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词
边塞词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1年内共计9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9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5503篇;相关期刊71种,包括文教资料、泉州师范学院学报、鄂州大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4中国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边塞词的相关文献由65位作者贡献,包括董继兵、郑亚芳、刘尊明等。
边塞词
-研究学者
- 董继兵
- 郑亚芳
- 刘尊明
- 刘晓亮
- 劉尊明
- 吴赛男
- 朱凯
- 王亚洲
- 胡静书
- 蔡凌
- 许博
- 赵立琼
- 郭艳华
- 陈了
- 龙鹏屹
- 严雪珂
- 乌吉斯古楞
- 于翠玲
- 何尊沛
- 关伟
- 刘晨歌1
- 刘艳琴
- 印文卉
- 吴平安
- 周兰
- 夏长青
- 姚晓菲
- 姚菲菲
- 姜波
- 孔祥慧
- 季祝平
- 宁大年
- 张丽
- 张巍
- 张晓愉
- 张晓艳
- 张艳存
- 张雪飞
- 彭鹏
- 李夏鹂
- 杨海明
- 梁申潜
- 殷三
- 毕燃
- 沈洁
- 王军涛
- 王娟娟
- 王晓岭
- 王芳
- 田瑞敏
-
-
王娟娟
-
-
摘要:
纳兰性德是清代著名的"天才词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称赞他是"北宋以来第一人",对他词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真"非常推崇.可以说,纳兰对爱情的美好描述让古今无数女子对他心生痴迷,特别是那句"一生一代一双人"的感叹更是广为流传.后世对于纳兰性德词作研究的论文颇多,但是,从文化思想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研究的论文甚少.文章以纳兰性德的主题词为例,对他词作中的儒释道思想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吸引更多的读者理解和继承纳兰精神.
-
-
陈了
-
-
摘要:
在瑰丽壮观的宋代文学殿堂中,南宋边塞词因题材独特、艺术鲜明而独树一帜,其对历史人物的接受与书写具有很强的模式化,主要表现为对圣主明君的企盼与勉励、对抗敌名将的颂扬与吟咏、对失意志士的同情与惋惜、对异域汉人的感慨与咏叹等。
-
-
张巍
-
-
摘要: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作于范仲淹镇守西北抵御西夏期间.全词书写西北边塞秋日荒凉肃杀的景象,表现戍边将士深沉的悲慨情怀,风格悲壮苍凉.这首词是宋代第一首边塞词,也是最早具备豪放意味的宋词,在宋词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
-
陈了
-
-
摘要:
在瑰丽壮观的宋代文学殿堂中,南宋边塞词因题材独特、艺术鲜明而独树一帜,其对历史人物的接受与书写具有很强的模式化,主要表现为对圣主明君的企盼与勉励、对抗敌名将的颂扬与吟咏、对失意志士的同情与惋惜、对异域汉人的感慨与咏叹等.
-
-
孔祥慧
-
-
摘要:
屈大均是清初著名的遗民文学家、学者,他在诗歌创作方面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为“岭南三大家”.他的词作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现存的370余首词中,题材非常广泛,这和他遍历河山的生平是分不开的.其在晋北游历时期所作的边塞词,在内容、风格及其写作手法上面,都具有十分鲜明的北国特色,不仅如此,这些词还体现着作者慷慨的气度和积极进取的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
-
-
彭鹏
-
-
摘要:
范仲淹开拓了词的领域,率先创作出《渔家傲》这样的边塞词.然而此前的研究者们很少论及范仲淹边塞词的发生机制,问题虽小,但可以小见大的从中看出范仲淹的品格操守、人生信条以及当时北宋文学的大的发展趋势.《渔家傲》是一首具有典型意义的词作,对于它的发生机制的探讨,于范仲淹、北宋文学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
-
陈戈
-
-
摘要:
纳兰容若是清初词人的典型代表,京华三绝之一.惊艳文坛之余,他以独特而缠绵的人生遭际广为人知,为多样而独特的词风提供充足素材.康熙出巡,他随驾伴侍,遍步大江南北.无论是江南美景,还是塞外风光,具全之于《饮水词》中.独特的深度和广度是他词作典型的特点.
-
-
-
-
郑亚芳
- 《2014中国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纳兰性德的边塞词是清代词坛上独特的表现,占据纳兰词作的五分之一多,研究者对这类词的定位和评价都比较高.为了进一步理解纳兰性德其人其词,笔者试图通过参证清代有关历史文献资料,确认纳兰性德的边塞行踪,或通过纳兰性德词题及词作内容留下的线索,试着确定其创作时间和创作情境,对这类词作进行编年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