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廓测量
轮廓测量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3年内共计416篇,主要集中在机械、仪表工业、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2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342981篇;相关期刊69种,包括天津科技大学学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光学精密工程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十六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 暨第六届立体图象技术学术研讨会、2007年全国高速线材生产技术交流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会议等;轮廓测量的相关文献由1003位作者贡献,包括余学才、王昭、周常河等。
轮廓测量—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42981篇
占比:99.97%
总计:343098篇
轮廓测量
-研究学者
- 余学才
- 王昭
- 周常河
- 张行至
- 苏显渝
- 蒋庄德
- 谭久彬
- 余瑞华
- 程小龙
- 谢铁邦
- 贾立德
- 李兵
- 王曌
- 田爱玲
- 胡小唐
- 贾伟
- 高建民
- 黄军辉
- 任华西
- 傅星
- 冯常
- 廖礼斌
- 张军
- 张闰
- 徐见
- 李凯
- 李圣怡
- 杜虎兵
- 栗大超
- 王家伍
- 王少卿
- 王晓庞
- 王永强
- 粟定华
- 肖景天
- 芮军
- 蔡根
- 谭玉山
- 贺子铭
- 赵建平
- 陈志波
- 韦盛斌
- 黄冰峰
- 黄梦涛
- 黄玉波
- 齐召帅
- 乐开端
- 于新海
- 关芬硇
- 刘俭
-
-
毛杰;
李培波;
管恩广;
刘积昊;
赵言正
-
-
摘要:
针对当前电缆铺设工程中电缆接头表面加工粗糙度高和轮廓一致性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电缆接头轮廓测量切削方法.首先,建立安装参数误差模型,借助激光位移传感器扫描接头轮廓,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截面轮廓,轮廓拟合误差小于0.12%,能以较高精度重构出待加工接头区域的轮廓及轴线轨迹;其次,将轮廓测量结果转换坐标得到刀具切削轨迹,根据插补算法对切削过程中的离散进刀量进行平滑处理,能有效解决控制系统带宽与切削表面粗糙度要求间存在的矛盾.通过设计的新型切削设备对提出的高压电缆接头轮廓测量及切削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靠有效,可满足高压电缆接头成型工艺技术要求.
-
-
-
周奇;
赵婕;
于望竹;
苑博;
贾涛;
李凯
-
-
摘要:
结构板是构成航天器主结构的重要部件,已成为航天器结构中普遍使用的结构形式。随着激光切割机的应用,结构板上.下面板等薄板工件外形结构趋于复杂化,如何在快速完成对薄板工件不规则轮廓、孔位、孔径的测量,是当前薄板工件生产行业的一项难题。针对薄板工件检测的技术难题,提出使用视觉测量技术,对薄板工件外形进行轮廓及孔位提取,利用实测数据与CAD比对,精确.快速完成薄板工件测量。经验证,视觉测量技术能够满足薄板工件检测精度要求,有效提高板工件检测效率,改善生产瓶颈,提高产线产能。
-
-
周奇;
赵婕;
于望竹;
苑博;
贾涛;
李凯
-
-
摘要:
结构板是构成航天器主结构的重要部件,已成为航天器结构中普遍使用的结构形式.随着激光切割机的应用,结构板上、下面板等薄板工件外形结构趋于复杂化,如何在快速完成对薄板工件不规则轮廓、孔位、孔径的测量,是当前薄板工件生产行业的一项难题.针对薄板工件检测的技术难题,提出使用视觉测量技术,对薄板工件外形进行轮廓及孔位提取,利用实测数据与CAD比对,精确、快速完成薄板工件测量.经验证,视觉测量技术能够满足薄板工件检测精度要求,有效提高板工件检测效率,改善生产瓶颈,提高产线产能.
-
-
田晓春
-
-
摘要:
为保障产品加工过程中用到的轮廓样板量值准确,分析使用投影仪、三维扫描仪和三坐标测量机测量轮廓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提出将三坐标测量机与测量软件相结合,测量复杂曲面轮廓的极坐标测量法,并从分析图纸、编制测量程序、评价测量结果3方面,论述极坐标测量法的应用实例.这种测量方法不仅解决了多圆弧曲面连接工件的形位公差评定问题,还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和效率,降低了废品率.
-
-
-
-
-
-
类维政;
袁吕军;
康燕;
苏志德
-
-
摘要:
轮廓测量是非球面光学镜面的重要测量手段,然而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测量坐标系与理论坐标系间存在偏离,测量结果中存在误差.本文分析了离轴非球面的测量坐标系与理论坐标系间的平移和偏转误差在面形结果中引入的测量误差形式,根据最小二乘原理建立优化函数,依照函数特性通过数值差分法快速求解梯度并利用非线性优化方法优化偏差,从而将该误差从测量结果中剔除.仿真分析表明这种方法能在镜面面形残差和测量系统的随机误差的影响下有效恢复镜面面形信息.利用该方法实际指导直径为570 mm的离轴椭球面的加工,经过四个周期的测量-研磨过程使该镜面面形误差的PV值从34.80μm收敛至13.83μm,RMS从3.28μm收敛至1.89μm.为了进一步比较,对一块220 mm×96 mm矩形离轴椭球面测量,验证了该方法测量异形离轴镜面的适用性和通用性.
-
-
宋康;
赵玉龙;
蒋庄德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会议》
| 2002年
-
摘要:
涉及到一种基于PSD原理的高精度三维轮廓测量仪.X-Y工作台采用了宏驱动与微驱动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宏工作台采用步进电机驱动,进给精度达1微米;微工作台采用精密压电陶瓷驱动,进给精度最小可达1纳米.这样,使得X—Y测量步距达到1纳米的条件下,测量物件的尺寸范围可以护大为20mm×20mm,不仅适合微小构件的精密测量,而且适合较大器件的精密测量,且X-Y方向的位移测量精度最小可达1纳米.Z方向位移传感器采用激光单点位置探测器PSD,Z轴方向的位移测量精度达10纳米.对微轮廓测量仪的控制系统作了程序设计,得到了较满意的效果.
-
-
-
邢中柱
- 《2007年全国高速线材生产技术交流会》
| 2007年
-
摘要:
本文通过对采用可见光光源和光电子传感器的测径仪的测量原理和有关测量方法的一些基本概念阐述,说明测径仪主要技术指标的规定,并对该类测径仪能否对带肋钢筋(俗称螺纹钢)进行轮廓测量进行分析,从而指出当前某些厂商就该类测径仪适于对螺纹钢进行在线测量解释和宣传是不当的,完全是对用户的误导。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