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脓肿切开引流术

脓肿切开引流术

脓肿切开引流术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0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776700篇;相关期刊74种,包括健康之友、家庭医药·快乐养生、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庆祝建国60周年中医药名家高层论坛等;脓肿切开引流术的相关文献由183位作者贡献,包括李亚欧、孔令刚、张文豪等。

脓肿切开引流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5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76700 占比:99.99%

总计:776796篇

脓肿切开引流术—发文趋势图

脓肿切开引流术

-研究学者

  • 李亚欧
  • 孔令刚
  • 张文豪
  • 曾繁皋
  • 王保利
  • 王瑞凯
  • 王知俊
  • 石欢
  • 谢李松
  • 赵悦涛

脓肿切开引流术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红跃; 杨萌萌; 王灿; 栗粟; 娄永庆; 段祥凯
    • 摘要: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粉刺性乳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在河南省中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治疗的粉刺性乳痈患者60例,随机分为VSD组和常规手术组,每组30例。常规手术组患者给予乳房病损切除联合脓肿切开引流术,VSD组患者冲洗干净脓腔后,给予腔隙内放置VSD引流装置。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换药次数、切口愈合时间、疼痛评分、切口愈合程度及半年内复发率等。结果:VSD组患者术后换药次数少于常规手术组,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常规手术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常规手术组,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半年内复发率低于常规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粉刺性乳痈患者术后使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能明显缩短术后住院时间,缓解疼痛,降低短期复发率。
    • 张婷; 李想; 刘进进; 杨祖飞; 沈颖
    • 摘要: 患者,男,68岁,3年前因颜面、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就诊,诊断为肾病综合征,院外间断口服泼尼松片50 mg(每日1次)、吲哚布芬片200 mg(每日1次)、华法林钠片3 mg(隔日1次)、氯吡格雷片75 mg(每日1次)等药物治疗,未定期复查。10 d前再次出现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伴尿中泡沫增多,无尿量减少。近4天出现胸闷、气短、腹胀、咯白色痰,为进一步诊治,于2020年12月30日以肾病综合征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3年,右下肢踝关节处曾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具体不详)。入院查体:血压(BP)195/121 mmHg(1 mmHg≈0.133 kPa),颜面及双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桶状胸,双肺呼吸音弱,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68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肝、脾、双肾区无叩击痛,腹水征(-),双下肢重度凹陷性水肿,腰骶部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结果如下。
    • 王冠; 张雪林; 王政
    •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效果。方法:2013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48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表现、病因、细菌培养、实验室检查、切口选择及治疗效果等。结果:48例患者最常累及的间隙包括咬肌、眶下、颌下、颏下、舌下间隙等,最为常见的类型是牙源性感染;实施抗生素静脉滴注,脓肿切开引流,在细菌培养结合药敏试验结果返回之后调整给药,局部和全身对症支持治疗,4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较为典型,发展较快,临床治疗中应以全身情况为基础,抗炎对症治疗,脓肿形成后尽早实施脓肿切开引流术,促进患者预后,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韦杰峰
    • 摘要: 目的:比较微小切口置管负压引流术与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乳腺脓肿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89例乳腺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53)和对照组(n=36)。研究组采用微小切口置管负压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水平、继续哺乳率、乳瘘率、乳房变形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换药天数、切口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继续哺乳率为71.70%,高于对照组的29.63%,研究组乳房变形率为1.89%,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小切口置管负压引流术治疗乳腺脓肿患者改善围术期相关指标水平,降低乳房变形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继续哺乳率,其效果优于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
    • 张雨; 易维真
    • 摘要: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引流术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6月至2020年2月期间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肉芽肿性乳腺炎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持续负压引流术治疗病人32例,按年龄、病程、病灶大小等频数匹配收集40例采用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术的对照组病人。观察并比较两组换药频次、创面愈合时间、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焦虑评分、痊愈后乳房外形改变等指标。结果持续负压引流术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病人的换药次数[(27.0±3.7)次]、创面愈合时间[(77.6±14.0)d]、疼痛评分[(4.5±1.2)分]、生活质量评分和对照组病人换药次数[(30.8±3.5)次]、创面愈合时间[(85.8±13.1)d]、疼痛评分[(5.3±0.8)分]、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负压引流术病人治疗前后乳房外形无明显改变(P>0.05),对照组病人治疗前后乳房外形有明显改变(P<0.05)。结论持续负压引流术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较好,不改变乳房原有外形。
    • 陈燕
    • 摘要: 进入秋季,早晚温差增大,空气变得干冷,极易诱发耳鼻喉疾病。临床上,有些耳鼻喉科疾病单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只有通过手术才能彻底治愈。耳鼻喉科的手术类型非常多,主要可分为4级:一级手术包括外耳道脓肿切开引流术、耳前脓肿切开引流术、耳前囊肿切除术;二级手术包括腺样体切除术.
    • 俞碧霞; 李冬华; 陈素珍
    •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多元化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急性乳腺炎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1日~2021年7月31日120例急性乳腺炎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早期多元化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12、24、48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脓肿消退时间、引流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干预后正性情绪(P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负性情绪(N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急性乳腺炎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患者采取早期多元化针对性护理干预,可减轻疼痛程度,改善临床各项指标,缓解负性情绪。
    • 田国标; 狄长安; 陈晓波
    • 摘要: 目的:探究一次性高负压引流瓶运用于急性蜂窝组织炎患儿脓肿切开引流术中对其伤口愈合、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9年10月在我院行脓肿切开引流术的94例急性蜂窝组织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换药期间采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脓腔,之后塞填生理盐水纱布.观察组患儿在脓肿切开引流术运用一次性高负压引流瓶进行负压引流.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各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引流术后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62%)明显高于对照组(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引流术前,两组患儿的WBC、hs-CRP、PCT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引流术后的WBC、hs-CRP以及PCT水平均明显低于引流术前,观察组在引流术后的WBC、hs-CRP以及PCT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26%,明显低于对照组(19.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蜂窝组织炎患儿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引入一次性高负压引流瓶,能够明显减轻患儿的换药疼痛和不适,减轻炎性反应,使伤口愈合速度明显加快,值得在临床上积极推广.
    • 张云微; 王娇
    • 摘要: 探讨彩超引导下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的的临床应用效果.2018年5月—2019年7月,手术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形成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研究组行彩超引导下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对照组行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术,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切开瘢痕、复发率情况.结果显示,术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复发.研究组术后6、24 h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0.05).研究组瘢痕VSS评分和瘢痕长度小于对照组(均<0.05).结果表明,彩超引导下的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对哺乳期乳腺脓肿治疗效果较好,创伤小,瘢痕少,疼痛轻和低复发率风险.
    • 田娜
    • 摘要: 目的:对比普通敷料及湿性敷料用于脓肿切开引流术后伤口护理中的效果.方法:纳入于本院接受脓肿切开引流术的患者共80例,根据对患者伤口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所有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样本容量均为40例.常规组应用普通敷料伤口护理模式,研究组应用湿性敷料伤口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伤口的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以及VAS疼痛评分.结果:研究组伤口的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以及VAS疼痛评分相较于常规组而言,均获得了显著的优化效果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P<0.05).结论:针对接受了脓肿切开引流术的患者,应用湿性敷料伤口护理模式,可将其伤口愈合度、换药次数以及疼痛反应等,均优化至最佳状态,值得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