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野牛草

野牛草

野牛草的相关文献在1976年到2022年内共计110篇,主要集中在园艺、植物学、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4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25793篇;相关期刊50种,包括生态学报、北京园林、园林科技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6年中国观赏园艺学术研讨会 、中国草学会草坪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 、中国草学会草坪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等;野牛草的相关文献由218位作者贡献,包括孙振元、钱永强、韩蕾等。

野牛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4 占比:0.36%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25793 占比:99.60%

总计:25896篇

野牛草—发文趋势图

野牛草

-研究学者

  • 孙振元
  • 钱永强
  • 韩蕾
  • 孙彦
  • 牛建忠
  • 王显国
  • 周禾
  • 张蕴薇
  • 杨青川
  • 巨关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佳雨; 焦越佳; 邹博坤; 王欣铭; 褚章彬; 钱永强
    • 摘要: 为有效防除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草坪杂草、提高野牛草建坪质量,以野牛草初建草坪为研究对象,在对杂草谱构成与生物学特性调查的基础上,对不同苗后茎叶除草剂的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野牛草的安全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施药后第15天,灭草松和乙羧氟草醚对阔叶杂草的株防效较高,分别为88.76%和88.30%,苯唑草酮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最高,为90.02%;第30天,苯唑草酮对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的鲜重防效均最高,分别为97.89%和89.51%。二氯吡啶酸对野牛草株高生长影响最小,株高抑制率为7.11%,新生匍匐茎为1.6个;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和精噁唑禾草灵对野牛草生长影响较大,株高抑制率均超过50%,其中精噁唑禾草灵严重抑制新生匍匐茎的形成。综合杂草防效及对野牛草的安全性,以苯唑草酮为野牛草最适除草剂。
    • 吉鑫; 隋国辉; 仇福宁
    • 摘要: 根据机场对飞行区草地的特殊要求,分析飞行区草地的特点,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飞行区生态治理草种优化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果为依据,介绍了遴选野牛草作为飞行区优化用草的过程,阐释了建植与管护飞行区野牛草草坪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深入研究分析野牛草的特性,并根据其在首都机场多年的观测结果,结合野牛草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以及南方广大地区长期栽种的事实,分析认为作为飞行区生态治理中的优化草种,野牛草不但可用于大多数干旱、寒冷的北方机场,而且在高温多雨的南方机场,同样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 乔葭月; 孙熙喏; 屈新月; 王储; 马承泽; 崔会婷; 麻冬梅; 孙彦
    • 摘要: 本研究对29份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Nutt.)Engelm.)种质资源的7个形态特征指标和7个坪用特性指标进行多样性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形态特征和坪用特征普遍存在变异,形态指标变异幅度为8.70%~23.44%,坪用特性指标变异幅度为1.88%~25.27%。形态特征与坪用特性之间存在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叶长、株高、匍匐茎节间长、茎节数、密度、颜色、绿期等因子载荷较大,综合评价BD003,BD007,BD0013,BD019,BD022,BD026,BD027,BD029这8份材料整体表现优良。根据不同利用目标分别进行聚类分析,可依据扩展性分为3个类群,其中,第Ⅱ类群扩展性最强;依据观赏用指标聚类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群属植株低矮型,第Ⅱ类群属植株高大型。本研究结果可为野牛草的品种应用和选育提供理论参考。
    • 马亚云; 薛柳; 腾玥; 刘文; 何宝华; 梁佳宁
    • 摘要: 淡剑贪夜蛾Spodoptera depravata(Butler,1879)是一种分布较为广泛的食叶害虫,对高羊茅、细叶结缕草、黑麦草等草坪草都有很大的危害,在我国南方温湿地带危害尤为严重。近年来,随着北方地区草坪草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在山东、辽宁等地已有发生,该害虫的潜在危害随之增加。本研究通过试验比较淡剑贪夜蛾对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几种主要地被草的取食情况,证明了该害虫能够取食野牛草和涝峪苔草,但取食情况与对照高羊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通过该害虫在被试地被草上的存活率试验,发现淡剑贪夜蛾在野牛草内的存活率与高羊茅无显著差异,验证了淡剑贪夜蛾对野牛草的潜在危害。为北方地区有野牛草的草坪上对淡剑贪夜蛾的防控提供了基础数据。
