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鱼雷

鱼雷

鱼雷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2614篇,主要集中在武器工业、水路运输、军事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11篇、会议论文80篇、专利文献823篇;相关期刊331种,包括海军工程大学学报、兵工学报、火力与指挥控制等; 相关会议59种,包括2013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交流会、第十二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第十一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等;鱼雷的相关文献由3896位作者贡献,包括宋保维、王树宗、梁庆卫等。

鱼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11 占比:65.46%

会议论文>

论文:80 占比:3.06%

专利文献>

论文:823 占比:31.48%

总计:2614篇

鱼雷—发文趋势图

鱼雷

-研究学者

  • 宋保维
  • 王树宗
  • 梁庆卫
  • 刘洁群
  • 邹恩群
  • 刘金龙
  • 王鹏
  • 任志良
  • 张静远
  • 陈颜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陈宗杨; 练永庆; 李昂
    • 摘要: 针对现有无人水下航行器(UUV)发射鱼雷时出管速度低、发生启动故障后无法顺利出管以及作用在鱼雷上的瞬间推力较大等不足,提出了结构简单且能与自航发射方案配套的水下钢缆拖拽发射鱼雷基本结构方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水下钢缆拖拽发射鱼雷的内弹道模型,其中包括发射气瓶气体状态模型、发射阀数学模型、气水缸数学模型、拖拽装置数学模型以及鱼雷运动数学模型。最后进行了发射过程仿真,并对发射气瓶初始充气压力大小、UUV航速以及钢缆弹性等参数对鱼雷发射内弹道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满足UUV发射鱼雷的要求,在原理上具备可行性,且结构本身能够解决自航发射时鱼雷因故障无法顺利出管的应急抛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对鱼雷尾部结构强度的要求。
    • 初磊; 王顺杰; 野学范
    • 摘要: 最小射距是影响线导鱼雷使用的因素之一。阐述了鱼雷最小射距的概念,分析了影响最小射距的5个主要因素。建立了线导加声自导鱼雷控制及目标可攻性判断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了线导导引控制、目标速度、目标舷角对最小射距的影响,并给出了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 金牡丹; 陆辉; 丰少伟; 柴凯
    •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应用,现代海战隐蔽、突然、作战多样及装备型号种类繁多等特点日益明显,这就要求保障部队必须具备多型号装备保障能力,能随时实现快速反应和快速调节,通过合理组合控制和科学运用现代保障手段,满足应急作战样式要求。首先,阐述了两型雷弹共线保障的优点;然后,分析了两型雷弹共线保障的重难点;最后,提出了实现两型雷弹共线保障的措施和建议。
    • 陈颜辉; 王元斌
    • 摘要: 反鱼雷鱼雷(ATT)是一种全新的防御鱼雷硬杀伤器材。介绍了美国海军ATT的研发动态。从信息获取、拦截方式、毁伤能力3个方面归纳了ATT作战的主要影响因素。围绕基于被动探测的拦截效果、基于主动探测的应用场景、编队应用时的干扰与误伤、传统拦截模式的应用瓶颈4个方面,定性分析了ATT可能面临的实际约束。指出应以慢、近、稳的作战需求为牵引,将实施近场无缝式硬杀伤拦截作为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研究结果可为鱼雷防御技术的需求论证与技术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 张西勇
