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人
蛙人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199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水路运输、中国军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4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02篇;相关期刊67种,包括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当代海军、环球军事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6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电子技术2006年学术年会等;蛙人的相关文献由356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威涛、杨帆、杨灿军等。
蛙人
-研究学者
- 吴威涛
- 杨帆
- 杨灿军
- 武鑫
- 任俊奎
- 刘诗林
- 唐继明
- 施维
- 李天阳
- 杨轶
- 楼成淦
- 王泽民
- 蒋欢
- 解禹
- 金佳宾
- 钟晟
- 丁玲
- 仝志永
- 刘栋
- 刘钊
- 周威存
- 周际飞
- 宫元彬
- 张旖旎
- 张晋斌
- 易向阳
- 易媛媛
- 曹仲
- 曹益荣
- 李宇
- 李思纯
- 李朝晖
- 杨娟
- 杨德森
- 涂章鹏
- 王文博
- 王茂法
- 王静
- 胡博
- 蔡晓英
- 许枫
- 谌启伟
- 邱俭军
- 郑航
- 郦元宏
- 陈孟君
- 黄海宁
- WANG Ping
- YU Hua-bing
- 不公告发明人
-
-
-
-
摘要:
铁路“蛙人”:潜游江海,勇护大桥随着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发展,遍布各地的江河湖海基本都架通了各式各样的桥梁,一支特殊的队伍便应运而生,承担着为大桥做水下“体检”的任务。他们就是铁道战备舟桥处桥梁水下检测队,被称为铁路“蛙人”。
-
-
王欣欣
-
-
摘要:
寒风凛冽,几个黒影从冲锋船上纵身一跃,一头扎进冰水,在暗流涌动中摸黑探索……在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铁道战备舟桥处,有这样一支由6名青年组成、平均年龄仅29岁的“蛙人”团队。它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独立舟桥团,其下辖的专业化潜水大队,曾护送解放军解放江南,跨过鸭绿江参与抗美援朝作战,先后培养出200余名潜水战士,执行过的潜水任务不胜枚举。为维护中国铁路的建设和发展,守护铁路行稳致远,50余年来“蛙人”们前赴后继,排除万难,负重前行,抵得住极端环境的考验,当得起“潜水尖兵”的称誉。
-
-
刘晓波;
顾靖华;
朱庆春;
韩先伦;
向导;
赵媛媛;
陈锐勇
-
-
摘要:
蛙人在完成水下特种作战训练任务时暴露于水下高气压环境.本研究根据蛙人水下高气压暴露特点,分析蛙人潜水程序的限制因素,归纳蛙人典型潜水方式及蛙入水下特种作战时面临的主要生理负荷,提出蛙人机能需求,为提高蛙人作战训练能力提供参考.
-
-
-
-
-
-
石建飞;
孙裕超;
王文琮
-
-
摘要:
海岸周边面临的水下蛙人和无人潜航器的威胁日益严峻,因此融合多种水下探测和打击手段的综合指控系统的建设势在必行.当前,针对水下小目标(蛙人、无人潜航器)的主要探测和处置手段包括岸基主动声纳、被动声纳、磁电探测装置和强声打击设备.鉴于此,提出一种水下小目标指控系统,能够完成多种探测传感装置的信息融合,形成对目标信息的决策判定,并且能够完成对目标的打击任务.
-
-
胡延平;
黄晓霜;
政书钧
-
-
摘要:
针对蛙人特种部队、潜水员等水下作战、作业需求,研发了小型化、一体化、数字化、模块化、低功耗、便携式的综合信息系统.该系统集定位导航、水下通信、探测成像等功能于一体,可有效解决单兵水下面临的看、听、说、行等难题,在军用和民用方面都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
-
WANG Ping;
王萍;
YU Hua-bing;
余华兵;
SHEN He-ping;
申和平
- 《2016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
| 2016年
-
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光纤水听器阵列对水下开式蛙人和闭式蛙人进行的被动探测湖上试验,然后根据蛙人呼吸特性进行了分子带波束形成处理和相应后置处理,对开式蛙人和闭式蛙人实现了方位轨迹估计.由湖上试验数据处理结果得知,在不同试验工况下,由于开式蛙人特征比较明显,利用分子带波束形成处理和相应后置处理可有效实现开式蛙人的方位轨迹估计;虽然闭式蛙人呼吸特征不明显,对于闭式蛙人方位轨迹估计有一定模糊度,但该方位估计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实现对闭式蛙人方位轨迹的有效估计;湖试试验处理结果验证了本套系统可有效实现对开式蛙人和闭式蛙人方位轨迹估计,若能进一步分析蛙人呼吸特性或携带设备辐射噪声特性,可进一步提高本文所述系统对蛙人方位轨迹估计性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