    • 李智林; 黄可心; 孙彦
    • 摘要: 近年来,土壤盐渍化逐渐成为了影响我国园林绿化和生态环境的严重问题。野牛草作为我国北方极具发展潜质的生态草和草坪草种,从现有的野牛草资源中筛选出耐盐的种质资源,对我国城乡绿化和生态修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实验以29个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Nutt.)Engelm.)种质资源为材料,分析了分蘖期盐胁迫对植株生长率、叶片叶绿素含量、叶枯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后,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枯死率均高于对照,而生长率则低于对照,野牛草植株各指标存在显著的品种间差异。以野牛草植株各指标的相对值作为耐盐性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计算得出,29个参试资源材料的平均隶属度值为0.17~0.66。通过K-Means聚类可得,资源材料BD011聚在第Ⅰ类,其耐盐性最强;资源材料BD006、BD022、BD021聚在第Ⅴ类,其耐盐性最弱。
    • 郭丽珠; 范希峰; 滕珂; 滕文军; 温海峰; 岳跃森; 张辉; 武菊英
    • 摘要: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芽前除草剂氨氟乐灵和氮肥尿素对纯雌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草坪建植的影响。第一次杂草调查结果表明氨氟乐灵处理显著降低野牛草分株的移苗死亡率、对草坪建植初期杂草封杀显著有效,虽然第二次杂草调查结果欠佳,但氨氟乐灵对杂草仍有一定的控制效果,推荐使用浓度在600~1200 g·hm^(-2)。其次,氨氟乐灵和尿素的结合处理提高了纯雌野牛草草坪的生物量、盖度以及降低了杂草总数量和杂草物种数,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氨氟乐灵相较于尿素对纯雌野牛草草坪建植的影响更大。最后,通过聚类分析发现氨氟乐灵和尿素结合处理中A3B2和A2B3的效果相近且最优。
    • 袁红; 王羽玥; 郭爱强; 刘凌云; 范希峰; 武菊英
    • 摘要: 本研究以L_(9)(3^(4))正交实验为基础,对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的ISSR分子标记体系中各因素的最佳用量进行优化,主要包括Taq PCR Mix、引物、模板DNA及引物的退火温度。确定的最佳10μL体系为:5.0μL Mix、40 ng DNA模板、0.6μL引物(1.0μmol/L)及ddH_(2)O补齐。最佳扩增条件为94°C预变性3 min;94°C变性30 s,48°C退火30 s,72°C延伸10 min,共34个循环;72°C延伸10 min;4°C保存。对收集到的39份野牛草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UPGMA聚类将所有材料分为两大类,其中21号材料和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候选雌性野牛草材料的亲缘关系最近,可以作为后续材料扩繁和生产的种质资源。本研究中ISSR体系的探索与优化、遗传多样性分析为野牛草遗传多样性分析工作提供了依据。
    • 邹博坤; 王欣铭; 褚章杉; 黄馨慧; 陈雨峰; 钱永强
    • 摘要: 为探究野牛草对氮素的吸收偏好,提高野牛草全生育期精细化管理水平,以野牛草‘Sundancer’和‘Texoka’为试验材料,以不施氮(N_(0))为对照,设置尿素(N_(1))、硝态氮(N_(2))、铵态氮(N_(3))和硝铵1∶1混合(N_(4))4种氮素形态,施氮量500 mg·kg^(-1),分析了不同氮素形态对野牛草生长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态氮显著提高(P<0.05)野牛草总氮含量及地下部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地上部谷氨酸合酶(GOGAT)活性。硝态氮显著提高(P<0.05)野牛草地上部硝态氮含量,尿素显著提高(P<0.05)野牛草地下部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铵态氮显著提高(P<0.05)野牛草地上部铵态氮含量和NR活性。野牛草地上部GS活性在铵态氮处理下显著降低(P<0.05),地下部GOGAT活性在硝态氮处理下显著降低(P<0.05)。混合态氮能更好地提高野牛草生理活性并促进其生长,单一氮源会抑制部分氮同化酶活性,建议在野牛草实际生产中应以1∶1混合态氮或以尿素为氮源。
    • 泰尔格力; 蔡金宏; 崔凤超; 杭楠; 浦心春; 孙彦; 王克华
    • 摘要: 野牛草(Bouteloua dactyloides(Nutt.)Columbus.)是我国北方地区广为应用的一种低养护暖季型草坪草,然而杂草的入侵和竞争会导致其草坪质量下降、建植延迟甚至失败.化学防治是常用的杂草防治手段,在有效防治杂草的同时,如何选择对野牛草生长影响较小的除草剂有待探讨.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对野牛草草坪不同建植时期使用较为安全的除草剂进行了总结.研究表明:成熟期的野牛草草坪对常用草坪除草剂耐受性较强,其中建植芽前比较安全的除草剂有二氯喹啉酸、扑灭津、氰草津、嘧草硫醚、咪唑乙烟酸、甲磺隆、甲磺草胺、硝磺草酮和胺唑草酮,苗期芽后比较安全的除草剂有唑草酮、二氯喹啉酸、二氯吡啶酸、氟硫草定、甲磺隆、玉嘧磺隆、三氟啶磺隆、甲磺草胺、三氯吡氧乙酸、甲酰胺磺隆、西玛津、硝磺草酮和胺唑草酮.本综述为我国合理推广和应用除草剂控制野牛草杂草的问题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 王磊; 索琳娜; 苏鑫; 许宁; 李佳; 梁丽娜
    • 摘要: 提高野牛草生物量,有助于面源污染防控,防治水土流失.通过添加不同量的腐殖土,测定野牛草的生物量.结果 表明:在土壤中施用腐殖土,可显著提高植株的生物量,但从经济和生态效益分析来看,每千克土最高添加腐殖土为66 g,之后效果就会逐渐减弱,因此腐殖土最适添加比例为3%~6%.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