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0年内共计77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4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6024篇;相关期刊63种,包括中国科技成果、中国综合临床、心脑血管病防治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七届北京五洲心血管病研讨会、2006年全国麻醉及麻醉治疗学学术交流会等;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的相关文献由252位作者贡献,包括关怀敏、刘艳明、王贺等。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研究学者
- 关怀敏
- 刘艳明
- 王贺
- 田福利
- 罗明华
- 解金红
- 陈玉善
- 朱明军
- 李占全
- 等
- 胡天勇
- 金元哲
- 韩劲草
- 乔树宾
- 叶飞
- 宋云虎
- 李丙中
- 林松
- 段宝祥
- 王巍
- 王水云
- 许建屏
- 郭继鸿
- 陈绍良
- 丁盛
- 丁继军
- 于艳秋
- 任崇雷
- 何协
- 何晓红
- 何晓虹
- 俞旺娣
- 傅向华
- 傅强
- 关汝明
- 刘丽文
- 刘凡
- 刘华
- 刘富光
- 刘小燕
- 刘悦欣
- 刘旭
- 刘海军
- 刘瑞云
- 刘祖秋
- 刘素云
- 刘艳萍
- 刘苏颖
- 刘苏颖1
- 刘莹
-
-
高宇晨;
王越夫;
王春蓉;
王苏德娜;
田宇
-
-
摘要:
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围术期循环系统的不稳定性给麻醉及手术实施带来诸多挑战.大部分HCM患者无明确临床表现,临床中很可能会遇到未被诊断的HCM患者,麻醉医师应充分掌握HCM的临床表现、病理生理机制以及触发或加重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危险因素.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有助于明确诊断、识别二尖瓣瓣膜形态及结构的异常、区分术中低血压的原因,进而指导治疗. HCM患者围术期风险高、管理难度大,因此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行心脏手术及非心脏手术的围术期管理要点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
-
关怀敏;
解金红;
陈玉善;
王贺;
罗明华;
宗永华;
董文杰
-
-
摘要: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技术是目前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的主要措施之一,与外科心肌切除术有近似的疗效.PTSMA的治疗关键是确定和选择合适的靶冠脉间隔支,但临床中仅有60%粗大的间隔支血管符合治疗要求.细小的间隔支血管我们采用球囊扩张,建立室间隔的心肌隧道,经隧道注入无水酒精以达到治疗的效果,我们称该方法为"室间隔心肌隧道化学消融术"(PTSTMA).本项目以首创的PTSTMA治疗肥厚梗阻性心肌病,观察其疗效以及探索其可能的机制.
-
-
刘雪敬;
曾仕鹏;
王海滨;
刘丽文
-
-
摘要:
本文针对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连续多普勒频谱图的噪声特点,提出基于单自由度模型的最大频率曲线和特征参数自动提取的分析研究.对采用中值滤波降噪后的频谱图进行使用单自由度模型提取最大频率曲线,最后基于最大频率曲线进行脉动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上升时间T、收缩谱宽度W和收缩舒张最大频率比S/D等特征参数的提取,丰富临床诊断信息.
-
-
刘苏颖
-
-
摘要:
目的:观察经皮室间隔隧道化学消融术在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中的应用,分析其短期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确诊后至同一上级医院行经皮室间隔隧道化学消融术治疗的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健康评估量表(SF-36)进行判定,比较本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情况与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主要涉及患者性格、伴有其他疾病、6min步行试验等影响因素.结论:经皮室间隔隧道化学消融术应用于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中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短期生存质量,而术后及时给予正确、规范的心理疏导和康复指导可巩固临床治疗效果,提供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
-
-
周明刚
-
-
摘要:
Objective To study the hypertrophy cardiomyopathy obstruction type misdiagnosed as angina pector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identify key points. SelectionMethods From May 2011 to May 2015 were 21 cases of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obstruction type misdiagnosed as angina,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the clinical data were to research and analysis, find the misdiagnosis factors. Results After the misdiagnosis after drug response analysis to diagnose patients as hypertrophy cardiomyopathy obstruction type, and then to suit the medicine treatment, 21 patients were recovered, the cure rate is 100%.Conclusion The need for a detailed to identify the patient, distinguish different conditions may cause diseases, and the representation can help reduce the clinical misdiagnosis rate.%目的:探讨肥厚梗阻型心肌病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原因及鉴别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到2015年5月间收治的21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重新研究与分析,找寻误诊因素。结果:经误诊后用药反应分析后重新确诊患者为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然后给予对症药物治疗后,21例患者均获得痊愈,治愈率达到100%。结论: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细致鉴别,分清不同病症的表现形式与可能引发的疾病种类,有助于降低临床误诊率。
