍推广与应用,如智能机器人、家电数码产品、电动汽车、新能源储能、电动园林工具等领域。文章基于锂电池组设计故障,从结构设计、BMS系统两个方向展开分析,以理论、实验数据形式呈现问题,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以期为开发设计人员提供参照。
    • 汪龙飞; 罗燕; 刘根战; 杨侠; 王金山; 曹吉胤
    • 摘要: 锂电池适宜的工作环境温度最高为50°C左右,有效的控制电池组温度是新能源汽车行业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采用Fluent流体力学计算方法,建立液冷散热锂电池组三维仿真模型。在1 C、3 C放电倍率下,对不同流道结构的电池组进行流-固耦合仿真,结果表明:U型流道电池最高温度比串型和双串型分别降低了2.79、0.69 K;对U流道结构,截面形状长宽比为9∶4、4∶1和1∶1的电池进行散热仿真,截面形状长宽比为1∶1比9∶4、4∶1分别降低了4.09、2.89 K。研究结果验证了流道结构会影响电池组冷却性能,为锂电池组流道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
    • 周建泉; 李彩林; 陈礼文; 林军
    • 摘要: 旁路开关是卫星电池配套器件,连接在各电池之间,对故障电池进行切除和保护,保证整个电池组的正常工作,其可靠性将影响电池组的可靠性,要求旁路开关可靠性不低于0.9993。本文基于GJB/Z299C,采用元器件应力分析的可靠性预计法来计算开关本体的失效率,再通过失效率的指数分布,计算出旁路开关的可靠度,结果满足可靠性指标要求。
    • 杜柏林; 张甫仁; 李世远; 张林
    • 摘要: 目的为了解决锂电池组在放电倍率为2.5 C,环境温度为308.15 K下工作时,其最高温度、最大温差可能超过适宜温度的情况。方法建立基于复合相变材料(CPCM)/液冷复合的电池组散热模型,首先通过实验测得锂电池单体相关性能参数,然后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讨论CPCM厚度对电池组散热性能的影响。分析得出当CPCM厚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单一的相变材料冷却方式不能将电池组最高温度控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因此提出CPCM/液冷复合散热方式,以复合相变材料厚度、液冷通道间距、液体流速为设计变量,电池组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差为优化目标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结果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电池组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差分别为316.88K和0.30K,满足设计要求,但相变材料在相变过程中存在泄露的风险。结论相较于单一的相变材料冷却方式,优化后的复合冷却模型能够大幅度降低电池组的最高温度,同时将最大温差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在保证散热模型最外层包装结构具有较高导热性的同时也要加强其结构设计,防止相变材料泄露。
    • 方位
    • 摘要: 一台DYSON(戴森)V8锂电吸尘器,开机后指示灯亮,但电机不转。用手拨动吸尘器的风扇叶片,卡死无法转动,判断电机轴承缺少润滑油。先拆下外壳螺丝,向下稍用力即可取下锂电池组件,如图1所示。
    • 李晟延; 马鸿雁; 窦嘉铭; 王帅
    • 摘要: 针对锂离子电池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难以预测的问题,提出应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选取影响因素和秃鹰算法(bald eagle search,BES)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的SOC预测模型。首先,采用PCA筛选出主成分特征值较大的因素后,将其组成多输入样本集合;其次,利用秃鹰搜索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不断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惩罚系数C、核函数g,建立PBESLS-SVM预测模型;最后,应用某储能设备历史数据,采用GA-BP、BES-SVM和PBES-LS-SVM等模型分别对锂离子电池组的完整放电过程数据集与部分放电过程数据集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SOC预测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减小至1.79%、1.30%和3.39%。与其余预测模型相比,PBES-LS-SVM模型预测精度高、预测时间短,具备良好的收敛性、泛化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