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压积
血小板压积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142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8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296844篇;相关期刊106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国际检验医学杂志、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全国儿科神经学术会议、江苏省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新进展学习班暨学术交流大会等;血小板压积的相关文献由374位作者贡献,包括李莉、于学忠、任漪等。
血小板压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96844篇
占比:99.95%
总计:296986篇
血小板压积
-研究学者
- 李莉
- 于学忠
- 任漪
- 何进伟
- 兰超
- 刘国勋
- 刘基铎
- 刘铁牛
- 周萍
- 孙同文
- 张宇明
- 李健
- 李宏
- 李敏
- 李毅
- 李铁山
- 杨波
- 王惠颖
- 王英杰
- 等
- 肖明锋
- 苏敏
- 葛淼
- 薛然尹
- 袁晴
- 谢宇
- 谷琳琳
- 赵丹丹
- 金宝
- 陈梅
- 雷红林
- 高翔羽
- 高艳霞
- 黄迪
- GE Miao
- GU Linlin
- HE Jinwei
- XUE Ranyin
- YANG Shaofang
- 丁丽
- 丁凯阳
- 丁淑娟
- 丛玉隆
- 严孙杰
- 乔焱源
- 于萍
- 于超
- 付雪
- 代丽丽
- 任成波
-
-
王香云;
卢凯
-
-
摘要: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与脑梗死伴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急性脑梗死患者259例,经头颅MRA证实有颅内动脉狭窄168例为狭窄组,无狭窄91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尿酸(UA)、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血小板参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等]指标.再将狭窄组分为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或闭塞组,观察血小板参数是否与狭窄程度相关.结果颅内动脉狭窄组患者年龄、LDL-C、UA、MP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MPV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发现MPV是颅内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中MPV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危险因素之一,且与狭窄程度密切相关.
-
-
朱莹;
吴惠玲;
高晓玲;
乔焱源
-
-
摘要:
目的 研究外周血血小板相关参数与甲状腺肿瘤的关系,分析其对甲状腺肿瘤诊断与预后的价值。方法 636例接受甲状腺切除术的甲状腺肿瘤患者,根据手术病理结果不同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353例)和结节性甲状腺肿(MNG)组(283例);并选取同期252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PTC组和MNG组患者术前与对照组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PLR)];分析血小板参数与PTC的关系,血小板参数对甲状腺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结果 PTC组和MNG组患者术前PLR、MPV、PCT及P-LCR均高于对照组,PTC组患者术前PLR、MPV、PCT及P-LCR高于MNG组,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7;联合预测因子对判断是否为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准确性,AUC为0.961,敏感度为0.871,特异度为0.952,约登指数为0.823。结论 血小板相关参数可作为甲状腺肿瘤的一种辅助诊断,并能预测及评估病情。
-
-
黄晓茹;
陈杭;
林珊;
张忠龙
-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支气管肺炎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血小板压积(PCT)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在该院诊断为支气管肺炎的患儿173例为感染组,再按所感染病原体的种类分为细菌组30例、肺炎支原体组30例、病毒组30例、2种病原体组73例和3种病原体组10例,同时选取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在感染早期时的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和PCT。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感染组CD3^(+)T细胞、CD8^(+)T细胞明显降低,CD4^(+)/CD8^(+)、CD19^(+)B细胞、PCT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组、肺炎支原体组、病毒组、2种病原体组和3种病原体组均可见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亚群、PCT变化。CD4^(+)/CD8^(+)、PCT在诊断支气管肺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3、0.671。结论支气管肺炎患儿存在一定程度的机体免疫功能失调状况及PCT的变化,且感染的病原体不同,其细胞免疫和PCT具有不同的特点,故可通过对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PCT检测来鉴别和诊断支气管肺炎的病原体,指导临床治疗、控制患儿病情及缩短病程。
-
-
冯永军;
历建强
-
-
摘要:
目的 探究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方式对肝硬化疾病患者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收治的100例肝硬化疾病患者与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肝硬化疾病患者为观察组,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指标水平进行测定,观察两组人员测定结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体积与血小板分布的宽度水平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计数与血小板压积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指标水平与健康人员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临床可将这些指标的异常作为肝硬化诊断的参考依据,对肝硬化的诊断及治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
-
赵雪;
周坤鹏;
李鹏飞;
章艺;
蒋文;
赵文静
-
-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变化在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符合脓毒症3.0诊断标准、年龄≥18周岁的脓毒症休克患者366例,根据28 d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基线数据及确诊后5 d的MPV、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和血小板压积(PCT).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连续性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和四分位数[M(Q1,Q3)]表示,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纳入患者202例,生存组患者100例,死亡组患者102例.死亡患者年龄更大,更易合并慢性肾脏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及乳酸更高,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更差,MPV、PDW、P-LCR更高,PLT、PCT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结果示,MPV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最大(AUC=0.92).多因素回归分析示,MPV(OR=4.78,95%CI 2.75~8.31)、乳酸(OR=2.20,95%CI 1.23~3.93)、APACHEⅡ评分(OR=1.87,95%CI 1.41~2.48)、PCT(OR=0.88,95%CI 0.80~0.97)是28 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多因素回归结果构建多参数模型,该模型对脓毒症休克28 d预后有良好预测价值(AUC=0.98).结论 MPV早期持续升高是脓毒症休克28 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脓毒症休克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
