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状肌
乳头状肌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08年内共计100篇,主要集中在药学、中国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8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9562篇;相关期刊31种,包括基础医学与临床、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中国微循环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心血管病专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交流会、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等;乳头状肌的相关文献由176位作者贡献,包括赵德化、何瑞荣、张贵卿等。
乳头状肌
-研究学者
- 赵德化
- 何瑞荣
- 张贵卿
- 李孝光
- 汤树本
- 王庆山
- 赵更生
- 吴筱茵
- 姜波
- 姬广聚
- 张晓云
- 张翼
- 朱进霞
- 温晓竞
- 温洪涛
- 白琴
- 胡香杰
- 赵兰平
- 马欣
- 任世兰
- 刘德强
- 刘艳凯
- 卢晓东
- 史念慈
- 周承明
- 孔旭黎
- 安瑞海
- 尹京湘
- 张利萍
- 张社团
- 徐礼鲜
- 戴德哉
- 李茜
- 李迪民
- 毛新民
- 焦宏
- 王雪芳
- 胡大一
- 芦晓东
- 谢华
- 赵娟
- 赵松珍
- 陈悦
- 马会杰
- 马建伟
- 高远
- 于晓江
- 于锋
- 仇怡堂
- 任雷鸣
-
-
张晓云;
赵兰平;
牛春雨;
焦宏;
马建伟;
温晓竞;
陈立峰
-
-
摘要:
目的 探讨川芎嗪(Lig)对休克血浆(SP)所致豚鼠心室乳头肌电生理特性改变的干预作用.方法 利用常规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SP对豚鼠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及不同剂量Lig的干预作用.结果 (1)用含有SP的灌流液灌流标本时,豚鼠心室乳头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值(APA)、超射值(OS)均显著升高(P<0.05),复极50%、90%时间(APD50、APD90)及动作电位时程(APD)均明显延长(P<0.05);(2)Lig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SP引起的APA、OS升高,延长APD50、APD90及APD,此种干预作用以5.12 mmoL/L Lig最为明显.结论 SP町导致正常豚鼠心室乳头肌电生理特性的改变,而Lig可剂量依赖性地干预此种效应.
-
-
张晓云;
赵兰平;
刘艳凯;
温晓竞;
王雪芳
-
-
摘要:
目的:研究休克血浆(SP)对离体豚鼠心室乳头状肌细胞的电生理效应及夏至草生物碱(AHL)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常规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夏至草生物碱对抗休克血浆致离体豚鼠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变化的作用.结果 :(1)SP灌流,豚鼠心室乳头肌细胞动作电位的APA、OS均显著升高,APD50、APD90、APD明显延长.(2)0.5g%AHL可明显降低休克血浆引起的OS、APA升高效应,1.0g%AHL使OS、APA进一步下降,并明显对抗休克血浆引起的APD50、APD90、APD延长效应,使动作电位时程显著缩短.结论: 夏至草生物碱具有干预休克血浆所致豚鼠乳头状肌细胞动作电位改变的效应,可能对心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
许萌;
武宇明;
李茜;
王福伟;
何瑞荣
-
-
摘要:
应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观察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对离体豚鼠乳头状肌细胞的电生理效应。结果表明:(1)NaHS (H,S的供体,50、100、200μmol/L)可浓度依赖地缩短正常乳头状肌的动作电位时程。(2)对部分去极化乳头状肌,NaHS (100μmol/L)除缩短动作电位时程外,还降低动作电位幅值和超射值,减慢零相最大上升速度。(3)预先应用ATP敏感性钾(ATP- sensitive K+,KATP)通道阻断剂格列苯脲(glibenclamide,Gli,20μmol/L),可部分阻断NaHS(100μmol/L)的电生理效应。(4)预先应用L型钙通道开放剂Bay K8644(0.5μmol/L),可部分阻断NaHS(100μmol/L)的电生理效应。(5)预先应用含Gli(20μmol/L)的无钙Krebs-Henseleit液灌流标本,可完全阻断NaHS(100μmol/L)的电生理效应。(6)DL-propargylglycine(PPG,一种胱硫醚-γ-裂解酶的不可逆抑制剂,200μmol/L)可延长正常乳头状肌的动作电位时程。以上结果提示,H,S可能通过兴奋KATP通道促进K+外流,同时抑制Ca2+内流,进而影响豚鼠乳头状肌电生理效应。乳头状肌中内源性H2S可能发挥重要的电生理作用。
