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发生率
跌倒发生率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2年内共计90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5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48235篇;相关期刊63种,包括医疗装备、当代护士(专科版)、中国当代医药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4全国神经损伤大会暨第三届天坛全国神经创伤学术研讨会、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第十四次全国学术会议、香港中医学会、教育研究基金会2017国际针灸高峰论坛等;跌倒发生率的相关文献由191位作者贡献,包括左玉丹、张红、曹雁等。
跌倒发生率—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48235篇
占比:99.94%
总计:148325篇
跌倒发生率
-研究学者
- 左玉丹
- 张红
- 曹雁
- 王晓翠
- 王莉
- Li Yeping
- Wang Chunyan
- Wang Lihui
- 丁亚莉
- 丁志宏
- 严谨
- 么莉
- 乐碧芳
- 付倩
- 付江瑜1
- 任万杰
- 何世仪
- 何文英
- 关娟
- 冯燕
- 冯瑞
- 冯立楠
- 冷晓姝
- 刘伊琳
- 刘佳
- 刘华
- 刘卫
- 刘婉云
- 刘玉香
- 刘绍燕
- 刘茹
- 刘萍
- 刘运平
- 古玉兰
- 史可夫1
- 吴健灵
- 吴志军
- 吴继云
- 唐映莲
- 夏艳
- 姚秋近
- 姜文娟
- 孙全英
- 孙国敏
- 孙峰
- 孙志书
- 孙红燕
- 孟春明
- 官佳乐
- 宫友慧
-
-
郭小梅;
官佳乐;
尹淑英;
王瑶琪;
肖慧莉;
蒋华
-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Morse跌倒评分策略下精准护理在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跌倒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我院60岁以上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跌倒预防措施,干预组患者在接受常规跌倒预防措施的基础上,采用Morse跌倒评估量表进行跌倒风险评估,然后进行跌倒预防精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跌倒发生情况和预防跌倒依从性。结果(1)对照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为14.3%,而干预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显著降低至1.8%(P<0.05)。(2)与干预前比较,干预组住院患者干预后依从性显著提高(P<0.05)。且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干预组住院患者干预后依从性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Morse跌倒评估量表进行风险评估,然后采取精准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和提高预防跌倒依从性。
-
-
冯立楠
-
-
摘要:
目的观察认知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跌倒情况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将2019年4月—2020年7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142例老年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71例。对照组予以内科基础护理,研究组在基础护理基础上予以认知护理模式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踏空、绊倒、滑到);护理前及护理3个月后采用卫生部制定的《跌倒干预技术指南》评估2组患者的跌倒危险因素认知状况,采用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评价2组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跌倒总发生率为5.63%(4/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31%(13/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3个月后的跌倒危险因素认知项目评分(遵医嘱用药、健康饮食、防跌倒认知、改造居住环境)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均<0.05),且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护理3个月后2组患者WHOQOL-BREF量表中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环境维度、社会维度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不同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认知护理模式干预能够明显改善老年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对跌倒危险因素的认知水平,降低跌倒发生率,进一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
沈斌;
祁祥;
沈艳;
程娟;
何世仪;
王岚
-
-
摘要:
目的探究前庭康复训练结合步态训练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帕金森病症状评分量表(Webster)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及跌倒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1例仅行常规干预,研究组3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前庭康复训练结合步态训练。统计Webster评分、BBS评分、计时起立-步行测验(TUGT)、巴氏量表(BI)评分与39项帕金森病调查表(PDQ-39)评分,对比跌倒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各维度Webster评分、TUGT、PDQ39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研究组各维度Webster评分、TUGT、PDQ39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BBS评分、BI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研究组BBS评分、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跌倒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庭康复训练结合步态训练,可减轻老年帕金森病患者临床症状,平衡状态良好,生活自理能力恢复,生活质量改善,且能降低跌倒风险。
-
-
刘茹;
王浩宇;
许济
-
-
摘要:
目的分析体感交互技术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足底压力及跌倒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4月三二〇一医院收治的115例帕金森患者,按不同训练方案分为常规组(n=56)与体感交互组(n=59)。常规药物治疗期间,常规组实施传统平衡训练,体感交互组接受体感交互技术训练。比较两组训练4周后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动、静态足底压力分布,跌倒发生率。结果训练后体感交互组BBS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体感交互组BBS评分有所提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静态站立时双脚压力由低到高排序为:2区<1区<3区<6区<5区<4区<7区<8区;行走时左足:2区<6区<1区<3区<5区<4区<7区<8区,右足:2区<6区<1区<3区<5区<7区<8区<4区。训练后两组站立时双足的3区压力上升,双足压力:2区<1区<6区<5区<3区<4区<7区<8区;行走时左足:2区<6区<1区<5区<3区<4区<7区<8区,右足压力分区未变。训练后两组静态跌倒风险指数评分上升,动态跌倒风险指数评分下降,且体感交互组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1个月随访期间,常规组发生11例跌倒,体感交互组发生2例,体感交互组跌倒发生率3.39%低于常规组19.64%(P<0.05)。结论体感交互技术训练能有效改善帕金森患者平衡功能康复情况,有助于更好调整动、静态足底压力分布,降低跌倒风险,减少跌倒发生情况。
-
-
朱芸芸
-
-
摘要:
