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歌剧
轻歌剧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200篇,主要集中在音乐、戏剧艺术、常用外国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0篇、专利文献17篇;相关期刊75种,包括琴童、北方音乐、戏剧之家等;
轻歌剧的相关文献由156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本谦、刘诗嵘、冯柏铭等。
轻歌剧
-研究学者
- 陈本谦
- 刘诗嵘
- 冯柏铭
- 张卓娅
- 王晓岭
- 王祖皆
- 刘雪枫
- 卢思嘉
- 妮南
- 孙慧双
- 秦北涛
- 韩军(图)
- 万苇舟
- 严耀燕
- 居其宏
- 张欣
- 晨枫
- 栾志弘
- 欧阳军
- 陈怡倩
- 青藤
- 韩斌
- Clive Barda(图)
- English National Opera(图)
- MaShuyi
- 亨利·R.毕肖普
- 付莉
- 何乾三
- 佘乐
- 佘熙
- 冯志平
- 刘可佳
- 刘宁
- 刘建忠
- 刘彤
- 刘曼华
- 刘焕成
- 刘经树
- 刘靖之
- 匡国清
- 单樨
- 卜之
- 卜大炜
- 卢正元
- 卿菁
- 叶思邑
- 吴慧
- 周凡夫
- 唐德君
- 唐瑾
-
-
佘乐
-
-
摘要:
从20世纪开始,欧美舞台开始出现了音乐剧。音乐剧的出现取代了传统的轻歌剧和歌剧,成为音乐的表演方式之一。音乐剧既有轻歌剧的喜剧性,也有歌剧的严肃内容。音乐剧诞生的背景是欧美社会开始全面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大潮中,音乐剧是社会发展的回答。音乐剧的产生反映的不单纯是艺术问题,也反映了欧美的社会背景。本文将展示音乐剧在这一历史时期的大致状况,分析音乐剧独特的娱乐方式和社会背景,诠释音乐剧在众多表演形式中脱颖而出的社会原因及艺术特征。
-
-
康婧琦
-
-
摘要:
19世纪是西方音乐史上群星璀璨、大师辈出的时代。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就是其中极为知名的一位。他以独特的音乐风格,创作了大量令人眩晕的圆舞曲,赢得了“圆舞曲之王”的美誉,还将圆舞曲大量运用到通俗易懂的轻歌剧中,形成了维也纳风格的轻歌剧,由此开辟了轻歌剧的“黄金时代”。但约翰·施特劳斯在轻歌剧运用圆舞曲这一创作现象,往往被被音乐学界忽视。本文旨在阐述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融入轻歌剧中的成因。
-
-
赵旭
-
-
摘要:
《风流寡妇》是作曲家弗朗兹·莱哈尔、剧作家莱奥·斯坦(1860—1940,ViktorLeon)和维克多·里昂(1872-1947,LeoStein)在1905年期间合作而成的一部诙谐欢快的轻歌剧。在剧情题材上,它以法国剧作家梅亚克的作品《大使馆随员》的内容为基础进行了改编再创作,因首度面世,即广受观众的喜爱,一举成了轻歌剧盛行时期的顶流作品,具有较好的学习和欣赏意义。文章通过对轻歌剧体裁的简介、选段《默默倾听》的故事背景、音乐结构及演唱处理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让更多的人深入地走进作品,感受轻歌剧的魅力。
-
-
付莉
-
-
摘要:
本文以微观视角从题材、编制、结构与表演方式等方面对与室内歌剧相关或相近的各类歌剧进行介绍,说明它们对室内歌剧产生所具有的影响,将其根源追溯至18世纪的喜歌剧,并由此为发端分时期阐述相关歌剧间的联系,梳理出它们向室内歌剧演变的过程,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多元融合与创新发展对歌剧起到的推动作用,以及室内歌剧当前与未来可能或应该发展的方向.
-
-
陈怡倩
-
-
摘要:
悉尼歌剧院以《风流寡妇》迎来9个月后再次开放Sydney Opera House to reopen with production of Merry Widow经过长达9个月的中断后,悉尼歌剧院于2021年1月5日重新开启。当晚,悉尼歌剧剧院上演了莱哈尔的轻歌剧《风流寡妇》,澳大利亚歌剧院首席女高音朱莉·莉亚·古德温(Julie Lea Goodwin)饰演汉娜·加拉里,澳大利亚男高音亚历山大·刘易斯(Alexander Lewis)饰演达尼洛·达尼洛维奇伯爵.
-
-
陈吉尔(编译)
-
-
摘要:
经过近10个月的停摆后,悉尼歌剧院于2021年1月5日重新开启。当晚,悉尼歌剧院上演了莱哈尔的轻歌剧《风流寡妇》(Merry Widow),澳大利亚歌剧院首席女高音朱莉·莉亚·古德温(Julie Lea Goodwin)饰演汉娜·加拉里,澳大利亚男高音亚历山大·刘易斯(Alexander Lewis)饰演达尼洛·达尼洛维奇伯爵,由导演格雷姆·墨菲(Graeme Murphy)执导。
-
-
-
-
摘要:
“第36届意大利玛丽亚•卡尼利亚国际声乐比赛”将于2021年9月28日至10月3日在意大利苏尔莫纳举行。年龄限制:18至35岁。参赛者自选五首歌剧咏叹调以原文演唱,轻歌剧除外。比赛分三轮进行:第一轮,淘汰赛,演唱自选作品中的两首咏叹调,钢琴伴奏;第二轮,半决赛,演唱剩下三首中的两首咏叹调,钢琴伴奏;第三轮,决赛,演唱两首咏叹调,一首钢琴伴奏,一首交响乐队伴奏。
-
-
芦跃虹
-
-
摘要:
轻歌剧《风流寡妇》是浪漫主义后期出现的作品。本文通过分析其带有附属结构的复乐段结构,具有承接性、连续性的织体形态,以及“加速转调”的调性关系后认为,无论是从弱起进入转变为正拍进入的旋律音型,还是将乐句数进行逐次扩充,从不规整到规整的结构形态,或是进行动力再现的戏剧性表达等,都是依托伴奏、高声部、演唱声部中的横向、纵向进行来实现的,不仅大大增强了和声填充的功能,也大大增强了咏叹调中的色彩性,从而将全曲的戏剧性推向高潮。
-
-
卿菁;
张徐
-
-
摘要:
西方音乐剧,从轻歌剧《彭赞斯海盗》(Pirates of Penzance,1879)到黄金年代的《俄克拉荷马!》(Oklahoma!,1943),到以剧本为重的《拜访森林》(Into the Woods,1987),再到摇滚音乐剧《汉密尔顿》(Hamilton,2015),绝大多数的剧目都要求演员是位好歌手。没有他们的歌唱,就无法呈现整个剧目的戏剧音乐骨架。
-
-
朱茜
-
-
摘要:
《风流寡妇》是匈牙利作曲家莱哈尔创作的作品。这部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作品是维也纳轻歌剧的瑰宝,在轻歌剧史 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中后期维也纳轻歌剧创作的典范,开启了维也纳轻歌剧的银色时代。咏叹调《维利亚之歌》是在轻歌剧《风 流寡妇》第二幕序曲开场后演唱的。本文拟从《维利亚之歌》的艺术特色和演唱风格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对作品的风格及其 创作意义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本文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演唱,总结了这些歌唱分析和歌曲情感表达的过程,以便在今后的学习过程 中有更深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