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腹直肌

腹直肌

腹直肌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381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体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5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54篇;相关期刊220种,包括健与美、健康大视野、河南外科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2006年外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2016乳腺癌诊治新进展学术年会等;腹直肌的相关文献由886位作者贡献,包括蒋郭清、徐月敏、李海峰等。

腹直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5 占比:85.30%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52%

专利文献>

论文:54 占比:14.17%

总计:381篇

腹直肌—发文趋势图

腹直肌

-研究学者

  • 蒋郭清
  • 徐月敏
  • 李海峰
  • 李跃勇
  • 杨峰
  • 蒙淑珍
  • 费肖芳
  • 刘章顺
  • 刘莉
  • 刘菲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琛; 欧阳征仁
    • 摘要: 目的采用高频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技术定量评估产后患者腹直肌厚度与弹性、腹直肌间距。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病例对照分析,纳入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产科收治的产后患者21例为试验组,另外招募健康未孕的女性志愿者21例为对照组。采用高频超声选取脐周部测量两组受试者的腹直肌厚度,分别选取脐上3 cm、脐部、脐下3 cm三个点测量腹直肌间距,另采用SWE分别测量双侧腹直肌在水平及垂直两个方向的杨氏模量值。分析比较试验组患者与正常健康人群的腹直肌厚度与腹直肌间距、杨氏模量值的变化。结果试验组产后患者的腹直肌较对照组明显增宽,腹直肌分离(DRA)率高达90%,患者的腹直肌厚度相较健康人群明显变薄,对比分析腹直肌分离患者与健康人群的杨氏模量值,其值在纵切面及横切面两个方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频超声可以更精确地诊断DRA,SWE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可用于定量评估腹直肌的弹性,对腹直肌分离的康复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邵黎阳; 王睿丽; 赵琼蕊; 刘婷婷; 徐俊; 朱好辉
    • 摘要: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评价影响无孕产史女性腹直肌间距的相关因素。资料与方法前瞻性连续性收集2018年3月—2020年3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超声科体检的正常无孕产史育龄女性624例。将腹直肌间距与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腹直肌厚度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按照年龄将受检者分为3组:第1组(20~29岁)、第2组(30~39岁)、第3组(40~49岁);按照BMI分为3组:BMI 1组(BMI<18.5 kg/m^(2))、BMI 2组(BMI 18.5~24.9 kg/m^(2))、BMI 3组(BMI 25.0~29.9 kg/m^(2))。比较不同组间腹直肌间距的差异,分析影响腹直肌间距的因素。结果年龄和BMI是腹直肌间距的独立危险因素(回归系数分别为0.23、0.10,95%CI 0.11~0.34、0.25~0.56,t=3.94、5.07,P<0.01)。腹直肌厚度是腹直肌间距的独立保护因素(回归系数为-0.88,95%CI-1.30~0.46,t=-4.13,P<0.01)。体重可能对腹直肌间距产生一定影响(回归系数为0.13,95%CI 0.07~0.19,t=4.35,P<0.01)。身高与腹直肌间距无相关性(t=-0.07,P=0.95)。按照年龄分组两两比较第3组腹直肌间距明显大于第1组(P<0.01)和第2组(P<0.01);BMI 3组腹直肌间距明显大于BMI 1组(P<0.01)。结论超声可以客观评价无孕产史育龄女性腹直肌间距。年龄、体重、BMI、腹直肌厚度均是影响腹直肌间距的因素,而身高与腹直肌间距无明显相关。
    • 张明珠; 牛敏昌; 刘菲菲; 董景云; 唐丽玮; 高岩冰
    • 摘要: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对产后女性腹直肌分离(DRA)的类型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4月我院行超声检查且产后时间为8~12周的产妇157例,应用高频超声测量脐上3 cm、脐上2 cm、脐部、脐下2 cm及脐下3 cm五个位置的腹直肌间距(IRD)。根据2019年疝学会发布的指南,任一位置IRD≥2 cm诊断为DRA;IRD<2 cm诊断为无DRA,并对DRA类型进行细分。同时,分析常见DRA类型的腹直肌最大间距及分娩方式的差异。结果:136例产妇经高频超声诊断为DRA,IRD宽度为2.00~7.71 cm,其中脐上分离型11例,脐水平分离型31例,脐及脐上分离型64例,脐及脐下分离型1例,全程分离型29例;常见DRA分离类型中全程分离型的IRD最大,其次为脐及脐上分离型,全程分离型选择性剖宫产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类型(P<0.012)。结论:产后女性脐及脐上部同时发生DRA最常见,全程分离DRA程度最大,且选择性剖宫产女性比例大。高频超声可为产后女性DRA类型特征提供影像学依据,进而指导产后康复运动和手术方案的选择。
    • 孙俊; 黄雄; 徐伟珏; 刘莹华
    • 摘要: 腹直肌分离是两侧腹直肌肌腹相互分离,伴有白线拉伸变薄的现象,形成一个腹直肌间的空间,导致腹前壁肌群力量下降,伴腹部外形改变,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障碍的疾病[1],多见于妊娠后期及产后妇女[2,3]。原发性腹直肌分离在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并不罕见,绝大多数在3~4岁会自然闭合。学龄期儿童腹直肌分离临床罕见,对于腹直肌分离伴或不伴有脐疝(或腹白线疝)的学龄期儿童治疗,相关文献报道很少。
