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自适应补偿

自适应补偿

自适应补偿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499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3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177679篇;相关期刊96种,包括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应用科学学报、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第二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2012年LMS中国用户大会、第十届全国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学术会议等;自适应补偿的相关文献由1371位作者贡献,包括姜斌、叶天晓、张晓光等。

自适应补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3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77679 占比:99.92%

总计:177816篇

自适应补偿—发文趋势图

自适应补偿

-研究学者

  • 姜斌
  • 叶天晓
  • 张晓光
  • 李晓波
  • 周光涛
  • 杨伯君
  • 沈昱
  • 马亚杰
  • 于丽
  • 佘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博群; 杨家强
    • 摘要: 针对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SPMSM)传统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在参数失配时易扩大电流静差的问题,提出自适应增量式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算法.基于给定电压增量、给定电流增量以及实际电流增量建立增量式预测方程,结合定子电阻远小于定子电感与采样时间之比,消去定子电阻和永磁体磁链.基于转子机械角速度误差对电流误差进行自适应加权组合,用该组合对增量式预测方程中的给定电压增量进行自适应补偿以减少预测误差.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设置的参数失配情况中,电流静差消除能力均高于传统算法;当转速变化时,在所提算法控制下电流内环的动态性能优于传统算法,转速外环的动态性能有效提高.
    • 王超
    • 摘要: 传统工业机械臂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其关节部位易受科氏力和离心力的影响,各连杆之间耦合性较大。针对工业机械臂存在的受非线性因素影响较大的问题,为保证工业机械臂不受外界因素所干扰,采用自适应控制算法对控制器进行设计。利用动态的方式补偿工业机械臂控制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系统的动态特性。自适应控制算法具有不依赖被控对象数学模型等优势,凭借较强的学习能力对机械臂的扩展性具有一定提升作用。将工业机械臂控制平台应用于机器人的轨迹跟踪控制中,有利于用户实时掌握机器人的运动状态,为工业领域的未来发展奠定有力基础。
    • 张立新; 高文翔; 卢大伟; 刘春; 王佳鑫; 刘良存
    • 摘要: 针对现有飞机装配中手工装配工序繁杂、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等问题,设计并提出了一种自动化钻孔锪窝一体化系统。首先,对集成系统的结构组成进行阐述,并描述了各子模块的功能结构及其主要性能参数;其次,进行了锪窝深度自适应补偿控制与设计,以及控制系统与加工流程设计;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测量与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钻孔法向精度优于0.4°,针对厚度不高于15 mm的铝合金、钛合金、复合材料的叠层材料钻孔精度不低于H9,锪窝深度误差优于0.05 mm,整个钻孔锪窝过程平稳,孔壁质量良好,能够适应飞机自动化装配要求。
    • 王雨虹; 张威; 韩冰; 付华
    • 摘要: 针对传统矢量控制方案由滑模增益选择保守造成抗负载扰动与参数摄动等不确定因素的鲁棒性差的问题,设计了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的鲁棒H∞滑模速度控制器和电流控制器.在速度控制器设计中,将求解H∞状态反馈控制器增益问题转化为求解具有约束条件的LMI问题,从而求出H∞状态反馈控制器增益,构成滑模面.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基于范数有界的滑模控制律,使系统状态可以实现有限时间内到达所需滑模面.在电流控制器设计中,同理设计出滑模面与滑模控制律,对于滑模控制律中的复合项采用自适应方式进行估计,消除了滑模开关增益选择的保守性.仿真与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 于子淞
    • 摘要: 逆变器死区效应将造成电机电流畸变,为提高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电流控制精度,提出一种自适应死区电压补偿策略.该方法利用参考电流建立d、q轴死区电压核函数,能够在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电阻、电感参数未知的情况下,对d、q轴死区电压的幅值进行辨识,将辨识的电压幅值与其核函数相乘得到所需补偿的死区电压.从而解决了输死区电压造成的相电流畸变难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电流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减少相电流谐波含量、提高电流控制精度.
    • 周延超; 马殿光; 张宁云; 唐厚君
    • 摘要: 为解决交流伺服控制系统在数控加工中由机床振动导致的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建模、系统辨识和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的交流伺服控制系统刚性自适应补偿方法.该方法在线辨识得到机床的特征模型,利用状态观测器和LQR设计全状态反馈控制律,从而可有效抑制机床弱刚性对位置闭环控制的干扰.在系统辨识方面,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值分析的扩展变步长最小均方误差算法(EVLMS),并与归一化最小均方误差算法(NLMS)和带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算法(RLS)进行了比较.分析和实验表明,与传统的比例积分微分(PID)位置闭环控制相比,此处提出的自适应补偿技术能有效抑制假性振动对位置闭环控制的干扰,可以提高交流伺服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精度.
    • 张洪国; 赵辉; 徐连波
    • 摘要: 磁电编码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霍尔传感器本身的温度特性,外界环境温度变化会导致霍尔传感器的输出值随之改变,进而使磁电编码器的输出值发生变化,导致检测角度误差,研究过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元的自适应最优速算法,建立温漂模型,构造误差函数,通过有限次的迭代不断更正温度系数,使磁电编码器的输出值无限接近真实角度值,从而实现角度校正,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显著的效果.
    • 周清松; 黄嵩; 陈洪磊
    • 摘要: 图像渐晕会干扰机器视觉处理的性能,考虑到现有图像渐晕校正出现的失真、泛灰等质量问题,设计了自适应补偿Retinex方法.根据图像渐晕模型分析,图像渐晕主要由于径向像素强度变化引起,而这正好符合Retinex理论的分解原理,于是引入Retinex算法削弱亮度分量,恢复渐晕图像的入射分量.为避免图像失真,设计了多尺度Retinex,同时考虑到尺度取值会影响亮度与对比度、色彩之间的均衡,引入控制因子抵消尺度影响.为了消除光晕和失真,采用区域生长和灰度调整机制,自适应补偿渐晕边界.仿真从主观验证了自适应补偿Retinex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渐晕图像校正;从客观图像角度验证了方法具有更好的校正图像质量和细节纹理;从光谱角度验证了方法校正后的图像光谱更为均衡,与原始图像具有更好的一致性.
    • 黄蕾; 汪昭河; 王艳杰; 刘宁珂; 刘星材; 李英善
    • 摘要: 针对高功率放大器(HPA)的非线性特性,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补偿方法.根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 NN)对于非线性函数的拟合性,利用间接学习方式和迭代算法拟合出HPA的逆函数,并将其与HPA串联,达到非线性补偿的作用.针对HPA参数固定及时变的两种情况,提出了固定非线性补偿方案和自适应非线性补偿方案.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方案均对系统中HPA引起的非线性失真具有较好的补偿效果,其中自适应非线性补偿方案性能更好,且对于HPA参数的时变性跟踪效果更佳.
    • 马亚杰; 姜斌; 任好
    • 摘要: 本文针对挠性航天器执行器故障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特征值的自适应故障补偿方法.首先,针对由故障和挠性模态引起的系统不确定性进行参数化;其次,为了解决由故障引起的控制增益矩阵的不确定性,构造了新的控制增益矩阵,并利用该矩阵的最小特征值设计标称控制信号;而后,设计自适应律对标称控制信号中的不确定参数进行估计,构成自适应控制信号,保证了系统稳定性和渐近跟踪性能;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自适应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