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溃疡
足底溃疡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04篇,主要集中在皮肤病学与性病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4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8113篇;相关期刊42种,包括基层医学论坛、护理与康复、中国医学工程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1年全国外科学科建设暨学术交流会、中国科协首届学术年会、2018年全国麻风皮肤病防治学术年会等;足底溃疡的相关文献由215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景权、谭又吉、严良斌等。
足底溃疡
-研究学者
- 王景权
- 谭又吉
- 严良斌
- 尤卫平
- 张国成
- 刘永凯
- 史文飞
- 吴水才
- 孙珅
- 李伏田
- 潘美儿
- 王晓静
- 虞斌
- 谭卫平
- 赵冬
- 郑召辉
- 马燕
- 何凯亮
- 农海波
- 印红
- 周玉祥
- 周龙朝
- 喻永祥
- 张林宏
- 徐少梅
- 李志坚
- 李文忠
- 李永平
- 王乐
- 王标
- 王江南
- 王艳芳
- 王载明
- 王雄权
- 罗景文
- 范成杰
- 董立闻
- 陈自红
- 马加能
- 黄献军
- 黄选利
- Arol.SK
- J.M Watson
- JamesAB
- Kaza.RO
- Srini.H
- 丁忠普
- 伍爱金
- 伍耀辉
- 伦以旦
-
-
黄选利
-
-
摘要:
目的 探讨外用维A酸+莫匹罗星治疗复杂性麻风足底溃疡患者对并发症、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样本抽样法抽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20年4月收取的复杂性麻风足底溃疡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1)、观察组(n=61),对照组单纯应用莫匹罗星,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外用维A酸,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情复发率、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溃疡面积、疼痛评分、肉芽组织面积.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溃疡面积小于对照组,肉芽组织面积大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复杂型麻风足底溃疡患者,采用维A酸外用+莫匹罗星联合治疗,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小患者溃疡面积,增加肉芽组织面积,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预后较好,临床价值显著,值得进行推广.
-
-
-
黄选利
-
-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治疗麻风病足底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住院部收治的麻风病足底溃疡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对其数据资料进行回归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清创术治疗,实验组接受综合辅助治疗.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两组比较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实验组观察对象接受综合疗法治疗后创面肉芽覆盖面积积分和创面肉芽性质积分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麻风病足底溃疡患者在常规清创术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综合辅助方法治疗,有助于其临床治疗效果的巩固,以及溃疡面积的缩小.
-
-
张满丽
-
-
摘要:
目的:探索药物联合外科清创、引流治疗麻风病足底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0例麻风病足底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治疗组65例,对照组采用了单纯药物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药物联合外科清创、引流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足底溃疡治愈率为66.2%,对照组治愈率为4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联合外科清创、引流治疗麻风病复杂性足底溃疡比单纯药物治疗效果好.
-
-
伍爱金;
沈宝燃;
招文颖;
游勇;
伍耀辉;
郑义;
包艳华;
刘石姬
-
-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方法对治疗麻风患者住院患者足底溃疡的效果,从而减少和降低由麻风病所引起的畸形和残疾.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11月期间的因麻风病而引起足底溃疡的患者45例,并将此45例患者共181块溃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20例,90块溃疡,观察组患者25例,91块溃疡.其中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清创疗法,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在常规清创疗法的基础上进行光照治疗合并多种药物的综合疗法.结果 对照组中20例90块溃疡麻风足底溃疡的患者,愈合溃疡47块、治疗显效的溃疡14块、治疗有效的溃疡17块、溃疡无变化12块.观察组中25例患者共有溃疡91处,愈合溃疡60块、治疗显效的溃疡15块、治疗有效的溃疡13块、溃疡无变化3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麻风病足底溃疡的治疗中,通过在常规清创疗法的基础上进行光照治疗合并多种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可以使得溃疡发生的概率降低,并且能够有效地使溃疡愈合.
-
-
-
王峥;
白姣姣;
孙皎;
潘习;
张小青;
杨中方;
卢湘
-
-
摘要:
目的 了解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足底溃疡高风险的区域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Footscan平板式足底压力测量仪对312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测试.结果 糖尿病患者足底溃疡存在高风险区域发生率高达95.8%,其中左足足底溃疡高风险区域依次为第1趾>第2跖骨>第5跖骨>第1跖骨>第3跖骨.右足足底溃疡高风险区域依次为第1趾>第5跖骨>第2跖骨>第1跖骨>第3跖骨.足底第2、3跖骨区域溃疡发生风险左足高于右足(P<0.001),足跟内侧区域溃疡发生风险左足低于右足(P<0.001).病程不足10年的左、右足拇趾足底区域溃疡发生风险高于病程10年以上的(P<0.05).结论 社区2型糖尿病足底溃疡高风险区域发生率高,高风险区域位居前三位的为第1趾、第2跖骨、第5跖骨.左、右足足底溃疡高风险区域分布不同.足底溃疡高风险区域分布与糖尿病病程有关.
-
-
-
-
庞漩
-
-
摘要:
目的 探讨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对麻风病足底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57例麻风病足底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病人足底溃疡清创后,实验组予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喷洒在创面及周围皮肤,每天2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庆大霉素凡士林油纱包扎,每天换药1次.治疗2个月后对治疗结果进行评定.结果 实验组29例,共38个足底溃疡,治疗有效率为86.84%;对照组28例,共31个足底溃疡,治疗有效率为61.29%,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能够促进麻风病足底溃疡面的愈合,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临床使用方便,疗效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
-
-
刘健;
杨国威
- 《2018年全国麻风皮肤病防治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目的:探讨麻风复杂性溃疡治疗的特点.方法:根据我所收治的一例麻风复杂的足底溃疡患者,观察麻风足底溃疡手术及保守治疗的疗效以及相应的对策.结果:患者保守治疗不会比手术治疗要差.结论:麻风属于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和其他病原体引起的溃疡相比,麻风复杂性溃疡治疗要视情况而定,手术治疗不一定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
-
-
陈拥群
- 《2018年全国麻风皮肤病防治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目的:探究8例麻风病足底溃疡患者应用药物联合外科清创引流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至2018年5月期间本院应用药物联合外科清创引流治疗的8例麻风病足底溃疡患者相关治疗资料,并对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结果:患者经联合治疗后,有7例显效,1例有效,总有效率为100%;患者在治疗后溃疡位置肉芽生长评分上,治疗后的肉芽性质评分、低于治疗前,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治疗后的肉芽覆盖评分低于治疗前,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 结论:麻风病足底溃疡应用药物联合外科清创引流治疗,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改善了足底创面肉芽生长情况,此种联合治疗方式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