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能量采集

能量采集

能量采集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3年内共计1295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8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168485篇;相关期刊155种,包括中国电子商情·通信市场、科学技术与工程、仪表技术与传感器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2015中国光伏大会暨第十五届中国光伏学术年会、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2014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等;能量采集的相关文献由2733位作者贡献,包括朱琦、赵睿、张祖涛等。

能量采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8 占比:0.16%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68485 占比:99.83%

总计:168764篇

能量采集—发文趋势图

能量采集

-研究学者

  • 朱琦
  • 赵睿
  • 张祖涛
  • 夏银水
  • 施阁
  • 文玉梅
  • 李平
  • 夏桦康
  • 陈立群
  • 叶益迭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沈家芳; 钱丽萍; 杨超
    • 摘要: 随着窄带物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窄带物联网设备越来越多,但是严重的同频干扰和信号衰减,导致边缘窄带物联网设备的服务质量难以得到保证。针对此问题,提出了集能型中继非正交多址接入窄带物联网。基于该网络模型,建立了以窄带物联网设备数据速率比例公平性为优化目标的传输功率、数据调度以及时隙调度多维资源分配模型,以在优化网络性能的同时,保证每个窄带物联网设备的数据速率需求。通过发掘该模型的凸优化特性,基于KKT条件提出了多维资源优化分配算法。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其数据速率比例公平性提升了11.9%,频谱效率提升了55.4%,网络能效提升了44.1%。
    • 任清华; 张广大; 樊志凯
    • 摘要: 针对多天线中继系统中继节点面临的可用能量受限问题和存在的严重信息泄露隐患,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采集技术的联合中继波束成形和多天线友好干扰机协作干扰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案.首先,构建基于放大转发(Amplify-and-Forward,AF)模式的多天线协作中继网络,其次,中继节点和友好干扰机在时隙切换(Time Switch,TS)策略下进行能量采集和保密信号传输.接着,以系统保密速率最大化(Secrecy Rate Maximization,SRM)为目标,在满足中继节点和友好干扰机采集能量约束条件下,联合设计出最优中继信号传输波束成形矩阵、人工噪声(Artificial Noise,AN)协方差矩阵和时隙切换系数.然而,由于条件约束,导致该SRM问题为非凸问题,故通过结合半定松弛(Semi-Definite Relaxation,SDR)技术以及拉格朗日对偶理论,设计出一种双层优化算法求得最优解,并且,为了降低复杂度和对比方案性能,给出了一种基于迫零预编码的次优传输方案.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够显著提高系统保密性能,具备一定抗窃听攻击能力.
    • 高媛媛; 王小雨; 李娜; 王光裕
    • 摘要: 基于无线携能通信(SWIPT)技术,研究分析了去蜂窝(cell-free)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的安全传输问题。Cell-free大规模MIMO是一种随着5G及6G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网络架构,对实现SWIPT来说具备更为有效的优势,然而也面临更大的电磁波安全问题。首先从硬件设计和理论研究两个方面总结了SWIPT的研究现状,接着对基于SWIPT的Cell-free大规模MIMO网络进行了建模,为同时满足系统能量采集和安全性要求,针对存在主动窃听者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最小公平算法的迭代功率控制方法,分析得到了可采集能量和可达速率的闭合表达式。数值仿真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每个用户的可达速率和采集的能量,并将窃听速率降低到阈值以下。
    • 杨秋静
    • 摘要: 针对无线供电的认知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提出基于吞吐量最大化的中继节点的选择(Maximizing Throughput-based Relay Selection, MTRS)算法。与传统中继节点的选择算法不同,MTRS算法采用动态地选择中继节点的策略。用户依据源节点广播信号质量决定是否请求中继节点协助转发。一旦需要中继节点协作转发,就从最大化吞吐量角度选择中继节点,进而提升吞吐量。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同类的算法,提出的MTRS算法提升了系统吞吐量。