目的:探讨跌倒风险管理的应用在老年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区老年患者 100 例为护理研究对象,该组老年患者住院时间为 2019 年 9 月~2020 年 9 月,依据患者住院号展开随机计算机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采取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在住院期间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则采取跌倒风险管理,对比组间不同管理下跌倒事件发生概率,并设计科室护理满意度问卷对两组满意度例数展开评价,以及不同管理实施阶段护理人员对患者防跌倒处理能力展开比较。 结果:应用跌倒风险管理后,观察组跌倒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明显(P<0.05)。 观察组对本次护理人员实施管理模式满意度较高,各项指标满意例数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观察组护理人员在开展防跌倒风险管理后,对患者在院治疗阶段跌倒能力评估、防跌倒知识、跌倒处理能力的提升较为明显,各项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跌倒风险管理的应用对老年患者而言,能降低住院期间跌倒事件发生率,并改善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防跌倒风险预防能力。
-
-
邬土云;
邬海连
-
-
摘要:
目的:探讨防跌倒安全护理对老年人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100例老年患者进行选取,就诊时间 介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间,采用随机数字表抽取法分组,即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0例,防 跌倒安全护理干预),就二者住院期间跌倒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展开比较。结果: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发生跌倒率 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较为显著(P <0.05);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为 老年患者行护理干预时,注重加强防跌倒安全护理,可提高患者在院治疗期间的安全性,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进 而为护理满意度的提升提供了保障,值得临床参考。
-
-
关娟;
邱美云;
陈小玲
-
-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HFMEA)的安全管理对养老机构老年人风险系数(RPN)及跌倒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养老机构的130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3—8月的65例纳入对照组,将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的65例纳入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基于HFMEA的安全管理模式,比较两组RPN评分及跌倒发生率.结果 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各RPN评分及跌倒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HFMEA的安全管理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及老年人在养老机构的安全性,降低老年人跌倒发生率.
-
-
黄小芳;
严谨;
杨土保;
易琦峰;
沈志莹;
杨国莉
-
-
摘要:
目的:利用临床大数据分析护士使用Morse跌倒量表评估住院患者防跌倒护理的成本效果.方法: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对护士开展Morse跌倒量表培训前1年的59358例住院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26862例,女32496例;以对护士实施Morse跌倒量表评估培训后1年的66203例住院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29881例,女36322例.记录两组临床护士在跌倒风险评估中花费的时间及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情况,分析Morse跌倒量表评估与临床结局及护理人力成本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另外,对观察组中被评估为跌倒高风险患者与非高风险患者的跌倒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Morse跌倒量表评估的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跌倒发生率分别为3.39/10万和3.82/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807,P>0.05),二级及以上跌倒伤害率分别为27.30%和20.00%,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345,P>0.05),但使用量表评估的人力成本增加130641.82元,增量成本效果比为43547.27.然而,使用Morse跌倒量表被评估为跌倒高风险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风险患者(U=2.941,P<0.05).结论:Morse跌倒量表评估对成人住院患者预防跌倒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有限,且成本效果分析欠佳.建议在评估之后进一步落实对跌倒高风险患者的干预措施,以便提升预防跌倒的管理水平和效益.
-
-
郑军玲;
冯瑞;
张文红
-
-
摘要:
目的 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模式在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选择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实施前(2018年)收住的8987例老年住院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选择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实施后(2019年)收住的10999例老年住院患者为观察组.分析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总结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实施细节.比较两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防跌倒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为0.05%,低于对照组的0.08%(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9.7%,高于对照组的98.8%(P<0.05).观察组患者的防跌倒相关知识掌握率为9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6%(P<0.05).结论 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可有效降低老年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率.
-
-
李玉萍
-
-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PDCA循环管理在防范老年精神患者跌倒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00例老年精神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PDCA循环管理,观察两组跌倒发生率,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 研究组跌倒发生率为2.00%,对照组为16.00%,跌倒发生率对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老年精神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跌倒发生率,临床使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
-
陈晓静;
陈晶梅;
骆淑惠;
蔡来荫
- 《2017中国护理管理大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跌倒是困扰临床护理人员的主要问题之一,尽管本院有各种预防跌倒的措施,但跌倒仍然发生着,尤其是术后患者,因受麻醉的影响,身体虚弱、伤口疼痛、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平衡功能失调、体位性低血压等因素,其发生跌倒的危险可能性较正常人高.本专案旨在于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做好跌倒的前瞻性护理,从而降低术后病患跌倒的发生率. 方法:通过规划简化卫教单张、举办在职教育训练、给予术前执行团体卫教、用实际案列来引导大家对跌倒的认知,告知跌倒发生的普遍性及易发人群、制作预防跌倒海报. 结果:护理人员对术后预防跌倒护理认知达90%.护理人员执行术后预防跌倒措施达85%. 结论:通过有效的预防,不仅可以减少病患及家庭的痛苦和负担,更可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因此护理人员应予以足够的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树立患者第一、安全第一的服务理念.
