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跨断层

跨断层

跨断层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20篇,主要集中在地球物理学、测绘学、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5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9892篇;相关期刊36种,包括防灾减灾学报、四川地震、震灾防御技术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地震学会历史地震、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2013学术研讨会、2013年全国测绘仪器综合学术年会、第二十一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等;跨断层的相关文献由394位作者贡献,包括周鹏发、申玉生、李秀菊等。

跨断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5 占比:0.22%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9892 占比:99.77%

总计:29960篇

跨断层—发文趋势图

跨断层

-研究学者

  • 周鹏发
  • 申玉生
  • 李秀菊
  • 李鸿晶
  • 王峥峥
  • 薛娜
  • 贾佳欣
  • 刘代芹
  • 张熙
  • 张逸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徐声鑫; 王岩; 汪志民; 黎志军
    • 摘要: 为探索使用跨断层特征强度指标的方法对地震前兆异常进行识别和判定,利用1982—2019年云南地区5个跨断层场地(楚雄、丽江、永胜、寻甸、建水)的所有观测数据,通过计算跨断层特征强度指标,根据不同窗长提取可能的地震前兆异常信息,并结合历史震例,探讨云南及周边地区6.5级以上地震与跨断层特征强度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跨断层特征强度指标在5个跨断层场地的应用中总体是有效的,能够捕获到云南地区震前异常信息,可在实际跟踪分析中进行使用。
    • 王伶俐; 洪敏; 张勇; 崔兴平; 王岩; 邵德盛
    • 摘要: 基于云南省内11处跨断层场地资料,结合跨断层数据分析方法,系统提取云南地区地震综合预测指标,并对其在漾濞6.4级地震前的映震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跨断层资料在漾濞地震发生前存在显著的中期异常,且漾濞地震的发生可能与川滇菱形块体西边界的活动增强有关。跨断层中期指标对漾濞地震作出较好的预测,短期指标虽然也通过了效能评估,但预报效能稍差。在后续的跨断层资料分析中,应更加注重中期异常及中期预测指标的提取和应用,总结得到的综合指标可应用于云南地区的震情跟踪工作。
    • 方伟; 赵磊; 刘代芹; 阿卜杜塔伊尔·亚森; 丁宇; 孙小旭
    • 摘要: 利用2012~2021年期间大丰跨断层水准资料,以测点垂直位移量、断层运动年变速率,断层形变趋势累计率等参数为依据,研究2012年4月~2016年9月、2016年9月~2019年4月、2019年4月~2020年9月、2020年9月~2021年2月该地区各阶段地壳垂直形变运动特征,对各阶段测线变化机理与地震关系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测线点位的稳定性做定性和定量分析,同时对北天山地区近年来几次大的形变异常事件进行回顾,研究表明断层在不同时段的活动速率,活动性质及活动方式存在明显差异,同阶段断层运动又存在准同步性。呼图壁M_(S)6.2地震发生在测线同步变化、应力场长期挤压、垂直形变显著的阶段。
    • 胡淑芳
    • 摘要: 对于分析载荷对形变观测资料的影响,以前常用的分析方法是时间对比法和模型计算方法。近年来,ANSYS有限元法在形变分析工作中作为较好的辅助工具逐渐被推广使用。因此,本文采用ANSYS有限元法对形变场地进行建模、加载和求解,并将该结果与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进而证实有限元方法中所建模型的可靠性。通过ANSYS有限元法初步建立的模型,可快速的对形变异常做出定量分析。
    • 胡淑芳
    • 摘要: 对于分析载荷对形变观测资料的影响,以前常用的分析方法是时间对比法和模型计算方法.近年来,ANSYS有限元法在形变分析工作中作为较好的辅助工具逐渐被推广使用.因此,本文采用ANSYS有限元法对形变场地进行建模、加载和求解,并将该结果与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进而证实有限元方法中所建模型的可靠性.通过ANSYS有限元法初步建立的模型,可快速的对形变异常做出定量分析.