    • 李佳诚; 王志霞; 王炜; 王辰
    • 摘要: 输出功率分析是振动能量采集器结构设计、参数选择的重要依据。有鉴于传统功率分析方法比较复杂,以一类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为对象,提出了一种新的非线性振动能量采集器功率分析方法,其核心是将非线性振动方程进行等效线性化处理,并借助传递函数开展功率优化分析。首先,考虑非线性磁力以及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建立了通用化的采集器1.5自由度七次非线性机电耦合模型;其次,将动态频率法用于求解该系统控制方程,采用高阶谐波成分替代方程中的非线性项,实现了原有系统控制方程的等效线性化;最后,利用传递函数推导了输出功率表达式,分析等效线性化系统负载,机电耦合系数等因素对于输出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等效线性化为基础的功率分析,可以有效地克服传统非线性能量采集器系统功率分析方法复杂的问题,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 韦国锐; 林涛
    • 摘要: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针对现阶段高温预警系统成本高,无线终端检测模块工作可靠性受电源寿命所限制的问题,设计并开发基于物联网的高温预警系统,基于热电转换能量采集技术,有效保障无线终端设备的电源,提高高温预警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满足特殊环境下高温预警信息化、智能化的需求。
    • 刁丹玉; 王布宏; 曹堃锐; 东润泽; 程天昊
    • 摘要: 针对无人机能量受限且通信易受到窃听攻击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能量采集的无人机无线供电通信模型,并分析其在全双工主动窃听下的保密性能。首先,采用基于仰角的视距和非视距路径损耗模型对地空无线信道进行建模。然后,将无人机的传输中断概率限制在一个可容忍的最大阈值内,得到基站的最优编码速率,进而推导出无人机的保密中断概率的解析闭合表达式。最后,通过蒙特卡罗仿真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并分析了基站发射功率、能量采集时间因子、环境等因素对无人机通信的安全性的影响,从而为实际系统设计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 马欣欣; 龚立娇; 李伊博
    • 摘要: 物联网时代传感器节点往往分布广泛,且有时传感器节点放置位置不易触及,电池能量一旦用尽不易更换,该传感器节点就无法正常工作。为此,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压电振子振动能量供电的微功耗温度测量系统,该系统利用压电振动能量收集装置将环境中存在的低频振动能量转换为电能并收集存储,并为设计的微功耗温度测量系统供电从而实现温度信号采集和发送。提出了一种基于干簧管的能量采集电路,其采集效率是标准能量采集电路的32倍,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 王丰; 李宇龙; 林志飞; 崔苗; 张广驰
    • 摘要: 在基于可再生能量收集技术的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 MEC)系统中,可再生能量到达和计算卸载无线信道呈现较强的时空变化特性,因此该系统的无线及计算资源管理与用户任务计算之间存在着动态适配的挑战。针对此类问题,本文研究多时隙多用户的能量采集边缘计算系统,建立可再生能量随机到达和无线信道模型以及预测误差模型,以系统总计算吞吐量最大化为准则,通过逐时隙联合优化用户本地计算和计算卸载模块,提出了一种在线滑动窗设计方案,需要通过调整滑动窗长度M来实现。该方案逐时隙求解凸优化问题,基于离线资源动态管控的最优结构,实时制定资源管理策略,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在线滑动窗设计方案在系统计算吞吐量性能方面优于已有的基准方案,并在对抗信道/能量状态信息预测误差方面有较好的鲁棒性能。
    • 刘高平; 宋执环
    • 摘要: 根据能量采集应用于标签的特点,在能量采集模块与标签模块之间添加监测电路,并在高低2个阈值设置的基础上,提出能量采集与标签协同工作策略,低阈值选取原则是保证储能模块的储能能够保证标签一次广播,最大限度地防止标签进入掉电状态.从标签设计目标要求的广播间隔与功率出发,根据环境中能够采集到的能量大小与标签不同状态下所需能耗的变化,推导出储能电容最优值、环境中应具备的射频(RF)输入功率最小值与最优值.利用P2110B与CC2640R2F芯片设计了一个基于射频采集的标签进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采取该方法设计的能量采集标签可以实现能量采集模块和标签模块协同工作,当射频输入功率大于最优值时,标签能够进行持续的“休眠-广播”循环工作,有效地防止标签陷入“能量死锁”,并可自适应地在不同工作状态下转换.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