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识别
身份识别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3年内共计3684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临床医学、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16篇、会议论文106篇、专利文献260385篇;相关期刊673种,包括母婴世界、医学信息、现代电子技术等;
相关会议98种,包括2016互联网+与钢铁工业智能制造高峰论坛、第六届中国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学术会议、2015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等;身份识别的相关文献由6925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小明、龚水生、不公告发明人等。
身份识别—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60385篇
占比:99.53%
总计:261607篇
身份识别
-研究学者
- 王小明
- 龚水生
- 不公告发明人
- 赵治栋
- 张伟
- 李博
- 王磊
- 宋宜涛
- 徐彬
- 王军
- 王平
- 田浦延
- 苏建丽
- 袁伟
- 叶德火
- 宋艳
- 张卫强
- 张国忠
- 李中健
- 李炜
- 杨兴林
- 杨连池
- 滕晓东
- 王冠男
- 王勇
- 王成虎
- 王飞
- 章玺
- 肖立波
- 谷寒
- 谷昕澜
- 邵宇
- 黄小飞
- 何劲
- 刘超
- 刘辉
- 张亮
- 张志刚
- 张磊
- 张纲
- 徐铁峰
- 朱涛
- 李世锋
- 李强
- 李清
- 李艳
- 杨军
- 林峰
- 沈念红
- 罗恰嗣
-
-
余志康
-
-
摘要:
本文设计了一个能够同时测量三种生理参数的采集系统,该系统可以实时、连续地监测用户的心率、血氧饱和度、温度、身份、有无佩戴口罩,最多能够记录10个用户的身份和各自的3个生理参数,并且能够擦除录入用户来完成用户的更新。在生理参数检测领域已有的多传感器装置的方案上引入了人脸识别功能,借助K210完成了生理参数与用户身份的绑定,同时在嵌入式部分采用数据总线的通信思路,实现了仅占用一个STM32的4个功能引脚就能完成3个生理参数1%以内相对误差测量的高集成度。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广泛应用于生理参数的远程持续监测和疫情防控领域,对于同时监测多个用户,进行身份绑定从而建立用户生理参数数据库有一定参考意义。
-
-
张文涛;
丑永新;
李鑫;
丁凯;
杨苗
-
-
摘要:
针对常用基于指纹、人脸等特征的身份识别技术存在容易伪造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脉搏信号的身份识别系统。该系统包括上位机和下位机模块,下位机以STM32为核心进行脉搏信号的AD转换和数据打包,并通过WiFi模块将数据无线发送到上位机。采用PC作为上位机,基于LabVIEW软件开发了人机交互界面,对接收的脉搏信号进行滤波、分割、模型参数识别、特征向量提取,并基于随机森林算法训练身份识别分类器。招募20名试验对象对所研制系统的准确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身份识别的准确率达到95%。该系统的实现可以为基于脉搏信号的身份识别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
-
李硕;
陈春雨;
刘文龙
-
-
摘要:
随着产业数字化发展,智能养殖技术也是其中重要一环。为了防控各类疾病、改良品种质量、肉制品质量溯源以及改善农业虚假假保险索赔现象,可通过移动式或固定式的智能终端设备进行实时、精准的智能化采集与录入大群体的生产数据,实现快速、精准确定猪只个体身份。本系统通过对猪只数据进行数据采集,在树莓派这一优秀的硬件基础之上,以轻量级的深度神经网络推理引擎移动神经网络(MNN)作为支撑,采用速度更快的MobileNet网络对猪只耳标数据进行检测,并且利用ZXing技术识别耳标快速反应(QR)二维码,完成对猪只个体身份的识别,最终完成移动端的猪只耳标检测、识别。同时为了更好地了解神经网络在耳标检测时关注图像的任意区域,使用类激活映射(CAM)的可解释性方法可视化卷积神经网络感兴趣区域。
-
-
吴惠娟
-
-
摘要:
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各行各业都面临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巨大冲击。银行金融行业也开始将大数据信息技术运用到银行业务之中,开始了远程开立银行结算账户,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更加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于2015年1月下发了《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远程开立人民币银行账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在这篇征求意见稿中对远程开立银行结算账户提出了大致的意见框架,国家鼓励开展远程开立银行结算账户,以减少群众在银行办理业务时的等待时常,更加方便人民群众的生活。本文从远程开立银行结算账户存在的问题入手,归纳出当前远程开立银行结算账户主要存在相关监管措施不完善、开户过程身份有效识别难、金融基础设施薄弱、银行账户风险后续管理不足四个问题,并针对问题从优化相关法规制度、强化部门协调、加强内部控制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远程开立银行结算账户的完善措施,旨在为银行进行远程开户业务提供建议。
-
-
-
-
摘要:
