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站
配电站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956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1篇、会议论文22篇、专利文献181470篇;相关期刊130种,包括科技风、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电工技术等;
相关会议21种,包括2015智能配电系统和分布式能源研讨会、第八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2014年供用电设计技术交流会 等;配电站的相关文献由2666位作者贡献,包括陶燕、高峰、何军等。
配电站—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81470篇
占比:99.88%
总计:181683篇
配电站
-研究学者
- 陶燕
- 高峰
- 何军
- 虞田乐
- 王军
- 费章君
- 卢慧清
- 周辉
- 唐丹红
- 徐冰雁
- 李峰
- 王志成
- 盛守贫
- 刘伟
- 孙阳盛
- 李涛
- 刘兴波
- 刘明林
- 刘春江
- 崔潇
- 时翔
- 武志刚
- 毕建鑫
- 江川
- 汪有杰
- 游兆阳
- 王剑
- 王华广
- 董啸
- 谢邦鹏
- 赵生传
- 邢宏伟
- 郭建豪
- 陈志勇
- 张伟
- 操星
- 陈雪瓅
- 黄匀飞
- 万尚军
- 不公告发明人
- 何晓川
- 傅晓飞
- 冯冬竹
- 卢俏玲
- 姜定伟
- 姜进贵
- 李超
- 潘学勇
- 王鑫
- 袁晓光
-
-
张宁;
王志勇;
刘振;
李越;
齐祥和
-
-
摘要:
为了能够及时应对火灾事故,配电站的消防配电与火灾自动报警装置设计至关重要。本文立足配电站火灾自动报警设计原则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出消防配电无线火灾自动警报设计思路,使用Unity3D开发工具,基于三维图形渲染、物理引擎、触发器和多人联网技术,此系统部署架构,包括火灾报警、配电设施远程监控、危险源监管预警、后台管理与火灾消防态势智能管理等系统功能模块。分析该装置的电路设计,通过一系列动作启动无线火灾自动报警装置,最大化降低火灾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及时排除配电站的消防安全隐患,这对于保障配电站的日常工作运行及时做出应对是非常有益的。
-
-
田鹏;
李森;
王振树;
钟逊;
孙靓雨;
高辉
-
-
摘要:
配电站作为电网末端与用电设备相连的关键节点,其状态对于配电网的可靠安全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构建了基于边缘计算和知识图谱的配电站监控体系架构,通过智能终端设备完成对配电站实时运行数据和信息的完全采集和状态全面感知,然后提出知识图谱和IFAHP的配电站健康评估方法,利用知识图谱对指标主观权重进行选择。通过构建新型劣化度函数得出指标客观权重,应用组合赋权法得到改进权重,根据采集到的信息对配电站进行逐层评估,得到不同设备的评分,实现对配电站健康状态的评估。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
朱学海;
刘贵功;
王振宏
-
-
摘要:
1系统概况每年夏季用电高峰及雷雨季节或下级配电支路发生短路故障时,电网电压易发生瞬时波动(晃电),极易造成低压总受电开关柜断路器欠压跳闸,造成设备大范围停机。我公司通过在现用断路器加装欠压脱扣器的延时继电器来解决一般性短时电压波动、闪变等造成低压断路器欠压跳闸的问题,取得了不错的改造效果。图1为我公司10 kV一次主接线简图,10 kV为单母线接线不分段;总降站下设多个分支负荷有:生料配电站、水泥磨配电站及窑头配电站等高压配电站及其它负荷。
-
-
郑天奇;
徐迅;
杨剑;
史媛
-
-
摘要:
配电网的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着供电可靠性,而10 kV备自投装置能否准确动作是关键.针对一个10 kV配电站备自投装置误合分段断路器的案例,分析备自投动作逻辑,总结事故发生的原因,最后基于分析结论提出了防范措施.
-
-
张诗尧;
吴兆平;
王勤;
杨敏
-
-
摘要: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监测终端技术的不断成熟,配电站监测系统的通信方式也由单一的方式向多功能、智能化、模块化的方向发展.基于MEMS的配电站智能化电力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实现了输配电监测的现代化,可以借助监测设备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和电能质量加以监控.
