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适形放射治疗

适形放射治疗

适形放射治疗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145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特种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2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424335篇;相关期刊93种,包括医疗卫生装备、中国医疗器械杂志、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七届江西省肿瘤学术会议、第二届泛珠江三角区放射肿瘤学术大会暨四川省第四届放射肿瘤专委会第三届年会、2006年国际医学物理学术会议暨全国放射肿瘤物理学学术年会等;适形放射治疗的相关文献由446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凌宏、李强、梁军等。

适形放射治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2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24335 占比:99.97%

总计:424470篇

适形放射治疗—发文趋势图

适形放射治疗

-研究学者

  • 周凌宏
  • 李强
  • 梁军
  • 郁志龙
  • 吕庆文
  • 周嘉云
  • 安永恒
  • 张保祯
  • 林新
  • 詹姆斯·F·登普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费国策; 许立新; 刘岗; 张勇鹏; 张博; 方毅; 朱伟东; 颜华儒
    •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适形放射治疗对椎体转移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60例椎体转移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适形放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PVP联合适形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体力状态[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力状态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天、7天、1个月和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ECOG体力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1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联合适形放射治疗对椎体转移瘤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还能够缓解患者疼痛,促进患者体力恢复,提高其生存率,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 伦俊杰; 赵俊玲; 孙建业; 徐雷刚; 李彩琴; 殷好治
    •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适形放射治疗椎体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椎体溶骨性转移瘤68例患者资料, A组38例接受PVP联合适形放射治疗方案, B组30例接受单纯适形放射治疗方案.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缓解度、脊柱稳定改善度、体能状况及中位生存时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脊柱肿瘤不稳定评分(SINS)、体能状况评分(KPS)对两组患者的疼痛、脊柱稳定改善度和体能状况进行评价;使用Kaplan-Meier法进行两组患者的生存分析.结果 A组患者治疗后l、3、6、12个月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后1、3个月的脊柱SINS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能状况评分(KPS)A组患者与B组比较治疗后1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后的中位生存时间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椎体转移瘤, PVP联合放射治疗比单纯放射治疗更能缓解患者的疼痛, 维持椎体的稳定性,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推广.%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 combined with appropriate radi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vertebral metastases.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analysed of 68 cases of vertebral osteolytic metastases treated in Department of Oncology, Changle people's Hospital, 2013-03-2015-09.Group A (38 cases) received PVP combined with conformal radiotherapy, group B (30 cases) received simple conformal radiotherapy regimen. The pain relief, spinal stability improvement, physical fitness and median survival tim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The Pain 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 spinal tumor instability score (SINS), physical fitness score (KPS) was used to evaluate pain spinal stability improvement and physical fitness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urvival analysi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using Kaplan-Meier method. Results The VAS scores in group A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group B at 1 month, 3 months, 6 months, and 12 months after surgery (P<0.05). The spinal SINS scores in group A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B at 1 and 3 months after treatment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hysical fitness score between (KPS) group A and group B at 1 month after treatment (P>0.05), bu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3 months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edian survival time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B (P>0.05). Conclusion For vertebral metastases, the combination of PVP and radiotherapy can relieve pain,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vertebral bod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hich is worth popularizing.
    • 卢小开; 李勇
    • 摘要: 目的:探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对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保证其治疗质量的措施.方法:选取62例于我院就诊的恶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记录并分析其治疗效果,并对保证治疗质量的方式进行探讨.结果:患者经过放射治疗后2个月的病情缓解率为91.94%,1年后存活率为83.87%,死亡10例,占总例数的16.13%.结论: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对恶性肿瘤具有良好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控制癌细胞增长,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王东东; 姜玉冰
    • 摘要: 目的 探讨摆位误差对适形放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本院的恶性肿瘤患者共4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适形放射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质量,分析摆位误差对适形放射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甲、乙、丙三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甲组疾病缓解率、控制率均高于乙组和丙组(P<0.05),其中丙组疾病缓解率、控制率最低.疗程结束后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甲组低于乙、丙组(P<0.05),其中丙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结论 适形放射治疗过程中,摆位误差越大,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效果越差.提高放疗摆位准确性对提升治疗效果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 王东东1; 姜玉冰2
    • 摘要: 目的探讨摆位误差对适形放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本院的恶性肿瘤患者共4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适形放射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质量,分析摆位误差对适形放射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甲、乙、丙三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甲组疾病缓解率、控制率均高于乙组和丙组(P<0.05),其中丙组疾病缓解率、控制率最低。疗程结束后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甲组低于乙、丙组(P<0.05),其中丙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结论适形放射治疗过程中,摆位误差越大,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效果越差。提高放疗摆位准确性对提升治疗效果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 卢小开1; 李勇1
    • 摘要: 目的:探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对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保证其治疗质量的措施。方法:选取62例于我院就诊的恶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记录并分析其治疗效果,并对保证治疗质量的方式进行探讨。结果:患者经过放射治疗后2个月的病情缓解率为91.94%,1年后存活率为83.87%,死亡10例,占总例数的16.13%。结论: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对恶性肿瘤具有良好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控制癌细胞增长,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孟凡伟; 赵玉魁; 郑杰; 刘勇
    • 摘要: 目的:探讨全脑三维适形放疗对脑转移瘤的疗效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全脑放疗的恶性肿瘤脑转移病人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8例采用局部加量照射治疗,30例采用放化疗综合治疗.根据WHO实体瘤客观疗效标准和美国放射治疗肿瘤协作组(RTOG)脑肿瘤放疗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采用Kaplan-Meier法统计病人生存率,并分析影响病人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50例脑转移病人的颅内病灶完全缓解率为4%(2/50),部分缓解率38%(19/50),稳定率50%(25/50),进展率8%(4/50).总有效率为42%(21/50),疾病控制率为92%(46/50),临床症状缓解率86%(43/50).中位生存时间为10.2个月,6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76%、38%和8%.单因素分析显示,放化疗综合治疗较单纯放疗具有更好的生存优势(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KPS评分、颅外原发灶是否控制、近期客观缓解率是病人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Cox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KPS score,control of the extracranial primary focus,and objective remission rate were the independent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survival rate of patients(P <0.05 to P <0.01).Conclusions: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brain metastases can significantly relieve the clinical symptoms,and prolong the survival of patients.
    • 郑建清; 黄碧芬; 刘静静; 陈明芬; 苏菁菁; 蔡群榕; 白志刚
    • 摘要: 目的 应用循证医学方法为1例行保乳术后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确定放疗方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CNKI、Wanfang和VIP数据库,纳入所有关于乳腺癌外照射部分乳腺加速放疗的随机对照试验,放疗技术不限.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5年10月31日.结果 检索到3项随机对照试验.与全乳腺放疗相比,外照射加速部分乳腺放疗能够显著缩短放疗时间、不增加局部复发的风险,但提高美容效果、延长生存时间的作用有限.结论 外照射加速部分乳腺放疗实现部分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放疗是可行的,但其疗效与远期生存结果仍需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研究.
    • 王丽
    •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常规放射治疗方法与适形放射治疗方法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疗效数据,对不同放疗方法产生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单纯随机法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放射治疗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适形放射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放疗后心理状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常规放疗组与适形放射治疗组比较:总有效率分别为47.5%和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放疗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52.5%、27.5%,适形放射治疗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75%、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适形放射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毒性较常规放疗组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形放射治疗较常规放射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