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盏菊
金盏菊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204篇,主要集中在园艺、中国文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4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6256篇;相关期刊122种,包括科学咨询、科技信息、食品安全导刊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四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与健康论坛暨2008年学术年会、第四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等;金盏菊的相关文献由382位作者贡献,包括范春辉、高雅琳、刘菲菲等。
金盏菊
-研究学者
- 范春辉
- 高雅琳
- 刘菲菲
- 卢先明
- 周志宏
- 张宝洪
- 李志华
- 杜波
- 王兵
- 郑佳
- 刘家女
- 周启星
- 张颖超
- 罗红艺
- 任丽萍
- 刘春
- 原红娟
- 周游
- 夏雪
- 姜文娟
- 孙向阳
- 孙素琴
- 尉淑珍
- 常敏
- 幸奠权
- 张明
- 张晓军
- 张璐
- 张雪平
- 徐小慧
- 徐德彬
- 曾林英
- 曾钢
- 曾长立
- 李士美
- 李姗姗
- 李海梅
- 沈夏淦
- 王丹
- 王宝根
- 王月新
- 王洁琼
- 王海英
- 田雪慧
- 石磊
- 罗杰
- 芮茂凌
- 蒋志平
- 薛志成
- 贾双双
-
-
任擎宇;
靳梦;
商学良;
张秀军
-
-
摘要:
目的本实验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实验验证,拟探讨金盏菊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UniProt、DISGENET等数据库收集并筛选金盏菊活性成分及靶点、AD靶点等信息,构建金盏菊活性成分-靶点-AD网络和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采用Metascape数据库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基于斑马鱼AD模型,通过行为学实验探究金盏菊缓解AD样症状效果,利用脑部凋亡检测、qRT-PCR验证其作用机制。结果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CASP3(caspase-3)、VEGFA、TNF是金盏菊抗AD的关键靶点。体内实验证实了金盏菊抗AD活性,并揭示其作用机制与抗凋亡相关。结论本研究揭示了金盏菊抗AD的多成分、多靶点作用特点,对其改善效果和作用途径进行了验证,为AD防治和金盏菊活性开发提供新思路。
-
-
范春辉;
郑金焕;
刘宏鑫
-
-
摘要:
土壤修复是“十四五”期间国家重点支持的环保领域,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与其他方法相比,植物修复技术整体优势突出,对于土壤重金属的去除净化更为有效。原生质体是植物细胞代谢活动的重要场所,相对于细胞壁而言,原生质体对重金属胁迫的生理响应同样强烈。现阶段,同类植物修复机制研究多从分子生物学层面切入;本研究则从谱学角度展开,初步探究植物原生质体对土壤重金属的反馈信号。以代表性的菊科植物金盏菊为研究对象,通过Pb/Cd胁迫盆栽实验获取金盏菊样本,差速冷冻离心法得到金盏菊原生质体。引入Tessier连续提取-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揭示胁迫强度与Pb/Cd赋存形态的内在关联,结合X射线衍射光谱(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二维相关红外光谱(2D-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识别金盏菊原生质体对Pb/Cd响应的谱学表现。结果表明:金盏菊原生质体可交换态Pb/Cd比例不高,胁迫强度对不同形态Cd含量影响很小。XRD图谱最强信号出现在31.7°(NaCl晶体),同时检测出Pb盐[Pb_(5)(PO_(4))_(3)Cl]和Cd盐(CdS)特征峰。FTIR图谱的3510 cm^(-1)附近强吸收带源于—OH伸缩振动,胁迫过程导致峰形杂乱、峰位偏移;2D-IR结果说明Pb/Cd优先与金盏菊原生质体—OH和C O结合。从XPS图谱可以看出,反应前后原生质体C,O元素结合能有异。C(1 s)结合能略有增加,说明C原子参与了配位反应;O(1 s)峰位有所偏转,暗示含O基团对Pb/Cd的结合包含多种途径。新出现的Pb(4 f)峰源于π电子-Pb的交互作用;胁迫浓度增加导致Cd(3 d)结合能升高,表明Cd具有明显失电子倾向。相关结果可以与前期获得的Pb/Cd/金盏菊细胞壁结合特性互为补充,对于完善同领域的深度和广度、构建植物修复理论和技术体系意义重大。
-
-
温素卿
-
-
摘要:
植物之间也有相生与相克。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自然界,就会发现有些植物如萹蓄、莎草、早熟禾、灯心草等常常独自成群,其他植物则不能与之为邻靠近生长。而有些植物如板栗与油松、杨树与锦鸡儿、金盏菊与月季、牡丹与芍药等彼此在一起生长时则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早在两千年前的古罗马时代,就有人观察到黑胡桃树的附近,其他植物难以生存,后来人们又发现在谷类地里种植蓟,有害于燕麦的生长,仿佛在大自然中,植物之间也有“爱”与“恨”。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
-
韦春媛;
严青
-
-
摘要:
选取龙葵和金盏菊为实验植物,通过温室盆栽实验,探究2种植物对重金属镉耐受性以及在不同土壤镉浓度下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等的变化。结果表明,龙葵和金盏菊都对镉有良好的耐受性。镉对龙葵和金盏菊生长发育有一定程度促进作用,能增加其株高和生物量。金盏菊和龙葵都是镉的高积累植物,地上部分和根部的积累系数均大于1。龙葵的转移系数随着土壤镉浓度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少,最大为3.98;金盏菊的转移系数随着土壤中镉浓度增加而显著减少。
-
-
时宇;
成永燕;
刘芷萱;
刘睿姿;
孙政;
迟梦辰
-
-
摘要:
目的:确定金盏菊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金盏菊中总黄酮含量及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应用中心组合(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响应面实验设计,考察药材与提取溶剂的比例(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对金盏花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根据二项式拟合方程,确定金盏花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药材与溶剂的比例为1∶12,乙醇浓度为68%,提取时间为1.8 h,提取两次。结论:中心组合响应面实验设计能够对金盏菊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筛选。
