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装砂井
袋装砂井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365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建筑科学、铁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7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118353篇;相关期刊156种,包括城市建设、科技资讯、科学之友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桩基工程学术会议、第九届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会年会、第五届华东公路发展研讨会等;袋装砂井的相关文献由504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国维、刘红军、史志卫等。
袋装砂井—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8353篇
占比:99.71%
总计:118703篇
袋装砂井
-研究学者
- 李国维
- 刘红军
- 史志卫
- 周宏楚
- 周爱国
- 张冰心
- 戴智敏
- 甄一帆
- 蒙庆辉
- 袁怀宇
- 贺冠军
- 赵国恩
- 郭磊
- 钟坚勇
- 陈平
- 严加兵
- 余启洋
- 侯子义
- 侯宇宙
- 倪凤高
- 关锦荷
- 刘东杰
- 刘圣洁
- 刘朝权
- 包东文
- 叶爱银
- 吴建涛
- 周杰南
- 周顶
- 孔清华
- 孔超
- 孙吉堂
- 孙立军
- 尹建兵
- 张冬
- 张勇
- 张强
- 张恒荣
- 张磊
- 曹建
- 李东
- 李临生
- 李宗锋
- 李文豪
- 李斌
- 李翔
- 汪海年
- 洪宝宁
- 王晓谋
- 王永纯
-
-
朱贤宇;
姚云龙;
尹建兵;
刘鑫
-
-
摘要:
管桩与袋装砂井组合型处理方法已应用于软土复合地基,以解决高速公路桥头跳车、工后沉降等问题,但其固结、沉降与稳定性仍不明确。针对以上问题,依托广东某标段工程,基于有限元建立了复合地基模型,通过改变处理方法分析了4种模型的固结、沉降、稳定性和桩侧摩阻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仅打设袋装砂井的超静孔隙水压力会反弹,打设管桩会使反弹现象消失,两者组合处理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小且消散很快,均先增大至12kPa后减小,而先打设管桩的消散更快。组合方法处理后的地基沉降小且避免了沉降产生的危害,先施工管桩的沉降要小于先施工袋装砂井,两者沉降差随着与路堤中心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不同加载施工期的稳定性差别较大,打设管桩后的安全系数增幅要大于仅用袋装砂井,施工顺序对路堤稳定性影响很小。桩侧摩阻力与桩顶荷载呈正相关,中性点位置随路堤填筑先下降后向上移动,在100d后再下降;当路基填筑完成后,此时土体固结是影响桩侧摩阻力的主要因素。
-
-
王志宏;
刘杰;
付贵海
-
-
摘要:
结合Biot三维固结理论和某快速轨道交通线的软基处理工程实例,利用Abaqus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塑料排水板和袋装砂井联合超载预压软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加固软基在堆载作用下的有效应力分布、土体地表沉降以及孔隙水压力消散规律。结果表明:排水板与袋装砂井联合加固复杂深厚软土场地,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且可减少堆载预压对加固软基外部土体的影响。
-
-
-
-
-
-
吴永立;
尹建兵
-
-
摘要:
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带帽管桩联合袋装砂井复合地基模型,对比分析了桩土应力比、刺入量、桩身轴力、桩侧摩阻力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桩土应力比随桩间距增加先减小后增大,桩土应力比与桩帽直径、垫层模量、垫层厚度呈正相关,其增加速度会随垫层模量大于120MPa或垫层厚度大于30cm后变缓;刺入量、桩侧摩阻力均与桩顶荷载呈正相关,袋装砂井在荷载小于100kPa时能有效增加桩侧摩阻力;桩身轴力会随桩间距、垫层模量、桩帽直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轴力在19m左右会趋近相等;使用桩帽能增加桩土应力比、下刺入量和桩侧摩阻力.
