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蔓延
自蔓延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3年内共计1131篇,主要集中在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业、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6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986篇;相关期刊98种,包括科技信息、材料导报、功能材料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炉分会第八届全国工业炉学术年会、2010海峡两岸超硬材料技术发展论坛、第三届中国储能与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会等;自蔓延的相关文献由234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国栋、张廷安、豆志河等。
自蔓延
-研究学者
- 张国栋
- 张廷安
- 豆志河
- 陈威
- 刘燕
- 吕国志
- 郭志猛
- 谭佃龙
- 赵秋月
- 牛丽萍
- 王麒瑜
- 杨辉
- 赫冀成
- 高一翔
- 姜羲
- 庄汉锐
- 朱丹
- 涂然
- 陈大智
- 张子木
- 张雅芝
- 张建强
- 倪红军
- 傅大学
- 张伟光
- 张宝林
- 朱昱
- 李志扬
- 汪兴兴
- 程楚
- 蒋孝丽
- 刘念
- 周学进
- 孙书刚
- 张晖
- 曾怡
- 李文兰
- 梅青松
- 谢启源
- 马向平
- 李彬
- 李秉正
- 赫晓东
- 马鑫
- 刘礼华
- 杨凯
- 林涛
- 高峰
- 何亦栋
- 朱祚睿
-
-
-
-
李红;
许保珍;
侯金保;
邢增程;
刘璇;
胡安明;
TILLMANN Wolfgang
-
-
摘要:
纳米多层膜由于尺寸效应,存在熔点降低现象,应用于温度敏感材料的连接具有明显优势.同时由于多层膜层剧烈而快速的自蔓延放热反应,应用于连接时可以提供巨大热量.一方面可作为中间层辅助钎焊或扩散焊接;另一方面可作为独立热源为连接提供热量.纳米多层膜反应过程的实时观察受到单镜头拍摄速度和测量精度等条件的限制,而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应用为纳米多层膜反应机理研究拓展了新的思路.
-
-
李月星;
范明聪;
王吉林;
陈亚兵;
谷云乐
-
-
摘要:
The ultrafine boron carbide powders were prepared by the diluted self-propagation high-temperature synthesis(SHS)method using H3BO3/Mg/C6H12O6as a reaction system. The ratios of endothermic/exothermic reaction in SHS were controlled by changing the ratios of raw materials,and then controlling the SHS process and the product particle sizes. The optimal conditions were the endothermic/exothermic ratio of 0.14 with an initiation temperature of 800°C.The crystal structure,morphology,structure and size distribution of the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Raman and Fourier infrared spectroscopy,laser particle size analyzer and thermogravimetr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ighest purity B4C powders with an average particle size of 400 nm could be prepared when the mass ratio of C,B and Mg was 1:2.9:5.8 and the initiation temperature was 800°C.%以硼酸/镁粉/葡萄糖为反应体系,利用稀释反应自蔓延法制备碳化硼超细粉末.通过改变反应原料的配比来调节反应体系吸放热反应的比率,控制自蔓延反应和产物晶粒尺寸.制备工艺的最佳条件为吸放热比率0.14,反应启动温度800 °C.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激光粒度分析仪和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对产物的晶型、形貌、结构、粒径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C):m(B):m(Mg)=1:2.9:5.8,反应启动温度为800°C时,反应制备得到是B4C结构的碳化硼,纯度最高,产物粒径为400 nm左右.
-
-
吕迎;
李俊刚;
吴明忠;
马振;
孙攀阳;
孙倩
-
-
摘要:
针对锅炉水冷壁存在的高温腐蚀和磨损问题, 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法(SHS) 与亚音速火焰喷涂技术相结合在45钢基体上制备了TiC/Ni 增强Al 基抗氧化和耐磨涂层.通过SEM, XRD, EDAX等手段研究了涂层微观组织、相组成、高温氧化性能和耐磨性能.结果表明: 热喷涂涂层呈层状组织, 其主要成分为Al 和TiC, 涂层与基体结合良好.经650 °C高温氧化2 h 后, 涂层无裂纹和脱落,具有良好的抗高氧化性能.(30%TiC/Ni)-Al 涂层在550 °C保温15 min 的抗热震性能、在主轴转速1 600 r/min 冲蚀5 h 条件下的抗冲蚀磨损能力均优于其他涂层的.
-
-
-
丁磊;
陈璐;
赵凯
-
-
摘要:
研究了TP110S油管经离心自蔓延(SHS)技术制备成陶瓷内衬管后其基体金属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由于反应释放大量热,基体金属部分组织由原来的S回转变为F+P+B,且晶粒度变粗大,综合力学性能下降,不能达到110钢级要求.该内衬管经过调质热处理后,综合性能能够恢复到110钢级,经高温急冷后内衬层与基体金属间仍结合紧密,内衬层完整无崩裂.
-
-
邱海华
-
-
摘要:
为了实现对直径较大和异形铝工艺孔的有效密封,设计了一种利用高温自蔓延合成法进行铝工艺孔封堵的方法.通过实验,得出了自蔓延封堵法的原材料配方,并对自蔓延封堵法进行了进一步的设计.并利用对封堵截面的金相分析、XRD图像分析以及对封堵样品密封性的研究,得出该方法的密封堵口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密封性的结论.
