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行政人格

行政人格

行政人格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16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政治理论、伦理学(道德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929篇;相关期刊119种,包括天水行政学院学报、云南行政学院学报、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0中国人才发展论坛大会等;行政人格的相关文献由155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建斌、杨艳、王伟等。

行政人格—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2 占比:14.84%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929 占比:85.07%

总计:1092篇

行政人格—发文趋势图

行政人格

-研究学者

  • 陈建斌
  • 杨艳
  • 王伟
  • 伍小乐
  • 夏方明
  • 张康之
  • 李建华
  • 何丽
  • 刘东杰
  • 曹芳

行政人格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艳
    • 摘要: 因应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社会需要,社会治理将服务型政府建设推向了前台,以行动者现身的行政人员人格的独立性诉求及其建构日益凸显。传统的人格研究主要从属于心理学和伦理学研究范式,在社会历史的意义上都是一种静态研究。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行政人格研究有必要在借鉴心理学和伦理学研究的基础上,突破从内到外或从外到内的具体推导,纳入历史和现实维度,动态地从制度、组织、文化等角度分析影响行政人格建构的主要社会因素。从现有研究文献来看,这些社会因素可进一步归纳为关系(人身、权力)、工作(规则、效率)和信仰(信任、服务)。在人类社会治理的不同历史阶段,这些因素在行政人格的建构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在制度化道德的社会整合下,关系、工作和信仰因素发生了实质性变化,行政人格建构也将实现从“制度→组织→个体”之单环建构向“个体?组织?制度”之双环建构的转变。
    • 佘研研
    • 摘要: 随着信息时代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政府需要更加开放、高效地为公众和社会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公务员作为行政组织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人格特质的塑造也面临着社会各界对其更高的要求。然而,在政府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公务员的行政人格存在行政角色转换意识不足、行政能力难以满足职位所需、团队关系不和谐及规章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构建数字政府背景下公务员行政人格的塑造模型,并探索相关实践路径,通过强化行政人员对于数字技术的认同、调整个人的身份认知、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等方式来提升公务员的行政人格素养,以促进数字政府的建设。
    • 王升平
    • 摘要: 先秦儒家行政人格观的核心特性,表现在其对德性行政人格的追求、及积极型行政人格与消极型行政人格相统一、工具型行政人格与目的型行政人格相并存等维度上.在对德性行政人格的追求上,先秦儒家以德作为行政人格的界分标准,并将"仁"、"中庸"等德目作为德性行政人格的核心内容与根本追求;其在强调德性修养的普遍性的同时也承认德性修养效果的个体性差异,并由此指出了"位"的差异的根源及示范型德性教导的必要性.先秦儒家的行政人格是积极与消极并举的,其中,积极型行政人格表现为主体的自我修养和对社会福祉的增进都应是主动化的,而消极型行政人格,则表现为其在对天命、自然的敬畏与遵从,及对德性规则的践履等过程中或主动、或被动的取舍.在工具与目的并存维度上,先秦儒家知识精英既呈现出对特定行政体系的依附,但同时又呈现出一系列目的性价值追求,突显了工具与目的之间的层级性与辩证性特质.先秦儒家的行政人格观,对于现代行政人格的培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武伟亚
    • 摘要: 新时期的新特点给我国的行政领导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塑造好的行政人格.本文分析了行政领导者及其行政人格,并研究了行政人格的功能,进而提出了塑造行政人格的路径选择.
  • 7. 积极行政人格:理念与框架 北大核心 CHSSCD CSSCI CSTPCD
    • 徐苏兰; 段鑫星
    • 摘要: 积极行政人格是一种与服务行政相适应的理想行政人格,是指公共行政人员个体人格和职业人格的和谐.以人为本,正视人格与情境的双重力量和从积极的意义出发,是它的基本理念.个体人格和职业人格的积极化程度及其组合形式,是分析行政人格积极与否的重要框架.
    • 李洁
    • 摘要: 行政过程的推动及行政效果的实现依赖于行政主体与行政客体的互动,作为行为的内在指引,人格影响着行政主体与行政客体的互动质量.不同的行政体制要求和型塑不同的行政人格,不同的社会状态要求和型塑不同的个体人格,两者人格的匹配程度影响着行政效果的实现.人格具有稳定性及独立性,转变速度可能落后或超前于政治经济社会体制,行政人格与个体人格都可能与制度存在不匹配,加之制度自身存在的不完善,依赖于此的行政人格与个体人格也存在一定缺陷,行政人格与个体人格发生互动错位,导致行政失灵.
    • 林丽丽
    • 摘要: 治理"为官不为"现象是我国走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国公务员队伍建设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和现代化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目标等,从组织行为、官僚制逻辑、行政人格等视角切入,提出了构建职位权责利清单制度、行政作为绩效考核制度、为官有为激励机制、为官不为问责机制以及公务员行政人格塑造等多机制耦合的"五位一体"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治理"为官不为"规制体系.
    • 李洁
    • 摘要: 行政过程的推动及行政效果的实现依赖于行政主体与行政客体的互动,作为“行为”的内在指引,“人格”影响着行政主体与行政客体的互动质量.不同的行政体制要求和型塑不同的行政人格,不同的社会状态要求和型塑不同的个体人格,双方人格是否匹配及匹配程度影响着行政效果的实现.“人格”具有稳定性及独立性,转变速度可能落后或超前于与政治经济社会体制,行政人格与个体人格都可能与制度之间存在不匹配,加之制度自身存在的不完善,依赖于此的行政人格与个体人格也存在一定缺陷,行政人格与个体人格发生错位,导致行政失灵.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