-
-
-
任崇雷;
高长青;
王瑶;
肖苍松;
吴扬
-
-
摘要:
maintained on the post-operative level or slightly decreased. Conclusion Echocardiograph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HOCM. It is a useful tool for preoperative diagnosis, intraoperative guidance to the site and extent of septal myectomy, post-operative evaluating the surgical effects and follow-up.%目的:总结超声心动图在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HOCM)外科治疗中的应用经验。方法自2003年6月至2014年6月共收治HOCM患者56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18例;年龄18~65岁,平均(39.4±14.1)岁。术前均常规行超声心动图确诊。所有患者采用改良Morrow手术,行肥厚室间隔心肌的彻底切除,疏通左室流出道,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监测评估手术解除梗阻效果,术后1~2周内再次经胸超声心动图复查手术效果。随访时复查超声心动图。结果所有56例患者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均见室间隔不对称肥厚,室间隔厚度平均(28.6±7.9)mm,左心室流出道压差平均(89.7±27.9)mm Hg。所有患者均可见中、重度二尖瓣收缩期前向运动(SAM征),42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所有患者均成功接收改良Morrow手术,无室间隔穿孔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并发症。术中食道超声测量左室流出道压差(LVOTG)14.5±9.6 mm Hg,较术前[(94.7±32.4) mm Hg]明显降低( P =0.00001)。手术前后经胸心脏超声数据统计比较表明,术后室间隔厚度[(12.0±3.8)mm]较术前[(28.6±7.9) mm]明显变薄( P =0.0000),左室流出道压差[(16.8±11.5) mm Hg [较术前[(89.8±27.9) mm Hg]明显降低( P =0.0000)。二尖瓣关闭不全程度及SAM现象明显改善或消失。术后平均随访60个月,患者术前症状均明显减轻或消失,恢复正常生活,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保持术后水平或稍有降低。结论超声心动图在HOCM外科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可用于术前诊断、术中指导手术、术后评估手术效果及随访。
-
-
唐媛;
张彦;
高峰;
罗瑞英;
林施峰;
朱绍亨
-
-
摘要:
目的 观察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术后即刻和动态随访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方法 应用心脏超声评估14 例HOCM 患者行 PTSMA 手术术前,术后即刻,术后 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左心室大小、各左室壁厚度和心脏功能.结果 消融前患者室间隔厚度平均为(21.53±4.00)mm,左室后壁平均为(11.0±2.2)mm,左室流出道平均压力为(83.0±27.7)mm Hg.消融后即刻患者心室结构无明显变化,但流出道压力减至(28.2±24.7)mm Hg.1个月后复查心脏彩超,室间隔厚度减少至(14.3±3.7)mm,左室后壁平均为(11.6±6.3)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从术前的(42.1±4.9)mm增加至术后的(47.3±6.8)mm,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从术前的(26.4±3.4)mm增加至术后的(32.4±8.8)mm,后随访至1年无继续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在随访3个月时较术前下降,但仍在正常心功能范围.结论 PTSMA手术能有效降低 HOCM患者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并能引起左心室发生良性逆重构.
-
-
然鋆;
宋云虎;
胡盛寿;
王巍;
王水云;
孙寒松;
许建屏;
孙立忠
- 《第七届北京五洲心血管病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治疗药物难治性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分析其远期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采取连续外科手术治疗86例药物难治性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手术均采用经升主动脉切口的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术中掌提切除范围及深度可参考TEE在转机前所测量的室间隔厚度及其距主动脉瓣环距离等数据.围术期采用经胸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和心导管检查评价心脏结构和功能.结果:术后共74例随访0.75-12.5年,平均(4.8±3.3)年。术后3个月生存70例(94.6%),1年69例(93.2%),5年时68例(91.9%)。随访中63例术后症状缓解,56例静息状态下LVOTPG小于30mmHg.63例术后心功能NYHA分级Ⅰ-Ⅱ级,其中I级的比例大于65%。结论:外科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具有较好的远期生存率,可明确地解除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手术中彻底疏通左室流出道,避免完全房室传导阻滞及其它并发症是手术成功及术后恢复的关键。
-
-
-
-
-
-
-
-
-
-
-
-
- 烟台毓璜顶医院
- 公开公告日期:2020-07-31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穿刺股静脉,经鞘管置入心腔内超声至右房,行完整的左室及室间隔建模;S2、穿刺右侧股动脉;S3、在心腔内超声下观察导丝在室间隔部位;S4、撤出左冠状动脉指引导管;S5、经右股动脉置入TC大头至左室;S6、消融后再次行左冠脉造影观察间隔支情况及测量流出道压差;S7、消融完室间隔后对存在房颤患者常规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S8、术前术后常规应用激素防止间隔部消融所造成水肿。本发明提供的手术方式结合射频消融及在无水酒精室间隔消融优点,即对左室间隔部肥厚部心肌进行消融,同时能尽量避免传导系统损伤,使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可能更有利于患者长期预后改善。