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铜铅分离

铜铅分离

铜铅分离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208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冶金工业、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9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308123篇;相关期刊39种,包括金属矿山、现代矿业、中国矿业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2河南省有色金属学术年会、2011年中国选矿学术高峰论坛、第六届全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学术会议等;铜铅分离的相关文献由503位作者贡献,包括陈代雄、杨建文、梁溢强等。

铜铅分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9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08123 占比:99.94%

总计:308316篇

铜铅分离—发文趋势图

铜铅分离

-研究学者

  • 陈代雄
  • 杨建文
  • 梁溢强
  • 艾光华
  • 陈昌才
  • 宁致强
  • 张世银
  • 张行荣
  • 曾惠明
  • 杨俊存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学科

年份

    • 李恒; 陈勇; 张世银; 阳建国
    • 摘要: 陕西某金矿金品位为5.78 g/t,伴生有价低品位银、铜、铅、硫,其含量分别为6.75 g/t、0.22%、0.28%、3.05%。为高效回收金及伴生低品位有价组分,在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采用混合浮选—抑硫—铜铅分离的选矿工艺,获得了Au品位为22.46 g/t、Ag品位117.39 g/t、Pb品位13.30%,Au回收率23.55%、Ag回收率6.06%、Pb回收率为66.73%的铅金精矿;Cu品位为22.95%、Au品位486.36 g/t、Ag品位328.41 g/t, Cu回收率为87.45%、Au回收率72.92%、Ag回收率42.01%的铜金精矿;S品位为49.76%,S回收率为68.46%的硫精矿。研究结果为该金矿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 徐述武; 龚明辉; 聂祖明; 吴忠仙; 郑宇光; 李宗泰
    • 摘要: 针对硫化铜铅矿物浮选分离困难的问题,本文从无机抑制剂、有机抑制剂、组合抑制剂和新型抑制剂4个方面对当前方铅矿抑制剂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述。长远来看,药剂的组合使用以及研发新型高效绿色的抑制剂仍是未来硫化铜铅矿物浮选分离的主攻方向。
    • 宋涛; 梁溢强; 阚赛琼
    • 摘要: 以云南某铜铅硫化矿为研究对象,开展铜铅分离的浮选试验研究工作。矿石原矿Cu品位0.36%,Pb品位2.21%,伴生有价元素Ag品位12.5 g/t。在研究了该矿石化学成分与矿物组成的基础上,采用“铜铅混选-铜铅分离”的工艺,最终得到铜精矿含铜25.41%,铜回收率81.08%;铅精矿含铅61.13%,铅回收率91.15%,精矿中的银总回收率83.34%,实现了铜、铅、银的有效回收。研究成果表明,铜铅矿石或者铜铅锌矿石采用该技术可以实现铜、铅矿物的有效分离。
    • 郭芸杉; 朱艳芬; 刘遍洲; 李光茜; 田小松; 周仕庆; 赵继春
    • 摘要: 为获得较好的铜铅分离效果,以CMC∶水玻璃∶亚硫酸=1∶2∶5的比例配成铅组合抑制剂,通过抑制剂种类及用量、抑制剂搅拌时间、石灰用量和丁基黄药+丁铵黑药用量试验,确定云南某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的铜铅混合浮选产出的混合精矿分离浮选的最优试验条件。在此条件下开展闭路试验,获得了铜品位24.11%,铅品位1.77%,铜回收率96.31%,铅回收率6.17%的铜精矿和铅品位31.82%,铜品位1.09%,铅回收率93.83%,铜回收率3.69%的铅精矿,实现了铜铅的高效分离。
    • 王丞; 严川明; 罗文成; 朱恩领; 陈昌才
    • 摘要: 青海某选厂生产的铜铅混合精矿主要矿物为方铅矿与黄铜矿,采用常规药剂难以实现铜铅的有效分离,较难获得合格的铜精矿和铅精矿。针对此情况,采用新型铅抑制剂EF-1301进行“一次粗选—两次精选—两次扫选”浮铜抑铅分离流程,获得的铜精矿品位为22.38%、回收率为88.24%,铅精矿品位为68.42%、铅回收率为99.87%,实现了铜铅混合精矿中铜和铅的有效分离,获得了合格铜精矿和铅精矿。