-
-
邱海华
-
-
摘要:
为了实现对直径较大和异形铝工艺孔的有效密封,设计了一种利用高温自蔓延合成法进行铝工艺孔封堵的方法。通过实验,得出了自蔓延封堵法的原材料配方,并对自蔓延封堵法进行了进一步的设计。并利用对封堵截面的金相分析、XRD图像分析以及对封堵样品密封性的研究,得出该方法的密封堵口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密封性的结论。
-
-
崔乃夫;
陈鹏万
-
-
摘要:
为解决在冲击加载条件下,冲击温度和冲击压力对Ti-Si活性粉体发生自蔓延反应影响的问题.一方面,采用相同强度的平面加载方式对不同密实度样品进行冲击处理,另一方面,采用不同强度的柱面加载方式对相同密实度样品进行冲击处理,分别研究冲击温度和冲击压力对Ti-Si活性粉体发生自蔓延反应的影响.采用XRD和SEM进一步确定Ti-Si活性粉体发生自蔓延反应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平面加载条件下,较低密实度样品会发生自蔓延反应,即冲击温度较高有利于反应完全进行;在柱面加载条件下,较高密实度样品会发生自蔓延反应,即冲击压力较高有利于反应完全进行.
-
-
-
豆志河;
张廷安;
张志琦;
牛丽萍;
赫冀成
- 《第十二届全国青年材料科学技术研讨会》
| 2009年
-
摘要:
对自蔓延法制备铜铬合金过程的热力学进行研究,计算了以Cr2O3、CuO、Ca 为原料制备CuCr50、CuCr25 时的绝热温度,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结果表明:制备CuCr25 时,反应体系的绝热温度分别为2848K,生成物 Cr 为液态,CaO 为固态,生成Cu8.28%为液态,其余的为气态.制备CuCr50 时,反应体系的绝热温度分别为2888K,生成物Cr 为液态,CaO8.63%已变为液态,生成物Cu 全部为气态.以Ca 为还原剂,CuO、Cr2O3 为原料,标态下 生成Cu+Cr+CaO 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变最负,说明该物相最稳定.
-
-
朱振峰;
张波
- 《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色釉料暨原辅材料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第四次全体会议》
| 2006年
-
摘要:
利用SEM、XRD、XPS等测试方法对钛镍黄无机颜料自蔓延燃烧合成机理进行了研究.钛镍黄颜料是一种有限置换型固熔体,其自蔓延燃烧合成过程是由金属Ti粉燃烧生成TiO2开始的,金属Ti粉燃烧放出热量,为系统提供进一步反应所需的热能.Ti4+在热起伏过程中离开平衡位置,Ni2+以热扩散的方式进入TiO2晶格中,部分地取代Ti4+的位置,引起金红石晶格发生变化,从而呈现黄色色调.Sb5+在钛镍黄系统中起平衡电荷作用.短暂的燃烧过程所得到的产物,还需要一个高温热处理过程.在高温热处理过程中,取代反应更加完全,最终得到所要的理想的黄色颜料.
-
-
张会平;
江中浩;
连建设;
刘先黎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材料分会第十四届材料年会》
| 2004年
-
摘要:
采用溶胶-凝胶自蔓延合成法制成了NiO/CeSmGdO(CSGO)双相复合纳米粉.通过X射线衍射的方法分析了粉末的物相成分,并根据此结果对反应过程和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粉末的形态和晶粒尺寸分布则是通过扫描电子显微图片(SEM)和透射电子显微图片(TEM)获得的.试验过程中发现,不同的柠檬酸与金属离子的摩尔比(R=n:n)对试验现象、自蔓延过程和最终纳米粉的晶粒尺寸和晶粒形态都有很强烈的影响.将柠檬酸与金属离子的摩尔比控制在1.5左右时,会获得形态均一、晶粒尺寸细小的纳米粉,此法是合成纳米粉的一种有效方法.
-
-
-
-
-
崔健;
安占军;
李育德;
孟庆森
- 《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学术会议》
| 2004年
-
摘要:
基于重力分离自蔓延过程,Al-FeO-CrO-TiO-C燃烧体系,制备出了一种新型的FeO-TiC-AlO-CrO陶瓷内衬钢管,其内衬陶瓷层厚度均匀、致密、表面光滑.研究表明,加入TiO、NaBO和石墨后,在陶瓷/金属结合界面形成了Ti、Fe元素的梯度分布,B离子在AlO熔体表面的富集,改善了界面结合处AlO陶瓷熔体与铁合金过渡层之间的浸润性;双层梯度结构提高了陶瓷/金属界面结合强度,使复合管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
-
孙韬;
宁晓山;
陈克新;
周和平;
韩永生
- 《第12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
| 2002年
-
摘要:
分别选取Ni的二元氧化物(NiO,NiO)和Al粉为原料,通过自蔓延反应合成了NiAlO尖晶石.通过不同原料配比燃烧反应产物的X光衍射分析,证明在不同原料配比条件下会得到不同产物.试验得出了2种氧化物与Al的最佳原料配比.即当NiO/Al为2:1(摩尔比),NiO/Al为0.75:1(摩尔比)的条件下,产物非金属相为比较纯的NiAlO.而当NiO/Al为1.5:1或当NiO/Al比小于0.5:1时反应产物为AlO用扫描电镜对燃烧合成产物进行的观察表明:生成的NiAlO尖晶石晶粒比较大,局部已经烧结在一起,这2个体系能够利用反应产生的热进行NiAlO尖晶石的原位合成烧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