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识别
身份识别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1年内共计2933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临床医学、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4篇、会议论文102篇、专利文献1947篇;相关期刊531种,包括当代护士(学术版)、护理学杂志、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95种,包括2016互联网+与钢铁工业智能制造高峰论坛、第六届中国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学术会议、2015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等;身份识别的相关文献由5410位作者贡献,包括徐彬、沈念红、胡筱峰等。
身份识别
-研究学者
- 徐彬
- 沈念红
- 胡筱峰
- 钱一平
- 李中健
- 李昔华
- 王平
- 赵治栋
- 丁明勇
- 井艳
- 余文明
- 侯明如
- 张玮
- 张琴
- 成谢锋
- 李世锋
- 李雪
- 杨晓荣
- 毛传武
- 王一丁
- 王东虎
- 王龙葛
- 程阳
- 罗娟
- 胡晓勤
- 蔡燕
- 赵建周
- 郑刚
- 钟兰
- 马婷婷
- 黄园园
- 丁祥
- 丁迎春
- 丁静
- 万琳
- 付立
- 代晓红
- 任刚
- 任林茂
- 余履雪
- 余瑶
- 冯长喜
- 刘会
- 刘佳
- 刘善成
- 刘泉影
- 刘洁
- 刘红娟
- 刘铁根
- 卿利敏
-
-
杨靓;
袁小山;
刘棋胜;
余江
- 《医学与社会》
| 2020年
-
摘要:
随着医疗改革项目的不断推进,患者身份识别成为提升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及医疗秩序的关键环节之一.为此,某三甲医院联合当地警方,依托信息技术共同建立门诊身份识别智慧防控体系.本文详细阐述了该体系的目标思路、组织架构、运行流程、处理及运行机制.该体系运行取得一定成效,针对体系建设发展提出信息维护、隐私保护以及优化身份识别功能的建议,为同行业提升医疗安全、质量及秩序提供参考.
-
-
彭春蕾;
高新波;
王楠楠;
李洁
- 《电信科学》
| 2020年
-
摘要:
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在基于视频和图像等可视数据的身份识别和认证任务(如人脸、行人识别等)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机器学习(特别是深度学习模型)容易受到特定的对抗攻击干扰,从而误导身份识别系统做出错误的判断.因此,针对身份识别系统的可信认证技术研究逐渐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分别从基于信息空间和物理空间的可视数据身份识别和认证攻击方法展开介绍,分析了针对人脸检测与识别系统、行人重识别系统的攻击技术及进展,以及基于人脸活体伪造和可打印对抗图案的物理空间攻击方法,进而讨论了可视数据身份匿名化和隐私保护技术.最后,在简要介绍现有研究中采用的数据库、实验设置与性能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可能的未来研究方向.
-
-
-
何卫国;
范伟力;
朱翔
- 《通信技术》
| 2020年
-
摘要:
近年来,超高频RFID系统在仓储、物流、资产管理、身份识别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通用超高频RFID系统的识读距离远,空中接口暴露在开放环境,极易受到攻击,无法满足部分对安全性要求较高客户的应用需求.分析了通用超高频RFID系统存在的安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根据用户的安全需求,文中提出了在基于ISO18000-6C协议和SM7算法的超高频RFID系统空中接口安全协议,并根据该安全协议设计实现了安全增强超高频RFID系统,该系统成功应用于某型身份识别系统中.
-
-
李傲梅;
胡正豪;
周川川
- 《电子技术应用》
| 2020年
-
摘要:
提出一种基于音视频匹配层自适应加权融合的身份识别方法.在不同程度的噪声情况下,图像与声音的识别率会随噪声的增强而降低,凭借单个生物模态的识别,难以达到很好的预测结果;而且两种模态融合时的权值不同,融合系统的稳定性效果也不同.采用双模态的自适应加权融合不仅可以有效地弥补不同生物模态识别之间的优缺点,而且可以自适应选择最优的权值进行决策.实验表明,该方法的理论推测成立,比单模态的身份识别具有更高的识别率与鲁棒性.
-
-
-
-
-
-
-
WU Sui-qiong;
吴穗琼;
CAO Xiao-jun;
曹晓均
- 《2019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
| 2019年
-
摘要:
目的:探讨PDA二维码身份识别在产科检验执行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产科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使用PDA二维码身份识别的孕产妇住院患者6010例设为观察组,将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使用护士开放式提问识别方式的孕产妇住院患者6008例设为对照组,将两组住院病人发生的检验执行差错例数进行比较.对使用PDA后在检验执行中发生的护理缺陷原因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观察组病人检验执行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身份识别错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使用PDA二维码身份识别能有效减少检验执行的差错,促进PDA的有效管理,提高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护理质量与保障病人安全.