牲畜个体差异化管理在大规模养殖中需求呈快速增长态势。目前畜牧养殖环境中对动物身份的识别主要依靠人眼识别或是侵入识别的方式,人眼识别效率低下且极容易误判,而侵入识别需要给动物加施标识,易感染和引起应激反应。基于面部识别的无损化动物身份识别方法,既可高效管理又有利于动物个体行为分析判断。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机器视觉与农业机器人创新团队在动物面部智能识别方面取得新进展,提出一种多尺度对比图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解决非限定条件下的动物面部识别问题。
-
-
王哲磊;
梁广宇;
袁满;
潘越丰;
钱涛杰
-
-
摘要:
随着国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效开展,各行各业已经开始积极恢复工作和生产,因此,对于火车站、机场、地铁站、学校、事业单位等场所的人员出入管理和防疫检查显得尤为重要。设计了一种集身份识别、体温检测、消毒杀菌、异常预警于一体的疫情检测系统。该技术主要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系统,通过OpenMV机器视觉模块并结合LBP处理算法,红外测温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递给主控芯片,主控芯片依据预设程序处理判断数据,执行温度测量与身份识别等功能,将信息利用串口屏进行人机交互,同时语音播报报警及相关操作提示。利用物联网技术,相关数据会上传到云端进行处理,方便在多个云端设备查看。经应用后表明:疫情一体化检测系统不仅能够高效率完成出入人员疫情期间的防疫需要,并且在今后重大传染疾病的预防控制上,提供了一种有效解决方法。
-
-
魏鹏娟
-
-
摘要:
可视密码是近几年信息安全领域新兴的一种针对图像的加密和解密技术,其隐蔽性、安全性、私密恢复等性能优异。身份识别是信息安全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保障系统安全性的重要关卡。该文以可视密码技术为基础,提出一种以可视密码为基础的身份识别技术方案,将可是密码技术和身份识别技术进行结合,从而得到一种基于可视密码的只能卡口令识别方案,对该方案进行了介绍分析,并通过仿真实验对方案可行性进行了验证进行。该文中提出的方案对于提高用户携带信息的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
-
刘彬
-
-
摘要:
物联网技术的成熟加速了“智慧旅游”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智能化酒店管理、智能化用户入住场景可以最直观地改善用户入住体验,满足消费者“个性化服务,信息化服务”的需要。基于此背景,结合物联网技术架构、互联网思维以及中小酒店资金现状,利用GTK+、RFID、OpenCV等技术设计适用于中小酒店的智慧酒店入住管理系统,实现了客户身份自动识别、人脸识别、自主入住办理、自主结算等功能,解决中小酒店行业长久以来同质化严重、客户满意度低等问题。
-
-
王雪婷;
张烨菲;
张显飞;
赵治栋
-
-
摘要:
随着国家、企业和个人对信息安全领域的愈发重视,基于心电(Electrocardiogram,ECG)信号的身份识别技术因具备活体识别的高防伪性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为了实现快捷、高效的个体识别率,构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迁移识别模型。首先对原始心电信号进行质量等级评估,剔除影响识别结果的较差信号;其次将质量合格的一维心电信号转化为二维ECG轨迹图作为网络层的输入;最后利用GoogleNet网络模型实现对ECG轨迹图的迁移学习,并在MIT-BIH Arrhythmia Database数据库上获得了97.87%的识别准确度。结果表明,提出的识别算法对单导联心电信号具有较高准确率的识别效果。
-
-
-
-
摘要:
日前,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牵头的《搬家货运服务平台企业安全运营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规范》明确了平台企业应建立的制度体系,包括安全责任制度、教育培训制度、事故处置应急预案等制度;要求平台强化安全管控能力,并具备特殊物品申报、身份识别、行程录音、隐私号保护、定位、异常状态监控提醒等功能。
-
-
WU Sui-qiong;
吴穗琼;
CAO Xiao-jun;
曹晓均
- 《2019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
| 2019年
-
摘要:
目的:探讨PDA二维码身份识别在产科检验执行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产科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使用PDA二维码身份识别的孕产妇住院患者6010例设为观察组,将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使用护士开放式提问识别方式的孕产妇住院患者6008例设为对照组,将两组住院病人发生的检验执行差错例数进行比较.对使用PDA后在检验执行中发生的护理缺陷原因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观察组病人检验执行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身份识别错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使用PDA二维码身份识别能有效减少检验执行的差错,促进PDA的有效管理,提高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护理质量与保障病人安全.
