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协作通信

协作通信

协作通信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995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51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300250篇;相关期刊193种,包括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电讯技术、电子学报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第九届全国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浙江省信号处理学会2014学术年会、第十六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及产业发展大会等;协作通信的相关文献由1932位作者贡献,包括葛建华、李靖、王勇等。

协作通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51 占比:0.18%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00250 占比:99.81%

总计:300818篇

协作通信—发文趋势图

协作通信

-研究学者

  • 葛建华
  • 李靖
  • 王勇
  • 宫丰奎
  • 高明
  • 张南
  • 李龠
  • 赵楠
  • 郭小龙
  • 李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杨秋静
    • 摘要: 针对无线供电的认知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提出基于吞吐量最大化的中继节点的选择(Maximizing Throughput-based Relay Selection, MTRS)算法。与传统中继节点的选择算法不同,MTRS算法采用动态地选择中继节点的策略。用户依据源节点广播信号质量决定是否请求中继节点协助转发。一旦需要中继节点协作转发,就从最大化吞吐量角度选择中继节点,进而提升吞吐量。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同类的算法,提出的MTRS算法提升了系统吞吐量。
    • 李亚燕
    •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无线网络的快速分级协作媒质接入控制(RCD-MAC)协议,用于提高采用节点协作的协作效率以及多址接入性能。该协议将协作节点选择过程分为优先级区分阶段和同级竞争阶段,并采用分组捎带发送机制,可以快速选择出的最佳协作节点,并使得有分组发送的高速率协作节点不用预约就可以进行数据分组发送,从而减少预约开销,有效提高协作效率和信道利用率。
    • 陈学军
    • 摘要: 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技术在近十几年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被认为是可提高通信有效性和可靠性最实用的技术之一。近期,一种称为可重构智能表面(RIS)的多天线技术被认为是在6G乃至后续移动通信网络演进中进一步提高无线系统频谱和能量效率的最有前途和革命性的多天线技术之一,它通过驱动调整大量低成本无源反射元件的相位等参数来主动调整和适应无线传播环境,这与以往天线仅部署在基站和用户对端侧的做法不同,在高频段通信受传播损耗较大的情况下发挥低成本大规模协作(中继)通信作用提升覆盖和性能。我们回答关于RIS的三个基本问题:(1)为什么我们需要RIS?(2)什么是RIS?(3)它的应用在哪里?以便工程技术人员对该新形态的多天线技术有个基本的认知。
    • 陈艳杰; 曹威; 甘立记; 张士杰
    • 摘要: 在多中继放大转发协作通信系统中,针对分段信道估计时需要增加额外的时隙来发送训练序列的问题,提出一种节约训练时隙的分段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结合预编码技术和半盲信道估计技术,在源节点对数据序列进行预编码,使其与训练序列正交后叠加,在中继节点进行预编码,使不同中继间的训练序列彼此正交,进而估计出每条链路的信道信息值。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只需占用1个训练时隙,并可有效获取S→R链路和R→D链路每段链路的信道信息,且R→D链路的平均MSE估计性能比S→R链路大约有5 dB的优势,提高了系统的传输效率。
    • 吴熹
    • 摘要: 为了进一步提高协作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协作混合自动重传(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方案。在协作阶段,目的终端对来自中继链路和信源链路的重传信息分别采用Chase合并和递增冗余(incremental redundancy,IR)合并进行处理。在瑞利衰落信道下,推导了等效信道的概率分布,给出了系统的可达容量上界及中断概率下界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进一步降低了中断概率,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
    • 杜云海; 刘如强; 乔国凯; 孟凡; 李恩玉
    • 摘要: 为了弥补非对称的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系统研究的不足,针对具有远近两个用户的NOMA系统的下行链路模型,研究了直接解码转发(Decode-and-Forward,DF)功率叠加数据和只解码转发远端用户数据两种策略,并在该两种转发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近端用户利用控制帧反馈判断的转发策略。针对这3种转发策略,详细地分析了该系统中远近两个用户的精确中断性能,并给出了高信噪比下的近似逼近结果;然后利用近似逼近结果,分析得到了两个用户所达到的中断性能最优的功率叠加分配因子;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比较了两用户在3种策略下的性能。
    • 郭潇瑶; 刘超; 包建荣; 姜斌
    • 摘要: 为了解决传统多中继选择协作通信网络算法复杂度高、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低复杂度放大转发多中继选择及其功率分配方案.它先利用修正的选择函数选择最优中继集合,再采用改进的低复杂度功率分配方案,对选择的中继集合功率分配.所提方案考虑到等功率分配时,分配功率应随中继数不同而改变,添加修正因子以充分利用功率资源.同时,所提功率分配避免了超越方程求解,极大降低了计算复杂度.仿真表明:当中断概率为10时,所提方案相对于现有预选择单中继放大转发(pre-select Single relay Amplify-and-Forward,SAF)和全中继放大转发(All relay Amplify-and-Forward,AAF)方案,所需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分别降低约2.5 dB和5.3 dB.其性能与穷举法相当,二者所需SNR仅相差约0.01 dB.
    • 包建荣; 林昀轩; 刘超; 姜斌; 朱芳; 何剑海
    • 摘要: 针对Z向转发(ZF)协作所有中继节点均参与协作转发导致的能耗利用不合理问题, 该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中继场景下的门限辅助判决快速Z转发(DT-FZF)协作.当中继节点处接收信号对数似然比(LLR)的绝对值小于门限时,中继节点不参与协作转发;否则中继节点协作转发经截断后的对数似然比(LLR).放大转发(AF)、译码转发(DF)、分段转发(PF)和ZF协作可看作DT-FZF协作的特殊情况.在三中继系统,误比特率(BER)为10–3时,相比ZF协作,所提协作可获得约0.8 dB的性能增益.
    • 宋传旺; 刘栋; 李恩玉; 赵瑞收; 郝思媛; 申天琪
    • 摘要: 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能够实现更高的频谱利用率、更大的吞吐量和更低的传输延迟,因此被认为是5G网络中多址接入的重要技术之一.为提高非正交协作系统的中断性能,针对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的下行链路场景,设计了基于解码转发协议的分布式被动中继选择方案,推导了系统中两用户各自中断概率的闭式结果和高信噪比下的近似结果,最后通过仿真分析得出了中继位置、信道质量和中继个数对系统中断概率的影响规律,并与部分中继选择策略作对比,验证了所提被动中继选择策略的性能优势.
    • 王爽; 周斌; 卜智勇; 于伟
    • 摘要: 研究了具有三个全双工源节点的协作通信系统,为提升系统有效性和可靠性,提出了两种信源间全双工协作通信的空时编码方案.将正交空时码理论应用其中,可以有效利用空间分集增益,抵抗多径衰落,提高系统性能.方案分为共享兼传输阶段与协作传输阶段.在共享兼传输阶段进行信源间的信息共享同时也会向目的节点发送信息,在协作传输阶段,源节点间形成虚拟MIMO向目的节点发送信息.推导了系统各个接收端的中断概率,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源节点工作在半双工模式下的协作传输方案对比,该方案有效提升了吞吐量和中断概率性能,在中断概率为10-3时,该方案有1.5 dB左右的信噪比增益,与无协作传输对比,该方案有约8 dB左右的信噪比增益.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