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铥激光

铥激光

铥激光的相关文献在2006年到2022年内共计104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肿瘤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219990篇;相关期刊52种,包括临床外科杂志、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微创泌尿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2年全国咽喉器官疾病暨小儿耳鼻咽喉专题学术会议、第九届全国ERCP学术研讨会暨2016消化内镜新技术论坛等;铥激光的相关文献由340位作者贡献,包括孙晓文、夏术阶、陈保春等。

铥激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7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19990 占比:99.96%

总计:220079篇

铥激光—发文趋势图

铥激光

-研究学者

  • 孙晓文
  • 夏术阶
  • 陈保春
  • 史庆路
  • 姚育成
  • 张建华
  • 柯坤彬
  • 申吉泓
  • 黄楚云
  • 何宗海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钟辛; 李方; 李冠奕; 许晖; 吴上超; 牛文斌; 杨增祥; 袁源湖
    •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尿道铥激光整块切除术与电切术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9年1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入院治疗的膀胱癌患者82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运用铥激光整块切除术,对照组运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比较观察组、对照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复发率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冲洗所需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升高,但对照组IL-6、IL-10、TNF-α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铥激光整块切除术与电切术均可用于非肌层膀胱肿瘤的治疗,铥激光整块切除术后并发症较低,对炎症因子水平影响较小,术后复发率较低。
    • 黄新凯; 赖海标; 熊亚琴
    • 摘要: 目的探讨经尿道铥激光前列腺剜除术(TmLRP)后尿失禁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1月31日该院收治的采用TmLRP治疗的12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出血情况、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尿失禁发生情况、失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情况等。结果127例患者术后发生尿失禁31例,12周后痊愈29例。剜除时间大于100 min、失血量大于2.5 g/dL是术后尿失禁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剜除时间长、失血量大是TmLRP术后发生尿失禁的独立影响因素,需要有经验的专业医师操作,并训练加快剜除速度并有效止血以减少失血量。
    • 陈华; 宋乐明; 刘泰荣; 朱贤鑫; 黄永明
    • 摘要: 目的探讨智能控压输尿管软镜联合铥激光治疗孤立肾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9例接受智能控压输尿管软镜联合铥激光治疗的孤立肾UTU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病理及复发情况。结果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未出现大出血、输尿管穿孔或撕裂、肾破裂、严重感染等并发症。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7例患者为低级别非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2例为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随访期间,2例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均出现局部复发,其中1例为术后6个月复发,另1例为术后8个月复发,均再次予以铥激光治疗。7例低级别非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患者中仅有1例在术后18个月出现膀胱内复发,予以膀胱肿瘤电切治疗并在术后配合膀胱灌注化疗,另外6例患者最长随访时间为39个月,均未见出现肿瘤复发。结论智能控压输尿管软镜联合铥激光治疗孤立肾UTUC疗效确切,特别是对低级别非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徐磊; 陶凌松; 程龙
    • 摘要: 目的探讨经尿道铥激光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的手术技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9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7例行经尿道铥激光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Thu-ERBT)者为Thu-ERBT组,37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PKRBT)者为PKRBT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肿瘤复发率以及病理检查结果。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完成。Thu-ERBT组术中无闭孔神经反射和膀胱穿孔发生;PKRBT组有9例发生闭孔神经反射现象,其中4例导致膀胱穿孔。两组在留置尿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病理有无肌层组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u-ERBT术具有精确切割、瘤体标本完整、无闭孔神经反射、病理分期准确等优点,可以作为治疗浅表膀胱肿瘤有效的方法让患者从中获益。
    • 游成宇; 彭磊; 韦堂墙; 王辉; 王安果
    •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经尿道铥激光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膀胱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搜集国内外有关经尿道铥激光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11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质量评价、提取数据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研究,共计1273例患者.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经尿道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相比,经尿道铥激光切除术能明显减少手术时间(MD=–10.36,95%CI:–19.28~–1.44,P=0.02)、术中出血量(MD=–24.66,95%CI:–36.63~–12.68,P<0.001)、 术后膀胱冲洗时间(MD=–30.51,95%CI:–45.06~–15.95,P<0.001)、尿管留置时间(MD=–2.42,95%CI:–3.57~–1.27,P<0.001)及住院时间(MD=–2.32,95%CI:–3.16~–1.47,P<0.001),有效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RR=0.09,95%CI:0.04~0.20,P<0.001).但在1年复发率上两种手术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4,95%CI:0.62~1.14,P=0.27).结论 目前证据表明,经尿道铥激光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在安全性及疗效方面均优于经尿道电切术.但受纳入研究数量及质量限制,上述结论仍需大样本高质量研究进行验证.
    • 丁蕾蕾; 贾程普; 焦月; 张澍田