-
-
张亮亮;
张翌维;
刘鑫;
梁洁
- 《2017年全国电子认证技术交流大会》
| 2017年
-
摘要:
为了利用PUF获得硬件唯一、随机的身份识别码,介绍了基于SRAM PUF的唯一识别码提取方案.这些方案包括采用级联纠错码的硬判决和软判决译码方案.利用芯片上的实际SRAM PUF响应和软件仿真,验证了上述两种方案的效果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对于SRAM PUF,软判决方案更加可靠和高效.
-
-
HE Jiaoli;
何娇丽;
ZHAO Xingwen;
赵兴文
- 《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
| 2021年
-
摘要: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网络用户的不断增多带来了与日俱增的流量,为了保护隐私数据,现今对大多数流量都进行了加密.但是对于攻击者而言,通过Internet上网行为的某些方面获取用户隐私仍然是可行的.尝试了一种仅通过跟踪DNS流量来泄漏用户隐私的方法.通过实验表明,如果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来收集和训练更多用户的DNS流量,则可以仅通过跟踪其DNS查询来确定是正在使用Internet的用户.在网络中选取4个用户并实施了识别算法,评估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实现约80%的识别率.
-
-
唐凯
- 《2018(13th)中国卫生信息技术/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交流大会》
| 2018年
-
摘要:
江苏省使用国密算法sm4对传统二维码内容加密技术使用完成电子居民健康卡建设,拓展的了居民健康卡的应用,从实体卡的时代走向了电子居民健康卡的时代.使用电子居民健康卡,在医疗服务中,成为贯穿互联网应用的身份识别、网上挂号、网上诊断、结果查阅、网上支付等业务,已经成为智慧医疗的核心应用技术,通过本技术和本方案解决“分级诊疗”“家庭医生”“医药分开”等改革深化很多难题.
-
-
-
刘中艳;
张丽哲
- 《2017年西南三省一市(贵州、重庆、四川、云南)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随着计算机网络化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得到迅猛发展,网络信息安全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的关注,从整体网络化的信息保密到单台计算机的安全与通讯保密已然成为了研究重点.目前,计算机的单机信息保密方面的研究已经初见成效,大致可分为三方面的重点研究:数据完整与保密研究、系统完整性与可信度研究、服务拒绝研究.提出一种基于BIOS模块的计算机底层输入输出安全子系统的设计方案,利用密码学提供的信息摘要、身份识别和数据加密等手段,提供计算机系统的完整性合法性检测,用户身份识别和硬盘数据保护,实现对计算机单机的安全服务.
-
-
蒲静
- 《2017中国护理管理大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对手持设备(PDA)在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进行研究,减少护理风险,提高住院患者护理安全质量.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随机抽样的120名临床护士及120名临床实习护生进行临床PDA的认知及使用情况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89.47%护士和69.57%护生认为对现行临床使用的PDA了解,96.50%和98.26%护生认为PDA在临床工作中对保障患者护理安全减少护理差错有帮助,84.21%护士和89.57%护生认为PDA在临床工作中发挥病情监测的重要作用. 结论:PDA是移动护士工作站的手持终端设备,以无限局域网作为网络平台,将医院信息系统向病房扩展和延伸,实现了护士的床边操作,通过患者身份识别保障了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护理安全,有效预防和减少护理差错,加强了病房管理,强化了护理安全意识,促进了护理管理理念和护理管理模式的更新.
-
-
马双;
迟骋;
宋海涛;
吴巍巍
- 《2017中国护理管理大会》
| 2017年
-
摘要:
患者身份确认在保证医疗、护理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手腕带是识别病人身份的手段之一,烧伤患者需要进行换药及浸浴治疗,极易导致腕带沾水及血液,加之日常生活中的反复摩擦,易导致字迹模糊,不易辨认,常需要反复更换;烧伤患者存在水肿期及消退期,腕带松紧需要不定时调整,另外烧伤患者腕带许多佩戴在敷料外边,患者每天换药时,腕带需要反复摘取,若取下就损坏,无法再戴上;烧伤患者早期大多数四肢创面采用包扎疗法,辅料极厚.目前使用的腕带通常手写或将电脑打印出的条码粘贴在腕带上,卡口处采用纽扣式,腕带的长度均不适用于烧伤患者。针对以上三点原因,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容易加工,方便调节,不易污损的烧伤病人身份识别腕带,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
马玉鹏;
李勇
- 《吉林省第九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目前电子锁是各发电厂、变电站广泛使用的电气倒闸防误系统中的关键部件.本文阐述了用1-Wire器件制作电子锁新法,解决了目前市面上电子锁存在的一些问题,能较好地应用于生产实际。电于锁一般由ID(身份识别)和驱动机构两部分组成。ID是电子锁中占重要地位的部件,如果识别出错,将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或者无法将锁打开。用1-Wire器件制作电子锁具有简单可靠、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等优点。特别是扩展防误系统的规模非常方便,因为锁的个数几乎可以无限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