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
诗词研究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0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信息与知识传播、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2196篇;相关期刊68种,包括党史文汇、大庆社会科学、决策探索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五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第四届两岸文化发展论坛等;诗词研究的相关文献由81位作者贡献,包括孙浩宇、任同祥、廖雯玲等。
诗词研究—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2196篇
占比:99.11%
总计:12305篇
诗词研究
-研究学者
- 孙浩宇
- 任同祥
- 廖雯玲
- 李思清
- 李遇春
- 马大勇
- 于晓川
- 今耘
- 任学路
- 何火任
- 冯雪良
- 刘东汶
- 刘可原
- 刘常
- 刘松俊
- 北阳
- 古舟
- 史宝珠
- 吉梦飞
- 向进青
- 吴爽
- 吴诗清
- 周传普
- 周少凯
- 周彩丽
- 周红一
- 国麟
- 姜同
- 孙东升
- 峻佑
- 巴灵一
- 帅文芳
- 张延
- 张明非12
- 徐永丽
- 徐虹
- 忠诚
- 惠于
- 慎敏
- 文研
- 文诗言
- 方志丹
- 曾春红
- 朱双一
- 李文朝
- 李金坤
- 杨勇
- 沈慧瑛
- 洪芳
- 潘阳照
-
-
王兆鹏
-
-
摘要:
2022年5月14日,由中国韵文学会、中国词学研究会、中国散曲研究会、中华诗词学会高校诗词工作委员会、中华诗词学会散曲工作委员会、中华诗词学会现当代诗词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华诗词学会创作工作委员会(筹)、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四川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2022·当代诗词曲创作与批评高端论坛”在成都金河宾馆举行。受疫情影响,论坛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东南大学、上海大学、中南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中华诗词学会高校诗词工作委员会.
-
-
吉梦飞
-
-
摘要:
缪鼎臣生于江阴东兴缪氏家族,是晚清民国时期重要的文人,他的诗词作品反映了时代之交士子的价值观和思想变化.缪鼎臣以其刚健浩然之气执笔,诗歌创作诸体兼擅,以五古为主,写景叙事为一体,言虽质朴亦含郁愤,癯而实腴;词作选调多样,因调赋情,不矜格律.他的诗歌风格劲健悲慨,言为心声;词风豪壮慷慨,别有寄托.对其人、其作进行研究,是对清代江阴地区地域文学的补充,也是对清末民初遗民的社会生活的进一步了解,同时缪鼎臣的文学创作活动是缪氏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研究便于勾连缪氏家族文学的发展历程.
-
-
马大勇
-
-
摘要:
中国诗歌史自“风”“骚”的淙淙溪流渐次转拓曼衍,由四言而七言,由古体而近体,由齐言而长短,终于粲然大备,恣肆汪洋,汇合成滂沛贯通的巨澜洪流,演出了中国文学舞台上最繁复丰美的多声部唱叹。时光的指针划向1917年与1918年之交,在“文学改良”“文学革命”的飓风劲吹之下,一种完全突破格律限制的白话新体诗发出了襁褓中的第一声啼鸣。
-
-
杨勇
-
-
摘要:
谢无量学问淹博,勤于著述,是传统意义上的文人,同时又站在时代的潮头,上下求索.谢无量的书法、诗歌、学问是相辅相成且密不可分的.他既博雅温润,又襟怀旷达,其对于碑学的学习又使其书风雄健.书法对于谢无量而言,仅是『余事』,其书法结体是任其自然,不受拘束,运笔如风行水上,天趣盎然,功力和修养相融相洽,谢无量无疑是二十世纪中国书坛上的重镇.
-
-
-
王德培1
-
-
摘要:
在巢湖文艺圈里,提起安徽省巢湖市食品公司退休职工万事慎老人,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这位今年已94岁的老人,花了9年时间出版了8本诗词类工具书:《近体诗苑》《古体诗苑》(上、下册)、《历朝诗体》《词诠》(上、下册)、《诗境浅说补注》《唐人七律八百首》共8册,共计有400多万字,堪称古诗词研究领域里的一项“古稀工程”。
-
-
-
-
摘要:
由中华诗词学会和广东省诗词学会联合主办,广东省惠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全国第三十三届中华诗词暨苏东坡诗词艺术研讨会,定于2019年11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在广东省惠州市召开。特向本学会会员及海内外专家、学者、诗词研究爱好者征集论文,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
-
邓运山;
邓美玲
-
-
摘要:
2017年,学术界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从毛泽东诗词鉴赏和研究、毛泽东诗词地位和价值、毛泽东诗词翻译和传播等几个方面,对毛泽东诗词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果,对于进一步深化毛泽东诗词研究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现有研究成果也还存在某些不足之处,今后学术界在毛泽东诗词研究方面应进一步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视角,并尽量回归学术研究层面.
-
-
-
李思清
-
-
摘要:
2017年,研究者继续聚焦于近代小说文体、内容、观念之新变;诗词选本、学人诗词研究出现了较多成果;不少学者从文学的社会关系与功能角度(如文学与国家、文学与权力、文学与族群等)考察近代文学;近代诗文文献的点校、笺注及整理出版益受重视。从文类看,诗、词、小说、散文、戏剧、翻译文学等均有研究者涉足。从队伍构成看,仍以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学者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