    • 摘要: 通过鱼雷与目标舰船运动关系推导了鱼雷与目标舰船视线角变化的状态方程,设定控制量,采用变结构控制方法对控制量进行设计,使得鱼雷与目标舰船连线同目标航向夹角控制在45°,由此达到鱼雷垂直命中目标的目的,通过李雅普洛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控制器的稳定性。仿真分析表明:在本文设计的变结构拦截导引律作用下,鱼雷与目标舰船视线与目标航向夹角稳定趋于45°角,鱼雷以垂直方式精确命中目标舰船。
    • 孙常存; 田恒斗; 谭思炜; 闫雪
    • 摘要: 针对一种环形结构的鱼雷电磁引信辐射器辐射场的计算问题,将该环形辐射器等效成正交磁偶极子,给出磁矩分量的表达式,通过对各磁矩分量产生的辐射场进行分解与叠加,推导出环形辐射器辐射场的数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结构的环形辐射器辐射场具有较好的对称性与均匀性,可满足反舰和反潜电磁引信对鱼雷过靶通过特性的检测需求。
    • 李宗吉; 林海华; 孙亚平; 王世哲
    • 摘要: 科学完备的测试性参数体系,可有效指导鱼雷装备的测试性设计,也是考核验证鱼雷装备测试性的基础和前提。针对当前鱼雷装备缺乏一个科学有效的测试性参数体系的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鱼雷装备的三维综合测试性参数体系构建方法。首先在分析鱼雷装备测试性参数内涵的基础上,确定鱼雷的测试性参数;然后分别从系统结构维、任务阶段维、工程阶段维分析鱼雷装备单维测试性参数体系;最后,构建基于系统结构维、任务阶段维和工程阶段维的鱼雷装备三维综合测试性参数体系,通过分析鱼雷装备测试性参数的传递过程和优化选择方法,对鱼雷装备三维综合测试性参数体系进行了约简、优化,给出了鱼雷装备测试性参数体系的确定方法。
    • 邓新文; 谢勇
    • 摘要: 主动声自导鱼雷双雷齐射反潜时能有效扩大鱼雷搜索带与遮盖较大的目标散布,是潜艇反潜作战中主要的鱼雷射击方式。文中在分析主动声自导鱼雷双雷齐射方法、平行航向齐射组织实施与前雷航行噪声对后雷主动声自导检测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基于声呐方程建立了前雷航行噪声对后雷主动声自导作用距离的影响模型。算例表明:前雷航行噪声对后雷主动声自导作用距离有较大的影响,影响程度随齐射时间间隔的变化而不同。最后就实战中如何降低前雷航行噪声对后雷的影响给出了建议。
    • 郭力强; 马亮; 张会; 杨静
    • 摘要: 自主决策能力是无人水下航行器与有人平台的最显著区别,要求决策速度快、正确率高、方案可执行。针对自主水下航行器(AUV)发射声自导鱼雷攻击水面舰艇时传统有效阵位决策方法在攻击效果和决策速度方面的不足,提出将作战仿真与集成学习相结合的自主决策方法。首先通过作战仿真优化声自导鱼雷发现目标概率,得到不同战场态势下的大量基础数据;而后设置鱼雷发现概率判断阈值,将AUV有效阵位决策转换为二分类问题,形成分类实验数据;最后分析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XGBoost的分类效果,得出集成学习更适用于该不均衡样本分类问题的结论,并进一步对模型在多种任务阈值下的适应能力和复杂海洋环境下的泛化能力进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鱼雷攻击效果的前提下,可大幅加快AUV决策速度,满足攻击决策要求,为装备攻击规划模块的研究提供参考。
    • 刘文钰; 高永琪; 张洪刚
    • 摘要: 鱼雷电磁引信干扰机是一种在水面舰艇尾流区域内对抗尾流自导鱼雷的武器装备,干扰机作战使用参数的确定决定了其对抗效果的好坏。为确保鱼雷电磁引信干扰机产生足够好的对抗效果,建立了鱼雷电磁引信干扰机作战使用模型,并对鱼雷电磁引信干扰机布设间隔、布设数量以及作用半径等参数与使用电磁引信干扰机对抗尾流自导鱼雷的成功概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使用鱼雷电磁引信干扰机对抗尾流自导鱼雷,可以有效保护水面舰艇的安全和战斗力,且干扰机的上述参数对有效提高对抗成功概率具有显著影响,同时得出在作用半径一定的条件下,满足干扰效果要求的干扰机布设间隔与布设数量的最佳组合。文中工作可为鱼雷电磁引信干扰机性能指标的确定以及作战使用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