-
-
张亮亮;
张翌维;
刘鑫;
梁洁
- 《2017年全国电子认证技术交流大会》
| 2017年
-
摘要:
为了利用PUF获得硬件唯一、随机的身份识别码,介绍了基于SRAM PUF的唯一识别码提取方案.这些方案包括采用级联纠错码的硬判决和软判决译码方案.利用芯片上的实际SRAM PUF响应和软件仿真,验证了上述两种方案的效果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对于SRAM PUF,软判决方案更加可靠和高效.
-
-
卢阳;
鲍淑娣;
周翔;
陈金恒
- 《宁波市第九届学术大会》
| 2016年
-
摘要:
心电信号因其具备易于监测、个体唯一性等特点在生物识别领域受到广泛关注.针对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和实时性问题,给出一种快速鲁棒的、适用于微型化嵌入式平台的心电信号身份识别算法.首先,利用动态阈值法提取稳定波形用于快速生成心电模板样本和测试样本;然后,基于优化动态时间弯曲法进行差异度计算得到识别结果;其次,考虑心电信号为非稳态时变信号,为保证模板数据与人体体征状况的一致性,对心电模板库进行动态更新管理以进一步提高识别准确性与鲁棒性.采用MIT-BIH心律失常数据库和自建心电数据库的分析结果表明,所述算法的识别成功率最高达到98.6%.在安卓移动端,动态阈值与优化动态时间弯曲法一次运算平均时间分别约为59.5ms和26.0ms,实时性能显著提高.
-
-
刘中艳;
张丽哲
- 《2017年西南三省一市(贵州、重庆、四川、云南)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随着计算机网络化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得到迅猛发展,网络信息安全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的关注,从整体网络化的信息保密到单台计算机的安全与通讯保密已然成为了研究重点.目前,计算机的单机信息保密方面的研究已经初见成效,大致可分为三方面的重点研究:数据完整与保密研究、系统完整性与可信度研究、服务拒绝研究.提出一种基于BIOS模块的计算机底层输入输出安全子系统的设计方案,利用密码学提供的信息摘要、身份识别和数据加密等手段,提供计算机系统的完整性合法性检测,用户身份识别和硬盘数据保护,实现对计算机单机的安全服务.
-
-
-
马玉鹏;
李勇
- 《吉林省第九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目前电子锁是各发电厂、变电站广泛使用的电气倒闸防误系统中的关键部件.本文阐述了用1-Wire器件制作电子锁新法,解决了目前市面上电子锁存在的一些问题,能较好地应用于生产实际。电于锁一般由ID(身份识别)和驱动机构两部分组成。ID是电子锁中占重要地位的部件,如果识别出错,将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或者无法将锁打开。用1-Wire器件制作电子锁具有简单可靠、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等优点。特别是扩展防误系统的规模非常方便,因为锁的个数几乎可以无限多。
-
-
丁丽蓉;
陈雁;
陆巍;
沈艳婷;
王睿;
马莉;
史婷奇
- 《2016中国护理管理大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为了更规范静脉输液项目核对,达到最佳有效识别,为患者及护士提供一个安全的就医和执业环境.方法:应用文献研究方法、现场调研方法、Delphi专家函询法,建立“静脉输液项目核对”流程.结果:“静脉输液项目核对”质控体系的建立,规范了静脉输液项目核对,纠正和指导年轻护士过度核对和核对不足,提高了护士把握静脉输液的核对项目关键点的准确性.结论:规范静脉输液项目核对,指导临床工作并持续改进,达到最佳有效识别的目的,提升患者安全.
-
-
高新亮
- 《2016互联网+与钢铁工业智能制造高峰论坛》
| 2016年
-
摘要:
企业员工劳动纪律的检查与监管,只通过人工管理和手工签到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企业的精细化要求.尤其在大型工矿、制造企业,员工人数多、工种多、班次复杂,更需要辅助相应技术手段加强管理.本文所述门禁与考勤系统的数字化应用方案,利用CPU卡、身份识别设备、视频抓怕与录像设备,辅助信息化软件系统,从人员的身份识别、信息采集、数字处理等各环节进行详细的论述,形成企业员工考勤的全方位数字化应用方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