王东侠;
刘希赞;
吕春颖;
范华;
孙艳舫;
杨淑莲
-
-
摘要:
目的 建立实验室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参考值,探讨血小板参数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298例样本,其中男142例,女156例;年龄10~90岁.Sysmex-XS 8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常规,并应用严格的质控措施保障数据准确.结果 血小板相关参数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其中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和血小板压积(plateletcrit,PCT)高度相关(r=0.901,P0.95,P0.05),但PLT及PCT与年龄呈线性负相关(PLT&年龄,r=-0.195,P=0.001;PCT&年龄,r=-0.174,P=0.003),随着年龄增长,PLT和PCT逐渐降低.PDW、MPV及LCR与年龄呈非线性关系,呈单峰分布,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在50~60岁达到峰值,随后下降.结论 血小板及其相关参数随增龄有不同的变化模式,有必要建立不同年龄段的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参考范围.
-
-
郑春美;
蒋海潮;
黄磊;
赵世苗;
庞卢伟
-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小板参数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6月在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的抑郁症患者156例为观察组,同期在医院健康体检且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者133例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体检日及观察组住院后第2天(基线)、治疗2周、治疗3周时血清RBC、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PLT、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单核细胞百分比、嗜碱粒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绝对数、血小板压积等观察指标.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基线、治疗2周、治疗3周的RBC、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PLT、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单核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绝对数、嗜碱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压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基线、治疗2周、治疗3周的红细胞压积、单核细胞绝对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小板参数改变是抑郁症患者的特征性改变,可作为抑郁症炎症状态的生物标志物.
-
-
王景伟;
王伟涛
-
-
摘要:
目的:分析血小板相关指标在煤工尘肺患者(CWP)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燕化医院星城分院自2016年1月—2020年1月收治住院的236例煤工尘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尘肺(SP)102例,进行性大规模纤维化(PMF)134例,回顾性分析其年龄、暴露时间、吸烟史及全血细胞计数,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患者60人做对照组.结果:煤工尘肺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为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MF患者的PLT、MPV、PDW和PCT均高于SP组(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PLT、MPV、PDW和PCT与CWP的发展独立相关.结论:血小板指标可作为煤矿工人尘肺病的疾病标记物,并可作为一种重要的临床尘肺病程进展的指标.
-
-
刘艳艳
-
-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发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大连市金州区中医医院就诊的40例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发病患者,探讨血小板压积(PCT)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在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中的意义,根据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后是否出血将患者分为出血组(20例)和非出血组(20例).结果 出血组治疗前后PCT及PDW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出血组治疗后的PCT及PDW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PCT及PDW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及PDW对脑出血患者溶栓治疗的判断无意义,但无出血患者的PCT及PDW在治疗后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可用于评价疗效.
-
-
樊明振;
吴农田;
王坤;
党予彤;
项羽
-
-
摘要:
目的探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小板指标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19年1月渭南市第二医院216例纽约心脏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Ⅱ-Ⅳ级且LVEF≤45%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记录其临床情况、血小板指标、LVEF及其影响因素。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检测LVEF与各影响因素及血小板指标的相关性,存在线性相关的影响因素及血小板指标纳入多元线性回归进行校正分析。结果本研究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与LVEF呈显著正相关(P0.05)。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校正LVEF显著相关的影响因素,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红蛋白、肌酐、总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后,血小板压积与LVEF显著相关(β=0.648,P=0.008),但血小板计数与LVEF无显著相关性(β=-0.428,P=0.096)。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血小板压积与LVEF呈显著正相关。
-
-
张静;
赵卫云;
高颖
- 《2015慢性病健康管理高峰论坛暨新疆医学会健康管理学专业委员会健康管理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小板压积与胆固醇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9例,正常对照组:无临床重要疾病(冠心病、血栓及出血病史、高血压、外周血管病、糖尿病、感染性疾病、血液病、肝肾疾病等)52例,两组均测定体重指数(BMI),采用Sysmex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甘油三酯(TC)、胆固醇(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 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年龄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正常组(p<0.05),高血压组性别比为男/女>1,说明高血压患者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o.ooo),高血压组血小板压积(PCT)与胆固醇呈正相关(r=0.271,p<0.05). 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小板压积与胆固醇有正相关性.