-
-
张晓云;
赵兰平;
刘艳凯;
温晓竞;
马建伟;
焦宏;
王雪芳
-
-
摘要:
目的 探讨红花对休克血浆(SP)所致豚鼠心室肌电生理改变的拮抗作用.方法 利用常规的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SP对豚鼠心室乳头状肌静息电位(RP)、超射(OS)、动作电位幅值(APA)、复极50%和90%(APS50,APD90)及动作电位时程(APD)的影响.结果 SP灌流液时,豚鼠心室乳头状肌细胞动作电位的APA、OS均显著升高,APD50、APD90、APD明显延长,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当灌流液依次加入不同浓度(2.5、5、10g%)的红花注射液后,由SP引起的APA、OS升高出现明显变低,动作电位时程明显长于SP组,尤其是APD90、APD延长更为明显(P<0.01),此作用在浓度为10g%时达到最强,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休克血浆能明显改变正常豚鼠心室肌的电生理特性,而红花注射液则可明显拮抗SP所致豚鼠心室乳头状肌动作电位改变,对心肌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
-
张利萍;
马会杰;
赵娟;
王庆山
-
-
摘要:
研究旨在应用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观察白藜芦醇对哇巴因所引起的离体豚鼠乳头状肌迟后去极化(delayedafterdepolarization,DAD)及触发活动(triggeredactivity,TA)的效应。结果显示:(1)预先给予白藜芦醇(30、60、120μmol/L)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哇巴因所引起的乳头状肌DAD及TA;(2)预先应用L型钙通道开放剂BayK8644(0.25μmol/L),可取消白藜芦醇的上述效应;(3)预先应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1mmol/L),对白藜芦醇的上述效应无影响;(4)单独应用17β-雌二醇(E2,5μmol/L)或白藜芦醇(30μmol/L)对DAD及TA无明显影响,而联合应用相同剂量的E2和白藜芦醇则对DAD及TA产生明显的抑制效应;(5)预先应用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他莫昔芬(10μmol/L)不能取消白藜芦醇对DAD及TA的抑制作用。以上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具有抑制乳头状肌DAD及TA的作用,这一效应可能与其抑制钙离子内流有关,但此作用机制中NO和雌激素受体的作用并不显著。白藜芦醇这种抗心律失常作用对于心血管系统具有一定的保护意义。
-
-
谢华;
温洪涛;
高远;
胡香杰;
张贵卿
-
-
摘要:
目的观察苦参碱对离体豚鼠右心室乳头状肌动作电位及收缩力(Fc)的影响,以探讨其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记录心肌细胞动作电位,肌力换能器同步记录心肌收缩力.结果苦参碱10、25、50 μmol*L-1可浓度依赖性地延长快反应动作电位(FAP)的复极50%时程(APD50)、复极90%时程(APD90)和有效不应期(ERP), 延长高钾除极组织胺及氯化钡诱发的慢反应动作电位 (SAP) 的APD50、APD90;但对FAP、SAP的动作电位振幅(APA)、0期最大除极速率(Vmax)及Fc无明显影响.结论结果提示苦参碱对心肌细胞钠、钙离子通道无明显影响,其延长APD的作用可能是阻断心肌钾通道的结果.
-
-
温洪涛;
谢华;
胡香杰;
张贵卿
-
-
摘要:
目的:观察尼群地平衍生物NIT-Ⅵ对离体豚鼠右心室乳头状肌慢反应动作电位(SAP)的影响.方法:离体豚鼠右乳头状肌经含异丙肾上腺素或组织胺的高K+台氏液(K+浓度25 mmol/L)灌流诱发SAP后,采用累积浓度给药法依次给予NIT-Ⅵ 3×10-9 mol/L,3×10-8 mol/L和3×10-7 mol/L.采用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记录慢反应动作电位.记录给药前后的SAP振幅(APA),0期最大除极速率(vmax),复极50%和90%的时程(APD50和APD90).结果:NIT-Ⅵ 3×10-9 mol/L、3×10-8 mol/L、3×10-7 mol/L可明显降低高钾除极时异丙肾上腺素、组织胺等诱发的SAP的APA、vmax,缩短APD50和APD90.结论:NIT-6具有阻断心肌钙通道的作用.
