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金融素养

金融素养

金融素养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482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农业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80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0282篇;相关期刊285种,包括合作经济与科技、农村经济与科技、现代商业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11届农村金融论坛等;金融素养的相关文献由717位作者贡献,包括胡振、孔荣、罗荷花等。

金融素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80 占比:4.46%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0282 占比:95.52%

总计:10764篇

金融素养—发文趋势图

金融素养

-研究学者

  • 胡振
  • 孔荣
  • 罗荷花
  • 刘婷婷
  • 吴卫星
  • 吴锟
  • 于恩锋
  • 何学松
  • 邢大伟
  • 雷汉云

金融素养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飞鸣; 徐晓萱; 刘小春
    • 摘要: 结合我国农村“值守”群体;的特性,在金融素养测评框架(PISA)、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SLA)的基础上,构建针对我国农村“值守”群体的金融素养与可持续生计能力测评框架。利用江西省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农村“值守”群体金融素养对其可持续生计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农村“值守”群体金融素养水平的提高可显著增加其可持续生计能力;金融素养水平的提高会通过提升资产规划意识、购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行为两条作用路径显著正影响其可持续生计能力;在社会事业发展较好的农村,有子女户、从业类型丰富户、非一般户的农村“值守”群体,金融素养对其可持续生计能力的正影响边际效应更高。最后结合实际提出了提升农村“值守”群体金融素养的可行性建议。
    • 吴淼; 马良
    • 摘要: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国民金融意识的逐渐成熟,金融素养在国民文化素质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体现在金融素养影响着个人和社会经济上。为了探究金融素养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首先,通过对金融素养测度方法的分析,明确金融素养的概念、探究其外在表现;其次,总结我国居民金融素养的现状,对我国居民金融素养现状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现状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另外,探究影响我国居民金融素养的因素及金融素养带来的效应;最后,为提升我国居民金融素养的政策制定提供建议。
    • 李孙博闻; 刘畅; 付子绪; 袁天琪
    •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以来,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金融扶贫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而金融素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经济主体的金融行为。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本文对农村农户的金融素养水平进行了系统测度,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共因子来构建农户金融素养指数模型,计算出金融素养得分,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农户金融素养与其自身各方特征的关联性,得出农户金融素养同其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资产规模和职业类别显著相关,并通过分析有序变量和分析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特征,总结回归结果,得出了部分结论,最后从金融教育、差异化发展等方面提出了乡村振兴的有效策略。
    • 赵丽君; 刘琳琳; 李奕诺
    • 摘要: 校园贷是在互联网背景下,主要针对大学生消费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贷款形式。对于大学生来说,可以满足自己金融方面的需求,同时对于社会来说,是互联网金融体系发展的一种体现。本文通过研究校园贷视阈下大学生金融素养的培养途径,探讨如何有效地提高大学生金融素养能力,同时在大学生群体当中树立和宣传信息安全金融意识,培养大学生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大学生分辨金融风险的能力,控制校园贷金融风险,做好个人金融管理。
    • 杨玲玲; 高紫薇; 刘馨泽
    • 摘要: 大学生是构成我国金融消费市场的潜在主体,提升其金融素养十分重要。文章以云南省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设计了调查问卷,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金融教育促进了其金融素养的提升;学科专业、消费水平、家庭收入等差异性使得金融教育对其金融素养水平的影响呈现出异质性特征。最后文章从三个角度提出了对策:金融教育要杜绝性别歧视;重点提高非财经类大学生的金融素养水平以及引导大学生培养正确的金融观念。
    • 赵立业; 吴卫星
    • 摘要: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4年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金融素养指标,分析金融素养对代际收入流动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结果表明,金融素养能够降低父代收入对子代的影响,促进代际收入流动;通过影响创业活动和负债倾向,金融素养对农业户口和低收入群体作用效果更明显。在教育不平等背景下,金融素养能缓解由教育结果不平等引起的代际收入持续性。提高金融素养是促进低收入群体代际流动,实现共同富裕的一条途径。
    • 吴玥玥; 宋恒
    • 摘要: 中国的财富差距已经大于收入差距,而合理的金融资产配置是缩小财富差距的重要工具。但是目前中国家庭在金融市场上的参与度较低,急需探究影响参与度低的因素。文章选用2013年和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构建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金融素养对城镇家庭风险资产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有较好的金融素养显著促进了家庭对风险资产的投资,而一般金融素养和好金融素养对风险资产参与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 吴锟; 王沈南
    • 摘要: 本文基于CFPS2018数据,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研究了认知能力对居民金融素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居民的认知能力能够显著地正向影响其金融素养;认知能力在居民之间存在群体性差异,即学历越高的人认知能力越高,女性的认知能力低于男性,高年龄组人群的认知能力低于低年龄组人群;使用互联网学习是居民认知能力影响其金融素养的重要渠道之一。研究结论表明,为了提高全社会的金融素养,有必要加强对居民认知能力的训练,并且这种训练需要考虑群体的差异性。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有助于社会内生性提高金融素养
    • 刘慧婷
    • 摘要: 通过深入研究金融素养助推农户数字金融使用行为的影响机理,从农户金融素养水平较低、金融机构的数字金融产品难以理解、农村金融基础设施较薄弱等方面,提出金融素养助推农户数字金融使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 张梦林; 李国平; 侯宇洋
    • 摘要: 防范返贫风险、巩固脱贫成果是顺利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内在要求。金融素养是重要的内生发展动力之一,从金融服务需求方的视角探讨金融素养如何降低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对于实现农村家庭稳定脱贫无疑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借鉴贫困脆弱性理论,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库(CHFS)的微观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法考察了金融素养对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以及信贷机制、资产机制和保险机制三种机制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金融素养能够降低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金融素养水平每提高1%,会导致贫困脆弱性减少0.11%;金融素养的减贫效应在西部地区家庭远高于东部地区家庭、在女性户主家庭远高于男性户主家庭,且在收入越高的家庭越显著;就作用机制而言,金融素养可以通过提升正规信贷可得性、促进家庭资产积累和增加商业保险购买等渠道发挥防范返贫作用,Bootstrap检验结果表明,三种作用渠道的中介效应大小依次为:资产机制(29.18%)>保险机制(4.68%)>信贷机制(2.61%);社会资本对金融素养调节作用,对于社会资本匮乏的农村家庭,金融素养的防范返贫作用更显著。因此,在实施金融减贫措施的过程中,应注重培育农村家庭金融素养,盯住弱势群体、提高金融教育针对性,从而激发农村家庭内生发展动力,发挥金融素养防范返贫风险作用;同时,大力推进普惠金融建设,使得金融素养与普惠金融“双剑合璧”,构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