-
-
GU Linlin;
谷琳琳;
GE Miao;
葛淼;
HE Jinwei;
何进伟;
XUE Ranyin;
薛然尹;
YANG Shaofang;
杨绍芳
- 《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目的:揭示中老年男性血小板压积参考值的地理分布规律,为制定中老年男性血小板压积参考值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rn 方法:收集了全国28个省的县级医院和有关研究单位及高等院校测定的5294例中老年男性血小板压积参考值数据.运用相关分析法分析血小板压积参考值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关性.rn 结果:血小板压积参考值与地理因素之间有很显著的相关性,用岭回归分析的方法推导出了一个回归方程:Y=0.39050-0.00014X1-0.00007X2+0.00220X3-0.00760X4+0.00007X5+0.00830X6+0.12803X7+0.00309X8-0.03963X9-0.00668X10±0.58179.rn 结论:通过中国某地的地理环境就可用此模型估算该地区45-80岁中老年男性血小板压积参考值,从地理分布图也可得到中国任何地方中老年男性血小板压积的参考值.
-
-
姚茹冰;
胡兵;
郭郡浩;
修春英;
蔡辉
-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新进展学习班暨学术交流大会》
| 2006年
-
摘要: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小板参数与病情活动的关系. 方法:用麦道-尼克血细胞分析仪测定4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活动者34例、临床缓解期13例)及24例正常人的血小板参数,同时检测反应病情活动的实验室指标如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观察血小板参数的变化以及相关性. 结果:血小板参数中,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压积明显高于临床缓解期患者及正常对照组(P<0.05);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小板参数中的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压积分别与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呈正相关(r=0.475,0.527,0.468;r=0.648,0.478,0.434,P均<0.01). 结论:血小板参数中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压积可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病情活动性和治疗效果评价的简便有效的实验室指标.
-
-
郝小生;
郝云鹏;
陈银波;
梁东
- 《第十五届全国儿科神经学术会议》
| 2013年
-
摘要:
目的:研究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病情早期PCT与CRP水平变化及其鉴别诊断意义.方法:以医院小儿神经科2012年6-12月收治51例急性脑膜炎患儿为研究对象.结果:化脓性脑膜炎组,血培养阳性10例,脑脊液培养阳性5例.病毒性脑膜炎组,血清学阳性15例.两组PCT,CRP,WBC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PCT与CRP检测有助于鉴别儿童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敏感性及特异性优于血常规.
-
-
郝小生;
郝云鹏;
陈银波;
梁东
- 《第十五届全国儿科神经学术会议》
| 2013年
-
摘要:
目的:研究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病情早期PCT与CRP水平变化及其鉴别诊断意义.方法:以医院小儿神经科2012年6-12月收治51例急性脑膜炎患儿为研究对象.结果:化脓性脑膜炎组,血培养阳性10例,脑脊液培养阳性5例.病毒性脑膜炎组,血清学阳性15例.两组PCT,CRP,WBC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PCT与CRP检测有助于鉴别儿童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敏感性及特异性优于血常规.
-
-
郝小生;
郝云鹏;
陈银波;
梁东
- 《第十五届全国儿科神经学术会议》
| 2013年
-
摘要:
目的:研究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病情早期PCT与CRP水平变化及其鉴别诊断意义.方法:以医院小儿神经科2012年6-12月收治51例急性脑膜炎患儿为研究对象.结果:化脓性脑膜炎组,血培养阳性10例,脑脊液培养阳性5例.病毒性脑膜炎组,血清学阳性15例.两组PCT,CRP,WBC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PCT与CRP检测有助于鉴别儿童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敏感性及特异性优于血常规.
-
-
郝小生;
郝云鹏;
陈银波;
梁东
- 《第十五届全国儿科神经学术会议》
| 2013年
-
摘要:
目的:研究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病情早期PCT与CRP水平变化及其鉴别诊断意义.方法:以医院小儿神经科2012年6-12月收治51例急性脑膜炎患儿为研究对象.结果:化脓性脑膜炎组,血培养阳性10例,脑脊液培养阳性5例.病毒性脑膜炎组,血清学阳性15例.两组PCT,CRP,WBC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PCT与CRP检测有助于鉴别儿童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敏感性及特异性优于血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