-
-
何陆灏;
刘红军;
刘克伦;
何程铃;
雷世旺
-
-
摘要:
以广东佛山某公路工程为依托,依据现场监测数据,分析了采用袋装砂井堆载预压法的软基段从堆载至恒载过程中,地表沉降、分层沉降、深层侧向位移和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并结合推算的工后沉降来评价该方法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堆载至第210 d时,地表最大沉降量为291 mm,且地表最大沉降速率为8.67 mm/d,小于规范所限定的10 mm/d;软土分层沉降主要发生在深度2~6 m范围内的土层;而软土侧向水平位移主要发生在深度6 m以上的土层中,占到总位移量的约95%;在整个填土预压过程中综合孔压系数B最大值为0.371,小于规范限定的0.4;使用双曲线法对软土路基进行最终沉降及工后沉降推算,其工后沉降控制在34~64 mm之间,小于规范限定的200 mm.研究成果可为本区域公路软土地基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
-
张旭东
-
-
摘要:
为解决软土路基采用袋装砂井软基加固中出现砂料供应紧张、成本高及施工效率低等问题,以潮汕地区某高速公路淤泥质粉质粘土软土路基为例,选择两个断面形式及淤泥层厚度均相同的软基地段采用袋装砂井及塑料排水板两种不同加固处理方法,通过监测结果对处理效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塑料排水板与袋装砂井处理软基的效果相当,但塑料排水板具有施工效率高、经济效益明显等优点.为类似条件下软土地基的加固思路提供借鉴.
-
-
-
赵风岭
- 《第九届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会年会》
| 2012年
-
摘要:
袋装砂井是软基处理的一种方法,目前在施工中较为常见,本文根据邯黄铁路施工实践,具体阐述了袋装砂井的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分析了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
-
-
-
-
JIANG Jian-qing;
蒋建清;
CAO Guo-hui;
曹国辉;
LIU Re-qiang;
刘热强
- 《第十二届全国桩基工程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针对场地内夹杂岸堤、塘埂和人行道路网的深厚海相软土地基处理,提出塑料排水板和袋装砂井联合堆载预压加固方法,并通过现场试验研究该类地基在路堤填筑及堆载预压过程中的地表及深层沉降特性、超孔隙水压力消散机制和地基水平位移规律等工作性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处理深厚海相软土地基具有良好的加固效果,地基沉降大部分在填筑期和预压期间发生,有效降低了场地的工后沉降和施工工期,可为沿海深厚复杂海相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提供参考;塑料排水板和袋装砂井联合堆载预压处理地基的沉降-时间曲线呈多级式发展,袋装砂井处理部位的沉降量小于塑料排水板处:软基上部土体的排水效果明显优于中、下部土体,排水板处理区域的超孔隙水压力大于砂井处理区域;软基顶部土体向堆载区域移动,地表3m以下的软土层被挤向堆载处理区域外.
-
-
刘朝权;
李国维;
钱尼贵;
贺冠军
- 《全国高速公路地基处理学术研讨会》
| 2005年
-
摘要:
通过分析揭普高速公路软基路堤施工期及运行期的实测沉降资料,整理出地基回弹性指标、固结系数、次固结系数和超载比,用数据说明了含腐木的软土地基的固结特征和处理方法的合理性.含腐木的软土地基在进行深层处理后,具有更快的固结过程,卸载后具有显著的回弹性,其次压缩过程和不含腐木的软基没有明显区别.袋装砂井+超载预压方法是处理含腐木软基的有效手段.
-
-
林壮宏;
李根存;
林文强
- 《全国高速公路地基处理学术研讨会》
| 2005年
-
摘要:
某高速公路软土性质较差,不合理的施工方案造成地基土强度严重降低,过快的填土导致91.7m范围的路堤发生滑塌,经方案比选后采用双排管桩抗滑、滑塌区补打袋装砂井的处理方案.工程实践表明,该方案基本可行.
-
-
黄林璋
- 《2005年中国港口工程建设新发展交流会》
| 2005年
-
摘要:
沿海地区的滩涂软基,主要特点是淤泥层厚、物理力学性质极差,具有高压缩、低强度和弱透水等特性.同时由于潮汐涨落影响,施工难度高,质量易受影响.因此选取合适的软基处理形式和施工组织措施,满足建设项目质量、进度、经济等多方面综合要求,成为在滩涂软基上建设工程的成败关键. 软基的处理形式主要有:水泥深层搅拌桩法、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法和换填法、强夯法等.本文根据厦门海沧大道采用的袋装砂井和水泥深层搅拌桩两种方法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得到这两种方法的适用条件,供工程技术界朋友们参考.
-
-
赵国恩
- 《广东省公路学会东路工程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
| 2005年
-
摘要:
珠海大道位于珠海市区西部,全长26.344km.该路基段位于60年代围海造田形成的地带上,属于海相沉积地带,软土(淤泥)厚度一般为6~34m.介绍珠港大道软土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分析袋装砂井、水泥搅拌桩、土工格栅等施工工艺,研究沉降测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