    • 摘要: 目的 分析比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中应用1940 nm铥激光联合高频电刀与单独应用高频电刀治疗食管早癌或癌前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因诊断食管早癌或癌前病变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中心接受ESD治疗的54例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根据ESD术中是否应用1940 nm铥激光分为铥激光组(n=26)和高频电刀组(n=28).通过分析操作时间、切除速度、整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评价1940 nm铥激光在食管ESD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54例操作均成功,整块切除率均100%,铥激光组及高频电刀组的完全切除率分别为88.5%和82.1%、治愈性切除率分别为80.8%和75.0%、切除面积分别为(27.37±20.17)cm2和(22.19±12.22)cm2、操作时间分别为(68.04±31.59)min和(82.89±45.04)m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铥激光组的切除速度为(44.03±33.25)mm2/min,高于高频电刀组[(28.97±18.09)mm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铥激光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6%,明显低于高频电刀组(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限于食管上皮层M1的食管病变,铥激光组及电刀组的切除速度为(50.67±41.53)mm2/min,高于高频电刀组[(22.38±5.91)mm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早癌或癌前病变ESD治疗中应用1940 nm铥激光联合高频电刀相较于单独应用高频电刀的安全性、有效性具有一定优势.
    • 李晶磊; 马宇杰; 刘会锋
    •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尿道铥激光汽化切除术联合高选择膀胱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高龄、高危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8年3月高龄、高危浸润性膀胱癌患者45例,其中大多数患者无法耐受全膀胱切除的手术创伤、风险及并发症,少数患者主观不愿切除膀胱;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观察组)和B组(对照组).A组采用经尿道铥激光切除术联合高选择性膀胱动脉化疗栓塞术,B组采用单纯铥激光切除术.两组术后采用相同膀胱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总量、肿瘤切除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总时间.随访2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生存率,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术前、术后病理分期及分级情况.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小于B组术中出血量,A组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比B组相对应的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和住院天数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肿瘤分期下降的比例为31.8%,病理分级下降的比例为22.7%,B组中未发现病理降期、降级情况.结论 经尿道铥激光汽化切除术联合高选择膀胱动脉化疗栓塞术是治疗高龄、高危浸润性膀胱癌的一种可选择、有效的保留膀胱的治疗方法,可降低肿瘤复发率,延长RFS并可使部分肿瘤降期、降级.
    • 张兆林; 吴玉婷; 袁源湖; 伍耿青; 张国玺
    • 摘要: 目的 报告经peel-away鞘输尿管镜下铥激光治疗小儿膀胱尿路上皮癌1例,并结合文献探讨儿童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诊治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19年8月收治的1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确诊为膀胱肿瘤后,于全麻下行经peel-away鞘输尿管镜下铥激光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并随访其复发情况.结果 患儿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20 min,术中估计出血量约5 ml.术后病理诊断:膀胱低级别非肌层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术后定期膀胱灌注化疗,随访16个月,肿瘤无复发,尿道无狭窄.结论 经peel-away鞘输尿管镜下铥激光治疗小儿膀胱低级别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安全可行.
    • 王俊; 杨登科; 郭志新; 潘天然; 吴洪磊
    • 摘要: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铥激光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23例局限性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41~75岁,左肾肿瘤10例、右肾肿瘤13例,肿瘤直径1.1~3.4 cm,R.E.N.A.L.评分4~7分,零缺血指数0.8~7.0.23例患者均采用后腹腔镜零缺血铥激光肾部分切除术.结果 23例患者中,20例在不阻断肾动脉的情况下完成后腹腔镜铥激光肾部分切除术,3例因创面出血明显而阻断肾动脉后切除肿瘤,并用倒刺线缝合创面.肿瘤切除时间12~25 min,平均(17.2±3.3)min;术中出血量40~200 ml,平均(114.0±54.5)ml;术后第1天创口引流量60~260 ml,平均(149.1±62.7)ml.术后住院时间4~7 d,平均(5.7±1.0)d.术前血肌酐36~102 mmol/L,平均(63.6±20.3)mmol/L;术后1个月血肌酐44~126 mmol/L,平均(72.4±21.8)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未发生继发性出血、感染、漏尿等严重并发症.术后病理提示肾透明细胞癌15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嫌色细胞癌2例、乳头状肾细胞癌4例,所有切缘均阴性,术后随访18个月均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 后腹腔镜联合铥激光肾部分切除术具有出血少、肾功能损伤小、肿瘤切除彻底等优点,为体积较小的局限性肾肿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零缺血的手术方式.
    • 申宵茹; 高海涛; 蒙春杨; 刘峻泽; 杜浩文; 胡强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经尿道铥激光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等数据库中有关经尿道铥激光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对照研究,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将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不同时间节点的复发率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总共纳入17篇文献,包含224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铥激光组的术中出血量低于等离子电切组(MD=-13.78,95%CI:-18.38~-9.18,P<0.001),术后住院时间(MD=-1.68,95%CI:-2.39~-0.96,P<0.001)、导尿管留置时间(MD=-1.07,95%CI:-1.51~-0.63,P<0.001)及膀胱冲洗时间(MD=-14.21,95%CI:-16.72~-11.70,P<0.001)均短于等离子电切组,闭孔神经反射(OR=0.06,95%CI:0.03~0.12,P<0.001)、膀胱穿孔(OR=0.12,95%CI:0.04~0.32,P<0.001)及膀胱刺激征(OR=0.28,95%CI:0.09~0.90,P<0.001)发生率均低于等离子电切组。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54,95%CI:-3.66~4.75,P=0.800)。两组术后1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2,95%CI:0.59~1.15,P=0.250);术后2年复发率比较,铥激光组低于等离子电切组(OR=0.60,95%CI:0.40~0.92,P=0.018)。结论经尿道铥激光手术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及膀胱冲洗时间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闭孔神经反射、膀胱穿孔、膀胱刺激征及术后2年复发等方面具有更低的发生率,疗效优于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