    • 南淑良; 刘菲菲; 刘莉; 徐姣姣; 刘玮; 穆靓
    • 摘要: 目的:应用超声评估产后早期腹直肌分离(DRA)和盆底脏器脱垂(POP)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1年4月我院行超声检查且产后时间为6~12周的初产妇,根据是否存在DRA分为DRA组和无DRA组,分析两组女性POP发生率的差异。同一批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POP分为POP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女性4个位置腹直肌间距(IRD)的差异,同时对POP组脱垂情况进行评分,分析不同评分之间4个位置IRD的差异。结果:DRA组POP发生率为69.88%,无DRA组POP发生率约75%,两组女性PO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P组与对照组4个位置IRD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POP评分之间4个位置IRD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检查可有效评估产后早期女性腹直肌及盆底结构与功能。产后早期POP的发生与DRA无明显的相关性,DRA不是产后早期PO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周科; 覃先蓬; 周晓刚
    • 摘要: 患者,女,74岁,患者因“发现左下腹包块1年余”为主诉于2021年3月20日入院。1年余前发现左下腹包块至我院就诊,于2019年11月30日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后病检回示:“腹壁包块”梭形细胞肿瘤;免疫组化示低度恶性黏液纤维肉瘤(MFS)。6月余前偶然发现左下腹部一包块,大小约4 cm×5 cm,质韧,无压痛,偶伴黑便及便秘;于当地医院就诊予以对症治疗后上述包块无明显减小(具体用药不详)。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入院查体:腹部平坦,可见陈旧性手术瘢痕,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左下腹部可扪及一大小约4×5 cm包块,质韧固定,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呜音正常。入院诊断:腹部包块:性质;入院后完善腹部增强CT:下腹壁见一不规则巨大肿块影,最大径约15.5 cm,密度不均,跨越左侧腹直肌生长,向外膨突,向内形成不规则肿块,肿块跨越腹中线,向上达骶1椎体层面,向右、向下达耻骨联合上方、膀胱局部受推挤,向左下达左侧腹股沟区,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不均匀持续性强化(见图1)。考虑肿瘤占位性病变,结合病史考虑纤维肉瘤复发可能大。
    • 周一海
    • 摘要: 近10年来,由于盆底健康的宣传教育加强,越来越多人知道女性产前和产后都要重视盆底的肌群健康,发现问题及时治疗,可避免或减轻尿失禁的发生。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除盆底肌群外,很多女性身上还有一处肌肉会因为孕育生命承受极大的压力,甚至出现问题。这处肌肉叫腹直肌。它和盆底肌群一起,一个守外,一个守内,共同维护女性盆腔的健康。
    • 凌静; 姜雄春; 徐明; 周贞伶; 周芸; 覃彭静; 葛圆
    • 摘要: 目的:探讨两种仿生物电刺激治疗方案对产妇腹直肌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后42 d确诊为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产妇120例,根据产妇间断或连续到医院治疗时间安排分为观察1组和观察2组,每组60例;另选不进行仿生物电刺激的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3组产妇均进行产后自主康复锻炼;观察1组采用连续仿生物电刺激治疗方案,观察2组采用间断仿生物电刺激治疗方案,比较3组产妇背部疼痛和腹直肌分离恢复等情况。结果:3组产妇年龄、体重指数、新生儿体重、治疗前腹直肌分离距离、背部疼痛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1组和观察2组产妇背部疼痛缓解、腹围缩小、腹直肌分离距离减小(均P<0.05);观察1组治疗腹直肌分离效果优于观察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产后应常规进行自主康复锻炼指导;仿生物电刺激治疗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产妇效果明显,且连续仿生物电刺激治疗方案优于间断刺激治疗方案。
    • 黄嘉; 吴宗美
    • 摘要: 患者女,8岁10个月,因“左上腹包块1个月”来我院就诊。有生吃溪蟹、饮生水史。体格检查:发育正常,精神好,腹壁皮肤色泽及皮温正常,未见红肿及斑丘疹,右侧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左上腹壁较右侧稍隆起,触及包块,质地中等,边界欠清,上至脐上约5 cm,下达脐下约2 cm,伴轻微触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1.55×10^(9)/L,嗜酸性粒细胞比率36.7%,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4.24×10^(9)/L,淋巴细胞绝对值4.01×10^(9)/L,肌酐33.9μmol/L。胸片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 张艳梅; 方洪伟; 张金源; 曹汉忠; 王祥瑞
    • 摘要: 腹股沟疼痛是疼痛科急慢性疼痛中常见临床症状。腹股沟为下腹部两侧的三角形区域,其内侧界为腹直肌外缘,上界为髂前上棘至腹直肌外缘的水平线,下界为腹股沟韧带。腹股沟区域解剖结构的复杂性是导致腹股沟疼痛重要病理生理原因之一[1,2]。脊柱、妇科和胃肠道系统等多系统的疾病均可引起腹股沟疼痛,这为临床诊疗工作带来一定困难[3]。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疼痛科2020年收治1例以一侧腹股沟区域疼痛为主诉的病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