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软测量技术

软测量技术

软测量技术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217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化学工业、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8篇、会议论文38篇、专利文献531252篇;相关期刊122种,包括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科技信息等; 相关会议38种,包括2015年西南三省一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201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八届青年学术年会等;软测量技术的相关文献由430位作者贡献,包括桂卫华、俞金寿、李海青等。

软测量技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8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3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531252 占比:99.96%

总计:531448篇

软测量技术—发文趋势图

软测量技术

-研究学者

  • 桂卫华
  • 俞金寿
  • 李海青
  • 汤伟
  • 臧春华
  • 冀海峰
  • 冉海潮
  • 刘辉
  • 廖建勇
  • 张海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邬明宇; 杜永昌; 尹航; 吕靖成; 牛东杰; 张秋华; 危银涛
    • 摘要: 为节约半主动悬架电气架构和电子控制单元(ECU)的开发流程,提出一种新的半主动悬架传感器布置方案,并给出最佳惯性测量单元(IMU)安装位置.建立通过IMU信号解算4个簧上位置加速度的精确与完备公式,选择合适的角转动次序和参考系来保证解算方法的正确性;利用最优化理论及偏导数方法结合不同的悬架权重研究传感器安装位置对软测量精度的影响,并给出了有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安装位置.实验结果表明:新提出的传感器布置方案及运动学解算方法可以很好地预测4个簧上位置处的垂向加速度,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但是安装在不同位置处的解算精度差异较大;通过最优化理论得出的有约束最佳安装理论位置的实验结果与理论符合(均方根误差约为0.6 m·s-2),相比于其他安装位置,最佳安装位置处的实验结果对不同工况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及测量精度;相比于水平安装位置,IMU的垂向位置对最终的解算结果和精度有较大的影响.采用数形结合思想给出了一个IMU安装位置误差等值椭球面,用该椭球面可以较为清楚直观地对安装位置进行分析.
    • 周隽杰; 付东翔
    • 摘要: 针对风洞流量测量中传统静态软测量模型估计精度低、鲁棒性差等问题,提出了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Attention)、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和卡尔曼滤波(Kalman filtering,Kalman)结合的Attention-LSTM-Kalman软测量模型:通过LSTM网络建立静态软测量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改进方案,考虑到系统的动态特性,使用卡尔曼滤波动态调整软测量模型输出序列。实验结果表明,静态预测模型LSTM的预测效果优于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和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等模型;基于LSTM、Attention-LSTM和Attention-LSTM-Kalman的3种模型的对比预测测量结果表明,注意力机制能有效提高模型精准度,引入卡尔曼滤波改善了模型的动态测量特性。该模型方案在风洞系统的流量测量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 高增兰
    • 摘要: 本文对火电厂热工参数的软测量技术进行研究,并对软测量技术的发展进行阐述,旨在发挥软测量技术的作用,使得软测量技术可以得到合理利用,从而推动火电厂的积极健康发展,促进火电厂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 王珠; 刘佳璇
    • 摘要: 由于工业过程具有强非线性、动态特性与慢时变性,其完整性建模相对较难.针对工业过程的现有软测量技术并未综合考虑过程的非线性和动态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依赖模型阶次的GRU(MOb-GRU)神经网络软测量模型,针对非线性动态过程进行全动态建模.首先,在MOb-GRU的结构选择上,本文根据所研究实际对象的动态特性复杂程度确定网络的总模块数.另外,MOb-GRU能灵活设置反向更新的单元数,这种设置打破了传统GRU只能从第1个模块开始输出的限制.其次,为使记忆网络以较快的速率收敛到最优,本文分别设计了基于自适应学习率和学习率矩阵的网络训练算法.接着,仿真实验分别选取了典型的单变量与多变量非线性动态过程,并采用MOb-GRU神经网络对其进行建模和预测.最后,仿真结果证实了MOb-GRU网络结构的合理性以及训练算法的高效性.
    • 王魏; 缪新颖; 吴晓雪; 丁丽娜; 徐富锦
    • 摘要: 为了促进专业课之间的交叉融合和海洋信息类创新人才的培养,基于大连海洋大学的海洋渔业特色,设计和开发了鱼菜共生实验系统.以该系统为例,对电器与PLC控制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软测量技术原理及应用等课程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应用案例教学法,围绕此系统开展PLC硬件系统设计、软件程序开发、传感器参数类型选择以及不同软测量建模方法的仿真实验和具体实现,推动专业课程之间的交叉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培养海洋渔业特色信息类创新人才.实践表明,学生在大创项目、竞赛获奖等方面成果颇丰,该教学模式对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起到了较好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 王莹; 党悦晨
    • 摘要: 针对当前陶瓷墙地砖生产线上传统机械电子式的表面平整度测量仪无法在线测量陶瓷墙地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平整度软测量方法。该方法使用激光线以45°倾角扫描整个陶瓷砖表面,利用一组工业相机俯拍投影在瓷砖表面激光线的形状,并拍陶瓷砖表面左右边缘形状。通过建立陶瓷砖左右边缘的数学模型和一系列瓷砖表面激光线的数学模型,形成陶瓷砖表面形状的数学模型,根据该模型及国家标准GB/T3810.2-2016的规定,精确计算出陶瓷砖表面平整度。实验表明,该方法测得的陶瓷砖表面中心弯曲度、边弯曲度和翘曲度等表面平整度测量误差均小于1%,测量时间小于1.63 s,具有测量精度高、速度快的优点。
    • 汤伟; 张诚; 冯波; 张逸成; 王其林; 王孟效
    • 摘要: 造纸工业在向工业4.0方向不断迈进的过程中,高级控制算法、控制策略和控制系统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以过程控制理论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行业应用为主线,对在造纸工业中广泛采用的共性自动化技术进行概述,并对造纸工业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旨在对实用化的造纸自动化技术进行归纳总结,为读者阅读提供方便.实现制浆造纸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必须确保过程数据在线检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为此,本文在对制浆造纸过程高级控制算法和控制系统进行综述的同时,还重点总结了实现造纸工业4.0必不可少的一些间接测量技术、运行状态评估技术和纸品质量检测技术,具体包括关键参数的在线软测量技术、关键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和纸病在线检测技术.
    • 于春光; 于新泉; 于晓英
    • 摘要: 近年来,国内学者在污水处理软测量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开发了大量的软测量模型,取得了准确的预测效果.但是,与国外情况相比,污水处理软测量技术在运用方面显得相对滞后.污水处理软测量技术作为一种成本低、智能化的水质检测技术,在水环境监测、污水处理,尤其是农村及工业污水处理领域有较大的运用前景.
    • 李孝荣
    •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稀土萃取在线分析技术展开研究,先分析稀土串级萃取分离生产过程,然后重点论述稀土萃取分离中在线检测方法和分析仪器的具体应用,如跨限 X 射线吸收仪、光纤过程分光光度仪等,最后详细论述稀土萃取的在线分析软测量技术,旨在充分发挥出稀土萃取在线分析技术的应用价值,确保测量结果的高度准确性和有效性。
    • 叶志娟; 林其钊
    • 摘要: 为了提高锅炉的深度调峰能力,采用数值方法对300MW的锅炉进行分析,综合考虑风速、进氧量、投送方式以及配风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进行变工况稳燃特性分析,随后试验验证了低负荷下锅炉的稳燃特性,并预测了锅炉在25%低负荷下的稳燃能力.结果 表明,在保证锅炉不堵煤的情况下适当降低一次风速,采用中、高层投运并减少运行氧量,能够有效提高锅炉的燃烧稳定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