-
-
赵娟;
马会杰;
董京辉;
张利萍;
刘华磊;
王庆山
-
-
摘要:
本文旨在应用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观察白藜芦醇对离体豚鼠乳头状肌的电生理效应。结果显示:(1)白藜芦醇(30、60、120 μmol/L)可剂量依赖性地缩短乳头状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程;(2)对部分去极化的乳头状肌,白藜芦醇(60 μmol/L)不仅缩短动作电位时程, 而且降低动作电位的幅值和超射值, 减慢零期最大上升速度;(3)用无钙K-H 液灌流标本可完全取消白藜芦醇对乳头状肌细胞的作用;(4)钾通道开放剂四乙基氯化铵(TEA, 20 mmol/L), 不能阻断白藜芦醇的电生理效应;(5)预先应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1 mmol/L), 对白藜芦醇的上述效应无影响。以上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可缩短正常乳头状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这一效应可能与其抑制钙离子内流有关,但此作用机制中 NO 的作用并不显著。
-
-
李泱;
王琳;
邱苹;
高伟
-
-
摘要:
目的研究索他洛尔对豚鼠乳头状肌动作电位(AP)和单个心室肌细胞延迟整流钾电流的作用及索他洛尔致心律失常的可能机制.方法用标准微电极技术和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测定豚鼠乳头状肌AP和单个心室肌细胞离子电流.结果在索他洛尔浓度为100 μmol/L时可明显延长APD,使APD20和APD90分别延长13.33%和19 71%.且该作用随BCL增加而增加,呈现出逆频率依赖性特点.在单个心室肌细胞的实验中100 μmol/L索他洛尔仅对IKr有阻滞作用,使IKr及IKr,tail,的幅值从(0 68±0.27)pA/pF和(0 94±0.30)pA/pF降至(0.47±0.18)pA/pF和(0.60±0.32)pA/pF;且此作用也呈逆频率依赖性.结论索他洛尔对心肌电生理的逆频率依赖性的作用特性可能是其诱发尖端扭转性室速(TdP)等心律失常的机制之一.
-
-
李茜;
程岩萍;
何瑞荣
-
-
摘要:
应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观察了辣椒素(capsaicin,CAP)对豚鼠乳头状肌细胞的电生理效应。结果表明:(1)CAP (30、60、120μmol/L)可浓度依赖地缩短正常乳头状肌的动作电位时程。(2)对部分去极化乳头状肌,CAP(60μmol/L)除缩短动作电位时程外,还使动作电位幅值和超射值降低,零相最大上升速度减慢。(3)预先应用L型钙通道开放剂 Bay K8644(0.5μmol/L),则可阻断 CAP(60μmol/L)的电生理效应。(4)预先应用辣椒素受体(va-nilloid receptor,VR)阻断剂钌红(20μmol/L),不影响 CAP(60μmol/L)的电生理效应。以上结果提示,CAP可能通过非受体途径抑制 Ca^(2+)内流,从而影响豚鼠乳头状肌电生理效应。
-
-
-
-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公开公告日期:2022-03-25
-
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增殖指数对预后进行预测的系统。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手术切除标本,首先通过充分取材制成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切片,通过光镜判断是否存在淋巴管血管侵犯(Lymphovascular invasion,LVI),再通过免疫组化染色(IHC)方法评估肿瘤增殖指数(Ki‑67,%)。根据我们的评估系统:存在LVI且Ki‑67≥3%为疾病进展高危组;存在LVI且Ki‑67<3%,或不存在LVI且Ki‑67≥3%为中危组;不存在LVI且Ki‑67<3%为低危组。本系统可以较准确地预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进展情况,比目前国际上应用的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第八版胰腺癌分期更有效。此外,本发明还提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预后极好,应根据其危险度定性为良性或交界性肿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