-
-
李沛檑;
王源;
许越;
王雨;
吴恒梅
-
-
摘要:
为探究百里香在园林作物中适宜的混播方法,以金盏菊和三色堇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百里香浸提液对金盏菊和三色堇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根长、芽长、电导率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百里香浸提液浓度上升时,金盏菊和三色堇的发芽率、发芽势逐渐下降,根长、芽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浓度为0.1000 g·mL-1的浸提液处理显著低于对照组,抑制作用明显.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升高,金盏菊和三色堇种子的相对电导率和MDA逐渐升高.低浓度百里香浸提液对金盏菊和三色堇种子萌发影响较小,高浓度百里香浸提液抑制金盏菊和三色堇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
-
雨兰
-
-
摘要:
夏天说来就来了。夏天是一个文雅娴静的小姑娘,她尾随着一朵俏丽的金盏菊来。她在晶莹的露珠里安然端坐,处变不惊;她在梧桐树的绿荫下优雅地微笑,笑靥迷人;她躲在浓密的葡萄藤下安静地倾听星星的私语,欣然自得。夏天是一个沉默含蓄的小姑娘,她跟随着一缕清风来。
-
-
赵俊
-
-
摘要:
和谢炯结缘还是在2017年的莫干山国际诗歌节上。当时,她的一组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其中,有一首就是被收入此次出版的诗集《黑色赋》中的《金盏菊》。当时,我就颇有惊艳感,因为这种冷静、克制的抒情,让它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
-
-
只德贤;
覃海波;
李建颖
-
-
摘要:
以金盏菊为原料,采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法对微波超声协同提取金盏菊皂苷工艺进行优化,并以ABTS+自由基清除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液料比、乙醇浓度、微波功率和超声时间对金盏菊皂苷提取率的影响显著,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9:1(mL/g),乙醇浓度56%,微波功率410 W,超声时间9.2 min,金盏菊皂苷提取率平均值为21.298 mg/g,与理论预测值相差仅为2.6%,说明由该模型优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靠,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金盏菊皂苷对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均具有良好的清除能力,且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
-
-
金哲;
焦智敏;
宗宪春
-
-
摘要:
金盏菊(Calendula officinalis,L)也称为大金盏菊、山金菊、水涨菊,在植物学领域被分至菊科(Asteraceae),金盏菊属(Calendula).金盏菊属于观赏花卉,一年或两年生,园艺品种较为繁多.叶互生,长圆形.花黄色或橙黄色,花期4~9月,果期6~10月.喜生长于温和、凉爽的气候,怕热、耐寒.原产于南欧、地中海沿岸一带.金盏菊含有丰富的营养以及多种具有重要作用的物质,在食品行业、医药行业、化妆品行业等诸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针对金盏菊中含有的多种重要成分所具有的应用价值进行简要说明,并展开较为全面的探究与总结,以期能够为金盏菊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
-
-
ZHENG Jia;
郑佳;
LU Xian-ming;
卢先明
- 《第四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
| 2013年
-
摘要:
目的:研究金盏菊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依据现行《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方法考察了不同提取方法、展开剂等下的薄层鉴别方法.结果:用硅胶G薄层板,芦丁为对照品,乙酸乙酯-甲酸-水(8:1:1)为展开剂,点样量为2ul,展距8cm-12cm,3%Alcl3试液显色,在105°C加热10min,再置紫外灯(365nm)下检视斑点,分离效果最佳.结论:实验研究为金盏菊制定质量标准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
-
-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测定了武汉市某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及其水解残渣的肥分及重金属含量,研究了污泥水解残渣pH值的变化及其对金盏菊(Calendula of ficinalis L.)发芽率、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水解残渣重金属离子含量远低于我国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值(GB 4284-84),因此残渣的农用是安全的;残渣钾肥含量高,可以作为农用肥料;残渣施用量对金盏菊的发芽率有显著影响,但当残渣含量达到一定比例时,对金盏菊的发芽率影响已无显著差异,为保证一定的发芽率,残渣的掺入量不宜超过4份(体积比);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残渣的pH值下降并趋于中性,对植物的生长不再有明显影响,残渣宜施用于成株,特别是酸性土壤的调理.
-
-
刘家女;
孙挺;
周启星
- 《第四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
| 2007年
-
摘要:
以金盏菊为研究对象,针对人为模拟的Cd污染浓度为30mg/kg的土壤进行化学强化实验,研究金盏菊对Cd的耐性和积累性。结果表明除含有EDTA的处理外,金盏菊的生物量在适宜的SDS和EGTA处理浓度下都有所增加,并且SDS和EGTA还能够增加金盏菊对Cd的积累总量,其中单一加入1.0mmol/kg的EGTA是最有效的强化处理,该植物的地上部所积累的Cd总量均明显高于根部,对Cd污染土壤的提取作用也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