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孔雀
蓝孔雀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362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中国文学、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5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847篇;相关期刊202种,包括广东畜牧兽医科技、养禽与禽病防治、中国禽业导刊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2004年学术年会、北京畜牧兽医学会成立五十周年庆典暨北京畜牧兽医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学术研讨会、中国动物园协会华东协作区2016年年会等;蓝孔雀的相关文献由522位作者贡献,包括方小文、袁裕忠、李迎晓等。
蓝孔雀
-研究学者
- 方小文
- 袁裕忠
- 李迎晓
- 王华
- 董娜
- 刘克俊
- 孙中
- 孙大荣
- 曹兵海
- 杨守元
- 杨富民
- 林灼辉
- 焦凤超
- 王自豪
- 甘露
- 舒双平
- 赵瑜
- 郭瑞萍
- 都振玉
- 陈政谕
- 顾拥建
- 马金一
- 关丽
- 唐明霞
- 李洵
- 杨启晟
- 杨海明
- 王莹
- 程家球
- 董炳立
- 袁亚峰
- 赵聘
- 郭建华
- 闫军
- 饶丹
- 黄春花
- 黄立
- 何书海
- 余树培
- 佚名
- 冯刚
- 刘树娟
- 叶永孟
- 向雷
- 吕冉
- 唐杨春
- 孔赟荣
- 孙志明
- 安江
- 廖玉英
-
-
-
钟源
-
-
摘要:
蓝孔雀是世界上比较稀有的雉鸡类动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国内很多动物园都有饲养和展示。圈养条件下蓝孔雀繁殖率不高,少部分为自然繁殖,大部分采取人工孵化手段进行繁育。蓝孔雀对饲养管理要求很高,所以加强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十分重要。文章将从动物园开放式展区模式对蓝孔雀的繁育、饲养管理等方面分析蓝孔雀的养殖技术,为促进蓝孔雀的繁育、饲养技术的推广,提高圈养条件下蓝孔雀的繁育成活率和展示的观赏性提供一些参考。
-
-
李伟良
-
-
摘要:
中国古代南方和西域皆出产孔雀,南方孔雀属于绿孔雀,西域孔雀则属于蓝孔雀。西域孔雀主要分布于海拔较低、温度较高、水源丰富的盆地、河谷和绿洲,如于阗、龟兹、伊犁、哈密、吐鲁番等地。西域孔雀的饲养历史较为悠久,是中国养禽史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被用于观赏、食肉和用羽,已经深刻融入到当地的社会文化生活中,也常被进献到内地王朝。孔雀并非西域的原生固有物种,而是在西域与外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从南亚和中东地区传入,但经过长久的饲养及本土化,早已成为西域的一种土产。
-
-
张勇
-
-
摘要:
孔雀主要可分成绿孔雀与蓝孔雀两种,采用人工饲养法的多为蓝孔雀,可用来食用,其肉质有低脂肪、高蛋白等特征,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为保证其生长质量,养殖人员需不断更新自身的养殖技术。笔者详细介绍孔雀养殖前的准备工作,并针对当前对其的养殖现状,提出发情期管理、孵化管理、饲养管理、人工育雏及防治疫病五项工作流程,从而提升孔雀养殖质量,促进其健康生长。
-
-
焦凤超;
赵聘;
李迎晓;
李洵;
徐光科;
赵瑜;
饶丹;
刘锦妮;
吴海港;
黄立
-
-
摘要:
2019~2020年,河南省某蓝孔雀繁育基地连续出现死胚增多、出雏率下降等情况,通过对送检蓝孔雀死胚进行细菌病原学检测,结果共检出绿脓杆菌、大肠杆菌、阴沟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四种细菌,分离率分别为38.82%、17.65%、17.65%和16.47%.其中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分离率为16.47%、绿脓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混合感染分离率为10.59%、奇异变形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分离率为5.88%.由此可见,四种细菌单独或混合感染可能是引起该孵化场死胚增多、出雏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
-
郭瑞萍;
都振玉;
王成森;
杨守元;
马金一
-
-
摘要:
为研究蛋白水平对种用蓝孔雀产蛋和繁殖性能的影响,本试验对玉米-豆粕型日粮固定能量水平12.13MJ/kg,设定17%、19%和21%三个蛋白水平,对3岁龄种用蓝孔雀进行饲喂试验,试验期4~7月份,结束后对产蛋情况和繁殖性能进行统计.结果表明:蛋白水平为19%,能量水平为12.13MJ/Kg时,对种用蓝孔雀的生产和繁殖性能影响效果最佳.
-
-
-
冷海涛;
杨银满;
吕衍海
-
-
摘要:
巾帼风采丁杨杨,1983年出生,现为黑龙江省军区保障局科级正职助理员,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2021年,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既然选择了戎装,便只顾风雨兼程,坚持梦想。”19载军旅生涯,她坚守姓军为战的初心,书泻不平凡的人生。她就是“全国巾帼建功标兵”、黑龙江省军区保障局助理员丁杨杨。自穿上“孔雀蓝”,大家都称她为“蓝孔雀”。
-
-
-
-
-
摘要: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烙画工作坊集传统工艺讲授、烙画技法实践、烙画作品展示、学生交流互学于一体,以学生的视角审视童年生活,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烙画工作坊定期开展校园写生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
-
-
徐禄;
倪谷音;
孙志明
- 《中国动物园协会华东协作区2016年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痛风是由于蛋白质和一组嘌呤代谢混乱所致的疾病,是由于尿酸产生过多或者排泄障碍导致血液中尿酸含量显著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以关节囊、关节软骨、内脏及其他间质组织尿酸盐的沉积为特征.本病常见于人和家禽,而在野生禽类报道较少,现就无锡市动物园因痛风死亡1例蓝孔雀报道进行分析。
-
-
-
-
冯刚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2004年学术年会》
| 2004年
-
摘要:
公园新增的"鸟语林"自2000年10月1日开林以来,引进了大批量的蓝、白孔雀,属成年体,约在2-3岁左右,在未经过对引种进行隔离观察的情况下,便放入林中,以便游人观赏,但是由于仓促开林,各种措施还都不完善,从消毒到饲养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漏洞,所以致使组织滴虫病的发生,给公园带来了很大的损失,经全力的治疗,现在病情已基本得以控制,本文进行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