-
-
Li Yeping;
李叶萍;
Wang Chunyan;
汪利辉;
Wang Lihui;
王春艳
- 《2017中国护理管理大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运用PDCA管理方法降低骨科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方法:通过调查分析2014年7月-2015年6月骨科11例跌倒发生的原因,制订防范骨科患者跌倒的计划和措施,通过实施过程监测,检查各项防范措施的执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反馈结果:通过PDCA管理方法的实施,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骨科患者跌倒发生3例,发生率下降,损害程度均属轻微伤,起到了良好的整改效果.结论:PDCA循环管理实现了由终末质量控制向环节质量控制的转变,使科室管理质量逐步提高,最终实现保证患者安全的总体目标.
-
-
姚秋近
- 《2014全国神经损伤大会暨第三届天坛全国神经创伤学术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目的:对出院后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延续康复护理,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跌倒发生率.rn 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出院患者登记表中的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出院前均发放"居家护理防跌倒"手册及功能锻炼示范光盘;接受常规出院指导及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电话随访和定期门诊医疗随访;纳入本科室建立的神经康复QQ群,及时分析跌倒原因并在QQ群中公布防范策略.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出院一周内的上门随访和1个月、3个月、6个月门诊医疗随访同时的康复功能评定和延续康复护理措施.rn 结果:两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ADL能力及跌倒例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实施延续康复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出院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跌倒发生率.
-
-
-
张莉琴;
王莉;
李丹
- 《2017年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探讨精神科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风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2010年1月~2015年12月精神科发生跌倒事件的17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原因分析.结果: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跌倒的主要风险因素是药物因素和年龄因素,其次是疾病因素、环境因素;跌倒的地点主要是床旁、其次是卫生间和病区过道.结论:精神疾病患者,特别是老年精神疾病患者是发生跌倒的高危人群,必须针对其风险因素进行动态风险评估,加强疾病知识、药物知识、防跌倒宣教,提高患者及家属对预防跌倒的认知水平,让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预防跌倒,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发生率.
-
-
张莉琴;
王莉;
李丹
- 《2017年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探讨精神科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风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2010年1月~2015年12月精神科发生跌倒事件的17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原因分析.结果: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跌倒的主要风险因素是药物因素和年龄因素,其次是疾病因素、环境因素;跌倒的地点主要是床旁、其次是卫生间和病区过道.结论:精神疾病患者,特别是老年精神疾病患者是发生跌倒的高危人群,必须针对其风险因素进行动态风险评估,加强疾病知识、药物知识、防跌倒宣教,提高患者及家属对预防跌倒的认知水平,让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预防跌倒,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发生率.
-
-
张莉琴;
王莉;
李丹
- 《2017年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探讨精神科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风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2010年1月~2015年12月精神科发生跌倒事件的17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原因分析.结果: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跌倒的主要风险因素是药物因素和年龄因素,其次是疾病因素、环境因素;跌倒的地点主要是床旁、其次是卫生间和病区过道.结论:精神疾病患者,特别是老年精神疾病患者是发生跌倒的高危人群,必须针对其风险因素进行动态风险评估,加强疾病知识、药物知识、防跌倒宣教,提高患者及家属对预防跌倒的认知水平,让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预防跌倒,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发生率.
-
-
张莉琴;
王莉;
李丹
- 《2017年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探讨精神科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风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2010年1月~2015年12月精神科发生跌倒事件的17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原因分析.结果: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跌倒的主要风险因素是药物因素和年龄因素,其次是疾病因素、环境因素;跌倒的地点主要是床旁、其次是卫生间和病区过道.结论:精神疾病患者,特别是老年精神疾病患者是发生跌倒的高危人群,必须针对其风险因素进行动态风险评估,加强疾病知识、药物知识、防跌倒宣教,提高患者及家属对预防跌倒的认知水平,让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预防跌倒,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发生率.
-
-
-
-
-
-
-
-
-
- 上海中欣晶圆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22-05-06
-
摘要:
本发明涉及降低硅片抛光雾发生率的CMP工艺,包括涂蜡贴附、粗抛、中抛、精抛、剥离及去蜡清洗工序。通过在抛光布不同布时期间,调整抛光压力、中精抛时间以及抛光液流量等工艺条件弥补布时中后期修复损伤层能力不足:中精抛布时周期均为80h,在布时50h之前采用一贯CMP工艺:中抛压力2.2~2.4kg/cm2,中抛光液流量1.9~2.1L/min,精抛光液流量0.4~0.6L/min,中抛时间8~12min,精抛时间7~9min,抛头和定盘转速35~45rpm;在布时50h之后,中抛压力提高到2.5~2.7kg/cm2,中抛光液流量提高到2.4~2.6L/min,精抛光液流量提高到0.7~0.9L/min,中抛时间延长到15~17min,精抛时间延长到9~11min,粗抛抛头和定盘转速55~65rpm,中精抛抛头和定盘转速35~45rpm。通过改进降低抛光雾的发生率,并在不降低抛光布使用寿命情况下使得整个布时周期过程均保持高抛光质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