-
-
于振国;
王翔;
周鹏
-
-
摘要:
生活质量的日益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用电需求,这使电力企业呈现出迅猛的发展趋势.目前,每个配电站和开关柜都有着对应的锁具和钥匙,数量十分庞大且种类丰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未能对钥匙进行有效管理,导致钥匙借出之后归还率较低,带来了严重的钥匙丢失风险.在此背景下,每年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成本用于更换锁具及钥匙,给电力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本文通过对智能锁具管理系统的研究,综合利用多种方式实现智能化开锁,利用对开锁情况的监控和记录,可以促进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和运行系统管理质量提升.
-
-
-
常洪亮;
乔子洹;
廖文锴;
国艳波
-
-
摘要:
为改善传统监控技术监控效率与稳定性不佳的问题,提出基于模糊目标函数的配电站电压实时监控技术.依据配电站系统,分析储能耗散装置,确保配电站满足配电安全要求.设计调压变压器与电容器组的配电站等值电路,并构建模糊方程,以此来降低控制目标的二次测电压波动,根据模糊方程建立模糊目标函数,确定原始目标函数,求取各物理量的隶属函数.采用数值法求出模糊目标函数的最优解,以此得到配电站分接头和开关电容器的最优调压策略.以此为基础依据模糊自适应控制过程,构建模糊控制集合,根据最小方差自适应控制误差消除原理,抵抗外界噪声,实现对配电站电压的实时监控.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在监控效率与稳定性方面均优于传统方法,监控效果较好,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
-
-
郝继运;
潘显明;
南海凤
-
-
摘要:
按照电气设计规范,对20万t/a烧碱项目配电系统进行了设计.设计原则是:合理划分设备负荷等级,科学、经济设计供配电系统,避免投资浪费,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
-
-
宣婷婷;
孙燕
-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2014年供用电设计技术交流会》
| 2014年
-
摘要:
本文介绍、论证了配电站与分布式电动汽车充电桩合建的方案.配电站与分布式电动汽车充电桩合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网络化、便利化;推进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配置简洁;设备减少,投资减少,运行维护减少;节约占地;系统集成.研究解决了充电桩需求及充电桩建设社会问题,使生产效率提高.
-
-
-
李文娜
- 《2011年全国半导体光源系统学术年会》
| 2011年
-
摘要:
配电站的特点是高压、大电流,当发生事故时立即报警和维修就相当重要。本仪器是根据配电站特殊性设计的,且因它是配套嵌入式仪表,要求体积特别小,为此选用了美国Microchip公司生产的单片机PIC16C58A,优点是体积小、编程简单、工作稳定。试验取得了成功。
-
-
-
林月庆
- 《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针对现场改造更换低压断路器工程新、旧断路器合闸回路原理不符问题,提出3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从电工操作的便利性、开关柜面板外观、体现断路器性能等方面进行优劣比较,供选择.总结出三种方法均可达到此次更换的目的和效果。方法一和方法二对配电站运行电工的要求比较低,但在操作时无法明显体现出该断路器有预贮能型的特点;方法三增加了贮能微动开关ss常开触点,应核对有无此空余触点,但在操作上要对操作人员适当培训,但此方法较好地体现了有预贮能型断路器的特点。
-
-
杜秀平
- 《2009年全国冶金供用电专业年会》
| 2009年
-
摘要:
钢铁公司为满足(A-R轧管机组)生产的需要,新建(A-R)10kV配电站一座,主接线方式为单母线分段(Ⅰ、Ⅱ段)。因为轧制无缝钢管的主传动设备基本布置在10kVⅠ段,为了消除该生产线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谐波、负序、抑制电压波动和闪变,提高功率因数,改善电能质量,以满足PCC点考核的要求,需在10kVⅠ段母线上安装(TCR晶闸管相控电抗器+FC滤波器)型SVC静止无功功率补偿装置。额定容量由供货单位计算分析确定;各滤波支路采用单调谐接线方式或高通接线方式;中性点通过避雷器接地,设置零序过电压保护或中性点不平衡电流保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