    • 王刚; 于云龙; 马波; 王倩; 曹欢
    • 摘要: 对内蒙古某复杂多金属铅铜锌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和选矿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有价元素为Cu、Pb、Zn、Ag,铜铅锌各矿物间相互交代、包裹,其中方铅矿与黄铜矿为包裹关系,且被包裹的方铅矿粒度不均匀;方铅矿与闪锌矿多为连生关系,两者之间接触面比较光滑平直,较容易解离,银矿物则共伴生于这些金属矿物之中,因此采用铜铅混浮-铜铅分离-尾矿选锌的工艺流程。最后共获得3种精矿产品,铜精矿中Cu、Ag品位分别为18.41%、594.82 g/t,回收率分别为86.53%、25.30%;铅精矿中Pb、Ag品位分别为62.70%、428.05 g/t,回收率分别为85.01%、54.62%;锌精矿中Zn、Ag品位分别为28.12%、165.75 g/t,回收率分别为59.99%、4.80%;银总回收率达到84.72%,实现了矿石中有价元素的综合回收。
    • 刘珊珊; 杨锋; 朱启象; 康志强; 单纯希
    • 摘要: 福建某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中铜、铅、锌矿物共生关系密切,矿石成分及结构复杂。针对矿石特点,采用优先浮铜工艺流程,并开展了可选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新型捕收剂Dy优先浮铜,获得了铜品位为22.44%、铜回收率为86.55%的铜精矿指标;采用新型捕收剂BN_(12)进行铅浮选,获得了铅品位为35.72%、铅回收率为69.54%的铅精矿指标;采用石灰、硫酸铜、丁黄药进行锌浮选,获得了锌品位为46.84%、锌回收率为80.32%的锌精矿指标。试验指标较为理想,为该多金属硫化矿提供了较合理的选矿工艺流程。
    • 段胜红; 杨炤峰; 姜亚雄
    • 摘要: 在含金铜铅混合精矿分离时,除了考虑铜铅分离效果外,金、银在产品中的走向分布对选矿技术经济指标也有较大的影响。以云南某复杂含金铜铅混合精矿为试验对象,在确保铜、铅浮选指标相近的情况下,采用抑铅浮铜方案,在最佳的工艺条件下,获得了铜品位为22.82%、含铅5.63%、含金71.97 g/t、含银596.39 g/t,铜回收率为89.66%、金回收率为93.17%、银回收率为28.33%的铜精矿,以及铅品位为75.43%、含铜2.80%、含金4.61 g/t、含银1 136.51 g/t,铅回收率为91.79%、金回收率为6.83%、银回收率为71.67%的铅精矿,与现场生产相比,选别指标较好,铜精矿金含量提高了17.95 g/t、金回收率提高了23.83个百分点,大大提高了选矿厂的技术经济指标,同时也为选厂的技术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 谢峰; 黄恩铭; 李博; 杨芳; 宋宝旭
    • 摘要: 针对青海某低品位铅锌矿床中的伴生铜资源,采用“铜铅混合浮选-铜铅分离”的工艺流程,铜铅混合浮选采用25~#黑药作为捕收剂,在弱碱介质下实现了铜铅矿物的高效同步富集,铜铅分离首先采用活性炭脱药,然后采用浮铜抑铅的工艺流程,选择羧甲基纤维素和水玻璃组合做铅矿物抑制剂,Z-200作为铜捕收剂,实现了铜铅浮选分离,最终在原矿铜品位0.12%的情况下,获得了铜品位24.56%的铜精矿,铜总回收率达到了75.92%,实现了低品位铅锌矿床中伴生铜资源的高效利用。
    • 聂琪; 戈保梁; 陈正云; 祁磊; 董娟
    • 摘要: 本论文针对某复杂氧硫混合多金属矿石进行了选矿实验,原矿含Cu 3.66%,Pb 1.78%,Au 0.99 g/t,Ag 75.34 g/t,且铜、铅均以硫化、氧化两种形式存在,这为铜、铅的回收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本研究在磨矿细度90% -0.074 mm的条件下,经一次粗选一次扫选的浮选流程,分别得到氧化铜铅混合精矿及硫化铜铅混合精矿后,将所得的混合精矿分别进行处理以实现铜铅分离.硫化铜铅混合精矿采用一粗三精两扫的浮选流程,以Z-200为捕收剂,Na2SO3+CMC+水玻璃作为组合抑制剂,得到的铜精矿品位24.61%,回收率68.65%,铜精矿含铅4.60%,金6.29 g/t,银376.29 g/t,所得铅精矿品位51.98%,回收率42.34%,其中铅精矿含铜5.04%,金3.1 g/t,银106.89 g/t的浮选指标.将氧化铜铅混合精矿采用氨浸法浸出铜,在浸出剂浓度2.5 mol/L,液固比2:1的条件下,浸出3h后,铜的浸出率达53.5%.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