    • 罗宇; 张文
    • 摘要: 本研究以鲜水河断裂带为例,通过断层三维活动参数、断层活动信息合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汶川8.0、芦山7.0和康定6.3级地震前后鲜水河断裂带地区的跨断层形变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计算断层水平扭错速率、水平张压活动速率的各个主成分和能够反映断层总体活动水平的综合指标W.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原始信息,剔除相关干扰,有利于前兆资料的分析研究;综合指标W可以较好地反映前兆资料的异常变化,能够代表一个地区前兆观测资料的总体映震水平;鲜水河断裂带跨断层资料对汶川8.0、芦山7.0和康定6.3级地震具有较好的映震能力,从中可以捕捉到中强地震的"孕育—发展—发生"过程中强震的前兆异常信息.
    • 田晓; 郑洪艳; 李腊月; 张超
    • 摘要: 利用1980~2019年跨断层形变资料,基于断层三维运动模型和改进的灰色关联度方法研究川滇地区主要活动断裂的运动特征及地震危险性.结果表明:1)鲜水河断裂带总体呈左旋拉张运动,并具有明显的分段差异性运动特征;则木河断裂带具有正-逆断阶段性变化特征;滇南和滇西北主要表现为拉张运动.2)断层三维累积活动量与改进的灰色关联度综合指标对断裂附近6级以上地震均具有明显的震前异常及震后趋势转折变化,可能与断裂附近强震孕育-发生、同震及震后调整等影响有关.3)通过分析跨断层综合指标可知,川滇地区需重点关注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则木河断裂带及滇南地区.
    • 安栋; 刘天旺; 郭艳军
    • 摘要: 为进一步提高高烈度地震区跨断层隧道在地震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依托天坪寨隧道FI断层段,通过有限元数值计算软件ABAQUS对纤维混凝土隧道衬砌的抗震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素混凝土二衬结构、钢-玄武岩混杂纤维混凝土(SBHFRC)二衬结构及钢纤维混凝土(SFRC)二衬结构的位移、应力及安全系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SFRC衬砌结构最大横向、纵向位移分别增大12.57%,1.43%,竖向位移减小33.83%,SBHFRC衬砌结构的最大横向、纵向、竖向位移分别增大6.69%,22.35%,25.32%;SFRC二衬最大、最小主应力分别增加26.09%,19.69%,SBHFRG二衬最大、最小主应力分别增加3.16%,2.16%;SFRC二衬与SBHFRC二衬的最大剪应力分别增加20.82%,2.23%;衬砌结构采用SFRC和SBHFRC时的安全系数分别提高59.72%,54.74%;二衬结构采用SBHFRC时抗震效果优于采用SFRC时的抗震效果.研究结果可为强震区跨断层隧道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 尹海权; 郭祥云; 常明; 占伟; 李腊月; 徐东卓
    • 摘要: 为了探索GPS和跨断层地壳形变数据联合反演效果,本文以鲜水河断裂为研究对象,利用1999~2007期,2009~2013期和2013~2017期中国大陆GPS水平速度场数据,使用贝叶斯反演方法,以跨断层数据为先验条件,估算了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主要为鲜水河断裂)的断层运动速率.发现增加跨断层数据后,反演图像的近场和远场速率区别更加显著,不同期次的断层活动速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是,本方法在震前效果并不明显,尤其是在汶川地震前部分跨断层场地的逆向走滑特征很难表现出来,对于地震预测预报也很难起到优势作用,但从反演效果上来看,可以更直观的反映断层在近场和远场上的速率差异以及地震后断层运动速率的分段特征.最终根据上述研究方法认为鲜水河断裂带在汶川地震后,经过多年的应力调整,目前左旋走滑速率已经基本恢复到震前状态,鲜水河断裂南段持续拉张趋势,川滇菱形块体的顺时针旋转作用持续加强,鲜水河断裂的道孚段和磨西段存均在一定的走滑速率亏损,应注意这两个地区的地震危险性,以及这两个地区地震危险的关联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